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优良红皮梨品种可供选择?各有什么特点?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2 09:49:53
字号:

目前,可供选择的优良红皮梨有两种,一种是中国红皮梨,另一种是西洋红皮梨。

有哪些优良红皮梨品种可供选择?各有什么特点?

(1)中国红皮梨

①红香酥。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1980年用库尔勒香梨×鹅梨杂交培育而成,1997年与1998年分别通过河南、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1年通过国家品种委员会审定。

该品种树冠中大,圆锥形,树姿较开张。植株生长势较强旺,结果后中庸,萌芽力强,成枝力中等,延长枝剪口下可抽生3~4个分枝。以短果枝结果为主,其他类型果枝亦可结果。早果性极强,定植后2年即可结果。丰产、稳产,6年生树株产可达50千克。

平均单果重为220克,最大单果重可达509克。果实纺锤形或长卵圆形,果形指数1.27,部分果实萼端稍突起。果面洁净、光滑,果点中等较密,果皮绿**,向阳面2/3果面红色。果肉白色,肉质致密细脆,石细胞较少,汁多,味香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5%,品质极上。郑州地区果实8月底或9月上旬成熟,并可提前采收上市。果实较耐贮运,冷藏条件下可贮藏至次年5~6月份。采后贮藏在17~22℃、相对湿度85%左右的环境中,20天后果实外观更加艳丽。

红香酥适应性较强,凡能种植砀山酥梨或库尔勒香梨的地方均可栽培。且高抗黑星病,多雨年份叶片时有黑斑病发生。抗风能力弱,果实采收前易受风害,故建园时应建立防风林或实施棚架形。

②玉露香。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杂交育成。亲本是库尔勒香梨×雪花梨。

该品种平均单果重236克,果实近球形。果面光洁细腻具蜡质,阳面着红晕或暗红色纵向条纹,果皮采收时黄绿色,贮后呈**。果皮薄,果心小,可食率高。果肉白色,酥脆,无渣,石细胞极少,汁液特多,味甜具清香,口感极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16.1%,在晋东南果实贮藏起期较短月中、下旬。果实耐贮藏,在自然土窑洞内可贮至4~6个月,冷藏效果更佳。

该品种抗逆性较强,可耐-30℃绝对低温;抗黑星病能力亦强,抗白粉病能力中等,亦较抗腐烂病,但易受食心虫为害。

③红金秋。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新品种。亲本为大香水x苹果梨。1998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并命名为红金秋梨,进行推广。

该品种树冠半圆形,半开张。萌芽力强,成枝力弱;以短果枝结果为主,中长果枝及腋花芽都能结果。果台连续结果能力强,极丰产。在牡丹江市,该品种4月末萌动,盛花期5月中旬,末花期5月中、下旬。果实9月下旬成熟,10月底落叶。

果实近圆形或扁圆形。平均单果重242.5克,最大单果重350克。果点圆形,褐色,大小中等,稀密度适中。果皮中厚,底色绿黄,阳面有暗红晕,外观美,贮后底色变鲜黄或蜡**,有明亮光泽,彩色变鲜红晕,肉质细,汁多,品质上等。果肉洁白,果心极小,肉质中细,酥脆多汁,酸甜味浓,含可溶性糖11.43%,可滴定酸0.39%,每百克果肉维生素C含量5.39毫克。用土窖贮存可贮至次年5月份。冬贮后汁多味浓,酸甜适口,优于秋子梨。

该品种抗寒和抗病性均强。多雨地区有黑星病发生。

④美人酥。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与新西兰皇家园艺食品研究所共同培育而成,亲本为幸水×火把梨。1989年杂交,1990年在新西兰播种,1995年初选,后经连续2年的复选,1997年命名并发表。

美人酥树冠呈圆头形。树姿半开张;成枝力较强,萌芽率亦强等。以中、短果枝结果为主,腋花芽亦可结果;短果枝寿命较长。幼树定植后3年即可结果。花序坐果率高,易丰产。郑州地区花芽萌动期为3月中、下旬,叶芽3月下旬萌动,初花期4月初,盛花期4月上、中旬,花期7~8天左右。8月底或9月初果实成熟,11月中旬落叶。

