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园林与苏州园林的比较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2 12:28:29
字号:

一、建筑规模比较

扬州园林与苏州园林的比较

1、扬州园林建筑规模:据统计,鼎盛时期的扬州市私家园林有200多座。然而,在盐制改革、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战争之后,扬州园林大量被遗弃、烧毁或拆除,扬州园林开始从繁荣走向衰落。

扬州园林的命运与主人的命运息息相关。太平天国镇压后,淮河、淮河地区盐业复兴,官僚、盐商纷纷建园。然而,园林建设的重心已经转移到苏州,当时建成的园林与黄金时代的园林相去甚远。至民国时期,扬州园林仅剩下残破的60余处。

2、苏州园林建筑规模:苏州在周代有园林6处,汉代4处,南北朝14处,唐代7处,宋代118处,元代48处,明代271处,清代130处。现存的苏州古典园林大部分是明清时期的建筑,包括大大小小几百座古典园林,至今保存完好的尚存数十处,代表了中国江南园林风格。

二、建筑特点比较

1、扬州园林建筑特点:个园由清代嘉庆年间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在明代“寿芝园”的旧址上扩建而成。虽然花园不大,但它体现了园丁独特的创造力。值得一提的是,园林堆石艺术采用不同山峰用石的方法,堆出“春、夏、秋、冬”四景。

2、苏州园林建筑特点:它们系统而全面地展示了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的布局、结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装修、家具、陈设等各个方面内容,它们是明清时期(14世纪至20世纪初)江南传统民居建筑的代表作,反映了这一时期江南民居文明的高水平。

它曾经影响到整个江南地区,城市的建筑风格推动着民间建筑的设计、构思、布局、美学和施工技术向它靠拢,反映了当时城市建设的科技水平和艺术成就。

扩展资料:

扬州园林不仅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以其独特的风格在中国园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体表现为:园林庭院的结合,园林建筑的设计理念,园林水景的独特处理,园林岩石的布置,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文化艺术风格特色。

苏州古典园林是住宅与园林的结合体,可以观赏、游览、居住。这种建筑形式的形成是人类对自然的依恋、对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追求、对人口稠密、自然景观匮乏的城市人居环境的美化和改善的一种创造。

百度百科-扬州园林

百度百科-苏州古典园林

1.请介绍一下关于苏州园林方面的知识

你可在上述网页中看到,全文复制如下: 园林综述 有谓“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苏州素以园林美景享有盛名,这些园林可分为宅地园林,市郊园林和寺庙园林三大类。苏州古典园林以私家园林为主,起始于春秋(公元前514年),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盛于明代。

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一百七十多处,现保存完整的有六十多处,对外开放的园林有十九处。有疏郎开明,厅榭典雅,花木繁茂,水廊逶迤,具有浓郁江南水乡风味的拙政园;有厅堂轩豁,廊宇周绕,奇石争雄,被成为“吴中第一名园”的留圆;有小山幽旷,清水回环,始建于宋代的沧浪亭;有雅素精巧,曲径通幽,庭园紧凑的“园中瑰宝”网师圆;有石狮林立,迷宫探幽,变化无穷的狮子林。

中国四大名园,拙政园,留园占据二席。 苏州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组成的综合艺术品,集自然美,建筑美,绘画美于一身,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1997年12月,以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为代表的苏州古典园林被列 *** 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 目前正在申报世界遗产的园林有: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

苏州园林面积均不大,大的四、五亩,小的不足一亩,但造园艺术极为讲究,在布局结构上更是变化万千,创造了在生活境域园林中体现自然的技巧,以期身居城市,却能享受山林野趣。 苏州园林一般在布局上以水为中心,充满江南情趣;在结构上以小巧取胜,以小见大,移步易影;色彩上粉墙黛瓦栗柱,顺应自然;空间处理上时而开明阔郎,时而曲折幽深,或藏或露,或深或浅,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市内布置配以红木家具,名家书画,缀以对联,盆景,显得秀丽淡雅。

苏州园林不仅具有极高的欣赏性,也极具艺术性和历史文化研究价值。“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的程度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

