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水库(东江湖),位于耒水上游,资兴市东江镇上游11公里的峡谷处。控制流域面积4719平方公里。占耒水流域面积39.6%,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1645毫米,坝址多年平均流量144秒立米。多年平均径流量45.4亿立米,实测和调查历史最大流量分别为 5310 和8400秒立米。东江水库是一个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航运、城镇工业及生活用水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电工程。水库坝高库大,调节性能好。总库容91.5亿立米,当正常高水位285 米时,相应库容有 81.2亿立米(其中有效库容56.7亿立米)。库容系数1.25,为多年调节水库。电站多年平均发电量13.2亿千瓦小时,在华中电力系统中主要担负调峰任务;水库建成后可使耒水下游1.07万亩农田免除洪水危害,同时可以提高下游已建白渔潭、遥田等水电站的保证出力和京广铁路的防洪标准;水库回水总长 150公里对改善上下游航运都十分有利。为避免机组停机或长时间低负荷运行影响下游工农业用水,在其下游9 公里处修建一座小东江水电站,进行反调节。东江水库工程曾于1958年动工,至1961年初停建。1978年4月复工,1980年11月截流合龙,1986年8月下闸蓄水,1987年11月第一台机投产发电,1992年枢纽工程全面竣工。
太平水库,位于址渡河上游的太平圩乡太平村。1965年建成小(一)型水库,坝高20米,正常库容285万立方米。1976年冬,动工扩建中型水库,主坝和4个副坝为均匀土质,主坝高36米,正常库容1800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3.5万亩,已达2万亩。库区集雨面积4.21平方公里,外引集雨面积26.86平方公里,修引水渠1条长8公里,引水流量每秒8立方米。输水涵洞庭湖建有高、中两个,高涵面高、宽各1.5米,设计流量每秒4立方米;中涵断面高、宽各0.7米,设计流量每秒1立方米。水电站装机2台,400千瓦,年发电量52万千瓦时。灌溉渠道设计18条,总长126.3公里,到1990年,已建成6条33.5公里。建库淹没水田432亩、旱土385亩;迁移2100人,拆迁私房2545间、公房13196平方米。至1990年,共投资26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40万元,群众自筹资金25万元。
凉水冲水库,系中型水库,位于淝江上游的三都乡高龙村。1966年冬兴建,次年完成枢纽工程,1968年续建配套。大坝采用粘土心墙,高39.2米,坝顶高程(吴淞)181.2米。库区集雨面积22.5平方公里,有常年稳定泉水每秒0.35立方米,库容1020万立方米。1974年,大坝加高至42米,总库容增至1238万立方米,正常库容1028万立方米。溢洪道为宽顶堰式,段面宽24米,钢丝网孤闸门3扇,各宽8米、高5.2米,设计泄洪量每秒116立米。输水涵洞系圆形钢筋混凝土套管,内直径0.9米,设计流量每秒达2.66立方米。水电站装机4台,570千瓦,年发电量144万千瓦时。灌溉渠道建有19条,总长157.88公里。库尾建有三级电力提灌机埠,1981年后,库尾机埠提灌因水路远,成本高而放弃。1984年,有效灌溉面积为3.28万亩。受益的有三都、石准、上架、龙塘、夏塘、长冲6个乡镇的59个村,577个组。整个工程投资400.1万元,完成土石方534.22万立方米,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1.67万方米,用工516.79万个。建库淹没水田465亩,旱土51.2亩,迁移412人,拆迁房屋544.5间。
关王塘水库,系中型水库,位于马水上游的坪田乡积明村。1958年12月动工兴建,1959年建成受益。1963年续建配套,1975年进行改造。大坝为粘土斜墙均匀土质,高28米,顶轴长170米。涵管不钢筋混凝土结构,长130米,直径0.8米。溢洪道设计流量每秒146立方米,校核每秒222立方米,共设溢洪道消能,全长800米。坝下水电站,装机2台,250千瓦,年发电量50万千瓦时。库区集雨面积达32.5平方公里,总库容1696万立方米,正常库容1285万立方米。建灌溉渠道11条,总长98.9公里。设计灌溉坪田、亮源、马水、洲陂4个乡的33140亩农田。1988年,实际灌溉面积21150亩,占设计面积的63.7%。1989年,扩建配套,实灌面积增至27320亩,占设计面积的82.4%。建库时淹没水田1400亩,旱土100亩,迁移200户846人,拆迁房屋1118间。至1990年,库区建设总投资433万元,其中国家投资96万元,群众自筹337万元。
白渔潭水电站,属耒水梯级开发13座电站中的最后一级电站,也是我国第一座低水头径流式水电站,曾为我国随后兴起的低水头水电站的建设热潮提供了宝贵的建设和运行经验。 位于衡阳市东北郊,在湘江一级支流耒水下游,距耒水河口15.7km。白渔潭水电站坝址控制流域面积11170km2,坝址多年平均流量310m3/s,河流常水位52.0m。电站水库正常蓄水位58.0m,死水位57.0m,5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64.36m,500年一遇校核洪水位65.95m,总库容2.60亿m3。电站总装机容量2.05万kw,多年平均年发电量1.06亿kw·h。枢纽建筑物由溢流坝、厂坝导墙、非溢流坝(引水坝段)、刺墙、主副厂房、开关站、船闸、溢洪道一级右岸防洪堤等组成。溢流坝为7孔无闸门控制的溢流堰,堰顶高程58.0m,中部孔口宽度25.10m,左边孔宽24.80m,右边孔宽24.85m;厂坝导墙位于溢流坝右侧,顶部高程65.5m,宽8.0m;非溢流坝位于厂坝导墙右侧,坝段总长93.72m,坝顶高程65.5m。坝段内共埋置8根4×4.6m(宽×高)的矩形钢筋混凝土输水管;刺墙位于非溢流坝右侧,长26m,是非溢流坝与岸坡的连接建筑物;溢洪道布置在左岸石湾冲垭口处,泄洪闸位于明渠中部,为4孔泄洪闸,闸底板高程56.0m。电站于1958年12月2日正式动工,1960年10月1日第一台机组投产发电,1961年4月土建工程基本竣工,1984年元月该水电站开始枢纽完善化的建设,2002年4月完善化建设完成。
