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吴川梅菉桥历史和简介
梅菉,原为圩名,在梅菉头,公元1621~1627年(明朝天启年间)(一说为1594年)迁龙窖(即今梅菉向阳市场附近),统称为梅菉圩。
1926年梅菉划为独立市,下设康宁、义平、同德诸镇。1932年设梅菉市管理局,隶属民政厅。
1947年为梅茂县治,1951年合诸镇为梅菉镇。1952年为吴梅县治。
1953年为吴川县治。1958年吴川与化县合并为化州县,梅菉划为公社。
1961年复吴川县治,仍镇制。1996年吴川撤县建市,梅菉镇改为梅菉街道,辖18个社区,2002年正式行使办事处职能。
2.吴川梅录的商业氛围
关于吴川及周边商业前景的预测: 吴川——商埠古镇 富庶之乡 地理交通 吴川市位于广东西南部,全市面积848.5平方公里,地处湛江和茂名两市之间,濒临南海,物埠民丰,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水陆交通极其便利:325国道横贯东西全境,境西10余公里可达南方大港湛江港和飞机场,境北10余公里有水东港,筹建中的茂(名)海(安)铁路和广湛高速公路分别从我市经过,交通十分方便。
境内有内河港梅录港以及可直航港澳的国家二级装卸口岸黄坡港,与市区相连的博茂港将扩建成为万吨级泊位的渔商两用港。四通八道的水陆立体交通网,为吴川产业发展、经济繁荣构建了绝佳的平台。
旅游文化 吴川历史悠久,文物古迹颇多,“延华弄月”、“一览赁高”、“极浦渔归”、“渔翁撒网”、“东海朝阳”、“通驷垂虹”、“丽山樵唱”、“限门飞雪”等八景闻名遐迩。同时,吴川人杰地灵,历代人才辈出,粤西地区唯一的状元林召棠,中国首任驻美大使、晚清外交事务重臣陈兰彬,民国名将李汉魂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的故居都被开辟为旅游景点供游人瞻仰。
48公里的漫长海岸线赋予吴川众多曲线迷人的海湾,吴阳金海岸、塘尾怡景湾、覃巴吉兆湾、王村港度假区、江心岛乐园等主要景点都盛名远扬。尤其是覃巴镇的吉兆湾,已建成省级旅游度假区,并通过国家3A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验收,年接待国外、港澳、珠三角、茂名、湛江等地游客60多万人次。
作为国家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吴川的飘色、泥塑、花桥盛名远播,令人叫绝,倾倒了无数游人,被誉为“梅录三绝”。现在,吴川每年正月十六、十七搭花桥、造泥塑、游飘色,吸引八方宾客和游人,逾百万人次慕名而来,争相目睹这一盛况。
日趋成熟和繁荣的旅游业,极大地 *** 了吴川酒店、零售业的市场消费,社会消费额也水涨船高。 经济产业 千百年来,善良聪颖的吴川人民不仅缔造了辉煌的人文历史,更缔造了昌盛的商业文明,自古以来就是云、桂及我省南部土特产与外洋货物的集散重镇,商业兴旺繁荣,素有“小佛山”之称。
新世纪的吴川继往开来,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羽绒业、塑鞋业、建筑业等支柱产业,拥有“中国羽绒之乡”、“塑鞋王国”等美誉。其中尤以羽绒业最为兴旺,已逐渐发展为全国最大羽绒基地,产品不仅占领国内各大市场,还远销美国、日本、欧盟、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同时,吴川有上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20余各,全市的建筑队伍遍布全国各地,部分已打进海外建筑市场,被誉为“建筑之乡”,建筑规划、设计与施工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精品房产项目层出不穷。 目前,吴川有各种所有制工业企业4000多家,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工农业总产值、财政收入等每年都以10%以上的速度递增,是粤西地区最富裕、消费力最强的县级市。
尤其是去年,吴川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据湛江市统计局年报统计,吴川市2005年GDP达46亿多元,同比增长14.2%,增速超过湛江市、广东省和全国水平,在湛江五县市中排列第一;全市工业总产值达67.82亿元,同比增长1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93亿元,同比增长18.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1亿元,同比增长20%。
在产业兴旺、经济繁荣的同时,吴川人民的消费观念正日趋成熟,消费品位、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也与日俱增。 市场消费 吴川现有人口110多万,城区密布20多万消费群体,15分钟消费力达30万人,30分钟消费力达60万人。
同时,吴川历来就有全民经商的优良传统,城乡一体化程度非常高,拥有很多全国闻名的富庶乡村,其消费能力丝毫不亚于城区。据了解,吴川现有蛤岭村、芝蔼村、林屋村共3条国家级文明村,还有4条省级文明村和500条吴川级文明村,村村都是小康之户,村村都有水泥硬底公路直通市区,直接保证全市110万的客源半小时内可直抵城区。
拥有如此庞大的消费群体,吴川的消费能力绝对不可小觑,是粤西地区消费力最强的县级市,消费水平仅次于湛江市区。 图为2006年元旦同德城品牌街服装秀,是吴川消费群体的热门。
吴川人具有追求时尚、敢抛浪头的风气。 6万平方米商业面积建成后将是目前粤西地区规模最大、配套管理最先进、功能最齐全的现代购物中心,被誉为“吴川的天河城”。
