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虹膜识别技术 x0d 虹膜是一种在眼睛中瞳孔内的织物状各色环状物,每一个虹膜都包含一个独一无二的基于像冠、水晶体、细丝、斑点、结构、凹点、射线、皱纹和条纹等特征的结构,据称,没有任何两个虹膜是一样的。 虹膜技术的优点: 1、便于用户使用; x0d 2、可能会是最可*的生物识别技术; 3、无需物理的接触; 虹膜技术的缺点: 1、虹膜技术的缺点: x0d 2、一个最为重要的缺点是它没有进行过任何的测试,当前的虹膜识别系统只是用统计学原理进行小规模的试验,而没有进行过现实世界的唯一性认证的试验; 3、很难将图像获取设备的尺寸小型化; x0d 4、需要昂贵的摄像头聚焦,一个这样的摄像头的最低价为7000美元; 5、镜头可能产生图像畸变而使可*性降低; 6、黑眼睛极难读取; 7、需要较好光源。 二、视网膜识别技术 x0d 视网膜也是一种用于生物识别的特征,有人甚至认为视网膜是比虹膜更唯一的生物特征,视网膜识别技术要求激光照射眼球的背面以获得视网膜特征的唯一性。 x0d 视网膜技术的优点: x0d 1、视网膜是一种极其固定的生物特征,不磨损、不老化、不受疾病影响; 2、使用者无需和设备直接接触; x0d 3、是一个最难欺骗的系统,因为视网膜不可见,所以不会被伪造。 视网膜识别的缺点: 1、未经测试; x0d 2、激光照射眼球的背面可能会影响使用者健康,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3、对消费者而言,视网膜技术没有吸引力; 4、很难进一步降低成本。 x0d 2、可能会是最可*的生物识别技术; 3、无需物理的接触; 虹膜技术的缺点: x0d 2、一个最为重要的缺点是它没有进行过任何的测试,当前的虹膜识别系统只是用统计学原理进行小规模的试验,而没有进行过现实世界的唯一性认证的试验; 3、很难将图像获取设备的尺寸小型化; x0d 4、需要昂贵的摄像头聚焦,一个这样的摄像头的最低价为7000美元; 5、镜头可能产生图像畸变而使可*性降低; 6、黑眼睛极难读取; 7、需要较好光源。 三、面部识别 x0d 面部识别技术通过对面部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来进行识别,识别技术基于这些唯一的特征时非常复杂,需要人工智能和机器知识学习系统。用于扑捉面部图像的两项技术为标准视频和热成像技术。标准视频技术通过一个标准的摄像头摄取面部的图像或者一系列图像,捕捉后,记录一些核心点(例如眼睛、鼻子和嘴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然后形成模板;热成像技术通过分析由面部的毛细血管的血液产生的热线来产生面部图像,与视频摄像头不同,热成像技术并不需要在较好的光源条件下,因此即使在黑暗情况下也可以使用。一个算法和一个神经网络系统加上一个转化机制就可将一幅指纹图像变成数字信号,最终产生匹配或不匹配信号。 x0d 面部识别的优点: x0d 1、面部识别是非接触的,用户不需要和设备直接的接触; 面部识别的缺点: x0d 1、尽管可以使用桌面的视频摄像,但只有比较高级的摄像头才可以有效高速的扑捉面部图像; x0d 2、使用者面部的位置与周围的光环境都可能影响系统的精确性; 3、大部分研究生物识别的人公认面部识别最不准确,也最容易被欺骗; x0d 4、面部识别技术的改进有赖于提取特征与比对技术的提高,采集图像的设备比技术昂贵得多; x0d 5、对于因人体面部的如头发,饰物,变老以及其他的变化需要通过人工智能补偿,机器学习功能必须不断地将以前得到的图像和现在的得到的进行比对;以改进核心数据和弥补微小的差别; x0d 6、很难进一步降低成本,必需以昂贵的费用去卖高质量的设备。 四、签名识别 x0d 签名作为身份认证的手段已经用了几百年了,而且我们都很熟悉在银行的格式表单中签名作为我们身份的标志。将签名数字化是这样一个过程:测量图像本身以及整个签名的动作——在每个字母以及字母之间的不同的速度、顺序和压力。签名识别和声音识别一样,是一种行为测定学。 x0d 签名识别的优点: x0d 1、容易被大众接受,是一种公认的身份识别的技术; x0d的变化与生活方式的改变,签名也会随着而改变; 2、在Internet上使用不便; x0dx0d 3、用于签名的手写板结构复杂而且价格昂贵,因为和笔记本电脑的触摸板的分辨率差异很大,在技术上将两者结合起来较难; 4、很难将尺寸小型化。 五、声音识别技术 x0d x0d 声音识别也是一种行为识别技术,识别设备不断地测量、记录声音的波形和变化。声音识别基于将现场采集到的声音同登记过的声音模板进行精确的匹配。 声音识别的优点: x0d 声音识别也是一种非接触的识别技术,用户可以很自然地接受。 声音识别的缺点: x0d 作为行为识别技术,声音变化的范围太大,很难精确的匹配; x0d 声音会随着音量、速度和音质的变化(例如感冒时)而影响到采集与比对的结果; 很容易用录在磁带上的声音来欺骗声音识别系统; 高保真的麦克风很昂贵。 x0d六、指纹识别系统 x0d 指纹识别作为识别技术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有着坚实的市场后盾,按照一般人的看法,指纹识别技术通过分析指纹的全局特征和指纹的局部特征,特征点如嵴、谷和终点、分*点或分歧点,从指纹中抽取的特征值可以非常的详尽,可以可*地确认一个人的身份。 