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种植时间可选在9月份至10月份之间,最适宜的时间建议是在九月份中旬以后,这时候大部分地区的天气凉快,发芽率较高。洋葱适宜种植在土壤肥沃、土层深厚且排灌方便的沙壤土地块中,播种前应整地施肥。需勤浇水,保持田间湿润并结合浇返青水追施尿素。
洋葱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
洋葱是一种生活中的常见蔬菜,不仅可以单独做菜,还能成为很多菜种调味菜品。目前我国栽种洋葱的地区还是挺多的。那么,洋葱怎么种植更高产?下面我们具体了解下。
①地块选择
洋葱自身的适应能力特别强,几乎在任何土质的土壤中都能正常生长。不过由于洋葱的根部吸收能力不是很好,还是要选择土质肥沃和土壤疏松的地块进行种植。
还有就是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和通透性不能太差,这样的土壤能够促进根部的生长发育,才能让洋葱更好的生长。而且洋葱在生长过程中需要足够的光照时间,所以种植地要选择阳光充足的区域。
②整地施肥
1、整地保障通透性
选择好洋葱的种植地以后,就要对种植地开始整地工作。在整地的时候,要根据种植地土壤的肥水情况和通透性来确定整地的程度
一般适当的把土壤整细,确保种植地中没有体积过大的土块,这样能增加种植地的通透性。
2、暴晒杀菌
把土壤翻耕后不要急着把土地压平,先让土壤在阳光下暴晒五到七天的时间,让光照把土壤中的细菌和寄生虫消灭掉。
3、铺上基肥
然后再往种植地中施上基肥,让肥料和土壤混合在一起能够提高土壤的肥力,增强幼苗的生长能力。
施基肥要和整地工作一起进行,根据土壤的实际面积来确定基肥的用量。基肥要使用已经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可以搭配上适量的磷钾钙等营养元素。
4、后续追肥
等洋葱长出幼苗以后,要进行第一次的追肥,这次追肥主要使用氮肥,氮肥能有效的提高幼苗的生长速度。
③播种定植
正确的播种时间是保证幼苗正常生长的关键,播种时间不当会导致洋葱生长受阻,影响洋葱的产量与品质。
南方播种的时间可以选择在九月中旬,根据以往的洋葱出苗情况,合理的控制播种了,等到幼苗出土后及时查苗补苗。
在播种后覆盖一到两厘米左右的营养土,保证出土后齐苗。等到幼苗差不多都出土以后,就可以进行移栽定植了。
长势较弱,生长过大,旺长的幼苗的挑选出来,把规格一致的幼苗定植在一起,这样能方便后期的管理。
④田间管理
幼苗定植完成后,就要注意管理了,防治幼苗出现病害,及时的做好病害的防治工作。
因为洋葱的定植时间差不多都在秋季,这个时候的温度比较低。在种植以后不要浇太多的水,浇水过多会导致地表温度下降,会降低洋葱幼苗的生长速度。
但是田间管理的时候要注意,该浇水还是要浇的,只不过要注意用量,保证不影响幼苗的生长就可以。
种洋葱首先要选地整地,选择疏松、肥沃、保水力强的中性沙壤土进行育苗,育苗后的15-20天需要进行大田管理防止病虫害,在农药喷施10天以后进行采收。
1、选地整地?
洋葱植株的根系,主要由弦状不定根构成的须根系,故根系不发达。植株根群主要集中于土壤20厘米以内的深度,吸肥吸水的能力弱,对土壤条件要求较高。因此,我们最好选择近两年内未种过葱蒜类蔬菜的疏松、肥沃、保水力强的中性沙壤土,深耕要在20厘米以上。在整地之前,每一亩大田撒施优质腐熟农家肥2000-3000公斤。并配合氮磷钾三元复合肥20公斤。在正式定植前,需要作畦,畦宽为1.2-1.5米。具体根据地膜宽度而定。
2、育苗
洋葱一般采用育苗移栽的种植方式。播种期要求十分严格,如果播种过早,洋葱幼苗粗大,就易发生未熟抽薹现象,但如果播种过晚,幼苗细小,不利于越冬,产量也会很低。
洋葱的育苗土配制一般使用3年内未种过葱蒜类作物的园土与优质腐熟有机肥混合,有机肥占比不低于20%。另外,每亩育苗土利用90%敌百虫0.1-0.15公斤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4公斤,加少量的水,并拌细土15-20公斤,在土地畦面撒施。一般每亩苗床需要种子3-4公斤,可以供给8-10亩左右的大田用苗。
洋葱育苗一般采用湿播法,先用清水浸泡5分钟,再放入50度热水中浸泡30分钟。浸泡期间要不停搅拌,然后捞出置于30度水中浸泡3-5个小时进行催芽。在幼苗出土前,我们应该保持土壤湿润,在苗齐后,每隔7-10天浇一次水。在幼苗长到高5-8厘米时,就要及时进行间苗、除草,保持株距在3-5厘米。
3、大田管理
洋葱定植后的15-20天为洋葱的缓苗期,在洋葱进入茎叶生长期的时候,既要促进生长健壮,又要避免植株徒长,一般每周浇1次水,使土壤干干湿湿,以达到促进生长、控制徒长的目的。转年进入2月份,洋葱的鳞茎开始膨大,必须随时灌水,以保持土壤松软湿润,在最终收获前的一周停止灌水。
洋葱生物量巨大,生长期需肥量大。当植株小鳞茎长到3厘米大小时,每一亩土地顺水追施尿素15-20公斤,或者优质腐熟的有机肥1500公斤,并结合施肥灌1次清水。在葱头达到4-5厘米大小时,每亩洋葱田顺水冲施腐熟的饼肥50公斤,或三元复合肥15-20公斤,两次施肥间隔要在15天以上。
一般苗期薅除3-4次,并需要结合浇水进行。在洋葱的茎叶生长期,应该及时中耕除草2-3次,洋葱封行时停止中耕,中耕深度以3-5厘米为宜。
在洋葱种植过程中,主要发生的病害有霜霉病、紫斑病及锈病。针对霜霉病、紫斑病,我们可以在返青后用75%百菌清500倍液、64%杀毒矾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每隔10天喷药1次,连喷2-3次。对于洋葱的锈病,我们可以用粉锈宁,液喷雾防治,每隔一周喷药1次,连续用药2-3次即可。以上农药的最后一次喷施时间应该在收获前10天以上进行。
4、采收
在采收前7-10周,控制浇水,叶片尚未枯黄时,用青鲜素喷洒洋葱的叶面,每亩喷120公斤左右,可有效防止贮藏期间发芽。在地上部管状叶自然倒伏后的一周即可进行采收。
采收一般要选择在晴天进行。采收时,将葱球拔起,摆放于畦面晾晒1-2天,使假茎变软,假茎留2-3厘米。在洋葱采收后,必须经过晾晒,应该采用挂贮等方法进行晾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