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2023年已经来到1月中旬!随着春节的日益临近,最近一段时间,国内猪价行情形势非常严峻!在传统肉类消费旺季阶段,当前的生猪报价令人大跌眼镜!按照生猪屠企系列调价动作来看,从1月份开始一直到现在,基层猪价迎来剧烈震荡!这也让很多对今年春节猪价抱有期待的养猪户们,大失所望!按照现在生猪市场大数据情况来看,进入到1月中下旬之后,国内猪价或将再次迎来反弹上涨!国家针对基层猪价、粮价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调控举措!粮价、猪价在未来一段时间或将再次迎来行情突变!今天猪财神就为大家重点分析一下,当前国内猪价、粮价的行情趋势!具体情况,咱们一起说一说!
根据目前基层猪价的行情表现来看,在1月中下旬期间,国内猪价已经达到底部阶段。
尤其是根据目前生猪市场大数据行情形势来看,生猪主流收购价现在总体保持在14.33~14.71元每公斤,基层猪价的环比跌幅高达26.96%~27.43%。
而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在最近一段时间虽然有所回落,但是下跌幅度相对有限。
养殖户们依然在面临较大的,生猪饲养成本压力。
结合现在基层生猪收购价和饲养成本情况来看,基层猪粮比已经正式跌落至4.98:1的水平,这样的行情也再次为我们说明,生猪价格已经进入到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当中。
根据国家发改委制定的生猪价格系列调控政策来看,一旦生猪价格进入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达到七天之后,国家就会开始正式启动新一轮的储备肉收储等调控动作。
在国家和地方联动开展新一轮肉类收储调控之后,低迷的猪价就会在春节之前迎来反弹上涨。
而这样的涨价形势,也将再次倒逼生猪屠企开启调价。
之所以目前基层猪价会出现如此低迷的表现,主要原因还是跟生猪出栏量持续增长有关。
在一些集团化猪场们接连抛售卖猪的影响之下,生猪市场供需关系总体呈现宽松状态。
南北各地猪价想要迎来反弹上涨,缺乏消费支撑。
特别是目前公共卫生事件在全国多地爆发,这也对国民家庭和餐饮渠道的肉类采购带来冲击。
今年的春节与往年相比,肉类消费需求已经有所回落,猪白条走货量总体规模开始下降。
生猪价格想要通过市场自我调节,实现上涨的可能性极低。
对于我们养殖户们来讲,当务之急大家必须要调整好生猪出栏节奏。
一方面我们要更加理性的看待目前的基层猪价调控趋势,另外一个方面我们更要收藏一下国家启动的系列生猪价格调控措施。
只要国家发改委能够正式启动储备肉收储调控工作,生猪价格就能够迎来反弹上涨,这一点毋庸置疑。
相较于猪价的行情趋势来看,粮食价格在最近的时间也迎来了剧烈震荡,特别是在一些企业发布停收通知之后,农户端们的卖粮心态也在受到影响,大家对未来的粮价走势有些焦虑,玉米价格在最近几天甚至呈现了接连回落的状态。
从目前的国内粮食市场形势来看,加工企业们的停收并不能代表未来粮价就会一落千里!现在的粮价行情,本身就已经比往年同期有所改善。
尤其是在2023年开始以来,受到上年度秋粮玉米上市规模总体下降的影响!猪财神认为春节之后,粮食价格还将呈现一系列的利好转变,基层粮价迎来上涨也将成为大概率事件。
毕竟在2023年国家针对粮食安全,已经做出了总体布局。
为了进一步的保障粮食安全,一方面会继续加大永久基本农田升级高标准农田的扶持力度,另外一个方面也将全面保障农民的种地收益。
所以政策调控针对粮价、猪价方面都在释放利好信号,希望广大的种养殖户们也能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有序销售卖粮、卖猪。
2023年现在已经来到1月中旬,随着春节的日益临近,国家也将在近期正式下发新年度的一号文件,让我们一起期待!
