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原产非洲北部和中部的热带地区,栽培历史已有2000多年。目前,世界咖啡主产区是拉丁美洲、非洲和亚洲,据统计全世界有76个国家栽培咖啡,主要消费地区为欧、美两洲。我国咖啡最早是于1884年引种于台湾的,1908年华侨自马来西亚带回大粒种、中粒种种在海南岛,目前,主要栽培区分布在云南、广西、广东和海南。
咖啡具有多次开花及花期集中的特性。开花受气候,特别是雨量和气温的影响较大。咖啡果实开花至成熟的时间及发育速度随种类而异。
要求土壤疏松、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pH值6~6.5最适宜根系发育及植株生长。在系统发育中,形成喜静风、温凉、荫蔽或半荫蔽、湿润环境等习性。咖啡属浅根性作物,有各级分枝及次生分枝、直生枝,主干生长有明显的顶端优势,茎直生;叶对生,个别三叶轮生,绿色、革质、有光泽,长椭圆形或椭圆形,叶缘形状、叶尖和叶脉因品种品系、荫蔽条件而异;花腋生,聚伞花序,花梗短,白色,芳香;椭圆形浆果,成熟时呈红色、紫红色,咖啡果实果脐(果顶)的形状因品种而异。
西安咖啡树的种植方法
目的为了获得高品质的咖啡豆。其主要原理包括以下几点:
1、地理环境选择:在适宜的气候和地形条件下选择合适的地方种植咖啡树。
2、种植管理:咖啡树需要定期修剪、保持适当湿度和施肥等管理措施,以确保咖啡树能够顺利生长并产出高品质的咖啡果实。
3、咖啡果实采摘:咖啡果实的采摘需要在果实成熟时进行,采摘后的咖啡果实需要及时加工和处理,以保证咖啡豆的品质。
4、加工处理:将采摘后的咖啡果实进行去皮、发酵、晾干、烘焙等一系列加工处理,最终得到具有特定风味和香气的咖啡豆。
如何种植咖啡树苗?2008-11-30 22:13如何种植咖啡树苗?(转载自网路 )咖啡树生长于南回归线与北回归线间及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亦所谓的世界咖啡生长带,咖啡树因品种及地区的因素,在外观上也有很大的差异。长绿叶从黄绿到深绿或甚至到黄铜的颜色,这些闪闪发亮的树呈波浪状,此特性以罗巴斯达较阿拉比卡明显。
虽然咖啡树需要灌溉、修剪、除草、施肥、护根,但如果土壤不是咖啡树的最佳条件,它会好几年都不结果。咖啡树在充满氮、碳酸钾与磷酸的土壤中长的最茂盛,当树龄在 4-5 年时,它会长出第一个果实数量很快达到产量高峰,到了 20-25 年间若予以良好照料就仍会继续结果
咖啡树的特质之一是它的果实一年之内可以结果好几次,另一特点是花和果实(又称之为樱桃)在成熟期不同阶段同时并存。整个咖啡业的风格被大自然的变化无常所左右。如果果子长的过熟,里面的豆子就会烂掉。如果不够熟,采下来的豆子不会自己变熟。所以采豆工人要经常回到同一棵树数次以寻找成熟的果子--费尽力气来回数趟也只不过采到2磅青绿咖啡豆,通常一棵树一年平均产量即为2磅。下次买咖啡时要牢牢记住这点。
生产低级咖啡豆的咖啡农喜欢使用节省人工的方法采豆子,但如此一来,因为品质不纯正,减损了咖啡风味,降低咖啡等级。非洲有些地区采咖啡豆的方法是摇晃咖啡树,把果实摇落地面,在果实受伤烂掉之前从地上捡起。巴西大部分地区生产次级咖啡,这些地区采咖啡的方法是一次将枝干上所有叶子、花朵、过热与青涩果子统统摘下,被如此残害的咖啡树需要两年的时间才能恢复正常。
咖啡树开出娇弱白花是少见的壮观景象,其香味仿若香橙和茉莉。有时只是一棵树独自开花;如年轻的新娘,有时是整个咖啡园白花怒放,望去有如一片白色花海,美丽醉人但花期稍纵即逝。两三天之内花瓣随风散去,只留余香在空气中多打转一下。
没多久,小小的果子成堆出现,起先是绿色,然后转成**,再变为红色和绛红色,当他们几乎变黑时就可采收了 在牙买加,果子成熟与否蝙蝠最先知道,他们在晚上吸吮咖啡果浆,就是告诉农人果子成熟了,可以开始采收了。椭圆的果子围绕着枝干紧密的聚在一起,修长光滑的墨绿色牙状叶子对生在枝干两边。向阳一面的叶面较硬 背面则较柔软苍白,边缘形成扇状。枝干也是从主干对生出来。
长青树通常在苗圃育种,长成树苗,一年之后才移到咖啡庄园种植,完全遵照富初阿拉伯人种植培养咖啡树的方法。咖啡树生长的最初四、五年会不断向下扎根,向上发育树干,并发展枝干成一伞状,以便日后结出丰厚果实。
咖啡树在商业上主要有三种品种,这三种品种之下又各自有不同分类。阿拉比卡种(arabica)咖啡是最重要,且品质最好的咖啡豆,源自依索匹亚,是目前最被广泛种植的咖啡。力柏瑞塔种咖啡(liberica)源自赖比瑞亚 诺巴司塔(robusta)源自刚果。后者的名字显示它粗壮,能够抵抗恶劣气候,抗拒疾病侵害;整地、除草、剪枝时不需大多人工照顾,可以任其在林地野外生长。虽然味道比阿拉比卡苦涩,品质也比阿拉比卡逊色甚多。大部分非洲人都是喝诺巴司塔咖啡。因为产量大,所以用来制造即溶咖啡。阿拉比卡咖啡适于生长在海拔2000~6500英尺的高山--海拔愈高,品质愈好;力柏瑞塔和诺巴司塔则最好种植在海拔2000英尺以下。
咖啡树只能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咖啡树在”咖啡带”范围内的不同气候、土壤、海拔高度、降雨量中部能生长。在非洲高温潮湿的峡谷和森林雨林,咖啡树长得欣欣向荣;在低温多雾多风的中美洲它依然结出高品质的咖啡豆;在气候多变,一会儿旱灾,一会儿狂风豪雨的加勒比海区,它仍然开花结果。这些因素就是咖啡豆有不同风味,种类繁多的秘密。
理想的生长环境是温度在华氏65度与75度之间,适当的海拔高度和年雨量(年雨量在40到120吋之间)。降雨的时间非常重要,成熟期间最好大雨和强烈阳光间歇出现,采收时则需要一段干旱的天气。任何形式的土壤都适合,但最好的土壤是分解的火山土、腐植土和透气渗透性土壤的混合。
一天当中日照时间不用很长,几小时就够了。山坡地是理想地点,因为山坡地目照时间短,而且排水良好。咖啡树下喜欢根部潮湿,高大多叶的树间植在咖啡园中,一方面挡风,一方面遮阴。
至于咖啡树的灾害方面,霜害和树叶疾病是最常见的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