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花卉施肥方法
新栽种、初上盆、刚换泥的盆树、盆花,根系受到损伤,暂宜不施肥。施肥时要施盆边。
一:春夏时盆花和盆树生长旺季、必须多施肥。入秋后,盆花和盆树生长缓慢,则要少施肥。冬季花树进入休眠期停止施肥。施肥最好在阴天、傍晚或盆土稍干燥时,先除杂草松土,有利肥水渗入土中,使肥料加速分解。但在第二天早晨一定要浇透水,俗称“回水”,既有利于肥水的吸收又避免肥害。
二是薄肥勤施,每次施肥量要少,要稀。一般来讲,立春到立秋,每隔15天追一次稀薄肥水,立秋后30天追施一次,立冬后停止追肥。
三是要注意盆花、盆树需要的养分主要是氮、磷、钾。氮肥促进植株枝叶生长,如花生麸、豆饼、硫铵;磷肥促进花色艳丽,果实肥大,如过磷酸钙、碎骨粉;钾肥促进根系发育,植株坚挺,如硫酸钾、草木灰。
四是盆景花卉最好用有机肥料,又叫农家肥,如人粪尿、家禽粪肥、骨粉、花生麸、豆饼和各种绿肥、草木灰等,这些肥含不同成分的氮、磷、钾元素。尽可能不用化学肥料,因化肥会残留酸根或盐根,盆土会变成酸性或碱性,妨碍植物的生长。
怎样给花卉施肥?
家庭养花分盆栽或庭院地栽两种,施肥也应有所区别。庭院地栽虽与田野有别,但是地温高,范围大,吸水、吸肥方便,所以施肥次数可以少些,肥料稍浓些一时也不致造成肥害。而盆栽则不同,由于环境的局限性,一方面不能缺肥以防缺素症;另一方面又要防止肥量过大,使植株产生肥害。因此,给盆花施肥要小心谨慎,应根据不同花卉需肥的习性和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需要以及温度、光照和季节变化等,同时还要了解肥料的性质和效力,以及盆土的原有肥力和质地,做到适时、适量。盆花施肥有三种方法:
(1)施基肥即施底肥。是在栽植花木七盆时施入土中的肥料。盆花施基肥很重要,基肥充足可少施追肥,甚至可用专用化肥作追肥。基肥以迟效的有机肥料为主,多用干肥。腐熟的人粪干、厩肥、饼肥,充分发酵腐熟的鸡毛、鸡粪、兔粪、头发等都可作基肥施用。在上盆或翻盆时,把基肥施在盆底排水层上,上盖一层土,防止花卉根系与肥料接触伤根。蹄角类作基肥,可在花卉上盆时直接放在盆底。作基肥用的氮、磷、钾三要素的配制比例,以5:3:2为佳。
无机肥(化肥)作基肥,如氮肥可用硫酸铵0.2%,尿素0.1%,磷肥可用过磷酸钙和磷矿粉0.5%,钾肥可用硫酸钾和氯化钾0.1%,于2周前掺入培养土中即可。
(2)施追肥在花卉生长发育期施用的肥料,以供给植物生长之需要称为追肥。追肥通常以各种化学肥料为主,多用液肥;也可用经发酵后的尿水、豆饼水、鱼肠水、淘米水等1份原液对10~20倍水施用。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全元素、高浓度、复合专用肥片,可作追肥用。它具有见效快、养分含量高、清洁卫生、无臭无味、无菌无虫、贮存与使用方便等优点,很适合家庭养花用。
施追肥要掌握的原则:营养生长期多施氮、钾肥,花芽形成时期多施磷肥;施肥前要松土,施肥后的翌日早晨要浇水;开春后施,秋分后不施;现蕾时施,裂蕾时不施;雨前、晴天可施,雨后不施;气候干旱时施,霉雨季节不施;盆土干时施,盆土湿时不施;气候适宜生长旺盛时施,气候炎热生长停滞时不施;新栽、徒长、休眠时也不施;薄肥勤施,浓肥勿施;喜肥的菊花、茉莉,由淡到浓可多施,耐瘠薄的松柏类,宁淡勿浓要少施;花前花后施,盛花期不施;早晚可施,中午不施;壮苗可多施,弱苗要少施;不腐熟、不稀释不施。
(3)根外追肥即叶面施肥。用化肥溶液喷雾于花卉叶片上下,以补充根系施肥之不足。叶面施肥具有吸收快、见效快的特点。时间以清晨或傍晚为宜。要注意叶片两面喷匀,要低浓度多次喷,以防浓度过大烧伤叶片。
根外追肥只能用易溶于水的化肥,常用种类和浓度如下:
尿素0.2%~0.5%;硫酸铵0.2%~0.3%;硫酸钾0.3%;过磷酸钙1%~3%;磷酸二氢钾0.1%~0.3%;硼酸0.1%~0.25%;硫酸亚铁(或柠檬酸铁)0.2%~0.5%。
一般来说在花卉生长季节施肥,生长旺盛的花卉需肥较多;苗期施全素肥料,花果期以施磷肥为主,观叶花卉以氮肥为主,处于休眠期的花卉停止施肥。此外,还要掌握“薄肥勤施”的原则,即“少吃多餐”。花苗生长期最好10天左右施用一次稀薄肥水,傍晚施肥效果最佳,中午前后忌施肥,原因是土温高易伤根。有机肥要充分腐熟才能施用。近年来发展的控释肥肥效可达半年甚至更长,其一次施用量可以大于水溶性肥料,养分逐步释放可以满足花卉较长时间的养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