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是我国农业用地面积大,尤其是北方地区的耕地以旱地为主,灌溉用水量大;二是我国的降水时间变率大,每年都有一些地区出现旱灾,必须引水灌溉;三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仍然采用明渠引水、大水漫灌的方式,沿途蒸发、下渗有效利用率很低。
(2)不仅造成极大的水资源浪费,而且大水漫灌还容易造成土壤的次生盐碱化,使耕地质量下降、农业减产。
(3)主要是改进灌溉方式,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或滴灌,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灌溉用水的利用率。
对于农业用水我们可以通过完善水利设施、控制用水量、建立水管理机制等方法而达到农业用水的合理使用。主要有以下方案:
一、加强农业用水管理,将粗放型管理转变为精细化管理。
农业用水一直以来是粗放型管理,这样的管理不仅浪费水资源而且多余的农田水容易带有残留的农药化肥,会随着土壤水流进入河体造成水体污染。我们可以加强农业用水的精细化管理,对农业用水量定期定量,规划合理的农业排水地,避免带有农药残留物的水源进入河流,污染水体。
二、规划配套完善的农业水利工程措施。
农业水利工程措施,主要是对农田用水进行合理的规划,改善农田的分布情况,充分利用农田情况和地区水利条件对农田进行水利工程规划。将农业水资源进行拦蓄、调控、分配和使用,使农田用水合理不浪费。在农田水利工程措施中还可以对农田灌溉方式进行调整,根据农田具体情况对农田进行滴灌、直灌或者是进行地表灌溉以及地下水灌溉,通过多种灌溉方式达到农田用水的不浪费。
三、合理收集雨水对农田进行灌溉。
雨水作为一种淡水资源有着极好的循环利用能力,在降水量大时可以利用蓄水池进行雨水蓄积。在降水量少时,可以将农田进行雨水灌溉,这也既不浪费淡水资源,也减少了农业用水的使用。
四、在农业灌溉上进行灌溉节流。
灌溉节流主要包括节水灌溉技术和精准灌溉技术。其中比较常用的有喷灌、微灌和非充分灌溉,这些灌溉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约农业用水,同时也保证了农作物的水量需求。
五、对农业用水水价形成机制,建立精准补贴和节水机制奖励。
在农业用水上我们可以建立水价机制,以价格约束农业用水滥用现象,避免农业用水的浪费。同时,建立精准补贴和节水机制奖励可以更好地使人们重视农业用水,减少在灌溉和畜牧时的农业用水浪费。
最后,农业用水的节约是一个艰难并且长期的过程,但成功的农业用水节约可以极大的减少我国淡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我国水资源储备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