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了
根据区气象台预报:未来三天受高空低槽、中低层切变线和地面冷空气影响,我区有一次雨雪天气过程发生,北风增强,气温下降。
今天小到中雪,偏北风4到5级。新江夏小编提醒您,注意添衣。农村蔬菜如何防范?小编走进江夏区蔬菜技术推广站,农业专家为农民朋友支招啦。请转给种菜的朋友吧。
据江夏区蔬菜技术推广站负责人郑彬介绍:
1、蔬菜将会受到寒潮天气的影响,直接威胁当前蔬菜生产,影响蔬菜质量和产量,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大范围的雨雪天气将会路面结冰,影响蔬菜运输等,造成蔬菜价格波动。
必要时提高防冻抗寒意识,切实加强越冬蔬菜生产和育苗的防寒保温工作。
一、加强露地蔬菜田间管理
雨雪期间,田间温度低、湿度大,露地蔬菜易发生冻害。因此,当前须重点采取以下四点技术措施。
1
浮面覆盖,降温前将废旧的薄膜浮面覆盖于蔬菜上,用土块压实薄膜边缘;或用稻草、麦杆等物覆盖保温;
2
清理沟渠,保证田间排水畅通,严防雪后渍害发生;
3
增施磷、钾肥,施用草木灰、磷酸二氢钾等肥料,增加作物抗性,预防冻害;
4
预防病害,及时清除病、老叶,适时用药,预防霜霉病、灰霉病、软腐病、黑腐病等病害的发生。
二、做好大棚蔬菜防冻保温工作
1
要覆严棚膜,早晚要检查大棚是否封闭严实,严查破漏,及时修补破损的棚膜,拉紧压膜线,封严棚门,在大棚两头的棚膜接口处用胶带粘实,防止冷风从裙边、棚边等入风口吹进棚内;若大棚搭建不牢,应立即清除棚顶积水,加固支撑、棚外用专用绳加固,以防止倒塌和薄膜吹破;
2
要加强保温,可在棚内搭建竹架中棚或小棚,采取多层覆盖,或平铺一层薄膜,提高大棚保温性能;
3
要排水防渍,清理和加深棚外围沟,尽早排出积水,防止棚内湿度过大,诱发病害产生;
4
要通风降湿,雨雪过后,晴天上午10点至下午3点应按照先小后大、先两头后两侧的原则,逐步揭膜放风。
目前是灾后抢种十字花科蔬菜的生长旺盛期及春季茄果类蔬菜育苗关键时期,做好当前大棚蔬菜的管理工作,是保障蔬菜市场稳定供应的关键。
1
要加强蔬菜肥水管理,多施有机肥,能促进植株根系生长,增强吸收能力,使植株耐冻健壮,控制化学氮肥的使用,增施磷肥、钾肥,以防止植株徒长。
2
要调控温度,控制好棚内昼夜温差,确保苗床温度均衡,利用地热线、炭炉等增温设施进行增温。
3
要降湿防病,晴好天气时,勤于揭棚通风,防止病害发生,发生猝倒病、立枯病、灰霉病等苗期危害,要做好植株整理,及时进行整枝、打杈、绑蔓、打老叶、拔除病株等田间管理。采用毒土法(将药剂拌土撒施)对症施药进行防治;
4
增光补光,气温较高时,可揭开大棚最内层薄膜进行增光;阴雨绵连天,可安置白炽灯进行补光;五要控制肥水,苗期控制浇水和合理追肥,降低湿度,保证幼苗生长健壮。
四、适时采收,确保当前蔬菜市场供应
对可以采收的蔬菜(如花椰菜、包菜、莴苣、萝卜、大蒜、红菜苔等)要及时采收;对于生菜、芹菜、快生菜等绿叶类蔬菜,应抓住当前有利的市场价格,抓紧采收,进行分批上市,以防范当前蔬菜市场供应不畅。
蔬菜遇低温寒潮和大雪霜冻,如何预防及补救?
随着雨季的到来, 而且今年的雨水偏多,甚至是极端的天气也发生的特别多。在这种情况下就给我们棚室蔬菜的栽培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棚室蔬菜在雨季究竟该如何管理?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就要了解,进入雨季之后,天气都有什么特点?给棚室蔬菜生长会造成哪些不利的影响?弄明白了这些,我们棚室蔬菜的管理也就变得简单起来。
雨季天气有什么特点?给棚室蔬菜会带来哪些不利的影响?