美人酥果实中等大,平均单果重220克,最大果重482克,卵圆形,底色淡绿**,阳面着以淡红色;果肉白色,肉质细嫩、松脆,汁多,味酸甜适口,微有涩味,果心较小,石细胞亦少,品质中上或上等。含可溶性固形物11.8%,常温下果实可贮藏25天左右。

该品种植株适应性广,抗性较强。4年生树未见腐烂病发生,叶片微有黑斑病或灰斑病;虫害亦不严重。

⑤红酥脆。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与新西兰皇家园艺与食品研究所共同培育而成,亲本为幸水×火把梨。1989年杂交,1990年在新西兰播种,1995年初选,后经连续2年的复选,1997年命名并发表。

红酥脆树冠呈圆锥形,树姿直立,成枝力中等,萌芽率强。以短果枝结果为主,中、长果枝及腋花芽亦可结果;短果枝寿命较长。幼树定植后3年即可开花结果。坐果率高,易丰产。郑州地区花芽萌动期为3月中旬,叶芽3月下旬萌动,初花期4月初,盛花期4月上、中旬,花期7~8天左右。9月上旬果实成熟,11月中旬落叶。

该品种果实大,平均单果重290克,最大果重482克,近圆形或圆形,成熟时果实底色暗绿黄,阳面着以红晕;果肉白色,肉质细、酥脆,汁极多,味甜口,果心很小,石细胞亦少,品质上等。含可溶性固形物11.5%,常温下果实可贮藏1个月左右。

植株适应性广,抗性较强。4年生树未见腐烂病发生,叶片微有黑斑病或灰斑病;虫害亦不严重。

⑥满天红。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与新西兰皇家园艺与食品研究所共同培育而成,亲本为幸水×火把梨。1989年杂交,1990年在新西兰播种,1995年初选,后经连续2年的复选,1997年命名并发表。

满天红树冠呈圆锥形。树姿直立,树势强旺,成枝力较弱,萌芽率强。以短果枝结果为主,中、长果枝及腋花芽亦可结果;短果枝寿命较长。幼树定植后3年即可开花结果。坐果率高,易丰产。郑州地区花芽萌动期为3月中旬,叶芽3月下旬萌动,初花期4月初,盛花期4月上、中旬,花期7~8天左右。9月上旬果实成熟,11月中旬落叶。

该品种果实大,平均单果重290克,最大果重482克,近圆形或扁圆形,成熟时果实底色绿黄,几乎全面着以红晕;果肉淡白色,肉质酥脆,汁极多,味酸甜,有淡涩味,果心很小,石细胞亦少,品质中上或上等。贮藏后风味更浓。含可溶性固形物11.6%,果实较耐贮藏。

植株适应性广,抗性较强。4年生树未见腐烂病发生,叶片微有黑斑病或灰斑病;虫害亦不严重。

⑦红太阳。系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最新选育的红皮梨新品种。

红太阳树冠阔圆锥形,树势中庸偏强,枝条较细弱,普通高大株型,生长势中庸偏强,萌芽率高(78%),成枝力较强(3~4个),结果早,一般嫁接苗定植3年开始结果。以短果枝结果为主,中、长果枝亦能结果。短果枝连续结果能力很强,一般可连续结果3年以上。果台副梢抽生能力亦强,每果台一般可抽生1~2个。花序坐果率高达67%,花朵坐果率为26%。无采前落果现象,丰产稳产。

平均单果重200克,最大果重350克;卵圆形,形似珍珠,外观鲜红亮丽,肉质细脆,石细胞较少、汁多,果心较小,5心室,种子7~10粒。果实硬度带皮7.17千克/厘米2。香甜适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4%,总糖9.37%,总酸0.104%,每百克果肉含维生素C6.592毫克,品质上等。果实常温下可贮藏10~15天,冷藏条件下可贮3~4月。

