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的栽培技术,山药怎么播种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2 11:16:28
字号:

山药又名薯蓣,是薯蓣科一年生或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地下块茎富含淀粉、蛋白质和其他碳水化合物。产量高,营养丰富,不仅可以代替粮食,还可以作为蔬菜,可以油炸食品、水煮食品、白糖蒸馏。块茎可贮藏,可延长供应期,具有阻断供不应求的作用。

山药的栽培技术,山药怎么播种

生物学特性

山药无性繁殖。它有须根系统。发芽后,根在茎基部生长,水平延伸1米。主要分布在20cm~30cm土层中。横截面圆形或多边形,右旋。地下块茎长圆柱形,圆柱形,纺锤形,掌状或块状。皮肤红褐色、黑褐色、紫红色,果肉白色、淡紫色,表面密布须根。叶尖尖,基部戟形,叶柄长,叶腋有侧枝或形成气生块茎,称奇种。

花单生,雌雄异株,穗状,小,白色或**。蒴果具3翅,扁球形卵球形,很少在栽培中结果。山药喜欢高温和干燥。块茎在10℃开始发芽。茎叶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5℃~28℃。块茎生长的适宜地温为20c~24c。叶子和藤蔓在霜冻时枯萎。块茎能耐受-15℃的地温。短日照能促进块茎和种子的形成。对土壤要求不高,但以土质肥沃疏松、持水能力强、土层较深的砂壤土为佳。

播种

整地、挖沟、挖洞种植山药,宜先用土层较深、易肥沃的砂壤土,然后用充分分解的面粉肥料均匀撒布后再耕。一般山药栽培需深耕,平块和筒体栽培需浅耕深,耕耘30cm后,应按60cm~100cm的宽度进行平畦或高畦栽培。按照2-3米的行距,挖一条深度等于山药器官长度的深沟。一般深60厘米-100厘米,宽33厘米。

挖掘时,表土和芯土堆放在两侧。在阳光下风化后,土壤在晴天被填满。填筑时先填芯土,再填表土。踏步法是用双脚踩在沟壁上,中间留一块松土,每次填土不超过10cm~12cm。一层一层地踩在犁沟上,直到犁沟变成一个垄。把芦苇放在田埂中间的松绳上作记号,等待播种。传统的挖山药沟的栽培方法,费时费力。近年来,江苏省沛县已将挖山药沟的栽培方式改为穴栽。穴播在深秋和初冬。

施肥整平后,在冬季按70厘米的间距和5至8厘米的浅槽放在铲子上。然后用这个孔在直线上钻直径25厘米到30厘米的孔。墙体光滑坚固,洞口直径8厘米左右,深150厘米。2江淮流域3月中旬至4月上旬种植,传统的挖山药沟的栽培方法是垄上开沟,沟底与地面齐平,沟内浇水。用山药尾栽植时,应沿沟沿同一方向水平或斜插,并在每个芽头附近插入旧芦苇茎作标记,以免损伤芽,引导新山药向下延伸。

种植时,山药的施肥应与块茎分开,避免块茎腐烂。在穴内种植时,先用20厘米宽的塑料薄膜覆盖穴内,然后将山药种薯上的芽对准穴内,使新山药顺利进入穴内,最后培育出40厘米宽、20厘米高的垄,与垄作相结合,并在垄间施肥平整。

山药的田间管理

包括浇水、施肥、除草、施肥、覆草、架桥、修剪、修剪和控制单子产量。

1、水肥管理:山药叶片两侧角质层厚,抗旱性强。种植时,浇水后可以覆土,出苗前不能浇水。山药根系分布浅,发生早,水平延伸。锄头容易损伤根系。大多采用拔草、覆土、种草的管理方法。采用分期追肥的方法。在山药沟两侧施用腐殖质肥料或饼肥。6月份茎叶生长良好时施一次肥,7月份块茎和根系积累大量养分时施一次肥。在施氮肥的同时,施用草炭等磷钾肥效果很好。如果用黄肥作追肥,最好远离块茎,以免烧坏块茎。山药行距大,一般套种速生蔬菜,对速生蔬菜进行肥水管理,往往对山药有利,可以节约山药的肥水管理。

2、脚手架、修枝和山药的茎长而细,易碎,容易被风吹坏。山药支架高,产量也高,一般在3米左右。大多数山药不修剪,但去掉2-3根侧枝可以集中养分,增加块茎产量。根据同样的原理,如果山药产量过高,也会影响地下块茎的产量,因此应尽快铲除过多的山药。

