用清水浸泡和搓洗,可以使农药残留量下降,而且泡的时间越长,农药残留就越少。试验证明,用自来水将蔬菜浸泡10—60分钟后再稍加搓洗,就可以除去15%—60%的农药残留。用专用的蔬果洗涤剂浸泡,对于减少农药的附着更为有效。将洗涤剂按1∶200的比例用水稀释后浸泡果蔬,10—60分钟内,农药残留量可以减少50%—80%;特别是在浸泡的前10分钟内,农药残留下降非常明显,可以达到50%左右。然后,稍加搓洗,用清水冲洗干净就可以基本上清除农药残留。高温加热也可以使农药分解,比如用开水烫或油炒。实验证明,一些耐热的蔬菜,如菜花、豆角、青椒、芹菜等,洗干净后再用开水烫几分钟,可以使农药残留下降30%左右,再经高温烹炒,就可以清除蔬菜上90%的农药。此外,淘米水洗菜和适当用阳光照射,对于减少蔬菜上的农药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淘米水最好用头一两次的,因为米的表面含钾,所以头一两次的淘米水会呈现弱酸性,但是之后就开始转变为碱性,而农药只有在酸性物质中才会失去一定的毒性。阳光照射可使蔬菜中的部分农药被分解、破坏。据测定,蔬菜在阳光下照射5分钟,有机氯、有机汞农药的残留量损失可达到60%左右。蔬菜去皮当然也可以减少农药残留,但也会带来果皮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损失。因此,最好的去除农药的办法是:将新鲜果蔬先用洗涤剂浸泡10—15分钟,或用自来水浸泡30—60分钟,用清水冲洗干净。
蔬菜种植技术与管理
有机蔬菜是近年来市场中热门的蔬菜类型,具体来说,即是在实际蔬菜种植中始终以有机方式生产,并在生产当中不使用化学物质肥料与农药,根据自然生长规律进行培育,对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应用与管理。在实际种植当中,需要能够做好技术要点的把握,实现有机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
1技术要点
1.1基地选择
在有机蔬菜种植基地选择中,土地需要具有良好的完整性,其中不能存在具有常规生产的地块。在常规地块与同种植基地间,需要做好明显标记的设置。在生产中,要对常规生产向有机生产的转变严格执行操作标准,在该过程中根据有机生产要求进行操作。
1.2田地处理
在有机蔬菜种植当中,需要充分结合种植需求,做好种植田地的科学处理,根据蔬菜种植标准进行深翻,对于提让中存在的可能对蔬菜生长具有不利影响的因素,则需要加强控制,如酸碱失衡与土壤板结等,避免对蔬菜自然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同时,需要能够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如果发现问题,即需要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处理。如有机蔬菜在种植中病虫害过于严重,则需要及时杀除。在收获后,也需要对种植区域环境与田地加强清理,对于生长情况较差的蔬菜,则需要及时进行拔除掩埋,在使土壤具有更好肥力的情况下降低来年病虫害发生几率。
1.3栽培技术
在具体种植中,为了提高有机蔬菜的产量,增加有机蔬菜种植户经济收入。即需要充分保障本地区自然条件优势如气温条件以及光照条件等,加强对蔬菜的培育处理,使其能够获得更好的生长效果。
1.4肥料应用
肥料也是有机蔬菜种植当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部分,在实际有机蔬菜种植中,即需要能够通过适当措施的应用检测土壤肥力,同时做好有机肥使用的规范化处理。要严格诊断土壤,结合土壤特点确定适合的施肥技术,在对肥料合理使用的情况下,对合理、科学的蔬菜施肥系统进行构建。
1.5过程管理
首先,要做好蔬菜品种的选择。结合当地实际选择适合本地区气候、土壤条件,且具有较强抗病虫害性能的品种。其次,需要对适当的种植方式选择与应用,对田地的清理与轮作做好把握,避免出现同一块地长时间种植同种蔬菜的情况。要充分结合光照与温湿度条件培育壮苗、地膜覆盖以及合理密植,以此实现有机蔬菜产量与质量的提升。其次,要做好施肥技术的应用,在施肥中对施肥的频率与施肥量加强控制,尽可能选择草木灰、粪便与秸秆堆肥等绿色肥料。
2发展对策
2.1拓展销售渠道