希望在2023年国家会出台更多的利好政策,全面保障咱农民的切身利益不会受到影响。
在这里恳请大家行动起来,点击文末右下角的在看,一起为国家制定的乡村振兴战略,粮价、猪价系列调控政策点个赞。
猪价即将开始大范围上涨?生猪供需会有哪些新趋势?最新分析!
时间过得飞快,2023年转瞬之间已经来到2月上旬。
随着3月份的日益临近,在这几天全国猪价、粮价行情市场迎来剧烈震荡,种、养殖户们的心如同坐了过山车一样上下起伏。
基层猪价、粮价的持续回落也再次为我们预示着现在市场之间的行情博弈正在变得日益激烈。
客观讲,在2月中下旬期间,猪价、粮价还有诸多的行情变局,而政策调控的要求或将是影响市场行情的一关键因素。
从最近一段时间的基层猪价走势来看,猪价即将迎来短期恢复,粮食行情又会迎来哪些转变?对于我们种养殖户来讲,在未来一段时间大家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具体情况咱们一起来说一说。
随着2月中下旬的开始,基层猪价在最近一段时间已经呈现连涨连跌的行情格局,养殖户们的生猪饲养收益总体处在亏损状态,所以现在诸多的养猪人并没有着急抛售卖猪。
根据目前基层生猪主流收购价情况来看,生猪主流报价维持在13.90~14.58元每公斤,猪价环比跌幅保持在5.51%~5.76%。
而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也总体处在震荡回落的趋势。
养殖户们的生猪饲养收益依然处在较低水平,有诸多的养猪人正在面临越来越大的亏损。
综合上述情况来看,目前基层猪粮比总体保持在4.98:1的区间,处在低于5.0:1的水平。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相关政策要求来看,现在基层猪粮比已经处在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
这也再次为我们表明基层猪价已经到底,未来生猪市场迎来回暖的可能性正在不断扩大。
随着市场低迷行情的不断涌现,养殖端现在面临到的最大问题除了猪价过低之外,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保持高位也让诸多的养殖户们面临越来越大的生猪饲养压力。
饲养成本进一步提高,也让一些养猪人面临越来越大的亏损风险。
所以在这个档口上,广大的养殖户们必须要学会控制成本,同时要动态监测现金流情况。
结合自身的生猪饲养成本和现金流情况,有序卖猪才是关键。
相较于生猪市场的剧烈波动来说,粮食价格在最近几天也迎来了强力震荡。
无论山东、华北还是东北地区,玉米市场总体处在连番回落的趋势。
特别是东北地区有越来越多的粮食加工企业正式下调玉米收购价。
不过从基层玉米下跌幅度来看,深加工企业们的调价动作总体处在钝刀割肉的,趋势中,玉米价格的下跌幅度相对有限。
但是经过连番回落之后,现在基层玉米主流收购价已经跌破2600元每吨。
在前两天甚至有人称玉米市场很有可能会跌落至2200元每吨左右,不过针对这个传闻,猪财神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不要轻信。
尤其是随着春耕的日益临近,国家针对粮食产业的扶持力度毋庸置疑。
为了进一步保障农民的种粮收益不会受到影响,中粮、中储粮等加工企业在粮食购销方面一定会释放更加积极的利好效益。
我们农民在卖粮方面也千万要警惕,不要恐慌性抛售卖粮。
如果大家的储粮条件尚可,可以等待这一波散户售粮潮结束之后新一轮的粮价恢复周期,这仅是建议。
根据供需关系和往年市场规律来看,在2023年的3~5月份,基层玉米市场就会逐步回暖。
希望大家能够理性看待当前的粮价震荡,不要过度焦虑。
根据我国制定的系列调控政策来说,在2月中下旬期间,国家还会继续推进稳价保供等系列调控政策。
尤其是针对生猪、粮食市场方面,国家发改委就明确指出,一旦猪粮比长期低于5:1,国家就会组织新一轮的储备肉收储来推进猪价重新回归到合理区间。