2.了解有关苏州园林的知识

苏州园林:苏州园林是指中国苏州城内的园林建筑,以私家园林为主,起始于春秋时期的吴国建都姑苏时(公元前514年),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于明代,鼎盛于清代。

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一百七十多处,现保存完整的有六十多处,对外开放的园林有十九处。占地面积不大,但以意境见长,以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安排,移步换景,变化无穷。

1997年,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代表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苏州园林 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人间天堂,园林之城"的美誉。

这里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 苏州古典园林"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灵泉之致", 1985年,苏州园林即被评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

作为举世瞩目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沉淀了二千五百余年吴文化底韵。约在公元前十一世纪,当地部族自号“勾吴”,苏州称“吴”。

公元前514 年吴王阖闾建都于此,其规模位置迄今未变,为世界少有。 既有湖光山色、烟波浩淼的气势,又有江南水乡小桥流水的诗韵——素有“江南鱼米之乡”之称。

3.苏州园林设计有哪些要点

1、力求神似。

以山水为骨架,结合植物的配置和建筑的布局力求达到本于自然高于自然的境界。2、浓郁的诗情画意。

把作为大自然的概括和升华的山水画以三度空间的形式复制到人们的现实生活中来。 3、建筑美与自然美的高度融合。

力求建筑物、山、水、植物这四个造园要素有机组织在一系列的风景画面之中。 4、深邃高雅的意境。

创作者把自己 的感情理念熔铸于客观景物之中,从而引发鉴赏者与之类似的情感激动和理念联想,将山水花木建筑所构成的物镜把这个话题表述出来,从而传述给观赏者以意境的信息。 占地面积不大,但以意境见长,以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安排,移步换景,变化无穷。

苏州古典园林,一向被称为“文人园林”。白居易在《草堂记》中说:“覆篑土为台,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这是文人园林的范式。

苏州园林充分体现了“自然美”的主旨,在设计构筑中,采用因地制宜,借景、对景、分景、隔景等种种手法来组织空间,造成园林中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景观艺术效果。 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园林建筑,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园林,在都市内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山林”。

4.苏州园林全部知识

苏州园林是指中国苏州城内的园林建筑,以私家园林为主,起始于春秋时期的吴国建都姑苏时(公元前514年),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于明代,鼎盛于清代。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一百七十多处,现保存完整的有六十多处,对外开放的园林有十九处。占地面积不大,但以意境见长,以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安排,移步换景,变化无穷。1997年,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代表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狮子林,耦园,艺圃,退思园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公元960~1276年)、元(公元1271~1368年)、明(公元1368~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

5.苏州园林设计包括哪些内容

园林设计这门学科所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它包含文学、艺术、生物、生态、工程、建筑等诸多领域,同时,又要求综合各学科的知识统一于园林艺术之中。

所以,园林设计是一门研究如何应用艺术和技术手段处理自然、建筑和人类活动之间复杂关系,达到和谐完美、生态良好、景色如画之境界的一门学科。 园林设计研究的内容,包括园林设计原理、园林设计布局、园林设计程序、园林设计图纸及说明书等。

本课程还包括综合性公园、植物园、动物园、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的景区、景点设计,以及其他园林绿地的设计等内容。 园林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要创造出景色如画、环境舒适、健康文明的游憩境域。

一方面,园林是反映社会意识形态的空间艺术,园林要满足人们精神文明的需要;另一方面,园林又是社会的物质福利事业,是现实生活的实景,所以,还要满足人们良好休息、娱乐的物质文明的需要。 编辑本段设计理念 园林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密切,体现了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精神内涵,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蕴。

以苏州园林为代表,园林设计讲究多种技巧,而整体理念始终一贯,即人与环境的和谐。 。

6.苏州园林设计要注意哪些

别墅庭院的设计还是有许多章法可循,例如形式与风格、造园材料、色彩、线条等,从整体到局部都要讲求统一,遵循庭院设计的八大原则,大家一起来看吧! : 一、均衡原则; 这是人对其视觉中心两侧及前方景观物具有相等趣味与感觉的分量,如前方是一对石狮或华表,即会产生平衡感。

