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搞好梨树的整形修剪,必须掌握以下原则:
(1)品种特性
不同的品种,生长结果习性不同,修剪方法和修剪程度也必须相应地改变。如日本梨新高、新世纪等品种的花芽多为腋花芽,修剪时对中、长果枝多用短截的方法。而西洋梨的2~3年生枝上多为顶花芽,为实现生长结果两不误,修剪时要少短截,以集中养分于顶端的花芽。这样既早结果,而又能迅速扩大树冠。早美酥梨的萌芽力强而成枝力较弱,修剪时应以拉代截,少疏枝,以增加枝量。而对萌芽力和成枝力相对弱的七月酥等品种,则应适当短截,促进萌芽和分枝。
(2)自然条件和栽培技术
不同的自然条件和栽培技术对同一品种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整形修剪时,应考虑当地气候、土肥水条件、栽植密度、砧木种类、病虫防治等情况。一般生长季长、高温多雨,或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沃、肥水比较充足的地方,果树生长茂盛,枝多冠大,对修剪反应比较敏感。因此,宜采用大型树冠,定干要适当高些、主枝数适当少些、层间距适当大些、修剪量适当轻些,多疏剪、短截。反之,在生长季短、寒冷干旱、土壤瘠薄、肥水不足的山地、沙荒或地下水位高的地方,果树生长较弱,定干应低些,层间距小些,修剪量稍重一些,多短截、少疏剪。此外,采用矮化砧木、密植栽培、机械化管理的果园,整形修剪方法也要相应地改变。
(3)树龄和树势
幼树生长旺盛,此期栽培的要求是及早成形,适量结果;盛果期树势渐趋缓和,栽培的要求是高产、稳产,延长盛果期年限;衰老期树势变弱,栽培的要求是更新复壮,恢复树势。因此,不同年龄时期的修剪量和修剪方法应有所不同。树势强弱不同,修剪量和修剪方法也不同。对于强旺的树,应多疏少截;而对于衰弱的树,应多截少疏。
(4)树体结构
整形修剪时要考虑骨干枝和结果枝组的数量比例、分布位置、生长势是否合理、平衡和协调。如果骨干枝和结果枝组配置分布不当,会出现主、从不清,枝条混乱,重叠拥挤,通风透光不良,各部位发展不平衡等现象,这样必然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结果。必须通过修剪逐年加以解决。
(5)结果枝和花芽量
不同年龄的树,结果枝和营养枝应有适当的比例。幼树期营养枝多而旺,结果枝很少,且花芽数量少,修剪时要少截、多放、多留果。成年树结果枝多而营养枝过少时,消耗大于积累,不利于稳产,修剪时要多短截,适当回缩,多疏果。老年树结果枝很多,而营养枝极少,而且花芽数量多,但质量差,应多回缩,多短截,多疏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