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种无病棉种或隔年棉种,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田间的枯枝、落叶、烂铃等,集中烧毁,适期播种,加强苗期管理。及时防治铃期病虫害,避免造成伤口。
种子处理是预防苗期红腐病的有效措施,棉花苗期和铃期发病时喷药防治可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种子处理,可用下列药剂: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5%拌种;45%敌磺钠可湿性粉剂500g/100kg种子;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200g/100kg种子;40%拌福可湿性粉剂200g/100kg种子。
苗期、铃期发病初期,及时喷洒下列药剂:
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l 500倍液,每亩喷药液100 N125kg,间隔7~10天1次,连续喷2~3次,防效较好。
扩展资料
1、选择良种
因地制宜、量体裁衣,根据土壤地力和自身的管理水平,选择适宜的种植品种。原则上掌握的标准是:早熟不早衰、抗病性强、丰产性较好的品种。
2、播前晒种
在播种前15天进行晒种。方法是把棉种摊在晾席上或干燥的硬地上晾晒3~5天,打破种子休眠期,可有效提高种子发芽率。切记:不要在水泥地、柏油路面或塑料布上晒种,以免高温灼伤棉种,降低种子发芽率。
3、科学施肥
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当地土壤地力水平和目标产量,确定肥料配;比和施肥用量。
按照“稳氮、适磷、补钾、配微”、“有机无机相结合”的施肥原则,一般每生产50kg皮棉,约需吸收纯N:6~9kg、P?O?:2~3kg、K?O:6~8kg,大力提倡增施有机肥,以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改变因长期施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的状况。
百度百科-棉花
百度百科-棉花红腐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