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不能啊,枣子成熟了后枣核已经没有繁殖能力了。
我们通常使用的大枣的栆核的果仁以瘪仁居多,种植不易发育成正常苗,况且即便能成苗,也还是需要嫁接才能成为栽培苗,所以基本没有用大枣核育苗的,繁殖大枣均以酸枣做砧木嫁接,也就是用酸枣核育苗。
枣树苗木的主要繁育方法有嫁接育苗法、断根归圃育苗法、扦插育苗法和组织培养育苗等。
嫁接育苗法是果树育苗常用的方法之一。
其能保持优良品种特性,使幼树提早结果。此法简便易行。
断根归圃育苗,是利用枣树根系容易形成不定芽长成新株的特性,采用挖沟断根,来刺激根系产生不定芽,形成萌蘖,再将根蘖苗取出归圃培育苗木的方法。此法繁殖的苗木能保持母株的性状,方法简单,成活率高,苗木生长健壮。
扩展资料:
枣树的种植方法:
1、疏枝 枣股上抽生的新枣头、内膛枝和骨干枝上的徒长枝坐果率低,为了节省养分,提高坐果率和果品质量,应将从枣股上抽生的枣头和骨干枝上萌发的徒长枝,以及内膛的密集枝等在未木质化前疏除。
2、抹芽摘心 冬枣幼树萌芽能力强,每个芽都能萌发成枝。所以,从5月开始,对内膛无空间的芽都要抹去,只留几个枣吊。在新生枣头长30厘米左右时,对不作为骨干枝或更新枝的枣头进行摘心。本着弱枝轻摘心、壮枝重摘心的原则,空间大的可留5~6节,空间小的可留3~4节。生长过旺的枣头,可再次摘心,有利于坐果。
3、刨除根蘖 枣树根蘖萌发期正值枣树开花期,根蘖的生长对树势及坐果都有影响。为了减少养分消耗,发现根蘖要及时刨除。
4、追肥、浇水5月必须浇1次水,以增强树势,提高花蕾质量。有条件的追1次以钾肥为主的磷、钾肥。
参考资料:
新疆南疆地区红枣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战略思考新疆南疆红枣
1、生长条件:
想要种植好和田红枣,首先需要了解和田红枣的生长习性。和田红枣是一种喜欢温暖环境的果树,主要分布于我国海拔在一千八百米以下的山地、丘陵或者平原地带。和田红枣的生长对于温度有比较高的要求,其生长的环境年平均气温需要在十六度左右,和田红枣的嫩芽萌发温度在十二度到十五度之间,枝叶生长和开花结果时的温度则要相对高一些。开花期温度需要在二十二度以上。结果期内温度则是在十六度到二十二度。所以在种植要小心调控环境气温的变化。和田红枣果树比较能耐旱涝、耐贫瘠,但是在开花期间如果空气湿度不够会不利于果树传粉。同时在大风天气会吹落和田红枣果实,所以最好选在背风的地方种植和田红枣。
2、栽种方法:
选择好枣树种苗后,就需要进行选地建园,早熟种植最好选在地势开阔平坦、土壤排水性和透气性好、土质肥沃而且没有受到污染的地方进行栽种,在丘陵或者山地种植时,应该选在土层深厚的向阳处进行种植。
3、繁育栽培:
和田红枣的繁殖方法有很多种,比较常见的有嫁接、扦插、根插以及断根育苗等。一般通过嫁接种栽种时,首先保证接穗鲜艳,接穗的削面要平整。之后将接穗和和砧木的形成层要对准,绑紧。整个嫁接步骤要尽快完成,同时在整个嫁接过程中要保持土壤以及苗木的的湿润,在嫁接前六七天内需要对砧木进行浇水。在栽培时,可以对和田红枣树进行矮化密植,按照株、行间距在两米左右进行栽种,这种方式比较适合结果早、树形小的和田红枣品种。也可以针对那种树形大、结果晚的品种进行间作栽培,可以按照行间距在八九米。株间距在三四米左右进行栽种。同时在早期种植其他作物。
4、肥水管理
对于和田红枣的肥水需要根据降雨情况,一般是在五六月份每隔半个月对枣树浇一次水,尽量保持树苗的水分充足。等到七月之后,可以在每株枣树穴施肥料半斤左右,到树苗开始长叶后还可以每间隔半个月施加一次叶面肥,促进枝叶生长。
5、修剪方法:
对于和田红枣树修剪一般是在冬季进行,此时冬枣树上生长有许多枯枝,对于来年和田红枣树的生长非常不利,而和田红枣树在此时正处于休眠状态,生长基本停滞。这时修剪也不会对果树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同时在夏季果树生长旺盛时,适当修剪可以避免养分的不必要流失。一般在刚刚种植时不要进行修剪,等到果树生长到一定高度后再慢慢修剪即可。
