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什么产量最高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2 03:49:16
字号:

是c 绿茶

2018年什么产量最高

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茶叶产量为260.9万吨,国内茶叶年消费量达到190万吨;市场销售规模达到2353亿元。国内市场依然是拉动中国茶叶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来看看大家比较关心的茶园面积,截止至2017年底,全国茶园面积总面积达4588万余亩,开采茶园面积3778万亩。

全国茶园面积排名前三的省份分别为贵州、云南、四川。

采摘面积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云南、湖北、四川。

全国茶叶产量前十排名依次为:福建、云南、湖北、四川、湖南、浙江、贵州、安徽、广东和河南。

中国茶叶发展的现状

2010-2010年,全球茶叶产销齐升,中国茶叶市场供应量快速增加,绿茶和乌龙茶占据主要地位。

茶/茶饮料被称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茶产业的上游是茶叶种植,上游产业的发展直接影响茶产品原料的数量和质量。是下游终端消费者和茶叶深加工行业。

近年来,全球茶叶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其中亚太地区绿茶消费增长强劲,而北美和西欧的红茶市场也趋于成熟。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茶叶消费量约为544万吨,2015-2017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3%。预计2018年消费量为567万吨,到2020年全球茶叶消费量将超过600万吨。

与此同时,全球茶叶产量稳步增长。数据显示,2017年总产量为557万吨,2015-2017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5%。预计2018年全球茶叶产量为576万吨,到2020年将超过600万吨。

国内市场,由于茶园面积稳步增长,2017年湖北、贵州、陕西、江西等省种植面积分别增加23.6万亩、21.5万亩、19.3万亩和15万亩,2017年茶叶产量达到258万吨。消费方面,2017年中国茶叶消费量约为193万吨,消费量稳步增长。2013-2017年,国内茶叶生产和消费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7.6%和6.0%。预计2018年,中国茶叶产量和消费量分别为277.6万吨和204.5万吨左右。

目前,绿茶和乌龙茶占据茶叶市场的主要份额,2017年其比例分别为61%和13%;但近年来,产量的比重在下降。与此同时,普普洱茶、红茶、白茶等茶类逐渐增多,红茶、黑茶、白茶、黄茶等茶类占26%。此外,市场上的柑橘茶、柑橘红茶、凉茶、超细茶粉、抹茶、茶饮料、茶保健品等深加工产品也越来越多。

茶产业升级、多元化、品牌内涵、健康消费成为趋势。

展望未来,目前国内茶叶市场呈现以下趋势。

茶产业升级。

茶叶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和传统优势产业。然而,中国美国茶产业大而不强,大而不精,大而不明显,质量、效益、竞争力差距明显,影响了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从消费习惯来看,随着消费群体的进一步细分,多元化消费将成为茶叶市场的新趋势。茶叶天然健康的特性和茶文化的推广,让茶叶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茶叶的主要消费者也从中老年男性蔓延到各类人群。不同类别的消费者对茶叶的消费需求也有很大的差异,由此产生了多样化的新需求和新模式。

消费者更注重品质和品牌内涵。

目前,中国的企业数量s茶产业大而散,企业整体规模不大,小作坊式企业多,达到一定规模并拥有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品牌企业少。随着国内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茶叶的质量安全越来越重视,已经由购买非品牌茶叶逐渐转向购买品牌茶叶。

品牌内涵变得更加重要,符合消费者的独特品牌感知会出现。

在未来几年中,强势品类和弱势品牌在茶叶行业仍将长期存在,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高度同质化和简单粗放的品牌建设思维。在消费者调查中,品牌已经成为消费者购买茶叶时首要关注的问题,而消费者知名茶企对品牌溢价的接受程度远超想象。另一方面,新的商业模式

喝茶是一种有益健康、能提高生活质量的习惯,符合消费者现阶段对健康和高品质生活的需求。喝茶人群的增长带动了茶叶市场的扩大,促使茶企扩大生产,也让一些品牌认知度高的茶企脱颖而出。人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像有机茶这样的健康食品必然会走进千家万户;在食品安全丑闻不断爆出的今天,一些中高端人群更需要健康食品和绿色食品。

以上数据和分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茶叶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鼓楼茶文化生态园,位于邵阳市洞口县鼓楼乡,2010年10月至2010年10月开园。地处山川之间,气候宜人,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空气质量一级。它被称为天然氧吧。政府重新整合了当地的自然、文化、历史和民俗资源,增加了各种娱乐设施,打造了一个茶文化生态休闲公园。

1.中国茶文化旅游资源

平衡茶由枸杞、红枣、黄花菜、茯苓、黑木耳、羊倌等十余种天然植物原料精制而成药食同源的荷包,配以金线莲。性质温和,味道自然,香甜可口,饮用携带方便,四季皆宜。可谓是工作繁忙、应酬频繁、烟酒消费过度人群的常备健康饮品。