二、比例原则; 庭院中到处需要考虑比例的关系,大到局部与全局的比例,小到一木一石与环境的小局部。 三、韵律原则; 在音乐或诗词中按一定的规律重复出现相近似的音韵即称为韵律。

设计庭院只有巧妙地运用多种韵律的同步,才能使游人获得韵律感。 四、对比原则; 在各类艺术中对比均引为艺术手法之一。

创造庭院的形象时,为了突出和强调园内的局部景观,利用相互对立的体形、色彩、质地、明暗等使景物或气氛在一起表现,给人一种鲜明的显著的审美情趣。 五、和谐原则; 和谐又称谐调、调和是指别墅庭院内景物在变化统一的原则下达到色彩、体形、线条等在时间和空间上都给人一种和谐感。

7.苏州四大园林分别是哪里

苏州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因 山水秀丽,古典园林妩媚多姿,享有“江 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美称。

1985年,苏州园林被评为中国十大风景名 胜之_。 苏州是水乡,引水便利,附近盛产太湖 石。

适合堆砌玲珑精巧的假山,加之旧时 苏州文人荟萃,一些官僚地主及文人学士 又追求“虽居闹市而有山林之趣”,这样大 大促进了苏州园林的发展。 据地方志记载, 苏州城内大小园林,在布局,结构,风格 上都有自己的艺术特色,被称为苏州四大 古典园林的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 园分别代表着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 艺术风格。

1。 沧浪亭 沧浪亭位于苏州城南,是苏州最古老 的一所园林,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1041 — 1048 ),南宋初年(12世纪初)曾为名将韩 世忠的住宅。

沧浪亭造园艺术与众不同,未 进园门便设一池绿水绕于园外。园内以山石 为主景,迎面一座土山,沧浪石亭便坐落其 上。

山下凿有水池,山水之间以一条曲折的 复廊相连。假山东南部的明道堂是园林的主 建筑,此外还有五百名贤祠、看山楼、翠玲 珑馆、仰止亭和御碑亭等建筑与之衬映。

2。 狮子林 狮子林位于苏州城内东北部,始建于元 至正二年(1342)。

因园内石峰林立,多状 似狮子,故名“狮子林”。狮子林平面呈长 方形,面积约15亩,林内的湖石假山多且 精美,建筑分布错落有致,主要建筑有燕誉 堂、见山楼、飞瀑亭、问梅阁等。

狮子林主 题明确,景深丰富,个性分明,假山洞壑匠 /己、独具,一草一木别有风韵。 3 留园 留园坐落在苏州市阊门外,始建于明 代。

清代时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 后改为“留园”。留园占地约50亩,中部 以山水为主,是全园的精华所在。

主要建筑 有涵碧山房、明瑟楼、远翠阁曲溪楼、清风 池馆等处。留园内建筑的数量在苏州诸园中 居冠,其在空间上的突出处理,充分体现了 古代造园家的高超技艺和卓越智慧。

4 拙政园 拙政园位于苏州娄门内,是苏州最大的 一处园林,也是苏州园林的代表作,明正德 年间(1506—1521 )修建。 现存园貌多为 清末时(20世纪初)所形成,占地面积达 62亩。

拙政园的布局主题以水为中心,池 水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各种亭台轩 榭多临水而筑。主要建筑有远香堂、雪香云 蔚亭、待霜亭、留听阁、十八曼陀罗花馆、三十六鸳鸯馆等。

拙政园建筑布局疏落相宜、构思巧妙,风格清新秀雅、朴素自然。 。

8.苏州园林的知识

苏州古典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在于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

表现在园林厅堂的命名、匾额、楹联、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不仅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同时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信息,其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都极其深广。其中有反映和传播儒、释、道等各家哲学观念、思想流派的;有宣扬人生哲理,陶冶高尚情操的;还有借助古典诗词文学,对园景进行点缀、生发、渲染,使人于栖息游赏中,化景物为情思,产生意境美,获得精神满足。

而园中汇集保存完好的中国历代书法名家手迹,又是珍贵的艺术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另外,苏州古典园林作为宅园合一的第宅园林,其建筑规制又反映了中国古代江南民间起居休亲的生活方式和礼仪习俗,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国江南民俗的实物资料。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056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