摘 要:综述了新疆南疆地区红枣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发展优势,并提出制定科学发展规划,优化产业布局;建立标准化良种繁育体系;高标准、规范化建园,提高建园质量;大力推广绿色果品生产技术;推广合理的整形修剪技术;实施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推广枣园生草和喷、滴灌技术;积极推广矮密栽培和设施栽培;建立生态枣园,加强枣文化建设;实施精品工程,打造名牌,加强市场竞争力和逐步加强产后处理能力等建议。
关键词:南疆地区;枣;生产现状;发展优势;建议
中图分类号:S6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910(2008)03-0034-03
1 新疆南疆地区红枣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势
1.1 发展现状
近年来,新疆南疆地区红枣栽培面积迅速增加。早在1988年,自治区就规划南疆的洛浦、泽普、疏附3县为红枣基地。1999年,巴州若羌县从河南新郑调入枣苗50万株推广栽培,成效显著。到2006年为止,已陆续引进灰枣、骏枣、赞皇大枣、冬枣、金丝小枣和梨枣等20多个品种的苗木1300多万株,栽培面积达8000hm2。在若羌的带动下,且末、温宿、沙雅、巴楚、疏附、民丰和洛普等县及生产建设兵团也开始大力发展红枣栽培,目前南疆地区枣栽培面积已达93000多hm2,其中,结果树面积达40000hm2,年产鲜枣50000t左右。预计2010年后,南疆地区的红枣栽培面积将达到30万hm2,建成世界最大的红枣生产基地。
1.2 发展优势分析
1.2.1 地理环境优越 南疆地区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周边,北有天,山,南有昆仑山,位于北纬36?~42?、东经72?~90?之间的广大地区,远离污染源(城市、工厂、矿区),具有较好的空气质量和灌溉水质量,而且栽植区的病虫害很少,可以大幅减少农药使用量。因此,与内地产区相比,南疆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无公害栽培条件。
1.2.2 光热资源丰富 南疆地区地处欧亚大陆的腹地,塔里木盆地的周围,干旱少雨,晴天多,空气透明度高,光热资源非常丰富,是典型的干旱灌溉型农业区。以若羌县为例,其年总辐射量达147.5千卡/cm2 ,光合有效辐射达73.7千卡/cm2 ;枣树生长季节平均日照时数达10小时以上,年日照时数3103.2小时,4~9月累计日照时数达1733.6小时,远高于一般制干品种1500小时的要求;全年?10?的有效积温为4956℃,远高于枣树对温度的需求上限;果实生长期的6~9月,气温日较差逐渐增大,平均达17.4℃,最大可达27.8℃,气温日较差在20~C的天数为39天,为全国绝无仅有;无霜期达200天以上。气候条件适宜优质高产的红枣栽培。
1.2.3 红枣品质优良 经农业部农产品计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若羌灰枣等品种的测定结果,若羌灰枣干果的总糖含量达68.73%,Vc含量达15.41mg/100g,分别比河南省新郑市所产灰枣高21.62个百分点和12.48mg/100g;鲜果的含糖量达41.9%,制干率达到51.8%,可食率达到97%。冬枣的鲜果含糖量达到35.4%。制干品种肉厚而实,肉质细腻,富有弹性;鲜食品种质地细脆,甘甜汁多,耐贮性强,所有指标均超过内地原产区。
1.2.4 土地资源丰富 南疆地区地域辽阔,土地资源非常丰富。各地州除富足的耕地外,还有大量的待开垦土地,并有大量经济效益不高的低产田有待进一步开发。新疆的土地开发,水源是首要限制因素,种植抗旱、耐瘠薄的红枣,只要采用适当的节水措施,绝大多数土地都可开发利用,为新疆红枣产业发展的可靠保证。
2 对红枣产业发展的建议
2.1 制定科学发展规划,优化产业布局
