滹沱河的拼音是hūtuóhé。
滹沱河,古又作_池或滹池,是海河水系子牙河的上游支流之一,它发源于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泰戏山桥儿沟村一带。
流经忻州市繁峙县、忻州市代县、忻州市原平市、忻州市忻府区、忻州市定襄县、阳泉市盂县、石家庄市平山县、石家庄市正定县、石家庄市赞皇县、石家庄市无极县、石家庄市晋州市、石家庄市深泽县、衡水市安平县、衡水市饶阳县、衡水市武强县、沧州市献县,滹沱河在河北省沧州市献县与滏阳河交汇形成子牙河,滹沱河全长587公里,流域面积2.73万平方公里。
滹沱河原名滹沱,亦名恶池,别称亚驼。是海河水系的主要河流之一。干流以泥沙多、善冲、善淤、善徙而闻名全省乃至于北方。它既是河北平原的缔造者之一,长期哺育了沿河人民,又在中下游不断决溢改道,给人民群众带来极其深重的灾难。
滤滹沱河lǜ Hū tuó hé
:
滹沱河,又名虖沱河、呼沱河、虖(hū)池河,是海河西南支子牙河的支流,源于山西省繁峙县泰戏山,向西南流经恒山与五台山之间,至界河铺折向东流,切穿系舟山和太行山,东流至河北省献县臧桥与子牙河另一支流滏阳河相会。
全长587千米,流域面积2.73万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阳武河、云中河、牧马河、清水河、南坪河、冶河等,呈羽状排列,主要集中在黄壁庄以上,以下无支流汇入。
流经山区的面积约占全流域面积的86%,河流总落差达1800余米。流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温自东向西随地势升高而递减,年降水量400毫米-700毫米,集中于夏季。
该河流地表径流主要由降雨补给。径流以太行山东坡产流较大,愈往上游愈小。径流的年内分配也不均匀,年际变化大,多水年的水量为少水年的10倍。由暴雨酿成的洪水,峰高量大,陡涨陡落,主要来自干流和治河,多发生在7月-8月。
全流域已建有岗南、黄壁庄、孤山等10座及众多小型水库,洪水灾害基本控制,灌溉效益显著。流域内矿藏丰富,尤富煤。有石家庄、阳泉等城市。名胜有革命圣地西柏坡、苍岩山风景区、隆兴寺等。
2017年开始,石家庄市对境内滹沱河流域实施了生态修复工程,通过修路筑堤、疏浚河道、回填沙坑、恢复湿地、建坝蓄水、湖泊水生态环境恢复、植树绿化等综合整治,已形成了集防护、观赏、休闲、健身和科普五大功能于一体的绿色生态景观长廊。
滹沱河历史上名称多异。《山海经》名滹池。《礼记》称作恶池或?m池。《周记》作乎池亦作滹池。《汉志》都作滹沱。《史记》称滹它河也作亚沱。《水经注》叫滹沱。韩非《初见篇》称呼沲。《法言?五子篇》称恶沱。《隋图经》魏改为清宁河。
滹本为呼或滹,即呼啸之意,沱即滂沱。滹沱河由山西高原东下突入平原,纵坡陡峻,水流湍急,经常泛滥成灾。因此,历史上称作恶池、滹池、滹沱,都是取水流急凶猛之意。称滹沱河至少是在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