2.什么是茶文化旅游资源

中国是产茶大国,茶叶种植面积占世界一半以上特别是在中国南方的许多省份,茶叶产量居世界前列,茶叶已成为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出口产品。那么,你知道中国主要产茶省份有哪些吗?接下来,让让我们一起评估一下。

2019年中国主要产茶省份干茶产量(单位:吨)

从地区来看,2019年,产量超过20万吨的有福建、云南、湖北、四川、贵州、湖南等省份,产量分别为41.2万吨、40万吨、33.54万吨、30.1万吨、28.6万吨、22.31万吨。其中,四川干茶产量首次突破30万吨,保持第四位;贵州干茶产量增加8.67万吨,排名第五。

第一名:福建省

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自古以来就是产茶大省,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这里依山傍海,山清水秀,雨量充沛,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

福建茶叶主产区有安溪、武夷山、福州、福鼎、政和、漳平。福建有很多种茶,包括乌龙茶、红茶、白茶、绿茶等。都是高质量的。代表名茶有正山种、金骏眉、政和白茶、武夷大红袍、安溪铁观音、黄金桂、武夷水仙、武夷肉桂、天山绿茶等。

第二名:云南省

云南省是中国的发源地茶树。地处云贵高原,自然地理条件十分优越。大部分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天不冷,夏天不热。这种土壤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

云南省产茶区主要集中在滇南、滇西南、滇东南八市。云南盛产红茶、黑茶和绿茶。主要代表茶是普洱茶、滇红茶、滇绿茶、沱茶、杞子饼茶、南诺白毫茶等等。

第三名:湖北省

它湖北省能排第三有点令人惊讶。湖北省面积不大,但产茶历史悠久。三国时期,这里种植了大量的茶树,诞生了茶圣陆羽等名人。此外,湖北地处水陆交通枢纽,茶叶生意十分繁荣。汉口曾是中国的茶叶中心和中国三大茶叶出口港之一,被称为东方茶港。建国后,湖北省大力发展茶产业。通过项目扶持、技术推广、结构调整等一系列措施,茶产业发展迅速。

没有

四川被称为天府之国自古以来,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四川美国农业比较发达,不仅是产粮大省,也是产茶大省。近年来,四川省建成了著名的川西绿茶产业带、川东北富硒茶产业带、川南工夫红茶、川中茉莉花茶产业带。四川s茶区多分布在盆地周边日照少、温度适宜、降水丰富、云雾多、湿度大的山地丘陵地区。四川大部分s茶为佛教茶,峨眉山、蒙顶山也遍布寺庙道观,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宗教茶文化。

四川名茶主要有蒙顶茶、峨眉山竹叶绿茶、宜宾红茶、川红工夫、早白尖、文君绿茶、峨眉毛峰茶、青城雪芽等。

第五名:贵州省

贵州省以旅游闻名,也是中国产茶大省。贵州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湿润,四季分明,地理环境良好,气候条件适宜,是中国绿茶主产区。

贵州的名茶品种主要有都匀毛尖茶、贵州翡翠茶、湄潭崔涯茶和遵义红茶。

:3.茶文化生态旅游

1.清远森波拉度假森林

景点地址:清远市佛冈县石角镇森坡拉假日森林

2.聚龙湾(广东省十佳满意度景区之一)

地址: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唐唐镇(京珠高速106国道旁唐唐出口左转1公里)

3.广东第一高峰

地址:清远市阳山县成家镇瑶族乡南岭森林自然保护区

4.新银盏温泉度假村(广东省十大温泉景区之一)

地址:清远市广清高速公路银盏出口

5.宝晶宫茶温泉(广东首家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温泉)

景点地址:清远市英德市天鹅湖大道1号

6.喜乐谷(地热氡温泉度假酒店)

景点地址:清远佛冈唐唐喜乐谷温泉

7.美林湖(浪漫)美林湖温泉酒店位于广州花都美林湖国际社区。

地址:清远市清城区石角镇美林湖温泉酒店

8.鹤鸣洲樱花度假村(东南亚风情度假村)

地址:清远市佛冈县唐唐镇环湖北路3号鹤鸣洲温泉度假村(直达)

9.银德李继清胡仙旅游区(风景如画)

英德李青胡仙旅游度假区由广东东一湾集团旗下的英德胡仙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开发。清溪湖旅游度假区环境优美,拥有罕见的温泉、森林和湖泊等自然生态。度假村已成为集温泉度假、商务会议、休闲娱乐、保健疗养、环保饮食为一体的综合性温泉旅游度假区。

地址:清远市英德市李继清胡仙旅游区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10.金龟泉(苏州园林风格)

地址:清远市佛冈县唐唐镇黄花公路金桂谷

泡温泉对身体有好处。

你对答案满意吗?

