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各种园林空间
园林树木本身就具有各种不同的形态,有尖塔形、圆锥形、圆柱形、圆球形、伞形、垂枝形、钟形等,丰富了人们的视野,给人以美的感觉。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还可以将其植成各种有形的形态,能够轻而易举的形成封闭空间(植物的叶丛疏密度和分枝高度影响着空间的闭合感)、覆盖空间(利用具有浓密树冠的 遮荫树构成一顶部覆盖而四周开敞的空间。一般来说,该空间为夹在树面和地面之间的 宽敞空间,人们能穿行或站立于树干之中,利用覆盖空间的高度,能形成垂直尺度的强烈感觉)、半开敞空间(一面或多面部分受到较高植物的封闭,限制了视线的穿透。如草坪边缘的群落)、垂直空间(运用高大植物组合成方向直立、朝天开敞的室外空间,这种空间给人以庄严、肃穆、紧张的感觉)
在住宅的景观设计中,多一些比较高大浓密的树木则会给居住在其中的人们更多的家的感觉,一些古树更是传承历史与文化的重要的纽带,使人们能够更接近自然、社会、和历史。
园林树木的各种色彩的和谐搭配与周围的环境、建筑、城市文化相结合,有利于塑造鲜明的城市景观特色。树木是城市文化、当然也是住区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各个城市不同的乡土树种,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各个城市的风土特色。现在很多城市都已重视这个问题,不再盲目攀比地引进外地的奇花异树。
在园林空间中,无论是以植物为主景,或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共同构成主景,在植物种类的选择,数量的确定,位置的安排和方式的采取上都应强调主体,作到主次分明,以表现园林空间景观的特色和风格。对比和衬托 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态特征,运用高低、姿态、叶形叶色、花形花色的对比手法,表现一定的艺术构思,衬托出美的植物景观。在树丛组合时,要注意相互间的协调,不宜将形态姿色差异很大的树种组合在一起。运用水平与垂直对比法、体形大小对比法和色彩与明暗对比法三种方法。
3.2树木的配植
园林植物的配植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植,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相互之间的配置。植物具有生命,不同的园林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态和形态特征。进行植物配植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使植物正常生长,充分发挥其观赏特性。首先,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条件配植的树种,特别是在经济和技术条比较薄弱的发展新区,尤显重要。植物的自然分布由生物进化和优胜劣汰的规律所决定,盲目引进不适应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的异地树种是不严谨的,“外国的月亮”不一定更圆。在城市绿化中,作为骨干的乔木应尽量选用乡土树种,投资少,生长好,见效快且养护管理方便,同时这也反映了一种地方特色。植物配置方式自然式的树木配置方法,多选树形或树体部分美观或奇特的品种,以不规则的株行距配置成各种形式。例如:孤植,丛植,带植,群植等。
园林树木是植物要素乃至造园要素中的主要因素,但是它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城市绿化和造园中,应该将园林树木与园林建筑、小品、园路、山石、水景、照明等艺术地配置。在植物造景中,注重乔木为主,乔、灌、草结合,营造各种观赏价值高,改善和防护功能强的人工植物群落,让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
为了充分发挥园林树木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园林工作者必须对各种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生态习性、观赏特性及防护性能等有较深入而全面的了解。这样在进行树种选择,搭配和布置时,才能做到适地适树,保证树木能正常、健康地生长,并预先估计到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以后的效果,从而达到理想的绿化质量和艺术效果。
浅谈园艺植物害虫的生物防治技术论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浅谈园艺植物害虫的生物防治技术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
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园林植物是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而在园林植物养护中,园林害虫常常对园林植物造成了危害,对其防治研究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园林植物害虫的种类繁多,在对其防治的过程中,如果使用传统的防治方法,很容易出现灭虫不彻底的现象,而使用生物防治方法能大大提高防治效率。鉴于此,本文对园艺植物害虫的生物防治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园艺植物,生物防治,研究;
