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怎么种植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2 21:18:43
字号:

1、黄芪为深根性植物,平地栽培应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疏松而肥沃的砂质土壤;山区应选择土层深厚、排水好,背风向阳的山坡或荒地栽种。

黄芪怎么种植

2、选地后进行整地,以秋季翻地为好,一般深耕30-45厘米,结合翻地施基肥,每亩施农家肥2500-3000千克,春耕翻地要注意土壤保墒,然后耙细整平,作畦或打垄。

3、先将有杂质、瘪粒和虫蛀的种子去掉。黄芪种子皮比较坚硬,不易发芽,播种前须进行种子处理,多采用粗砂或磨末机轻度摩擦种皮,也可将种子置于50℃的温水中浸泡6-12小时,捞出后装入布袋催芽。

4、分春播、伏播和秋播。春播于4月中旬至5月上旬,伏播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秋播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春播应注意土壤墒情。

5、播种方法有穴播、条播和撒播,但主要为穴播和条播。在生产上多采用直播,田间管理方便,省工而产量高,质量好。育苗移栽不仅费工,而且移栽时易伤主根,形成鸡爪芪,影响药品质量。

6、当年苗出齐后即可松土除草,一般进行2-3次。当苗高7-10厘米时进行疏苗,按15-20厘米株距定苗。

7、以后每年于生长期视土壤板结和杂草长势,进行松土除草。播种1-2年生黄芪生长旺盛,根部发育较快,可结合中耕除草适当追施碧卡磷钾肥料。

8、出苗和返青期需水分较多,如遇干旱,应及时进行灌水。雨季土壤湿度大,易积水地块应及时疏沟排水,以防烂根。

9、黄芪生长期间主要注意防治白粉病、根腐病、蚜虫、豆荚螟。

加强田间管理,为黄芪生长发育创造良好条件,对于提高黄芪生长速度,缩短栽培年限,保证药材质量有重要意义。

(1)出苗前的管理

在播种至出苗期要保持地面湿润或加覆盖物以促进出苗。

(2)间苗与定苗

黄芪小苗对不良环境抵抗力较弱,不宜过早间苗,一般在5出复叶出现后,结合中耕除草进行间苗。直播的按株距10~16厘米定苗。间苗应分次进行。间苗时应间除病、弱、残株。如有缺苗,应带土补植,但补植之苗根多分枝,故缺苗过多时,可采取种子补播为宜。

(3)中耕除草

一是人工除草。黄芪出齐苗后可进行第一次除草。由于苗期根系较浅,应浅锄,否则会引起幼苗死亡。黄芪苗期生长慢,于植株封行前适时中耕除草,可使地面疏松,无杂草,利于黄芪生长。当苗高7~8厘米时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二是药剂除草。为了防止田间杂草,可在黄芪播种后出苗前施用氟乐灵或拉索,每667米2用拉索0.1~0.14千克或氟乐灵0.2千克。喷施时,先用水稀释,均匀喷洒。施后搂畦土使其与土壤混合,以避免光解而降低药效。

(4)施肥技术

黄芪是多年生深根性作物,需肥量较大,所以整地时要施足基肥。基肥应以农家肥为主,每667米2施入2000~3000千克,并辅以磷肥15千克。要注意农家肥必须充分腐熟,以杀灭虫卵、病原菌、杂草种子等。达到无害化卫生标准。禁止使用有害的城市垃圾和污泥、医院的粪便和垃圾及含有害物质的工业垃圾,控制化肥用量,不施用硝态氮肥。

(5)排水灌溉

黄芪生长过程中一般不需要灌溉。但播种后若遇干旱,应及时灌溉,以促进种子萌发出苗。湿度过大,会导致根部腐烂,苗子死亡。故应该特别注意排水,充分降低土壤湿度,以利根部正常生长。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071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