南疆红枣发展虽已初具规模,但发展历史很短,要本着区域化布局、产业化开发的原则,制定科学可行的发展规划,根据本地区的土壤、气候条件及品种特性、适应性和区域优势,明确发展方向,确定本地区的主栽品种及栽培规模。前几年,且末县盲目大量引进赞皇大枣;由于其经济性状明显不及灰枣,许多果农砍树换种,造成经济损失。南疆地区发展红枣产业,应以优良的制干品种为主栽品种,适量发展其他品种。另外,在引种的同时,要及早在适宜区域建立一批示范园,引导果农规范化建园、标准化管理,使红枣产业从一开始就走上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发展轨道。
2.2 建立标准化良种繁育体系
良种是枣树高产、优质、高效栽培的基础和关键,培育优良的苗木是枣树产业化的首要工作。必须建立一个完整的标准化良种繁育体系,从源头上保证良种的纯正和优质,把好产业化的第一关。近年来,由于南疆发展红枣的速度较快,苗木缺口很大,大量苗木和接穗需从内地调入。受利益的驱动,许多劣质品种的苗木或接穗进入我区,致使许多枣园及苗圃品种不纯,混杂严重,建园质量差,影响了红枣产业的发展。因此,建立本地的标准化苗木繁育基地刻不容缓。南疆各地州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规划,在红枣集中种植区建立相应规模的标准化红枣苗木繁育基地,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杜绝种苗的无序引进和自由繁殖。
2.3 高标准规范化建园,提高建园质量
南疆地区的红枣栽培已具一定的规模,但已建成的枣园存在不少问题:①品种纯度不高,部分枣园品种混杂非常严重;②建园不规范,如株行距不合理,苗木整齐度差等;③定植成活率低,成园速度慢,有的果园经3~5年补栽,才能基本成园;④栽后管理技术水平低。综上所述,南疆枣区必须及早按照产业化的要求制定一套适于本地的标准化栽培技术模式,高标准、规范化建园,做到苗木纯正、良种壮苗、科学栽植、精细管理,提高建园档次,加快成园。
2.4 大力推广绿色果品生产技术
生产无公害果品是使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争取更多份额,实现枣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可靠保证。
2.4.1 增施有机肥,配方施肥 科学施肥是实现枣树高产、优质、低耗、高效、减少污染和生产绿色果品的基本要求。目前,南疆广大红枣产区广泛存在着盲目施肥的问题,化肥施用量过大,各种营养元素的配比不合理,有机肥施用量很少,造成土壤中不同营养元素或缺乏或过剩,有机质含量普遍低下。以若羌县为例,全县枣园平均土壤有机质含量仅0.3%~0.33%,显著小于标准值的最低值0.8%。因此,必须通过多种途径积造和增施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施肥量要求达到斤果斤半肥,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土壤营养元素的亏缺情况针对性补施适量化肥。可以先在一些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土肥站,定期进行叶片营养分析和土壤测定,为 枣农提供科学的施肥配方,避免盲目施肥。
2.4.2 推广合理的整形修剪技术 南疆枣区的整形修剪存在很多问题:①由于大规模发展红枣的时间较短,整形修剪不合理或不进行整形修剪,许多枣树长期放任生长,树形紊乱,枝条密集,通风透光不良,结果部位外移;②新建枣园不及时进行定干和整形,枣树单轴延伸,结果面积小,骨架细长松软,不牢固,而重新定干整形,必须重截培养骨架,导致成形慢、结果晚;③重冬剪,忽视生长期修剪。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红枣的早果丰产和果实品质,必须给予高度重视,采取多种措施,大力推广合理整形修剪技术。