进入雨季后,雨季天气和给棚室蔬菜带来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降雨多?雨水进棚
进入雨季后,无论是雨水还是冰雹,雨水进棚的几率就会升高,棚室蔬菜的栽培,最怕的就是雨水,这和露地蔬菜栽培时有区别的。一方面导致土壤结构的破坏;另一方面导致土传病害的发生。尤其是高温多雨的天气,最容易导致的就是疫霉根腐病的发生。
2、阴天多?有机营养不足
在阴天的时候,光照不足,蔬菜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光合产物就会减少,就会出现有机营养不足。如西红柿膨果慢、黄瓜尖嘴、大头瓜、豆角的鼓豆等一系列的早衰问题就会出现。
3、雨后骤晴?打蔫、日灼等
雨后骤晴对棚室蔬菜的影响是最大的,植株表现的症状主要有:缺氧导致根系弱出现的打蔫;蒸腾量大同时根系吸收的养分不足而引起的日灼、气灼;缺钙引起的脐腐病等等。而且病害也会加重发生,尤其是喜湿病害的发生。
只要下过雨后,包括极端天气。不管是阴天还是天气骤晴,蔬菜植株有一个相同的表现,就是植株的抗逆性变差。紧跟着就会出现打蔫、沤根、气灼、日灼、病害等一系列问题就会出现。
不良天气过后棚室蔬菜该如何管理?
不良天气过后,棚室蔬菜该如何管理才能让蔬菜恢复生长?我们就必须要先搞明白上面这些原理性的问题,因为这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基础。
第一步:善后工作做到位
不良天气过后,如冰雹、降雨、大风等,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排水或清理棚内的枯枝败叶。无论是叶菜类还是果菜类蔬菜,根系的呼吸作用都特别强,需氧量也特别大,而棚室只要一进水,就会影响呼吸作用。因此,只要出现不良天气,首先要做的就是善后的工作要到位。
第二步:先提高蔬菜的抗逆能力
善后工作结束后,我们先要提高蔬菜的抗逆能力,别等到蔬菜植株出现沤根、打蔫等问题了才去采取措施就已经晚了。第一步工作结束后,我们就要去给蔬菜植株补充植物源的生长素和植物源的氨基酸,如果是坐果期的蔬菜,还要增加大量元素(氮、磷、钾)肥料。
推荐使用植物源生长素30毫升+植物源氨基酸50毫升,针对坐果期的果菜或正处在关键期的叶菜,再加入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如配比为20-15-20)70克一桶水(30升),进行叶面喷施,2天一遍,连喷2次,来提高蔬菜植株的抗逆能力。
第三步:防病工作做一遍
在叶面喷施第2遍肥料时加入杀菌剂进行病害的防治。也就是第一遍叶面喷施提高抗逆能力,促进灾后恢复;第二遍叶面喷施在提高抗逆能力的同时,进行一次病害的防治。
需要防治的病害主要有三类:低等真菌病害、高等真菌病害、细菌病害。如果菜农朋友能够分清楚哪些病害容易发生,进行针对性用药是再好不过。如西红柿雨后叶片上容易发生疫病;黄瓜容易发生霜霉病、叶枯病;茄子容易发生绵疫病等等。
在实际的栽培管理中,难的是我们许多菜农朋友并不清楚究竟哪些病害容易高发,因此,我们可用整体的预防方案去预防。因为不管是什么蔬菜,无外乎就是前面提到的三大类病害。推荐用药春雷?霜霉威30毫升+苯甲?二氰(苯醚甲环唑+二氰蒽醌复合剂)5克+含氨基酸、腐殖酸水溶肥20毫升一桶水。如果不良天气之前蔬菜植株没有病害,过后用这个方案整体去预防就没有什么问题。
第四步:针对容易发生根部病害的蔬菜,要防一遍根部病害防死苗
在水渗完之后,对于容易发生的根部病害,要防治一遍,预防蔬菜植株出现死苗,不良天气发生后常见的根部病害主要有:果菜类如辣椒、茄子容易发生疫霉根腐病;刚定植完正在苗期的蔬菜容易发生茎基腐病;瓜类容易发生根腐病。推荐用药甲霜?恶霉灵10毫升+氰霜唑10毫升30克+枯草芽孢杆菌30克一桶水,重点针对根茎部进行喷淋。
第五步:养根的同时补钙
不良天气过后,建议菜农朋友不要去浇水或者追肥。对于露地蔬菜的栽培,我们喜欢借雨施肥,但棚室蔬菜的栽培管理在这点上是和露地栽培完全不同。只要遇到不良天气,尤其是下雨天气,雨水一大,蔬菜植株的根系就容易因缺氧而出现沤根,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再去追肥,就会加重沤根,蔬菜恢复长势就会放缓。因此,雨后一定要先控肥,所有的氮、磷、钾肥料都先暂缓。
在控制追施氮、磷、钾肥料的同时,等到排完水地面干了以后,通过浇小水冲施养根肥料,根系越弱越不能浇大水,原因还是因为根系的需氧量较大。针对叶菜类蔬菜来说还稍微好点,如果是果菜类蔬菜,只要下雨后,浇水的同时一定要先去养根。一亩地可随水冲施2升左右含有氨基酸、腐殖酸类的有机水溶肥2~3升左右。