不满意的

普通的

满足

头条搜索官方研究

分享

评论

崇拜

下一个答案

更多答案

171632795

2021-05-13

密切注意

1.清远英德祁东温泉,2。清远仙峰温泉,3。清远聚龙湾温泉。清远银盏温泉,5。清远清心温泉旅游度假区。清远佛冈白云温泉别墅7号。金桂泉生态度假村。佛冈王超温泉,9。黄花湖温泉度假村。德英新银盏温泉景区。

分享

评论

崇拜

显示所有答案。

相关问题

广东十大温泉?

1.新丰云天海温泉:新丰云天海温泉是蜜月度假、养生保健的好去处。这里有很多种温泉。2.清远英德祁东温泉:清远英德祁东温泉是一座以洞穴为特色和主题的综合性温泉。这里.

所有1个答案

广东十大假温泉?

1.新丰云天海温泉:新丰云天海温泉是度蜜月的好地方。这里有很多种温泉。冬天你可以在这里泡温泉,暑假在这里度过

清远佛冈县十大著名旅游景点01聚龙湾天然温泉度假区清远02森坡拉度假森林景区清远03森坡拉温泉度假区清远04碧桂园度假半岛故里旅游度假区清远

4.目前我国有哪些茶文化旅游资源

茶旅是以茶为主题的新型旅游模式,是茶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的创新发展模式。在茶旅游的整合开发中,茶是最大的卖点。依托丰富的茶叶产区资源,游客可以游览茶园、制茶、品茶、购茶、品茶、体验茶俗。以旅游为切入点,发挥茶园资源优势。一方面,要把茶园建成生态旅游景区;另一方面,茶产品的研发要做成特色旅游产品。茶叶旅游一体化不仅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健康发展,还有助于增加茶农的经济收入。

设立茶园旅游项目,不仅可以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将茶园升级为旅游景点,还可以提升自身茶园的知名度,吸引人们体验茶文化,带动茶叶销售,甚至带动当地发展,让茶农获得更多收入。

茶旅游将茶文化融入休闲、娱乐、放松和消费之中。它是与普通旅游完全不同的形式,极大地丰富了旅游的过程。大多数现代旅游让人觉得匆忙和疲惫。吃完一顿累人的饭,下车后,他们去各个景点拍照,买些纪念品。与茶游不同,它的游览速度较慢。人们可以漫步在茶树之间,感受茶的纯净,这大大提高了游客旅游体验与实践意识。

在城市生活中,人们每天都要工作和上学。日复一日s繁重的工作和课业又重又无聊,城市的空气也污染严重。车辆的尾气,工厂的污染,让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其实很脏,里面含有大量的灰尘,重金属等成分。长期呼吸可能导致呼吸道和肺部感染,尤其是在冬季的雾霾天气。在这样的情况下,谁不Idon’我不想离开喧嚣和污染的城市,来到茶园呼吸干净纯净的新鲜空气?

放下心中的烦忧,忘记工作中的困难,坐在亭子里,品一口自己刚采摘冲泡的醇香茶,品一口清凉的茶点,看看窗外碧绿的茶田。感觉清爽干净。有没有感觉整个人都被绿色过滤了?

据说从神农时代起,中国人就有喝茶的习惯。经过历朝历代的不断发展,每个地区的茶叶都有自己独特的特色和魅力。作为茶的衍生品,茶杯、茶盘、茶道、茶道也各有特色。因此,茶有着悠久的文化,集茶和旅游于一体的新兴旅游业必须抓住当地茶文化的特点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游客来到茶园,感受不同于城市的更为自然的生态环境。因此,茶园要保护好茶园及其附近的环境,适当修剪茶树的枝条,选择较好的茶树种植地点,将茶树与其他树种相结合,使整个茶园看起来更加美观,也能更好地吸引游客。

茶园也可以根据当地发展情况举办一些活动,如茶文化旅游节、茶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利用好当地资源,更好地将茶文化与旅游结合起来,促进自身品牌发展和产品营销。

茶道也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茶园还可以组织茶艺、茶艺表演,组织大家一起谈论品茶,让品茶成为一种享受,学习茶道知识,在继承传统中创新,让茶游更有特色。

茶园还可以拓展工业旅游项目,引导从事茶叶加工的工业企业加入,制定相关战略政策,政府也会加大帮扶力度,开发相关产品。

茶有许多保健作用,是最健康的饮料,尤其是在降低胆固醇和血压方面。通过旅游,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茶叶的功效,增加茶园之间的交流活动和药品、食品的研发,可以带动茶产业的销售和发展。此外,还可以开展研究项目,与学校合作开展寒暑假项目,让孩子们深入学习和感受生态文明和传统茶文化。

茶文化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令人向往。茶文化旅游是一个新兴的旅游项目,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它的发展前景一定很好。