2.4.3 推广标准化花果管理技术 南疆地区春季干旱少雨,空气湿度相对偏低,影响枣树花芽分化,并极易造成焦花和严重的落花落果。若羌县红枣产区的盛果期树,自然坐果率只有1%~2%,幼树则更低。因此,要采取多种技术措施如花期喷水或灌水、花期放蜂、枣头摘心、开张角度、花期喷硼、开甲等,最大限度地防止落花落果,提高坐果率,以保证产量。另一方面,为提高红枣的品质和一级果率,必须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实施疏花疏果,控制负载量,一般盛果期树666.7m2产量应控制在1000kg左右,果**控制在2~3:1左右。在前期坐果正常的情况下,对6月底以后的花或幼果全部疏除,以减少残次果,生产优质果。
2.4.4 实施病虫害无公害防治 在南疆地区特殊的气候条件下,红枣病虫害较少,目前主要有梨园蚧、叶螨、枣壁虱等。为了生产绿色果品,要充分利用物理防治、农业防治、人工防治、生物防治等方法进行防治;重视萌芽前的防治;选择生物农药、矿物农药及低毒化学农药,严禁使用高毒农药;充分掌握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在防治关键时期用药,减少农药用量以降低农药残留。
2.4.5 推广枣园生草和喷滴灌技术 在干旱缺水的南疆,实施枣园生草和喷、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对培肥土壤、调节地温、改善枣园生态环境、增加天敌数量、提高产量和果实品质具有重要作用。提倡间作紫花苜蓿、三叶草等豆科牧草植物,既可改善枣园生态环境,又可增施绿肥,提高土壤肥力,还可作为饲草发展畜牧业,以草养畜,以畜养园,形成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
2.5 积极推广矮密栽培和设施栽培
枣树实行矮密栽培,可实现早果丰产,提高早期土地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要充分利用目前矮密栽培比较成熟的技术,在多为枣粮间作的枣园里,采用计划密植栽培模式,进行宽行密株栽培。枣树设施栽培可用于鲜枣的提早或延迟上市,延长鲜枣的供应期,满足市场需要,提高经济效益,应积极进行试验和推广。
2.6 建立生态型枣园,加强红枣文化建设
发展生态型枣园,将枣园由简单的生产型经营转化为复合型经营,把生产、生态、旅游、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休闲观光枣园,也是现代化水果产业化发展的需要。红枣有许多观赏价值极高的品种,如龙爪枣、胎里红、三变红、茶壶枣、磨盘枣等,各有特色。用这些品种和优良大果型鲜食品种(如七月鲜、梨枣、冬枣等)进行合理组合搭配,并与枣园中的亭、台、楼、阁、山、花、草、溪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以红枣为主题的,集旅游、文化、生态、观赏为一体的休闲度假场所;在园中设立红枣博物馆、展览馆,向游客介绍红枣产品(包括品种和系列加工品)及保健营养作用,可以引导红枣消费,既可丰富人们的生活内容,又可提高经济效益,市场潜力不可低估。
2.7 实施精品工程,打造著名品牌,强化市场竞争能力
为提高与内地红枣大省的竞争力,创立品牌、注册商标、实施精品工程、扩大南疆红枣的知名度,以品牌占领市场是南疆地区红枣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若羌县创立的楼兰牌红枣、羌牌红枣,已率先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布的绿色食品证书,成为南疆红枣的著名品牌。
2.8 逐步加强红枣产后处理的能力
南疆地区的红枣生产还处于初级阶段。若羌县2006年总产5000t左右,几乎全部用于制干,加工产品十分单一。必须从红枣产业的长远考虑,逐步地、有计划地引进资金,以多种形式兴办加工、贮藏、保鲜、营销企业,除生产制干产品外,还可以考虑生产其他红枣系列产品,如糖制品(枣酱、枣蓉等)、枣饮料(枣汁、枣茶等)、枣发酵品(枣酒、枣醋)等,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地发展红枣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