我们相信政策调控在这方面还会发挥更加显著的作用。
对于我们种养殖户来讲,也希望大家能够理性看待行情波动,要相信调控政策一定会为猪价、粮价的市场趋势带来改善。
2023年,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猪财神也恳请大家行动起来,点击文末右下角的在看,一起为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三农扶持政策点个赞。
查猪价,看行情!养猪人们大家好,我是猪财神!在4月中旬开始之后,国内猪价的动荡行情让养殖户们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行情走势。
根据目前生猪屠企的调价动作来看,南北各地猪价的下跌潮已经接近尾声。
现在全国很多地区的猪价行情已经回归到平稳状态,尤其是生猪的主销区个别地区猪价还在呈现反弹上涨。
虽然基层猪价的上涨幅度不大,但也为我们说明持续动荡的寒潮周期正式结束,在新一轮储备收储调控启动之后,相信南北各地猪价在未来还会有更加利好的表现。
根据目前供需两侧的形势来看,受到集团化猪场盲目扩张的影响,基层生猪出栏量在未来一段时间还会继续呈现增长。
尤其是随着一些生猪头部企业的持续抛售卖猪动作开启,这势必会影响这一次储备收储调控对基层猪价带来的利好影响。
而且根据目前消费端的情况来看,按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消费数据来说,3月份基层猪肉消费需求总体降幅达到41%。
这也再次为我们说明消费疲软已经成为定局,哪怕现在生猪价格已经跌到如此低的水平,但是消费者也很难为基层低迷的猪价提供更强劲的利好支撑。
所以在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生猪供需两侧或将依然呈现两大特点。
首先,基层生猪产能还将处在高位水平,尤其是能繁母猪的存栏量现在维持在4200万头以上,这相当于正常年份来说,高出了4%左右。
基层生猪存栏量处在高位,生猪出栏量自然也会呈现惯性增长。
同时从消费市场的情况来看,我国猪肉价格已经跌至谷底,但是消费市场因为周期性淡季加上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已经开始呈现低谷状态,短期之内消费要想迎来回升的可能性较低。
所以现在有一些地区的生猪实际收购价已经跌破六元,进入到五元时代,养殖户们面临的亏损压力依然很大。
这一次4万吨的储备收储,想要扭转乾坤的可能性也并不算大。
毕竟在之前启动储备收储之后,国内猪价的行情虽然呈现短期回稳,但是收储调控动作结束,基层猪价又再次陷入到了寒潮震荡当中。
所以咱们养殖户们对于这一次储备收储的调控利好也要做好心理准备,千万不能盲目盼涨,这样只会加大咱们养殖户们自身的生猪饲养风险。
从当前基层猪粮比的情况来看,现在全国猪粮比维持在4.35:1的水平,生猪价格有所回升,但基层的饲料价格也在有短暂上涨的趋势,养殖户们还在面临比较大的亏损压力。
希望大家能够结合生猪饲养的实际情况有序卖猪,千万不要盲目的赌行情。
(仅供参)
下面我们来收藏一下当前全国猪价的具体情况!
上海6.3-6.6平山东5.9-6.3平安徽6.1-6.4平浙江6.3-6.6平江苏6.2-6.4平福建6.4-6.8平江西6.2-6.4平湖北6.0-6.1平河南5.9-6.3涨湖南6.1-6.5平广东6.6-6.9涨广西6.2-6.7平海南8.0-9.0平北京6.0-6.2平天津6.0-6.2平山西5.8-6.1平河北5.9-6.2平黑龙江5.5-5.8平吉林5.2-5.7跌辽宁5.5-5.9平陕西5.8-6.0平甘肃5.5-5.9平重庆6.1-6.3平四川6.2-6.3平云南5.6-5.9跌贵州6.1-6.3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