5.茶文化景区

关键词:茶文化旅游开发

1.茶文化旅游发展的背景(旅游实际发展中的问题和瓶颈。比如旅游产品同质化,要多元化创新旅游开发可能方法:将旅游开发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使茶文化旅游开发成为可能)(简称)

2.为什么茶文化的发展是可行的?优势,历史,内涵。(缩写)

3.总的来说,目前的茶文化旅游发展措施:每种方法都可以用一个案例来说明(什么措施,如何实施,问题的具体表现)。)

4.根据三段介绍,总结发展的总体情况和特点。

5.根据三个案例存在的问题,总结不足,提出改进方法。

6.从前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茶文化旅游发展的前景。

它这不是一个副标题,但如果你知道什么写在每一块,你我知道这是什么标题。调整你在每一块写的内容。不考虑名单,总之想法很重要。

仅供参考。

6.我国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被誉为国饮。茶文化也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文化之一。随着新时代的到来,茶文化也需要创新。

茶文化创新应充分发挥以下特点:一是倡导茶为国饮,充分发挥茶的社会和谐功能;第二,把茶馆打造成城市中富有文化内涵的现代服务业;三是在名茶产区建设茶文化村;四是保护茶文化遗址,建设一批茶文化旅游区。

《茶经》出版于公元780年左右,7.中国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

年。《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最全、最全面的茶叶专著。它被称为茶的百科全书,是唐代陆羽写的。

本书是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起源、现状、生产技术、饮茶技巧和茶道原理的综合论述。它是一部划时代的茶学专著,是一部精辟的农业著作,是一部茶文化著作。将普通的茶艺提升为一门绝妙的文化技艺,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自陆羽撰写《茶经》以来,茶学专著相继问世,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茶事的发展。代表作品有宋代蔡襄的《茶录》,宋徽宗的《大观茶论》,明代钱春年的《茶谱》,古派的《茶录》,的《茶史》,清代刘元昌的0755-79000。

8.中国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中国早在唐朝就有茶文化,并流传到欧洲、日本、印度和东南亚国家。随着时代的进步,茶文化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中国茶文化与礼仪的关系

敬茶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礼仪这类似于西方社会的咖啡。朋友远道而来,要先奉茶以示礼貌,这种待客之道因地而异。他们中的一些人获得了元宝茶有些人得到的礼物是七茶。倒半杯茶通常是礼貌的,但不是满的;三茶道在一些地方很流行。茶艺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比如功夫茶在中国,哪一种茶道有严格的操作程序:

闻到茶的味道。主人和客人落座后,主人拿出茶叶,介绍品种的特点和风味,客人依次传嗅。

暖锅。首先,把开水倒入空水壶里,制成水壶

茶文化大致可以分为物质状态、制度、行为、心态四个层面。从事茶叶生产的人的活动和产品的总和,包括品茶所用的茶、水、茶具、桌椅、茶室等有形物品和建筑,就是物质文化的水平。

然而,人们例如,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历代统治者不断加强管理措施,称之为茶叶管理局,包括朝贡、税收、专卖、内销、外贸等。这是茶文化系统的一个侧面。

总之,中国的核心的茶道精神是和谐。和谐意味着天地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宇宙万物的有机统一与和谐,从而产生了天人合一实现后的和谐之美。

茶在礼仪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礼仪文化日益发展的今天,随着茶文化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茶文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礼仪。茶文化和礼仪文化密不可分。

中国茶文化的礼仪步骤

邀请客人喝茶。把茶杯放在托盘上,双手奉上。茶杯应该放在客人面前是右手。边说边喝,要及时给客人加水。客人应该善于品尝啜饮,用熏香填满他们的嘴,而不是让一头牛喝。

闻到茶的味道。宾主落座后,主持人取出茶叶,介绍品种的特点和风味,宾主依次传嗅。

暖锅。首先,将沸水冲入空锅中,使其变热。然后把水倒进茶船,一个紫砂茶盘。

装茶。用茶匙往空壶里装满茶叶,通常是半壶。唐不要用手抓茶叶,以免带来霉运或杂味。倒水续水乍一看似乎相对简单,但却是对客人文明礼貌服务的重要一环。所以倒水和续水都有具体的要求和操作规范。

服务员为客人倒水或续水时,必须敲门,经同意后方可进入客房、接待室或会议室。右手拿着热水瓶,转动热水瓶s把手伸到把手旁边,左手拿着一条小毛巾。将水倒入高脚杯,再倒满。用左手小指和无名指夹住高脚杯顶上的小球,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握住杯柄,将杯子从桌上拿下来,双腿一前一后,将水横着倒入杯中。