要想实现有机蔬菜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做好销售渠道的拓展保障十分关键:第一,打造有机蔬菜品牌,通过品牌力量不断提升销售额以及知名度;第二,要通过交易会、网络与媒体等媒介加强本地区有机蔬菜品牌的宣传,提升国内外有机蔬菜的影响力;第三,要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到国际、国内蔬菜的食品展会当中,向外发布招商信息,吸引国内投资商做好购销协议的签订;第四,鼓励本地龙头企业发展电子商务与网上交易,同时加强直销配送相关服务,以此使有机蔬菜能够以快速的方式进入到社区、学校以及超市当中,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实现销售渠道的拓展。
2.2提升监管力度
为了保障有机蔬菜生产质量,做好监管力度的控制十分重要。首先,需要对产地环境加强监测,做好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同时对生产信息做好记录收集;其次,对于生产企业、质量技术部门以及认证机构加强监管,保证相关部门在工作当中能够履行监管职责,依法查处相关违法行为;最后,对质量追溯以及诚信体系进行建立,保证行业间的自律性,以此实现有机蔬菜质量安全的维护。
2.3完善服务体系
发展有机蔬菜,做好服务体系的建立十分重要:第一,健全蔬菜环境数据平台,做好养土肥田处理,通过生物除草剂的引进做好试验示范;第二,对有机蔬菜培训内容进行增加,对技术服务以及管理工作相关体系建立健全,保证在不同企业当中,具有技术负责人的设置,且在不同生产基地中都具有专职的技术人员;第三,要引进新技术与新品种,对重大技术壳体做好研究与推广处理。
2.4完善投入机制
要积极构建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蔬菜产业集团、涉农企业等为辅的多渠道、多形式投融资体系。在具体落实中,政府可以为蔬菜产业集团发展提供政策上的保障,同时对于土地流转资金以及水电资金进行适当的减免,在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提升投资收益。最后,政府需要积极鼓励省内外涉农企业参与到蔬菜开发当中,在应用资金时做好问效与问责制的建立,保证专款专用。
3结束语
在上文中,我们对有机蔬菜种植技术要点及发展对策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在未来有机蔬菜种植当中,即需要能够充分做好技术要点把握。同时由政府主导优化地区有机蔬菜产业发展方式,从政策、资金、平台建设等方面入手,不断提升有机蔬菜产业发展水平。
1绿色食品蔬菜种植技术要点
绿色食品蔬菜是指在种植与管理过程中受到严格的规范,对外界因素进行严格管理,依据相关标准使用肥料及农药,对病虫害进行科学防治的安全蔬菜。和普通蔬菜相比,绿色食品蔬菜较为安全可靠,重金属含量较低,不会存在严重的农药残留,不会对民众的健康造成影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民众生活水平的提升。
1.1土壤的选择
绿色食品蔬菜对土壤的要求较高,其产量和质量会受到土壤的影响。因此,应高度重视土壤的选择,开展工作时应注重对土壤的选择,确保绿色食品蔬菜种植地点和民众生活区和工业区的距离较远,确保绿色食品蔬菜在种植过程中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种植绿色食品蔬菜前应对土壤进行科学的分析,对土壤中的元素进行研究,确保土壤中的养分能够满足绿色食品蔬菜的生长需求,确保绿色食品蔬菜的正常生长。而且对土壤成分的研究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发现土壤中的有害物质,避免有害物质对绿色食品蔬菜的影响,确保绿色食品蔬菜的质量。除此之外,应确保绿色食品蔬菜区域和普通蔬菜种植区域保持一定的距离,最大限度地避免普通蔬菜对绿色食品蔬菜的影响。
1.2种子的处理
绿色食品蔬菜种植过程中,种子的选择和处理也是十分关键的,对绿色食品蔬菜的产量和质量有着极大的影响,有关人员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开展工作时应注重选择高品质的蔬菜种子,确保蔬菜种子本身具有较强的抵抗力,进而降低后续种植过程中对农药的依赖,避免蔬菜中农药的大量残留,减少农药残留对食用人员健康的影响。在种植前,应对种子进行适当的处理,确保处理方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而提高种植的抵抗力,减少病虫害的出现。工作人员应注重育苗工作的开展,选择合理的育苗场地,并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进而降低病虫害对育苗工作的影响。除此之外,在种植前应对土壤进行彻底地杀毒处理,确保土壤符合种子的生长需求,进而保障种子的正常生长。
1.3肥料的使用