在当今城市建设和园林绿化过程中,目前的绿地系统和园林植物种类跟以往相比,要复杂得多。随着全球气候恶劣变化,温湿度季节分配的失调,导致早涝灾害的.现象频繁发生。再加上人类活动的频繁以及干扰,使得植物结构失调,加上品种单一,植物的地下空间不足。最终,可使生长环境变坏,更严重时,会导致园林虫害泛滥。鉴于此,本文对园林植物的种类进行分析,为今后园林植物害虫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1、常见园林植物害虫种类
近几年来,随着国内外园林植物品种和数量的增加,园林植物害虫种类大量增加,分布范围也随之增大,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园林植物害虫不仅会严重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安全性,还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甚至会对进出口贸易产生影响。经过一些统计调查表明,一些常见的园林植物害虫有这些,食叶害虫、刺吸式害虫、钻蛀害虫及地下害虫等。
2、生物防治害虫的具体方法
2.1利用害虫生物天敌进行除虫工作
通过对常见的栽培的园艺植物进行分析,可发现,这些植物对应的害虫中,存在一些补食性的天敌或者是一些寄生性的天敌。这些天敌能够为园艺植物提供害虫的生物防治功能。在园艺植物中,树木的种类繁多,寄生于树木中的虫类也很多,其中蚜虫是害虫,能够影响树木的生长。益虫有蚯蚓、螳螂、篦麻蚕、瓢虫、蜜蜂等。谈到利用害虫生物天敌除虫,有不少例子。例如,红蜡蚧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其生长速度很快,对其防治难度很大,但是其寄生性天敌种类也非常多,其寄生性天敌比捕食性天敌要多得多。为除去红蜡蚧虫害,可对红蜡蚧的天敌的种类进行归类和汇总,然后合理地投放害虫天敌。然而,在害虫天敌的养护实践过程中,发现害虫天敌过冬是一个问题,每当冬季来临,需要为这些害虫天敌供给生物养分和生存空间。当使用害虫天敌除害虫的时候,应当特别注意以下2点:把生物除虫充当主要方法,恰当使用灭虫农药,从而有效保障除虫效果,避免害虫天敌繁殖过快致使除虫效果不理想;注意生物防治害虫方法的适用对象,同一种生物防治害虫的方法在不同的植物中的效果不一样。
2.2利用病原微生物农药进行除虫工作
病原性微生物农药是指真菌和病毒等原生动物。其中的例子很多,比如苏云金杆菌,其是使用生物化学原理来灭虫的,借助微生物在孢子形成时得到的一些蛋白物质,在害虫幼虫的腹部上皮细胞形成孔隙,使害虫的吸水量增加,当害虫细胞的吸水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害虫死亡,这样实现除虫的目的。另外,在利用该原理除虫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注意安排好病原体的释放时间,通常情况下,以清晨或晚上为宜,尽量选择阴天天气,避免阳光直射或者光线过强的情况发生;病原体微生物释放的位置应注意,务必释放在害虫和害虫卵等活体上,这样才能给病毒或细菌复制提供充足的环境和养份;要充分进行实践来验证灭虫方法的适用性;为使病毒或真菌的除害虫能力充分发挥出来,要注意调整园林中的空气湿度和温度,为病原微生物生命活度提供保障另外,应充分利用病原线虫的作用。线虫主要经由昆虫的口腔或者肛门进入体内释放细菌以使昆虫致死。线虫的使用方法和适用对象与病原微生物类同。
3、小结
在目前的园艺植物害虫的生物防治过程中,大量的生物防治手段被使用,为防治病害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然而,其防治效果往往不是太理想。其中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存在一些问题未能解决,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因此,为了对园艺植物的病害进行更好地防治,需要充分利用生物防治手段,充分利用好植物的遗传方式,通过基因重组去改变细菌的生长状况。通过人工养殖,对生物防治进行不断地优化,将更多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到园艺植物害虫生物防治研究中去,诱导园艺植物产生抗病性的化学、物理、生物诱导因子,从而对植物的性能进行改进。在害虫的生物防治过程中,应当遵循保护环境的原则,在对园艺植物病害进行控制时,应当使该项工作满足国家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赵敏.园艺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J].现代园艺,2013(09).
[2]权俊娇,马行.园艺植物害虫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天津农业科学,2014(01).
[3]刘琴,何月秋.我国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综述[J].安徽农学通报,2012(04).
[4]林沙.重寄生菌防治园艺植物病害研究[J].北京农业,2014(09).
[5]王珊.园艺朱武病害的生物防治[J].城市建设理论,2014(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