中国茶文化礼仪知识

第一,酒满敬,茶满欺。

因为酒是冷的,客人赢了当他们接手时,茶是热的。茶满了,杯子会很烫,会让客人手烫伤了。有时,杯子会因烫伤而掉落摔碎,给客人造成尴尬。因此,一般来说,茶只有八分饱。

第二,先敬后卑,先老后幼。

说请喝茶给别人,而对方会毫不拘谨、毫不客气地回以感谢。如果它这是一个拥挤的场合。it’当着大家的面把杯子拿回去放在桌子上不方便。第一次倒茶,要先尊老后卑,第二次再按顺序倒。接受倒茶时,要回敬:喝茶是给长辈的,要用中指在桌上轻弹两下,表示感谢;我用食物和中指在桌面上弹了两下来感谢我的同伴。

第三,客人在主人之前,消防员在最后

端茶的时候,除了论资排辈,还得先敬客人,再敬家人。在场的人都喝过茶之后,消防员,也就是俗称的内阁长官(煮茶泡茶的人),就可以喝了。否则会对客人不敬,被人说是欺软怕硬,不尊重别人。

第四,强客压主,响杯擦盘

客人可以喝茶时,不要把脚放在茶盘的边缘,喝完茶后,要轻拿轻放茶杯。他们可以不要让

当主人和客人正在喝茶时,中间来了一位新客人。主人要欢迎他们,马上换茶,否则会被认为是慢客,不尊重。换完茶,新客人要先喝第二口茶,如新客人一再推脱称呼却不敬。

八、暗中下逐客令

主人热情好客,以浓茶待客,但有时因为工作关系,长时间喝茶会让他对工作或客人产生思念话不投机。客人的夜访影响他的睡眠,主人故意不不要换茶,这样客人会察觉到主人在暗中命令他离开,否则他会感到厌烦。

九、无茶色,主人待茶,茶从浓到淡,冲了几次就要换茶了,如果不不要换茶,会被认为没有茶色。无茶色有两层意思。第一,茶叶无色,还在冲。对客人冷漠,没有表现出地主之谊。二是因为上一点中的引申是对人的不尊重,做事不认真,效果不显著。

十、茶三酒四谏桃二

潮汕人习惯在茶盘上放三杯,源于茶三饮四桃二(两个人在恋爱,在玩耍)的说法。他们一直认为茶要三个人喝,酒要四个人喝,方便猜拳和喝单。不过两个人出去看看风景,玩玩还是比较可取的。方便他们同意,满足他们的娱乐。

中国茶叶市场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分析

世界茶叶80%产在亚洲。中国、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和印度尼西亚五大产茶国的茶叶产量占世界茶叶总产量80%。中国茶叶产量从2000年的67.6万吨增长到2005年的93.4万吨,增长了38.1%。茶叶产值从2000年的90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155亿元,增长了72.2%,是世界发展最快的国家,并且在2005年,我国茶叶产量超过印度,重新夺回第一大产茶国地位,实现了以吴觉农为代表的近代茶人为之奋斗的目标。

一、推动茶产业发展的因素。

当前,我国茶叶产量、国内销售、茶叶出口都处于历史最好的水平。主要得益于地方政府资金支持,茶叶企业改革不断深入,新的资本进入,茶叶新技术在茶叶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以及茶叶新产品的开发等,这些都为我国茶叶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1、政策的支持。

近年来,各级政府对茶叶产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加大了对茶产业的投入,并且通过科技创新、结构调整、大力拓展国内外市场等措施,促进了我国茶产业的发展。在西部开发、扶贫政策和退耕还林等政策和资金的扶持下,各主要产茶省都发展了相当数量的新茶园。茶农在茶叶良好经济效益促进下,生产积极性不断高涨,并且加大了对老茶园的改造力度,淘汰了一些生产效益低的茶园。我国茶园面积由2000年的108.9万公顷,增加到2005年的130万公顷,增长了19.4%。近年来新发展的茶园基本上按照规范化要求进行建设的,生产能力高、茶园投入力度大,从而使得我国茶叶产量保持较快速度增长。

2、企业的多元化。

茶叶放开经营后,我国茶叶企业发生结构性变化,大多数国有加工、流通茶叶企业实现了股份化、民营化转制。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公司是北京市第一家实行改制的“老字号”茶叶企业,改制后的股本为3000万,国有(企业)参股20%,10%社会法人股,主要是两家上游生产企业,其他70%职工股。改制后企业的机制变活了,企业有了自主权,有了资金积累,通过几年来的运作,张一元的年销售量每年均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茶叶产业的发展,也吸引国内大的集团纷纷进入茶叶领域,云南制药企业盘龙云海和云南白药集团已经开始涉足茶产业。白药集团认为普洱茶的发展过程与云南白药的发展过程极为相似,初期都是小家小户分散式生产,后来随着工艺技术改进,规模化生产成为必然。云南澜沧江啤酒集团也把开发茶产品作为今后重要的发展目标之一。与此同时,个体私营茶叶企业在经过多年的市场经验积累,也开始得到快速发展,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北京更香茶叶有限公司发展到46家连锁店。