红太阳梨在郑州地区气候条件下,花芽萌动期3月8日前后,叶芽萌动期3月20日,初花期通常在4月6日,盛花期4月11日,落花期为4月15日左右。果实7月底至8月上旬成熟,发育期约110天左右。

该品种性喜深厚肥沃的砂质壤土,在红黄酸性土壤及潮湿的草甸土碱性土壤亦能生长结果,尤其在黄河故道地区不仅品质好,而且着色艳。试验表明:红太阳不仅抗旱,而且耐涝能力较强。在抗病性方面,各地均无明显病害发生,尤其抗黑星病能力强。

⑧红南果。南果梨芽变品种。由抚顺市特产研究所1989年发现于辽宁清原县构乃甸乡南国梨原。1998年10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

该品种树冠呈纺锤形,树姿较直立,成枝力强,萌芽率中等。以短果枝结果为主,腋花芽亦可结果;短果枝寿命较长。幼树定植后3年即可结果。丰产、稳产,抗旱、抗寒,可耐-37℃绝对低温。病虫害发生较轻。在当地花芽萌动期为4月中旬,叶芽4月下旬萌动,初花期5月上旬,盛花期5月中旬,花期8天左右。9月底果实成熟,10月下旬进入落叶期。

该品种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重111.4克,最大果重180克。果实阳面鲜红色,红色覆盖面积65%~70%。果面平滑而有光泽。果点较大而密,近圆形。梗洼浅,有沟纹;萼洼较深,萼片脱落过宿存。果梗短而细,果心较小,果肉乳白色。果实采收时肉质较硬,经10~15天后熟,果肉变黄白色,肉质细腻,柔软多汁,石细胞少,含可溶性固形物16%,含还原糖14.1%,有机酸0.51%。不耐贮藏。

⑨文山红雪梨。我国云南地方品种,产于云南文山盆地边缘的坡地及丘陵山区地带。

该品种树冠圆锥形,树姿半开张,盛果期树冠开张。树势健壮,幼树直立性强。枝条中密,萌芽力和成枝率均中等。以短果枝结果为主,每花序坐果1~3个,多为1个。结果较早,通常栽后3年即可结果,且丰产。昆明地区气候条件下,2月底花芽萌动,3月中旬开花,3月下旬终花,花期10~15天。果实8月底开始着色,9月上、中旬成熟。

果实倒卵圆形,中等大,纵径6.2厘米,横径5.8厘米;平均单果重156克,最大果重200克,果个整齐。果皮绿**或**,果面70%~80%覆盖鲜红色晕,色泽美观,果皮薄而光滑;果点中大、褐色,多而明显。果梗长3.0厘米,基部肉质,梗洼浅广,且有沟纹。萼片脱落,萼洼深而广。果心小,果肉黄白色或白色,质地致密细脆,石细胞少,汁液多,含可溶性固形物13.5%,风味甜而微酸,品质中、上等。果实较耐贮藏,一般可贮60~70天。

该品种抗性强,尤其是抗黑星病能力强,抗旱耐瘠薄。适应性亦强。

⑩砚山香酥梨。云南地方品种,产于云南砚山县城附近及其周围丘陵山区。

该品种树冠长圆形或自然半圆形,树姿半开张,盛果期树冠开张。树势较强;萌芽力强,成枝率中等,枝条较稠密。以短果枝结果为主,腋花芽亦能结果。坐果率高,每花序坐果2~3个。结果早,成年树丰产、稳产。该品种在当地砚山2月下旬花芽萌动,3月中旬开花,花期15天左右。果实于8月中旬开始着色,9月中旬成熟。

该品种果实卵圆形,中等大,平均单果重150克,最大果重约200克。果皮浅绿**,果面大部着鲜红色或暗红色。外观十分漂亮。果皮不甚光滑,果点中等大,多而明显。果梗长32厘米,褐色,基部微肉质,梗洼小而浅,一侧隆起,有明显沟纹。萼片脱落,萼洼深狭。果心中大。果肉白色,质地细密,脆嫩爽口,汁多味甜,有香味,含可溶性固形物14%,品质上等。较耐贮藏。

