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种类繁多,生长习性各异,培养土应根据花卉生长习性和材料的性质调配。①堆肥土:用枯枝、落叶、青草、果皮、粪便、毛骨、内脏等为原料,加上换盆旧土、炉灰、园土共同堆积,往上面浇灌人畜粪便,最后再在四周和上面覆盖园土。经过3年以上贮放让其发酵腐烂,然后打碎过筛,即为堆肥土。②调整土壤酸碱度:大多数花卉在中性偏酸性(pH5.5~7.0)土壤中生长良好,特别是喜酸性土壤的花卉,如兰花、山茶、杜鹃、栀子、含笑、桂花、广玉兰等,适宜在pH5.0~6.0的土壤中生长。如酸性过高,可在盆土中适当掺入一些石灰粉或草木灰;降低碱性则可加入适量的硫磺、硫酸亚铁、腐殖质肥等。③土壤消毒:土壤常用的消毒方法有蒸汽消毒法和药剂消毒,其中蒸汽消毒为广泛用于栽培基质的消毒法。把已配制好的栽培基质,放入适当的容器中隔水在锅中蒸煮消毒。这种方法只限于小规模栽培少量用土时应用。此外,也可将蒸汽通入土壤进行消毒。
家庭花卉栽培营养土的配制一般经历土壤容重调整、有机肥添加、土壤酸碱度调节、土壤排水透气性改善、土壤消毒等环节。而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将其中的多个环节简略为一个环节。
1.土壤容重调整:土壤除了供应花卉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水分等作用外,还具有固定根系的功能。尤其是盆栽花卉,适宜的土壤容重,不至于使花卉在盆土内歪斜或被水冲浮出土面。土壤容重是指土壤在自然情况下,单位体积内所具有的干土重量,包括土壤孔隙在内,通常以克/厘米3表示。
添加适量的河沙、园土等成分有利于增加土壤的容重,而苔藓、木屑、沼渣、菌渣等则可以降低土壤容重。
2.有机肥施加花卉种植在花盆内,盆内的土壤有限,用有限的土壤供应花卉常年的生长,营养元素的供应颇为关键。因而在花卉栽培土中施入较高含量的有机肥是保障花卉生长期内不脱肥的重要手段。腐熟好的人畜粪便、沼渣、菌渣、腐殖质等都是比较好的有机肥。
3.土壤酸碱度改善土壤的酸碱性(pH)对花卉生长影响很大。酸碱性不合适,会严重阻碍花卉的生长发育,影响养分吸收,甚至引起病害的发生。大多数花卉在中性偏酸性(pH5.5~7.0)土壤中生长良好,高于或低于这一界限,有些营养元素即处于不可吸收状态,从而导致某些花卉发生营养缺乏症。强酸性或强碱性土壤,都会影响花卉的正常生长发育。
改变土壤酸碱性的方法很多:如酸性过高时,可在盆土中适当掺入一些石灰粉或草木灰;碱性过高时,可加入适量的硫磺、硫酸铝、硫酸亚铁、腐殖质肥等。对少量培养土可以增加其中腐叶或泥炭的混合比例。例如,为满足喜酸性花卉的需要,盆花可浇灌1∶50的硫酸铝(白矾)水溶液或1∶200的硫酸亚铁水溶液;另外,施用硫磺粉见效很快,但作用时间短,需每隔7~10天施1次。
4.土壤排水透气性改良花卉一般都要在排水、通气良好的土壤条件下生长。这样的环境有利根系生长,花卉也才能枝繁叶茂,开花不绝。但在一些土质黏重的地区,花卉很难长好,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改良土壤的排水、通气性。木屑、菌渣及粉碎的秸秆等质地疏松、空隙度大的材料,是改良黏质土的良好材料。使用前在这些材料上放入一些饼肥或鸡鸭粪,在缸中加水发酵腐熟,之后挖出晾晒至半干。只需在土中掺入1/3,混合均匀便能达到增加土壤通透性的效果。1~2个月后,它们会被土壤中的好气性细菌分解为腐殖质,从而提高土壤的肥力。同时,还能不同程度地中和土壤的酸碱度,以利于花卉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