3、新的资本注入。

竞争的加剧需要重新整合我国现有的茶叶资源,许多茶叶企业已经意识到,只有引进资金,迅速扩张才能在市场中生存。北京老字号吴裕泰茶叶公司2005年组建吴裕泰股份有限公司,新公司由八位股东发起设立,总资产达到1亿元。改制前由于公司资金不足,无法快速向外扩张,新股东注资给公司扩张提供了便利。新注入的资金一方面对原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另一方面加速开店速度。拥有国内最大茶叶基地的云南龙生集团目前已经在资本市场上成功引进5500万元的风险资金,企业引进风险投资后,正在积极准备争取早日上市。2004年博闻投资集团以1.3亿元收购云南西双版纳勐海茶厂,强大的资本注入让茶厂得以快速发展;而在引资时,博闻投资集团的目的就很明确——要让云南勐海茶厂尽快上市,成为“国内茶叶第一股”。新组建的老字号企业吴裕泰股份有限公司下一步的计划也是上市。

4、产业的变化

茶叶加工由手工转向机械化,大多数的名优绿茶加工实现了半机械化生产,特别是小型名优茶加工设备得到广泛应用,极大提高名优茶加工的效率和茶叶产品的标准化水平,为规模化经营奠定了良好基础。

通过对加工工艺的改进,茶叶品质也在不断提高,适应了市场对高品质茶叶日益提高的的需要。例如乌龙茶通过采用空调做青,在夏季也能生产出高品质的乌龙茶。此外茶叶的清洁化生产也有了很好的开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茶叶质量安全要求也在日益提高。为了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各企业都加大了对厂房和设备的改造,大型的精制企业大多数已经通过ISO9000系列、HACCP等质量认证。乌龙茶出口企业精制加工基本实现了全自动化封闭式生产,为茶叶质量安全生产提供可靠保障。从2005年开始,国家对茶叶企业实行QS认证,进一步促进了茶叶初精制企业厂房和设备改造工作的开展。

5、市场的发展

茶叶消费热点转换很快,有机茶被消费者接受并迅速得到了认可,继绿茶、乌龙茶之后,普洱茶在国内市场兴起,有效带动茶叶消费市场不断升温。2003年以来,普洱茶发展迅猛,云南龙生集团过去是以生产绿茶为主企业,三年时间,普洱茶生产从少量到批量,2005普洱茶销量占到集团总销量的1/3,并且其利润率超越了其他品种。2006年计划把大部分原料加工成普洱茶。

与此同时,为了适应我国茶叶市场变化需要,国内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茶业批发市场网络,为茶叶的生产和销售构建十分有效的销售通路。目前,大约有60%的茶叶是通过批发市场进行销售的。我国茶叶批发市场已经具备了产品的收集、整理,价格的形成,以及产品的批发等功能,而且市场通过不断投入和改造,为交易双方提供包括信息、仓储、运输在内的服务功能。

6、茶文化的宣传。

茶叶市场的发展与茶文化推广十分不开的。最近几年,各地广泛开展的各项茶文化活动,有效地普及茶文化,宣传茶知识,带动茶叶消费的增加。以安溪县铁观音发展为例,在1990年以前,安溪的乌龙茶主要还是供应出口,国内消费主要集中在福建和广东两个省。到2002年,安溪乌龙茶内外销数量已平分秋色,全国各大中城市都有安溪县茶商和茶农的营销网络,而且乌龙茶内销价格也远高于外销茶的价格。现在,安溪铁观音内销量和金额远远超过外销数量。安溪铁观音发展一个十分重要原因就是政府重视茶文化的推广,从1993年开始,安溪县政府组织当地的茶商和茶农,把当地传统的赛茶方式推向市场,先后在香港、澳门、广东、上海、北京等地举办茶王赛,并且把当地乌龙茶的泡饮方式进行艺术提升,创造出一套完美的乌龙茶茶艺表演,让大家更加全面了解乌龙茶和乌龙茶文化。乌龙茶开始为越来越多的国内消费者所接受。安溪茶叶在成功地走出去后,又在2000年—2002年期间,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等单位合作,在安溪县举办了三次以茶文化为主体的大型宣传活动,并且投资建成全国乌龙茶最大的交易市场—--安溪中国茶都,安溪从乌龙茶重点产茶县开始向全国的乌龙茶信息中心、贸易中心、文化中心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国茶叶在世界上是产茶大国,但还不是产茶强国。与世界各主要产茶国比,我国茶叶生产还存在以下问题:

茶叶单产低

我国茶叶单产还处于较低水平。我国茶园面积占世界茶叶面积接近一半,但是产量只达到1/4。印度茶园面积为52万公顷,相当于我国的一半,但茶叶产量与我国基本持平。茶叶单产低,表明我国茶叶生产的效益低。造成单产低的原因主要是茶叶生产投入不足,良种化茶园所占的比重少,生产管理粗放引起的。