如果还在坐果期或者正处在采果盛期,雨后还要加上钙肥,防止出现日灼、气灼、脐腐病等。在高温天气,所有的蔬菜都是喜钙的,不管是叶菜类还是果菜类蔬菜。在高温天气,越是高温,就越需要补钙。
在高温天气,蔬菜生长的比较快,钙的供给会跟不上;另外,雨后蔬菜根系弱,吸收钙的能力也会变弱,而钙的吸收是靠蒸腾拉力来吸收的。因此,氮、磷、钾不一定加,但钙肥是必须要加的。在浇水的时候一亩地加上4公斤螯合态钙肥即可。这就和我们人一样,夏天出汗最多的时候,除了补水需要加盐补充能量是同一个道理。
在了解了多雨季节不良天气对棚室蔬菜带来不利因素的影响后,我们通过以上这五步有针对性的管理,在恢复秧子长势的同时,也能保证病害的不发生。
近年来,北京市极端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大风降温、暴雨洪涝、低温寒潮、大雪霜冻、雾霾寡照等不良天气对我市设施蔬菜生产造成一定影响,为保障我市设施蔬菜安全生产,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性天气造成的不利影响,指导农户及时开展抗灾自救,恢复生产,特就北京地区不同典型灾害天气下,如何加强设施蔬菜管理提出如下应对措施和指导意见。
随着大雪节气到来,伴随着大风降温,就可能陆续出现低温寒潮和大雪霜冻等灾害性天气,因为降温幅度大,最低气温低,可致使设施内气温降幅大且升温缓慢,作物出现不同程度冷害和冻害,部分温室甚至可能被暴雪损毁压塌。针对以上情况,提出如下应对措施和管理意见。
灾前预防措施
及时关注天气预报,遇有降温大雪天气前,应及时采取以下预防性措施:
(1)棚室加固、严防积雪压塌。根据预报在灾害来临前要检查塑料薄膜的固定情况,压膜线或压杆必须固定牢靠。对于老旧温室或骨架已变形的温室,要采取支立柱的方式加固,以免积雪压塌温室;对于塑料大棚中的叶类蔬菜尽快收获并撤除棚膜,对于不能撤除棚膜的,要对大棚骨架进行加固。
(2)加强棚室保温透光性能。经常清扫棚膜表面,增加透光率;选用无滴薄膜扣棚,增加棚内的光照强度,提高棚温。悬挂镀铝膜反光幕,可增光照提地温。增设二道幕和小拱棚;地面覆盖稻草和秸秆;
(3)降低管理温度,实行低温炼苗,提高蔬菜抗寒能力。控制好棚内的温度,晴天时要避免棚内温度过高,特别是当棚内温度过高时,放风要缓,避免棚温骤然大起大落;
(4)在连阴雨雪低温天气来临时,对长势较弱或结果较多的植株,及时采收,并适量疏花疏果。
(5)提前准备好草苫、棉被等保温物品及火炉、增温块、移动式热风炉或补光灯等增温补光物品。
灾后补救措施
(1)遇大风降温,要压膜保棚,加盖草苫。
积雪要及时清扫,大雪时应采取边降雪,边清除,尤其要加强夜间除雪,避免积雪过厚,设施坍塌而造成损失;做好外保温覆盖物管理,白天一定要卷起保温被/草苫,以增加棚内散射光照,并用塑料布覆盖,防止雨雪将外保温覆盖物浸湿;夜间覆盖保温被/草苫后,再加盖一层防雨/雪膜。
(2)防控棚室湿度过大。
尽量减少浇水或不浇水;上午揭开草苫后,打开风口放风降低棚内湿度,但要根据外界温度调整放风时间;地表地膜破损处及时补盖;不要应用叶面喷雾方式防治病虫,尽量采用烟雾剂或粉尘剂。有条件的安装电除雾设备,以降低棚室湿度。
(3)当棚内温度降至蔬菜要求的最低温度时,采取增温措施。
检查保温被或草苫的搭茬处是否贴合紧密;采取加温措施提高温度,同时可降低棚室相对湿度。临时增加炉火、电热设备等,对于自动加热风机,可于夜间10点和凌晨2点分别启动1-1.5小时;也可采用“温室热宝”应急增温块,每亩地用量10块,于凌晨1点钟左右点燃应用。
(4)提高棚室内光照,保证植株正常生长。
为了提高散射光的透过率,每日或间隔2-3日,以长拖布擦拭棚膜来保持棚膜的清洁;尽量安装补光灯具:各生产地块尽量安装补光灯具,如浴霸、植物生长灯等。
(5)进行植株调整,减轻植株生长负担。
由于近期无光照,植株受到抑制,生长势较弱,主要表现为叶片黄化、发薄,为了减轻植株生长负担,要及时摘除老叶病叶、疏除畸形果,对于即将达到采收标准的果实要及早采收;
(6)喷施抗冻药剂,提高蔬菜抗寒性,遭受冻害的,及时补救。剪除枯枝,人工喷水。
(7)晴后管理
天气放晴后,管理上以低温度、少光照为主,逐步增加光照和温度;通过草苫或保温被半卷的方式防止天气骤晴对植株的影响,发现植株萎蔫要及时放下保温被/草苫;并且不要立即进行浇水追肥,可暂缓1-2日;可结合药剂防治喷施叶面肥补充植株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