3、病虫害防治:山药病害有炭疽病、线虫病、枯萎病、白涩病、根腐病等,虫害有蛴螬、斜纹夜蛾、山药叶蜂等,江淮流域炭疽病和线虫病较为常见。防治炭疽病的农业措施是在雨天拔草、松土、排水,防止洞穴塌陷。一旦发现病害,可喷65%的500倍锌可湿性粉剂或50%的多菌灵胶体悬液800次,每天7~10次,喷2~3次。线虫病是近年来发现的山药主要病害。除提倡穴栽外,还应提倡3年以上轮作。播种前应在10厘米深的种植沟中均匀喷洒杀虫剂。一般使用5%甲氨蝶呤颗粒剂6000g或5%三氯杀螨醇乳油8000g/亩。

繁殖方法

一般来说,山药应该在茎叶完全枯萎的时候收割。产量低,含水量高,山药易破碎。如果你不急于上市,你可以把它留在地里过冬。最迟可以推迟到次年3月中下旬,在发芽前收割。平均亩产(1亩=667平方米)1500公斤-3000公斤。在小范围内可达到7000公斤以上。在江淮流域,山药通常开花不结实。利用无性繁殖材料种植山药有三种方法。

1、顶芽繁殖法:对生薯蓣茎的末端有一个坚硬的不能食用的部分,俗称对生薯蓣的尾部,可以用来繁殖。一般来说,从每片山药中切下60-80克山药尾进行繁殖。种植后,山药尾具有顶端生长、产量高的优点,但繁殖系数不能提高。也就是说,今年的种植面积只能和去年持平。

2、为提高繁殖系数,对山药的食用部位进行扦插繁殖。立即切割,加速发芽,然后在不定芽生长后种植。

3、生长在对生薯蓣腋下的气生块茎可用于扩大繁殖。是山药繁殖不可缺少的方法。具有花少、占地少、繁殖系数大等优点。而零余种繁殖的方法是利用去年采集的零余种,留到今年春天播种。秋季剩余的山药只能接收长13厘米至16厘米、重200克至250克的小山药。它必须在第二年春天重新种植,需要三年才能收到产品。

贮藏加工

山药块茎耐寒,必要时可就地贮藏,可推迟至次年3月上旬和中旬采收。它也可以储存在土窑里。地坑里的山药分层存放,沙土交替。最后,将土壤覆盖成垄状,并用稻草覆盖,防止雨水入侵。可在地窖中储存至次年4月至5月。除了向市场供应新鲜山药外,近年来,新鲜山药还被加工成羊毛或轻条出口。山药是用水浸泡、刮削、硫磺熏蒸、晒干的。将顶部用水浸泡,软化后,撒上淀粉,搓平,切成16厘米-18厘米的山药条,再撒上淀粉,搓平,晒干。

山药在什么时间种植合适?山药种植是如何管理的?

山药既可以当做蔬菜,也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在市场上广受欢迎。

近年来种植面积越来越大,经济效益越来越好。

那么山药在什么时间种植合适?山药种植是如何管理的?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种植时间

山药的种植时间是非常关键的,山药一般是在每年3月份左右的时候进行种植的。

正常情况下,7月左右进入到花期,9月为其果期,等到10月份的时候便可收获了。

在种植的时候要注意,山药种子的发芽力时比较弱的,不过无性繁殖能力强,一般以芦头或者是珠芽繁殖为主。

山药在我国南北方都是可以种植的,但是因为地区不同,温度气候也会有所差异,所以种植时间也是有所不同的,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好其种植时间。

2、中耕除草

如果是在南方种植的话,那么在山药种子出苗之后,一般是正处在一个高温多雨的季节中的。

所以土壤容易出现板结现象,尤其是在旱地种植且没有覆盖物的时候。

不管是遇到下雨还是浇水,杂草的生长速度都是非常快的,所以我们要注意做好中耕除草工作,通常要进行三次左右。

中耕深度要由浅变深,生长后期的时候则要适当浅松,防止过深导致根系受伤,影响产量。

3、适时搭架

山药虽然是根用类的蔬菜,但是其地上部分是有着缠绕特性的。

所以在山药生长期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做好搭架工作。

既能够提高田间的通风透光性,对于根茎的生长也是非常有利的。

而且还能够避免枝蔓伏地丛生,导致病害危害。

通常在山药植株长到大约20cm左右高的时候便要在其旁边插入一根竹条或者是树枝,让山药枝蔓进行攀援。

保证支架牢固,其高度控制在20cm左右。

4、水肥管理

在种植山药的时候,要注意做好浇水工作,促使山药根部的生长发育,提高根茎生长能力。

如果水分不足的话,山药容易出现畸形分叉等不良现象。

在首次浇水的时候,要注意浇水量,不可过多,避免粗脖子。

山药对肥料的需求也是比较大的,我们不仅要施入充足的底肥。

在其生长期中还要追肥三次左右,分别在幼苗35-40厘米高、7月份以及8月下旬的时候进行。

追肥方法以沟施为主,根据土壤肥力以及肥源等因素调整好施肥量。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052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