劳动效率低

茶叶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从茶叶的种植到采摘、加工和销售都需要大量人工。据统计,我国目前有8000万茶农,另外还有5000万以上人员从事茶叶销售、茶馆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工作。但是,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茶叶生产劳动效率低问题。2004年,我国人均产茶只有10.4公斤,而印度为546公斤、斯里兰卡为402公斤、肯尼亚是为649公斤。在南方茶叶产区,很多农民并不是专业从事茶叶的生产,而是从事多种农副产品的生产。加上缺乏必要的技能培训,普遍存在专业技能缺乏等问题。这与国外茶农有很大区别,在印度、斯里兰卡和肯尼亚,茶农受雇于农场主,大多数人只从事茶叶生产工作,并且经过良好的职业培训,能够熟练掌握各种专业技能。

组织化程度低

1984年茶叶放开经营后,我国大多数茶园已经承包给农户,茶叶生产是以家庭为单位。在印度、肯尼亚、斯里兰卡,他们大多以大型农场为主,实行企业化的管理和经营。日本和台湾和我们一样,茶园的所有权也归农户所有,但是他们建立了十分完善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并且组建合作社,实现合作生产,也较好解决茶叶生产分散问题。我们国家在把茶园承包给农户后,并没有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民是一家一户独立生产,没有形成联合,由于管理水平的不一致,导致茶叶生产和经营过度分散。

茶叶的标准化程度低

茶叶商品化程度越高,对茶叶的标准化水平和加工工艺要求也就越高。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茶叶加工的机械化。目前,我国名优茶生产还不能实现全程的机械化加工,大多数还是采用手工制作,作坊式生产。大宗茶生产也是采用半机械化加工,不仅生产效率低,而且生产产品的标准化水平也不高。在印度、斯里兰卡和肯尼亚,茶叶加工已经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生产。在日本不论是茶园的管理,还是茶叶的加工,也都基本实现了标准化管理,机械化生产。生产的产品一致性很高,为茶叶品牌化经营奠定坚实的基础。

缺乏龙头企业

目前,国内市场处于竞争无序的混乱状态,市场分散,大多数为中小型企业,对于某个地区来讲,有区域性的龙头企业或者知名品牌,但就全国市场而言,没有一家企业可以占据2%的市场分额。这种状况,不能够发挥规模化生产的效应,不利于资源的优化组合,不利于品牌的树立。今后一段时期,整个茶产业将面临大的整合,竞争将日益激烈,大量的茶企业将被购并或者被淘汰出局,强者更强,弱者出局。

三、几点建议

不断变法和发展的中国茶叶市场给企业带来众多的机会,因此,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是行业发展的关键,也是企业正确投资的关键。根据当前茶叶发展现状,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把握市场热点转换。

从目前情况看,产量增加,市场热点不断,多茶类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市场主要特征。2004年非典时期引发的绿茶消费热,2005年铁观音消费热,2006年普洱茶消费热,几乎每年都有新的消费热点形成,很好带动茶叶消费整体上升。尤其是普洱茶热的兴起,对我国现阶段茶叶市场将会产生较深远的影响。首先,其他的茶叶都是愈新愈好,而普洱茶越陈越值钱,这样普洱茶除了具有商品本身饮用价值外,还具有收藏价值。二是与其他茶叶品种相比,普洱茶生产能够形成规模生产。普洱茶只要是云南大叶种晒青茶,都可以作为原料。发酵过程类似葡萄酒的生产,可以通过控制温度和湿度来形成质量相对一致的品质;此外,其他茶叶品质最主要取决于原料,而普洱茶更多是在工艺,将不同等级的茶叶拼配在一起可以调出不同风格的口感,厂家可以采用自己独特的工艺形成独有的品质,有利于品牌的树立。

分析这几年茶叶市场热点,非典带动绿茶的消费热带有一定偶然性,是一次成功的事件营销。但是,铁观音和普洱茶热的形成,是对茶叶品质特征准确把握和有效的宣传,成功创造出新的市场发展空间,对行业更具有影响力。我国是多茶类的国家,每个茶类都有不同的品质特征,个性化十分明显,如何根据消费者不同的需求,通过对加工工艺和品饮方式的改进,形成市场卖点,促进需求的增加,使各个茶类都能够协调发展,这样才能使我国多茶类优势得到充分发挥。铁观音热形成是经过十多年的市场培育,普洱茶热更具有创新的成份,绿茶热很好利用非典事件,下一个热点需要形成同样需要依靠创新和大家共同培育。