抗性强,抗黑星病能力亦强,较耐瘠薄。

(2)西洋红皮梨

①日面红原产于比利时。该品种树冠阔圆锥形,树姿开张,树势中庸,芽萌发力强,萌芽率85.2%,成枝力弱,一般剪口下抽生长枝1~2条。嫁接苗定植后5年开始结果。主要以短果枝结果。花序坐果率高达95.1%,平均每花序坐果数2.1个。在辽宁兴城,4月上、中旬花芽萌动,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盛花,5月下旬至6月上旬春梢停止生长,8月下旬至9月上旬果实成熟,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落叶。果实发育天数110天,营养生长日数205天。

果实大,平均单果重256.7克,粗颈葫芦形。果面绿**,阳面有红晕。果皮平滑有光泽,较薄。果梗长2.9厘米,粗3.1毫米。梗洼浅、狭、中缓、沟状。萼片宿存,萼洼浅、中广、中缓。果肉白色,肉质中粗,后熟变软,汁液中多,味甜粉香。含可溶性固形物15.7%,可溶性糖10.55%,可滴定酸0.25%,品质中、上等。

该品种抗寒性较强,在洋梨中仅次于茄梨、身不知和朝鲜洋梨,抗旱和抗腐烂病能力亦较强。但采前易落果。

②红茄梨。美国密执安州从茄梨中发现的浓红型芽变。

红茄梨树冠倒圆锥形,树姿直立,树势较强,芽萌发力较强,萌芽率63.9%,成枝力弱,一般剪口下抽长枝2~3条。嫁接苗定植后第八年开始结果。以短果枝结果为主,各类结果枝组比例为:长果枝12.7%,中果枝11.3%,短果枝76.0%。在河南郑州,3月中旬花芽萌动,3月下旬盛花,6月上旬春梢停止生长,8月上旬果实成熟,11月上旬落叶。果实发育日数97天,营养生长日数204天。

果实中大,平均单果重131.7克,细颈葫芦形。果面为全面紫红色。果皮平滑有光泽,有的稍有棱起。果点中多,褐紫色。果梗长3.7厘米,粗4.2毫米。梗洼平,基部肉质;萼片宿存,萼洼浅、中广、缓、皱状。果肉乳白色、肉质细脆,后熟变软。含可溶性固形物12.3%。可溶性糖8.93%,可滴定酸0.24%,品质上等。

该品种适应性强,抗寒性较强,不抗腐烂病。

③红巴梨。澳大利亚从巴梨中选出的红色芽变。

红巴梨树冠圆锥形,树势较强,树姿直立,幼树萌芽率高,成枝力中等。以短果枝结果为主,部分腋花芽和顶花芽结果;连续结果能力弱,栽后3~4年结果,较丰产。中部地区花芽2月底萌动,3月中旬开花,花期10~15天,果实发育期140天左右,8月中下旬成熟。

果实葫芦形,平均单果重200克,最大果重300克。果梗长,梗洼浅、广;萼片残存,萼洼浅。果面底色绿,成熟后阳面鲜红色,蜡质多,果点小而稀。果肉白色,后熟后柔软,细腻多汁,石细胞极少,果心小,可溶性固形物13.8%,味香甜,品质极上。常温下贮藏10天,冷藏条件下可贮2~3月。

该品种适应性较强,喜肥沃沙壤土。抗寒力弱,在-25℃情况下手冻害严重。抗病能力较弱,尤其易染腐烂病,导致植株寿命短,但抗风、抗黑星病亦强。

④红考密斯。美国从考密斯中选出的红色芽变。

红考密斯树冠圆头形,树姿较开张,植株生长势中庸偏强,半开张。萌芽率高,成枝力强,树冠内枝条较密。成花容易,结果较早,一般栽后3年即可结果;多以短果枝结果为主,坐果率高。大小年现象不明显,丰产、稳产。通常3月中旬开花,花期10天左右;果实成熟期8月初。果实发育天数130天左右,常温条件下果实可贮藏15天,冷藏条件下可贮3~4月。