绿色食品蔬菜对养分的需求量较大.仅仅依靠土壤中的养分并不能满足绿色食品蔬菜的生长需求,绿色食品蔬菜的质量得不到必要的保障。因此,应注重对肥料的使用,为绿色食品蔬菜提供必要的养分,确保绿色食品蔬菜的正常生长,提高绿色食品蔬菜的质量。使用肥料前应对绿色食品蔬菜的生长情况进行充分的研究,选择适当的肥料,确保肥料选择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并且应注重肥料的搭配,将有机肥和无机肥进行合理的结合,促进绿色食品蔬菜的生长。
相比单一肥料,复合肥的效果更加显著。因此,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加大对复合肥的使用。青海地区土壤普遍缺失氮元素和磷元素,钾元素含量相对较多,使用肥料时应注重对氮肥和磷肥的使用,来弥补土壤中养分含量的不足。另外,使用肥料的过程中应对绿色食品蔬菜的生长情况及土壤养分含量进行定期的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肥料的使用,确保肥料使用的合理性。应对肥料使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在确保绿色食品蔬菜正常生长的前提下减少肥料的使用,避免资金的不必要浪费。
1.4农药的使用
农药在绿色食品蔬菜的生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合理使用农药能够提高绿色食品蔬菜的产量,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农药的过度使用会造成绿色食品蔬菜上农药的大量残留,进而威胁食用人员的健康安全,进而导致民众对绿色食品蔬菜产生怀疑,不利于绿色食品蔬菜的发展。因此,应注重对农药使用量的控制,确保农药使用量的合理性。除此之外,应注重对农药种类的选择,尽可能使用低残留的农药,在确保病虫害防治效果的前提下减少农药的残留,进而确保绿色食品蔬菜的安全。应注重农药使用时间的选择,掌握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早进行病虫害的药物防治,进而减少药物的使用。
以乐都区为例,2019年该区以“农药减量、绿色防控”为目标,以“养分替代、肥效提升”为抓手,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有序推进农业由稳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在寿乐、高庙、洪水等13个乡镇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化直至零使用行动试点,积极推广“精、调、转、替”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和“控、替、精、统”农药减量增效技术,重点对马铃薯和设施蔬菜、露地蔬菜等实施有机肥全替代化肥试点,提高绿色防控普及率,有效降低了化学防治次数和化学农药用量,化肥农药双减增效效果显著。
2 绿色食品蔬菜管理技术要点
2.1灌溉管理
灌溉管理是绿色食品蔬菜管理工作的关键,对绿色食品蔬菜的产量有着较大的影响。在开展灌溉管理工作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灌溉计划,为绿色食品蔬菜的生长提供稳定可靠的水资源,应注重对水质的管理,确保水的清洁,避免污水对绿色食品蔬菜的影响。应定期对水资源进行检测,确保水资源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进而确保绿色食品蔬菜的安全性和质量,为民众提供优质可靠的蔬菜,促进民众生活质量的提升。根据蔬菜的特性开展灌溉工作,并根据土壤、气候等外在因素对灌溉工作进行适当的调整,确保灌溉工作科学性和合理性。值得注意的是,同一蔬菜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工作人员应给予足够的关注。
2.2病虫害防治管理
病虫害对绿色食品蔬菜的影响较大,应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尽可能降低病虫害对绿色食品蔬菜的影响。对病虫害发生的规律进行研究,及早采取措施加强绿色食品蔬菜的抵抗力,将病虫害损失程度降到最低,可以采用物理、生物手段对虫害进行防治,在确保绿色食品蔬菜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采用化学手段对虫害进行处理,进而确保绿色食品蔬菜产量,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