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稻田植稻期间同时养鱼,称为“稻田养鱼”。养鱼稻田合理施用氮肥,不仅对水稻,而且对鱼的生长也有良好的影响。养鱼稻田施用氮肥,选择适宜的氮肥品种至关重要。化肥中的碳酸氢铵对鱼有一定的毒害,最好作基肥用,施后一周再放鱼种。氮肥作追肥,一般宜选用尿素和硫酸铵,每667米2用尿素7.5~10千克,施硫酸铵则应加倍。若需用碳酸氢铵,则宜少量多次施用。追肥时应先放浅田水,把鱼赶到鱼沟或鱼坑里,施肥后再加深田水,这样对鱼没有什么影响。此外,追肥施用厩肥,既作鱼饵,又可为水稻提供良好肥源,可谓一举两得。
稻田养鱼要怎么施肥,施用农药
随着人民利用土地的升高,土地价格也逐年上升。对于育种行业,如果土地可以一起使用,这是降低成本的好措施。近年来,有一种生态育种技术的方法,介绍了这种合理的土地使用。这是生态农业技术。对于鱼类农民,有一个生态农业技术的首选,这是水稻领域生态农业的良性培养模式,它使用鱼吃昆虫,吃草和鱼粪领域,并收获额外的鱼季节。那么如何实施生态稻鱼农田的建设?
(1)选择用于繁殖的稻田。有必要选择具有足够水源,良好的水质,无污染,方便的灌溉和排水的田地,以及不泄漏的深层耕作层。
(2)加高和加强山脊。在春季耕作之前,养鱼业稻田周围的山脊被鱼沟开挖的下部硬土拉高,拓宽和加固。?
(3)打开鱼沟和鱼坑。在养鱼田的山脊周围开挖80-100厘米的田间鱼沟,然后根据田地的大小开挖成“十字”和“井”形的中心鱼沟。鱼沟深30厘米,宽40厘米。同时,在进水口附近的田间角或田间中心挖一个约一米深的鱼坑,面积约3-5平方米。?
(4)做成鱼栅栏。为了防止鱼类逃逸,在放养鱼类之前,必须在鱼类的入口和出口处安装鱼栏。?
(5)消毒施肥。冬季在挖鱼塘,鱼塘或旧鱼塘或修理鱼塘时,每亩使用60公斤以上的生石灰进行消毒。撒石灰时,田间不应积水,撒播后一星期要重新灌溉。每亩施用600千克分解的粪肥以改善水质,然后在4-5天后放养鱼种。
相应地做好鱼种的储存和管理
(1)鱼类的选择和放养。根据当地的习俗和市场需求,可以选择鲤鱼,cru鱼,草鱼,u江彩锂等。应根据稻田的生态条件和产量要求确定放养的数量。通常,每亩可以放养200-800只8-15厘米的大型鱼种。放养前,将鱼种在3-5%盐水中消毒5-10分钟。
(2)扔诱饵。稻田中的杂草,昆虫,浮游生物,底栖动物等都是鱼类的天然诱饵。通常,每英亩可形成约40斤的鱼产量。如果计划的产出超出此目标,则必须补充诱饵。它可以全年用作鱼饵,包括嫩草,浮萍,蔬菜叶,米糠,麦麸和复合颗粒。喂食量应根据需要逐渐增加,并应固定在固定点和定时。
(3)鱼病防治。预防应成为主要重点。在对稻田,鱼沟,鱼坑和鱼种进行消毒的基础上,应对水质进行良好的管理。如果发现水质有问题,应通过排水和生石灰水灌溉来改善水质。
(4)从稻米和鱼类的联合养殖开始,相应地调整稻米种植技术。首先,选择抗倒伏性强,抗深水栽培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为抵消深水灌溉造成的分of减少,在培育壮苗的基础上,将种植密度和种子用量提高10-20%;施肥应以有机肥和基肥为基础,以增加稻田水体中饲料的生物量,尽可能少使用化肥,并且不要使用对鱼类有害的肥料,例如碳酸氢铵;水管理应基于维持一定的水层来控制分till。还应使用深水(3-6英寸)来控制分till。如果将害虫防治灯用于稻田中的害虫防治,通常无需使用农药。如果确实需要药物,则应注意选择对鱼类无害的低毒农药和喷洒农药。田间水应加深,喷雾方法应微雾,并尽量不要将农药喷洒到田间。
(5)钓鱼。当需要大米进行销售时或大米成熟时,请从干燥的田野中沥干水分,以便将鱼集中在鱼沟和鱼坑中,以便于捕鱼。
随着免耕栽培技术的应用,稻田害虫的防治促进了诱虫剂的防治。 “稻灯鱼”是一种完整的生态种植和养殖模式,使“稻米与鱼类共养,互利双赢”的生产方法趋于流行。投资少,见效快,无污染,发展前景好。生态稻田养鱼技术不仅可以节省土地利用率,而且可以保护生态,同时还可以节省部分资本支出。
1、施肥技术
肥料不能撒在鱼类集中的地方,如鱼坑、鱼沟内,以免鱼类误食肥料。
施用化肥时,应将养鱼田块分2次或3次进行,即:将大田先施肥一部分,再施肥一部分,使留下的一部分田块内的鱼类有空间活动与摄食。
施用粉状肥料时,为了不使肥料入水后将水体弄得过肥而坏水,应选择在有露水的白天清晨进行施肥,可以试试沃叶菌肥驶入,不含激素。
施用液态肥料时,应趁下午太阳将稻禾晒得很干时用喷雾器将肥料喷洒在禾苗上,喷成雾状,禾苗便可吸收肥料而起到上肥的作用,喷施沃叶水稻叶面肥,对鱼没有影响。
施用固体肥料时,将肥料直接施入稻禾边的泥中,慢慢释放,避免鱼类误食肥料而造成死亡,这样也不会把田水弄得过肥;注意晴天施肥应采取少量多次的办法,一次施肥不要过多,阴雨天气不能施肥,闷热天气下鱼类浮头时也不能施肥。
这个就是用沃叶肥料的吉林的稻田!
2、施用农药技术
养鱼稻田在施用农药前,应逐渐排水把鱼类集中到鱼坑、鱼沟里,排水的目的是将鱼类赶到水深的鱼坑里去。鱼类赶到鱼坑后,还应加深水位,扩大鱼坑载鱼量。鱼类进入鱼坑后,要隔绝鱼坑与稻田的沟通,避免农药流进鱼坑而毒死鱼类。提高水位,降低农药浓度,在施用农药的稻田里进水,提高水位到8cm以上,这样施用农药时一旦有药物进入水体则稀释了药物的浓度,减少其对鱼类的危害。在稻田里施用农药,一定注意将药物施入在水稻所在水体内。养鱼稻田施用农药时的注意事项有:天气突变、闷热天气时不能施用农药,这是因为气候突变时鱼类会出现一时不适,如果在此时施用农药多会毒死鱼类;下雨天气不能施用农药,这是因为下雨天气时施用的农药会顺着已经被雨打湿了的禾秆流入田中,等于在田水中施用农药,鱼类较难承受;施用液体农药时应选择晴天下午禾苗晒干时进行,并要求对准禾叶喷洒,而不能朝着田面喷洒,以免药液入水伤鱼;撒施粉剂药物时应选择晴天清晨有露水时进行,可利用露水的湿润黏住农药,从而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