果实短葫芦形,平均单果重220克,最大果重350克。果全面紫红色,果面光滑,蜡质较多,有光泽;果皮较厚;果点中大,明显。果梗粗短,多斜生,果梗基部膨大为肉质,梗洼浅或无;萼片宿存或残存,萼洼深而广。果心中大;果肉乳白色,肉质细腻,经后熟变为柔软多汁,石细胞少,风味酸甜,芳香浓郁,含可溶性固形物13%,品质上等。

该品种适应能力较强,抗寒能力中等。

⑤红安久。美国华盛顿州从安久梨中选出的浓红型芽变。

红安久树冠圆锥形,树姿较直立,幼树长势强健,成果期树树势中庸或偏弱,萌芽率高,成枝力强。以短果枝和短果枝群结果为主,连续结果能力强;结果较早,一般栽后3~4年结果,丰产,大小年不明显,在山东惠民3月底花芽萌动,4月中旬开花,花期10天左右,9月下旬果实成熟,果实发育期约160天。果实贮藏性能较好,常温条件下可贮藏30天左右,冷藏条件可贮藏4~6月。

果实葫芦形,平均单果重230克,最大果重500克。果皮全面紫红色,过面光滑,具蜡质光泽,果点小而明显、中多。梗洼浅狭,萼洼浅具皱褶,萼片宿存。果肉乳白色,肉质致密细脆,石细胞少,采后1周经后熟果实变为柔软多汁,味酸甜,具芳香,含可溶性固形物14%,品质极上。

该品种适应性较强,较抗黑星病,但易染腐烂病。

⑥粉酪。1960年意大利以考西亚×可雷亚戈为亲本杂交培育而成。

该品种树冠倒圆锥形,树姿较紧凑,结果后较开张,幼树生长强旺,盛果期树势中庸。以短果枝结果为主,连续结果能力强。早果性强,栽后3年即可结果。较丰产,大小年不显著。3月中旬花芽萌动,初花期4月上旬,落花期4月中旬,花期10~13天。果实7月底或8月初成熟。果实发育期约125天。常温条件下可贮藏10天,冷藏条件下可贮藏1~2月。

该品种果实葫芦形,平均单果重325克,最大果重500克。果皮底色黄绿,阳面60%着鲜红色,果面光滑洁净,果点小而密。果梗粗短,萼片宿存。果肉白色,石细胞少,经后熟果实底色变黄,果肉细嫩多汁,风味香甜浓厚,含可溶性固形物13%,品质极上。

该品种抗性较强,抗黑星病和褐斑病,亦抗腐烂病。但耐寒能力较弱。

梨树是我国种植最为广泛的果树之一。目前栽培的梨树品种有很多,选择一个好的品种,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我们今天要说的晚秋黄梨就是一个优质、高产的晚熟梨品种,成熟时间比其它的梨要晚,生长期长、品质好、产量也更高。当然,这么好的品种,也需要科学的栽培管理。

一、晚秋黄梨的栽植

栽植时间:栽植晚秋黄梨的时间以3月中旬~4月中旬为好,我们可以从市场上或苗圃地中选购苗木。

栽植密度:由于晚秋黄梨的树冠小、易成花的特性,所以在生产中可采取密植栽培。一般行距为3米、株距为2米,并且以南北成行为好,这样可充分利用光照,栽植坑的直径与深度在50厘米左右就可以了。坑挖好后,施入底肥,一般每穴施腐熟的粪肥15千克就可以定植了。

晚秋黄梨有自花授粉结实的特性,所以,一般在定植的时候,一般不需要再特意定植授粉树。

二、晚秋黄梨的幼树管理

所谓幼树管理,是指从幼树栽植后,进入到结果期这段时间的管理。

1、培育树形

培育树形是幼树管理的重要任务,适合密植的晚秋黄梨也要采用适合密植的树形才行。一般可采用小冠疏散分层形和纺锤形,农民朋友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下面就以纺锤形树体的培育举例说明。

