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为什么会有蜜香味?
难道是因为茶树种在特殊的地方,长期吸收香味而残留在叶子上面,又或者是在加工的时候添加了什么特殊的物质。
答案当然不是这样,如果仅仅是这样,那么蜜香就不可能是普洱独有的了,更不可能标志着有蜜香的普洱品质较好了。
普洱茶的蜜香味一般是在生茶陈化的初期出现。大多数紧压茶呈现在1-5年的陈化期。
蜜香也不是所有普洱都具有的,只有经过特殊的工艺发酵,才会呈现出来。
我们先来看看蜜香的普洱是怎么加工的。
春茶采摘,鲜叶摊放,文火杀青,揉捻后均匀堆放,分两天晒干,蒸压成型,干燥。
整个茶叶的大致制作过程就是这样,其中有一个关键步骤,揉捻后不立刻摊薄晒干,而是堆放后再晒干。即在从揉捻到晒干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发酵。
我们都知道生普洱和熟普洱在工艺上的主要区别是渥堆发酵处理。
因此在这里进行堆放的主要目的就是进行一定程度的发酵。
杀青前的鲜叶发酵、杀青后堆放不揉捻,或者揉捻后不立刻摊开晾晒,这些环节都会导致发酵,而普洱茶形成蜜香的关键就在发酵上面。
进一步的对比,我们会发现新茶阶段是没有蜜香的茶。只有存放了几年后才有蜜香的出现。这中间贯穿的一个核心因素,还是发酵。
综上所述,普洱茶蜜香的产生(确切的说是普洱生茶),是在加工过程中经过一定程度的发酵,然后在陈化过程中,继续发酵而产生的一种中间香味,一般发生在陈化期的1-5年,之后会继续转化为其他香味。
云南茶文化是指云南地区的茶艺、茶叶文化及茶叶生产传统。云南茶叶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产区广阔,品质优良。随着时间的推移,云南茶文化不断演变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云南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云南茶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唐朝时期,云南就开始种植和饮用茶叶。而明清两代,云南的茶叶产量和质量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如今,云南茶叶已广泛服务于国内乃至国际市场,茶食、茶饮、茶具等茶文化产业也正在不断发展。
云南茶文化中的代表性茶叶
云南盈江密芽:以茶芽为原料,制作方法独特。龙井、碧螺春、毛尖制造原理相似,以茶芽为素材,经过固杀、揉捻、杀青等环节而成。
普洱茶:普洱茶作为中国著名茶种之一,是云南地区比较有特色的茶叶之一。以大叶种为原材料,以特殊的泥料埋藏,使得茶叶发生特殊的后发酵过程。
滇红茶:色泽红亮,茶香浓郁,滋味醇和纯正。相传,明朝万历年间,云南原材料被输往各地,直至后来,才悄悄地制作玉溪红茶、楚雄红茶、文山红茶等品种,也随同玉泉升了一个称号“滇红”。
云南茶文化中代表性的茶具
茶盘:作为助兴茶艺的成品,是中国茶文化传统的代表。一把好的茶盘,可以让茶人更好地展示出茶艺的精髓。
茶壶:茶壶是酿造茶水的重要工具,功夫茶、普洱茶、红茶、老白茶都离不开它。云南茶壶独具一格,风格独特,与茶文化密切相关。
茶杯:茶杯是品茗时候,所必备的工具。作为茶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它不仅实用性强,而且还充分体现出了茶文化的特色。
总的来说,云南茶文化凸显在茶的种植、鉴别、食用和茶器材的设计制作上。云南茶文化是一门跨越古今、起源甚早的文化遗产,透过一杯云南茶,你也可以感受到一份无限的温馨和独特的精神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