芡实的种植方法:如何种植芡实获得最大亩产量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2 09:57:03
字号:

芡实的种植

芡实的种植方法:如何种植芡实获得最大亩产量

一、直播法

直播法较粗放,出苗率和产量都很低,只有大面积湖荡栽培才用此法。4月上旬平均水温达16℃以上时即可播种,种子用量为每667平方米1.5~2千克。播种方法有穴播、泥团点播和条播3种。

二、育苗移栽法

育苗移栽法虽较麻烦,但产量高,苏芡和小面积栽培均采用此法。

浸种、催芽。

中下游地区于4月初(晚熟种可推迟10天左右,下同)取出贮藏的种子,漂洗干净后,用浅盆或其他合适的容器盛清水浸种。水深以浸没种子为度,需经常换水,日晒夜盖,白天保持在20℃~25℃,夜间则在16℃以上。经7~l0天,种子大部分发芽(俗称“露白”或“破口”)后即可播种。

育苗。前5~7天,在田中开挖好2米见方、深20厘米的育苗池。清除丝状藻类、浮萍、杂草和其他有害生物,整平底泥,一般不需施肥。

假植。播种后1个月左右,当芡苗已有2~3片箭形幼叶时,即可移苗假植。l千克种子需40~50平方米秧田,按此标准在移苗前把秧田准备好。秧田中灌水15厘米左右,除尽杂草和有害生物,整平泥土。秧田不宜过肥。

定植

6月中下旬芡苗圆盾状后生叶直径已有25~30厘米时,即可定植。定植前,按2米(早熟种)或2.3米(晚熟种)见方的株行距(每667平方米为125~166株)开穴。没有条件也可不开穴。苏芡定植密度以每667平方米栽140株左右(株行距2米×2.3米)为宜。

田间管理

①补苗 芡苗成活后,至少要进行1~2次查苗补缺,以保证全苗。查苗时,看到生长不良的芡苗,要检查其心叶是否有积泥,如有应予清除。

②水层管理

定植时水层不宜浅于30~40厘米,成活后可逐渐增加至50~80厘米,最深不宜超过1.2~1.5米。在浅水稻田种芡,水深以保持30~50厘米为宜。

③耘草壅根

在芡叶封行前,根据杂草生长情况耘田除草3~5次。天热时要在上午耘田,下午热水耘田对芡实生长不利。清除的杂草应踩入土内做肥料,易复活的杂草应搬出田外处理。耘田除草时可结合壅根,即在耘草时应逐次将穴边泥土向穴中推进壅根。耘草壅根时,不能碰坏芡叶,踏伤根系,勿使淤泥埋没心叶(“窝心”)。打老叶易伤植株,影响产量,一般不采用。

④追肥 根据苗情决定追肥次数和数量(芡叶在7~8月封行比较适宜)。施追肥可与除草壅根相结合。植株缺肥的标志为:

叶片薄而发黄,新叶生长缓慢,与前一片叶大小相差很小,叶面皱褶密。芡叶为浮水叶,不能排水追肥。一般采用肥球深施(封行前)或叶面喷施(封行后)两种追肥方式。肥球用泥土和肥料沤制而成,即用腐熟人粪尿250~375千克,分2~3次拌入500千克半干河泥中,每拌1次应堆放几天使泥土充分吸收养分,待半干时再捏成泥团,每个约重0.5千克。如在泥团中增加一些复合肥料,效果更好。施肥团时,应远离植株10~15厘米,每株每次l千克左右。一般在封行前施肥2~3次。植株生长盛期及封行后叶面喷施0.5%磷酸二氢钾和尿素混合液,能明显增加植株抗性和提高产量与质量。

⑤泼凉水

7~8份天气炎热,田内气温和叶面与花朵上的温度高达40℃以上时,对植株生长和开花结实十分不利,应在清晨经常下田用手泼凉水于叶面,以降低叶面温度,促进开花结实。泼水时。必须泼清水,不能将浑泥水泼在芡叶上,以免影响光合作用和引起烂叶。

采收加工

芡实当年可收获。在9~10月间,果皮呈红褐色时便可收割。如果种植的面积小,人力充足,可随熟随采收。采回的果实,用木棒等物锤击带刺的果皮,取出种子,除去硬壳,晒干。也可将果实堆放在地上,待果皮腐烂后,洗净晒干,然后再除去果壳,把芡实米晒干。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048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