纺锤形树高2.5~3米,中干强壮直立,干高60~80厘米,没有侧枝、不分层,直接在中干上均匀着生8~10个主枝,下大上小,主枝与中心干角度为70~90?。纺锤形树体特点是修剪简单容易,幼树期修剪量小,结果早,适宜密植。缺点是通风透光性稍差,植株寿命较短。纺锤形树体的培育过程如下:

(1)定干

幼苗定植后要及时定干,定干高度大约在60~80厘米之间就可以了。注意在定干的时候,剪口以下要保留5~6个饱满芽,这样可以确保萌发足够数量的新梢供整形、修剪时选用。定干完成后,我们还要及时对剪口涂抹油漆,这样可以防止幼苗风干失水。

晚秋黄梨定植后的第一年春季,定干剪口下的芽已萌发成枝条,我们把最上端定干剪口处萌发的枝条做为中心干培养,再从主干上萌发的枝条中选留4个不同方向的枝条做主枝,并对中心干距剪口70厘米处进行短截,对于其它枝条要进行剪除。

到了第二年春季,从晚秋黄梨的中心干上萌发的枝条中选留2~3个生长健壮,与第一年保留主枝角度错开的枝条继续培养第6~7个主枝,最上端剪口处萌发的枝条则继续做为中心干培养,此时不再对各级主枝进行短截,以培养侧枝。而是采用拉枝长放的方法,直接培养结果枝组,在主枝上,要每隔15~20厘米保留一个结果枝或结果枝组。结果枝组也被称为枝组或单位枝,是着生在骨干枝或辅养枝上,由两个以上结果枝和营养枝组组成的生长结果基本单位。一般到夏末秋初时对主枝进行拉枝,拉枝角度为70~90?。

等到第三年的春季,我们再从第二年中心干短截部位向上70厘米以内,选留2~3个角度错落的枝条做第8~10个主枝,当主枝长到50~60厘米时,继续进行拉枝处理,培养小型结果枝组。此时,如果主枝配备合理,则对主干进行长放,反之,就要继续进行短截,以配备合理主枝。这样,第三年春季修剪完成之后,一棵高2.5~3米,主枝8~10个、角度70~90度的纺锤形晚秋黄梨树形就基本形成了。

(2)防治蚜虫

在晚秋黄梨的幼树时期,容易受到蚜虫的侵袭。果农朋友多数在发现蚜虫后才采取防治措施,殊不知已为时已晚。对于蚜虫,我们要在4月上旬花芽萌动到开展后,蚜虫的越冬卵集中孵化期,此时,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加1.8%阿维菌素乳油3000~4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天1次,连续喷施2~3次即可。

(3)适时追肥

为促进幼树生长,加快树冠形成,栽植当年6~7月分别追施氮、磷、钾比例为15:15:15三元复合肥1次,一般每棵树每次施尿素0.25千克,每次施肥最好选择不同的位置。第二、三年分别在开花前3月份和秋季9月份为幼树施氮、磷、钾比例为15:15:15三元复合肥,每次每棵0.5~0.5千克。

三、晚秋黄梨结果期管理

春季萌芽期是树体恢复生机的时候,到了3月份,晚秋黄梨枝条上的萌芽,已经清晰可见,这时候我们要对果树进行疏芽。

1、萌芽前的管理工作

在晚秋黄梨萌芽前,主要管理工作有对果树疏芽和打开园药两项工作:

果树疏芽:疏芽就是疏除那些瘦弱、过密和被病虫为害的花芽,每个结果枝组留1~2个最饱满芽就可以了。打开园药:在花芽萌动之前,要对全园进行一次打药,通常使用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进行喷雾,可以减少梨黑心病、腐烂病、蚜虫等病虫害的发生。