x0d 平均每个指纹都有几个独一无二可测量的特征点,每个特征点都有大约七个特征,我们的十个手指产生最少4900个独立可测量的特征。 x0d 两种主要的用来采集指纹图像的技术为光学技术和电容技术。光学技术需要一个光源从棱镜反射按在一个取像头的手指,光线照亮指纹从而采集到指纹。采用电容技术的半导体技术,按压到采集头上的手指的脊和谷在手指表皮和芯片之间产生不同的电容,芯片通过测量空间中的不同的电容场得到完整的指纹。因为电容技术的芯片昂贵,芯片的大小和手指相当就已价格昂贵,所以几家公司试图推出比指纹更小的芯片只采集部分的指纹,使用这种采集方式,用户放置手指的位置必须非常精确而且只使用部分指纹必然没有采集全部指纹可*。 x0d 电容采集头容易受到干扰:60HZ的电缆线的干扰、用户接触时的干扰、指纹采集器内部的电干扰等。电容采集头的最后一个问题是可*性,无论是静电干扰,汗液中的盐分或者其他的脏物以及手指磨损都会使采集头很难读取指纹。实际上,光学采集提供更加可*的解决方案。通过光学取像技术的不断改进,光学指纹采集仪以无可挑剔的性能与相对非常低的价格使电容方案相形见绌。 指纹识别的优点:x0dx0d 1、指纹是人体独一无二的特征,并且它们的复杂度足以提供用于鉴别的足够特征; 2、如果要增加可*性,只需登记更多的指纹、鉴别更多的手指,最多可以多达十个,而每一个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 x0d 3、扫描指纹的速度很快,使用非常方便; x0d 4、读取指纹时,用户必需将手指与指纹采集头相互接触,与指纹采集头直接 5、接触是读取人体生物特征最可*的方法; x0d 6、指纹采集头可以更加小型化,并且价格会更加的低廉; 指纹识别的缺点: x0d 1、某些人或某些群体的指纹指纹特征少,难成像; x0d 2、过去因为在犯罪记录中使用指纹,使得某些人害怕“将指纹记录在案”。 x0d 3、实际上现在的指纹鉴别技术都可以不存储任何含有指纹图像的数据,而只是存储从指纹中得到的加密的指纹特征数据; x0d 4、每一次使用指纹时都会在指纹采集头上留下用户的指纹印痕,而这些指纹痕迹存在被用来复制指纹的可能性。 x0d 综合以上比较,指纹识别技术是目前最方便、可*、非侵害和价格便宜的生物识别技术解决方案,对于广大市场的应用有着很大的潜力。
已经开发出的危险源辨识方法有几十种之多,如安全检查表、预危险性分析、危险和操作性研究、故障类型和影响性分析、事件树分析、故障树分析、LEC法、储存量比对法等。
事故隐患
隐患,是指隐藏的祸患,即隐藏不露、潜伏的危险性大的事情或灾害。
事故隐患,是泛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归纳为21大类: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水害、坍塌、滑坡、泄漏、腐蚀、触电、坠落、机械伤害、煤与瓦斯突出、公路设施伤害、公路车辆伤害、铁路设施伤害、铁路车辆伤害、水上运输伤害、港口码头伤害、空中运输伤害、航空港伤害、其他类隐患等。
在企业安全生产检查中,要注意检查以下较普遍存在的事故隐患: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
主要有11类,也是造成生产安全事故中人的主要直接原因。
1、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操作错误。
2、人为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3、使用不安全设备。
4、用手代替工具操作。
5、物体存放不当。
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7、攀、坐不安全位置。
8、有干扰和分散注意力的行为。
9、忽视个体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的使用或未能正确使用。
10、不安全装束。
11、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的接触和处理错误等。
二、物的安全状态
主要有4类,也是造成生产安全事故中物的主要直接原因。
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3、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缺乏或有缺陷。
4、生产(施工)场地作业环境不良。
三、管理上的缺陷
主要有7类,也是造成生产安全事故中管理上的主要间接原因。
1、技术和设计上缺陷。
2、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不够。
3、劳动组织不合理。
4、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
5、没有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或者不健全。
6、没有事故防范和应急措施或者不健全。
7、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经费不落实。
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
