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更高,无公害农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特别是无公害蔬菜更是倍受人们欢迎。而大棚蔬菜施肥量大,在冬春季节封闭严、气温低、光照弱的情况下,蔬菜体内硝酸还原酶活性较低,易积累硝酸盐。因此,为更好地保证大棚蔬菜的安全性,在施肥技术上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一、实施配方施肥
1.采用氮、磷、钾配合施用要根据不同蔬菜的需肥特点和土壤供肥状况,确定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适宜用量和相应的施肥技术。据有关部门研究结果表明,大棚蔬菜对氮、磷、钾的最大需求期分别为:黄瓜种植后75~140天,番茄30~52天,甜椒30~60天。最佳氮、磷、钾配合比例为黄瓜1∶0.67∶1.83,番茄1∶0.38∶1.75,甜椒1∶0.38∶1。不宜多施磷酸二铵,一般蔬菜需大量的氮和钾,需磷较少。在开花前后需钾最多,以后逐渐减少。
2.合理施用微肥尽管蔬菜对微量元素需要较少,但必不可少。使用微肥进行叶面喷洒时应把握好用量标准,如硫酸亚铁为0.1%~0.3%,硫酸锌为0.05%~0.2%,硼砂为0.3%~0.5%,钼酸铵为0.02%~0.05%,硫酸铜为0.02%~0.04%。另外,可结合防病喷波尔多液,既治病又增肥力,或喷时加尿素0.1%~0.4%、磷酸二氢钾0.2%~0.3%。注意叶菜类不要进行叶面喷肥,以免增加硝酸盐含量。
二、施用生态有机肥
1.施用农家肥利用畜禽粪便等发酵形成的生态有机肥,有机质含量可达45%,能起到固氮、解磷、解钾的作用,也能有效分解农药及化肥的残留物质。
2.用沼渣、沼液作肥料因沼渣、沼液是腐熟无菌、速迟兼备的优质肥料,沼液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还含有硼、铜、铁、钙、锌等微量元素以及大量有机质、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等。既可节约成本,还可增加磷、钾肥和蔬菜生长所需的各种微肥,不仅肥效高,并且能起到杀虫抑菌的作用,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推进蔬菜的无公害生产。
3.施用生物有机复合肥、腐殖酸类肥料该类肥料能改良土壤,增加肥力,为无公害蔬菜生长创造良好环境。
三、合理施用肥料
1.控制氮肥施用量氮肥是蔬菜生产不可缺少的肥料,但不能过量施用。要使蔬菜达到国家规定的无公害标准,必须降低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要减少氮肥的施用量,根据不同蔬菜所需,一般每亩施纯氮10~12kg(尿素约20~25kg)为宜。施用时注意要深施,并与磷、钾肥配合施用或直接施用三元复合肥。施后要及时覆土,减少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特别注意在收获前20天要停止施肥。
2.禁止施用的肥料禁止施用硝态氮肥。施用硝酸铵、硝酸钾以及含硝态氮的复混肥后,易使蔬菜积累硝酸盐,人体摄入的硝酸盐有80%来自蔬菜。硝酸盐在还原条件下,会转化为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与人体肠、胃中的胺类物质会合成致癌物质――亚硝胺,导致胃癌、食道癌等多种癌症,以及糖尿病、血液中毒和心、脑等器官缺氧。此外,碳铵因会挥发大量氨气,引起氨害,也禁止施用。
3.不宜施含氯的化肥该类肥料包括氯化钾、氯化铵等。因氯离子会降低蔬菜的淀粉及糖含量,影响品质,降低产量,而且残留于土壤中易造成土壤脱钙,引起板结。此外,硫酸镁、硫酸铵等肥料分解出的硫酸根离子,不易被蔬菜吸收而滞留在土壤中,会危害蔬菜生长,也不宜施用。
四、限制使用激素
有的菜农为追求高产、早熟,施用赤霉素(920)、乙烯利、多效唑等激素催长、催熟,大大降低了蔬菜的品质,且人们长久食用后对身体健康也极为不利。
(通联:四川省自贡市自流井区农林局643000)
?随着滴灌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家开始争先恐后的使用滴灌技术,但是在药剂灌根上还是有的农民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下面我就讲讲关于滴灌技术然后怎么进行药剂灌根的。
列举:
1:药剂灌根的时间:我们首先就是要注意药剂灌根时间,如果作物想要病害少,就要提前预防,进行药剂灌根也是一样,千万不要等到蔬菜发生病害的时候再进行药剂灌根灌,应该在定植缓苗的时候我们就要进行灌根。药剂灌根和浇清水一样,对天气也有一定的要求,一定要去选择连续几天晴好天气的时候灌根,并且要在上午10点之后进行灌根比较好,不能太早进行药剂灌根。
2:药剂灌根的浓度和药量大小:首先要注意药剂灌根的药剂的浓度,如果药剂浓度小了不管用没有效果,而药剂浓度大了反而会伤到蔬菜的根部。所以要根据蔬菜的具体情况变化浓度大小,才能达到防病的效果。其次我们实际灌根操作中,往往会统一使用一样的药量,无论大小都按每株半斤的药剂量进行灌根,这种统一的药量往往是不正确的。在蔬菜小苗的时候,半斤药液的药量不但会很浪费,还会对蔬菜造成伤根的情况,在蔬菜小苗时实际上药剂的药量一般在2两左右就足够用了。对于长成的蔬菜来说,这种半斤药液的数量反而不能浸润到植株的主根系,这就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果树区土壤深层的毛细根,半斤的药液量根本就浸润不到深层的根系,所以起不到杀菌的作用。相比主根系,毛细根更容易受细菌感染,没有药液的浸润保护,就起不到杀菌的作用。所以要合理加大灌根的药剂量,按照实际需要的药量来,这样的方法防病效果才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