2、晚秋黄梨花期管理工作

随着花期的到来,管理工作主要有疏花、喷施硼肥和病虫害防治这三项管理工作。

(1)果树疏花

4月上旬,梨园内开出洁白淡雅的梨花,虽然美不胜收,可对于梨树来说,却消耗了太多的营养。所以,对于果农来说,还有一项要完成的管理工作,那就是疏花。为晚秋黄梨疏花时,每隔20~30厘米留一个花序,其余全部疏除,注意不要伤到枝叶,轻轻将花朵摘下即可。

(2)喷施硼肥

为了更好地提高花果质量,在疏花后的两天内,我们还要对晚秋黄梨喷施1次0.3%硼砂溶液。花期喷施硼肥可以提高晚秋黄梨的坐果率,提高单果重和产量,并能改善果品品质,喷施时间应当选择在上午10点之前或下午4点之后喷施。

(3)病虫害防治

梨木虱是晚秋黄梨比较常见的虫害之一,它们刺吸梨树的芽、叶、嫩梢枝叶,影响其生长,通常在4月底5月初前后,是第一代若虫集中孵化期,这也是进行防治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根据虫情调查情况,如果发现若虫,及时喷药。可用25%溴氰菊酯乳油5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3.2%阿维菌素乳油5000~8000倍液进行全园喷药,一般每隔7天喷施一次,连续2~3次,就可以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3、晚秋黄梨果期管理工作

随着梨花的凋谢,第一颗果坐住后,就进入果期的管理。

(1)果树疏果

疏果一般在落花后两周左右,晚秋黄梨的幼果开始明显膨大时我们要及时进行疏果。疏果时,要及时疏除畸形果、病虫果留好果,疏除小果留大果;在遵循以上要求的同时,还要以强枝多留果,弱枝少留果,树冠上部外围多留果,树冠下部内膛少留果为原则。一般,每个结果枝组留1~2个果实。另外,疏果应采用疏果剪,不要用手拉拽,以免弄伤枝叶。

要想果实长得好,狠心疏果不可少,疏果是保证树体合理负载,提高果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一般来说,晚秋黄梨的初果树每棵留果200个左右,盛果树每棵留果300个左右。果农朋友们在疏果时可不要心软,必须按照科学的方法来进行操作,有舍才有得。

给晚秋黄梨疏完果,我们再要对全园喷施一次杀虫、杀菌的混合药剂,主要是预防轮纹病及蚜虫等病虫害的发生。杀菌剂通常选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搭配使用的杀虫剂可选用10%吡虫啉如有3000倍液,或25%灭幼脲悬浮剂1500~2000倍液,喷药时要喷匀喷全,注意梨树果面也要喷施均匀,为下一步套袋工作做准备。

(2)果实套袋

北方地区栽培晚秋黄梨,套袋一般在5月中下旬开始,10天左右结束。套袋时可选用纸袋或塑料薄膜袋。以塑料薄膜袋为例,选用规格为30?15厘米的塑料袋,套袋时注意不要碰伤梨果,套好袋后,扎紧袋口。

(3)夏季修剪

到了夏季,晚秋黄梨会萌发许多新生枝条,这些枝条长势强或与果实争夺养分,并且容易影响光照,应及时进行修剪,修剪时主要是剪除徒长枝、背上枝和内膛枝,这次修剪,可控制树势过旺生长,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不必要的营养消耗。

(4)果实膨大期追肥

要想使晚秋黄梨个大、品质好,在果实膨大期就要及时对果树进行追肥。追肥时间一般在6月底进行,初果树每棵幼树施15:15:15总有效含量大于等于45%的氮、磷、钾复合肥300~500克,盛果树每棵1000~1500克。这次追肥可以有效地促进果实膨大。

此外,在6~7月份这个时间段内,还要辅以叶面喷肥。叶面喷肥可使养分通过叶片迅速吸收进入植物体内,及时供给果实生长,可使用0.3%~0.5%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还可以再加施0.3%尿素,每隔15天喷施一次,一般喷施3~4次即可。