耒阳电厂,位于耒阳市区南面,耒水环绕厂区南、西、北三面,系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湖南省电力工业局。耒阳市电厂是国家“七五”计划的重点工程。1981年批准兴建,远景规划装机总容量为100~120万千瓦。1983年11月筹建,工程分两期建设,第一期工程装机容量2.20万千瓦。1988年6月28日23点30分第一台20万千瓦火电发电机组投产并网发电。当年发电量4.07万千瓦时。第二台机组同年10月5日开始安装设备,次年9月25日投入试运行,11月16日并网发电。两台机组日发电量为700—800万千瓦时,每天耗煤5000~6000吨。到1990年12月31日止,两台机组累计运行1.95万小时,发电量共29.75亿千瓦时。耒阳市电厂生产系统自动化程度高,有20多项新技术在湖南属首次应用。1990年,全厂没有21个科室,6个车间,职工152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04人,内有高级职称的16人,中级职称的57人。厂区占地面积3599亩,建筑面积10.84万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5.13亿元。是年发电量为17.8419亿千瓦时,产值1.25亿元。
遥田水电站,位于市北耒水下游的遥田镇境内,距城26公里。系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耒阳市政府。电站以发电为主,兼有通航、灌溉、养殖等。上游有东江水库调峰,是国家开发利用耒水规划中的第12梯级电站。设计装机总容量为4?1.25万千瓦,年发电量2.2亿千瓦时,通航量100万吨,灌溉面积6000余亩,可利用养殖水面1万余亩,总投资约9046万元,属地方集资兴建的中型水电工程项目。1976年10月动工,1979年列入国家电力建设计划。次年,因国民经济调整,工程停工待建。1985年2月,经湖南省计委批准复工,同年成立工程建设指挥部,次年6月正式复工。工程复工后,物价上涨,原计划资金不够,缺1000多万元。市委书记刘云柱去北京,从国家计划华能综合利用公司引进资金1100万元,保证了复工后的正常施工。主体工程由湖南省水电勘测设计院设计,省水力水电施工公司负责施工,长沙动力公司水电工程一公司负责发电机组的安装。第一台1.25万千瓦的发电机组于1988年12月30日试运行。次年2月2日并网发电。第二台机组1990年11月11日并网投产。至1990年底,该工程共完成投资1.1亿元,累计发电1.23亿千瓦时。其中1990年发电7700万千瓦时,创产值605万元。工程指挥部下设10个科室,3个车间,有352名职工,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1人,内有高级工程师2人,中级科室,3个车间,有352名职工,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1人,内有高级工程师2人,中级技术人员19人。固定资产9613万元,电站枢纽工程占地2730亩,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
满天星水力发电厂
装机为2×1.5万千瓦电厂位于浙水下游(湘江二级支流),距县城28公里
大坝截雨面积435平方公里,
多年平均径流量13.1m3/S,
设计蓄水位570米,
正常库容1180万立方米,
设计水头142米,
最大水头178米,
年利用小时4300小时,
保证出力4870千瓦,
设计年发电量1.29亿千瓦时,
万年桥水电站站址位于汝城县暖水镇境内106国道旁,属东江上游沤江水系,上接沙田电站尾水,下连东江电站水库回水位。电站总投资1.05亿元。电站为引水式电站,装机容量2×7500KW,设计引用流量56m3/s,设计水头30.5m,年利用小时4500小时,多年平均发电量6750万度。设计一座23m高的闸坝式重力坝,坝址控制流域面积1111km2,多年平均流量38m3/s。
九节带电站位于汝城县西部文明乡境内,
是跨流域引水发电工程。
坝址位于滁水一级支流秀水河中游的文明乡快乐村电站下首60米处,
控制流域面积207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8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5.57立方米/秒。
引水坝为26米高的圬土重力坝,水库总库容106.5万立方米,有效库容为65.5万立方米,其上游的文明水库(库容1540万立方米),对该电站有较大调节作用。
电站主副厂房和升压站位于滁水一级支流长策河下游文明乡九节带村下首700米处,尾水接东江水电站正常洪水位。
坝址与厂址间采用长3377米的低压引水隧洞和长486米的压力钢管,形成150多米落差,最大工作水头154.12米,设计水头143.4米,电站装机2×6300千瓦,保证出力2450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5136.9万千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