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通常情况下,二者并不加以区分而统称为危险、有害因素。
一、危险、有害因素分类
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类是进行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和辨识的基础。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方法有许多种,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1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如下6类:
(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1)设备、设施缺陷
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制动器缺陷、设备设施其它缺陷。
2)防护缺陷
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它防护缺陷。
3)电
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它电危害。
4)噪声
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其它噪声。
5)振动
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它振动。
6)电磁辐射
电离辐射:X射线、g射线、a粒子、β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
7)运动物
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反弹物、岩土滑动、料堆垛滑动、气流卷动、冲击地压、其它运动物危害。
8)明火
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
高温气体、高温固体、高温液体、其它高温物质。
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
低温气体、低温固体、低温液体、其它低温物质。
11)粉尘与气溶胶
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
12)作业环境不良
作业环境乱、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有害光照、通风不良、缺氧、空气质量不良、给排水不良、涌水、强迫体位、气温过高、气温过低、气压过高、气压过低、高温高湿、自然灾害、其它作业环境不良。
13)信号缺陷
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当、信号不清、信号显示不准、其它信号缺陷。
14)标志缺陷
无标志、标志不清楚、标志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其它标志缺陷。
15)其它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2)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
1)易燃易爆性物质
易燃易爆性气体、易燃易爆性液体、易燃易爆性固体、易燃易爆性粉尘与气溶胶、其它易燃易爆性物质。
2)自燃性物质
3)有毒物质
有毒气体、有毒液体、有毒固体、有毒粉尘与气溶胶、其它有毒物质。
4)腐蚀性物质
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腐蚀性固体、其它腐蚀性物质。
5)其它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
(3)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
1)致病微生物
细菌、病毒、其它致病微生物。
2)传染病媒介物
3)致害动物
4)致害植物
5)其它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
(4)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1)负荷超限
体力负荷超限、听力负荷超限、视力负荷超限、其它负荷超限。
2)健康状况异常
3)从事禁忌作业
4)心理异常
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其它心理异常。
5)辨识功能缺陷
感知延迟、辨识错误、其它辨识功能缺陷。
6)其它心理、生理危险、有害因素
(5)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
1)指挥错误
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其它指挥错误。
2)操作失误
误操作、违章作业、其它操作失误。
3)监护失误
4)其它错误
5)其它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