(二)发展名优茶,兼顾大宗茶。

我国名优茶的产量从2000年14.4万吨,增长到2005年的25万吨,增长了73.6%。名优茶的产值从55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110亿元。名优茶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逐年在增加,到2005年,名优茶的产值已经占到茶叶总产值的71 %。名优茶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提高茶叶行业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推动力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品质的要求已经提上日程,现在许多企业已经开发出有机茶,打造名优茶品牌将是茶企业必经之路。但是,目前名优茶已经遇到了成本不断上升的问题,不少地区已经出现采茶工不足的问题。名优茶的发展日益受到限制。由于在产品质量上过分注重外形,不仅给采摘带来困难,而且增加了加工工艺的复杂程度,这也是名优茶不能完全实现机械化采摘和加工的重要原因,也是制约名优茶规模化经营的重要原因。如何引导茶叶消费由重外形向重内质转变,是名优茶今后能否继续得到快速发展的关键,尤其是名优绿茶显得更为迫切。这几年,有机茶发展已经使部分消费者改变对茶叶品质的判别标准,从外型转向内质,而且逐渐把安全、好喝作为判断品质的标准。普洱茶市场兴起,可以说是对传统茶叶品质判断标准的颠覆,并且创造了新的市场发展空间。随着QS制度的全面实行,茶叶销售逐渐要从散装茶销售转向包装茶的销售,这将会为众多品牌企业带来机会,应该通过包装和品饮方式的创新来促进饮茶方式的改变。

另外,企业过分重视名优茶生产和经营,不愿意生产适合普通消费者的中低档茶叶,这也是制约当前茶叶企业规模扩张的问题。其实,大宗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国茶叶市场需要象“猴王”“京华”等质量稳定“老百姓”品牌的茶叶。今后,茶叶还面临进入超市销售的问题,这也急需发展中低档品牌的包装茶叶。

(三)打造茶叶品牌。

茶叶品牌有两类,一类是产品品牌,以中茶、竹叶青、大益和龙生为代表;一类是通路品牌,以天福、吴裕泰、张一元位代表。从这几年情况看,由于茶叶市场发育不成熟,通路品牌发展较为成功,适应了目前茶叶消费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趋势。天福连锁经营在全国扩张很快,已经有600多家连锁店,成为国内最具有影响力的企业之一。其他的大多数还是区域性品牌,但是,成长数度也十分惊人。北京市场上知名品牌吴裕泰已有122家店,张一元也有85家店。从市场发展看,茶叶销售今后必须走复合通路,除了传统营销模式外,网络营销等新型营销模式也将被应用到茶叶销售中来,这对企业将提出更高的要求。企业一方面要通过扩大连锁经营规模,来迅速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必须通过对企业资源进行整合,延伸企业经营的深度和广度,形成具有个性化产品和品牌。因此,具有实力的茶叶企业除了要加强通路建设外,还要加大企业对茶叶资源的控制能力,包括建立生产基地。我国产茶面积分布很广,资源也很丰富,但是优质资源有限,而且茶叶品质受当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影响很大,特别是国家加大对原产地产品保护后,这些资源今后会成为稀缺资源,更具有价值。

(四)发展茶产品深加工

我国茶叶产能很大,如果全部投入生产,我国茶叶产量将远远超过目前的水平。因此,通过发展茶叶深加工,拓宽茶叶的应用领域,提高茶叶的消费量,也是我国茶叶能够得到持续发展的关键。在发展茶产品深加工方面,我国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日本的茶叶深加工产品开发延伸到生活的各个领域。用乌龙茶、绿茶、花茶等为原料加工制成的茶饮料,销量已超过可乐等碳酸饮料,成为日本最常见的饮料。日本商店中的茶食品也琳琅满目,而应用茶叶提取物儿茶素等制作的抗菌、除臭产品更是多达数百种,茶叶有效成分还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洗涤剂、茶染服装等。在我国,茶饮料、茶食品也已经具有相当规模,只是应用领域还有待于进一步扩大。

(五) 关注茶文化产业的发展

我国有悠久的茶叶历史,茶文化底蕴十分深厚,而且各民族的饮茶习俗各不相同,为我们提供了十分广泛的茶文化宣传资源。国家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茶叶行业同样要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为新的引擎,推动产业升级。以茶文化为题材的旅游业、影视业、出版业、艺术品经营业、动漫业等同样也可以形成新的茶文化产业。现在,以经营茶文化为主体的企业也越来越多,例如以北京老舍茶馆和上海湖心亭为代表的依托地方特色茶文化为经营载体的茶馆企业。以北京圣唐古驿为代表的茶馆、茶博物馆等设计装修企业,以读图时代为代表的茶文化出版企业,加上茶叶的包装设计、茶具制作、广告宣传等,已经形成茶文化创意产业的雏形。应该说,我们的茶文化创意产业还刚开始,但是发展空间很大,我们要深入理解茶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和外延,引导茶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019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