(5)防治梨小食心虫

在晚秋黄梨果实膨大期,我们需要需要注意防治梨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是梨树常见的一种害虫,以幼虫钻入果实内部进行啃食,并排除大量虫粪污染果实,受害果实常会发生腐烂落果现象。

梨小食心虫一般一年可发生四代,第一、二代多在桃和苹果上为害新梢,第三、四代则转移到梨树上为害果实,有些果农以为对梨套了袋就不会再受到危害,后期便属于管理,但殊不知梨小食心虫的第三代成虫在果袋上产卵时有可能损害果袋,卵孵化后就会乘机钻入果实内进行为害,所以,应及时对梨小食心虫进行防治。

一般进入6月份以后,可用诱捕器检测成虫的发生情况,当诱捕器上捕到的成虫每日达150头以上时,即进入成虫高峰期,2~3天后是产卵高峰期和幼虫孵化初期,此时喷药效果最好。可用2.5%溴氰菊酯乳油配成25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配成3000~4000倍液进行喷雾,可有效防治成虫和尚未钻入果内的幼虫。

(6)果期第二次追肥

一般到了8月中旬前后,晚秋黄梨的梨果个头已经基本长成,而从8月中旬到9月下旬这段时期,就是晚秋黄梨提升果实品质的重要时期。相对于其它早熟品种,8、9月份已经开始采摘,这个时候,晚秋黄梨还在不断地生长,不断积累果实的营养物质,这也是晚秋黄梨口感好的秘密所在。针对晚秋黄梨的这一特点,在8月中旬前后,我们还要再进行一次果期追肥。

这次施肥与果期膨大期施肥用的肥料有所不同,第一次施肥是以氮肥为主,主要是为了促进果实膨大,而这次则是以磷、钾肥为主,主要是为了提高果实品质。初果树每棵施尿素50克、过磷酸钙200克、硫酸钾75克;盛果树每棵施尿素100克、过磷酸钙300克、硫酸钾100克即可。

除了根部追肥之外,我们还要再进行一定量的叶面喷肥。喷肥的种类和用量与果实膨大期基本相似,一般喷施两次即可。

4、晚秋黄梨采收后管理工作

每年的金秋10月,大部分品种的梨早已经采收完成,上市销售了,但是这个时候,晚秋黄梨才开始陆续的成熟,错开了收获的时间,避免了与其它水果扎堆上市、采收。但是采收之后的一些管理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秋施基肥:在采收完成之后要进行秋施基肥。一般初果树每亩施入有机肥3000千克左右,盛果树每亩施入有机肥5000千克左右。这样,可以补充树体的营养消耗,为果树越冬与来年丰产打下良好的基础。施肥的时间一定不能过晚,通常在采收后至落叶前进行。喷封园药:晚秋黄梨在施完基肥后,还要对全园进行一次喷药处理,这次施药也成为喷封园药。主要是针对树体上残留的梨木虱、食心虫、黑心病等虫源、病源进行防治。可以使用浓度为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进行喷雾。打冻水:打冻水也叫冬凌浇地,就是当气温下降,晚上结出一层薄薄的冰白天能够融化就是浇封冻水的最佳时期。

5、冬季管理

为保持树形维持合理树体结构,健壮树势,还需要一些辅助性的管理工作。

疏枝:一般在梨树落叶后进入休眠期至来年萌芽前进行冬季修剪。疏除部分枝条,改善树冠内部通风透光性,同时进一步改善树体结构保证来年的产量。刮树皮:在晚秋黄梨落叶后到萌芽前,要刮除梨树主干和主枝上的老翘皮,消灭潜藏在树皮缝中的病原菌和虫卵,刮下的树皮要集中处理。最后,在刮皮处涂抹40%福美砷可湿性粉剂50倍液,可以预防伤口发生腐烂病。清园:在整个梨园修剪完毕后,果农朋友要及时进行清园,清扫果园落叶和杂物,清除修剪时剪下来的枝条,集中处理。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晚秋黄梨品质好、产量高、上市时间晚,耐贮存、耐运输,果农朋友在种植时,除了要掌握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还要了解当地市场行情,争取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047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