在商业规划设计上引入目前世界最流行的Shopping Mall理念设计,融合了现代购物中心全部先进元素.1、南面和北面分别优两个上千平方米的门前广场;2、宏伟而具有现代商业气势的外立面;3、上千个停车位的大型停车场;4、具有强烈震撼力和视觉冲击力的挑空中庭;5、愉悦的人流动线和顺畅的物流动线;6、包括2台观光电梯和20余台手扶电梯在内的共30台电梯所组成的垂直交通网络;7、时尚而亮丽的店面效果;8、先进而舒适的购物环境。同德城购物中心的硬件设计达到国内一流水平,采用最先进的中央空调系统、中央消防联动监控系统、人流监控系统及商场导购指示系统,具安全性、舒适、可控性和便利性。
规划为精品百货区,以国美电器、麦当劳、屈臣氏为主力店,设有珠宝街、电讯数码城、化妆品专区、以服饰为主的潮流。
3.吴川梅录的商业氛围关于吴川及周边商业前景的预测: 吴川——商埠古镇 富庶之乡 地理交通 吴川市位于广东西南部,全市面积848.5平方公里,地处湛江和茂名两市之间,濒临南海,物埠民丰,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水陆交通极其便利:325国道横贯东西全境,境西10余公里可达南方大港湛江港和飞机场,境北10余公里有水东港,筹建中的茂(名)海(安)铁路和广湛高速公路分别从我市经过,交通十分方便。
境内有内河港梅录港以及可直航港澳的国家二级装卸口岸黄坡港,与市区相连的博茂港将扩建成为万吨级泊位的渔商两用港。四通八道的水陆立体交通网,为吴川产业发展、经济繁荣构建了绝佳的平台。
旅游文化 吴川历史悠久,文物古迹颇多,“延华弄月”、“一览赁高”、“极浦渔归”、“渔翁撒网”、“东海朝阳”、“通驷垂虹”、“丽山樵唱”、“限门飞雪”等八景闻名遐迩。同时,吴川人杰地灵,历代人才辈出,粤西地区唯一的状元林召棠,中国首任驻美大使、晚清外交事务重臣陈兰彬,民国名将李汉魂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的故居都被开辟为旅游景点供游人瞻仰。
48公里的漫长海岸线赋予吴川众多曲线迷人的海湾,吴阳金海岸、塘尾怡景湾、覃巴吉兆湾、王村港度假区、江心岛乐园等主要景点都盛名远扬。尤其是覃巴镇的吉兆湾,已建成省级旅游度假区,并通过国家3A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验收,年接待国外、港澳、珠三角、茂名、湛江等地游客60多万人次。
作为国家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吴川的飘色、泥塑、花桥盛名远播,令人叫绝,倾倒了无数游人,被誉为“梅录三绝”。现在,吴川每年正月十六、十七搭花桥、造泥塑、游飘色,吸引八方宾客和游人,逾百万人次慕名而来,争相目睹这一盛况。
日趋成熟和繁荣的旅游业,极大地 *** 了吴川酒店、零售业的市场消费,社会消费额也水涨船高。 经济产业 千百年来,善良聪颖的吴川人民不仅缔造了辉煌的人文历史,更缔造了昌盛的商业文明,自古以来就是云、桂及我省南部土特产与外洋货物的集散重镇,商业兴旺繁荣,素有“小佛山”之称。
新世纪的吴川继往开来,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羽绒业、塑鞋业、建筑业等支柱产业,拥有“中国羽绒之乡”、“塑鞋王国”等美誉。其中尤以羽绒业最为兴旺,已逐渐发展为全国最大羽绒基地,产品不仅占领国内各大市场,还远销美国、日本、欧盟、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同时,吴川有上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20余各,全市的建筑队伍遍布全国各地,部分已打进海外建筑市场,被誉为“建筑之乡”,建筑规划、设计与施工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精品房产项目层出不穷。 目前,吴川有各种所有制工业企业4000多家,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工农业总产值、财政收入等每年都以10%以上的速度递增,是粤西地区最富裕、消费力最强的县级市。
尤其是去年,吴川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据湛江市统计局年报统计,吴川市2005年GDP达46亿多元,同比增长14.2%,增速超过湛江市、广东省和全国水平,在湛江五县市中排列第一;全市工业总产值达67.82亿元,同比增长1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93亿元,同比增长18.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1亿元,同比增长20%。
在产业兴旺、经济繁荣的同时,吴川人民的消费观念正日趋成熟,消费品位、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也与日俱增。 市场消费 吴川现有人口110多万,城区密布20多万消费群体,15分钟消费力达30万人,30分钟消费力达60万人。
同时,吴川历来就有全民经商的优良传统,城乡一体化程度非常高,拥有很多全国闻名的富庶乡村,其消费能力丝毫不亚于城区。据了解,吴川现有蛤岭村、芝蔼村、林屋村共3条国家级文明村,还有4条省级文明村和500条吴川级文明村,村村都是小康之户,村村都有水泥硬底公路直通市区,直接保证全市110万的客源半小时内可直抵城区。
拥有如此庞大的消费群体,吴川的消费能力绝对不可小觑,是粤西地区消费力最强的县级市,消费水平仅次于湛江市区。 图为2006年元旦同德城品牌街服装秀,是吴川消费群体的热门。
吴川人具有追求时尚、敢抛浪头的风气。 6万平方米商业面积建成后将是目前粤西地区规模最大、配套管理最先进、功能最齐全的现代购物中心,被誉为“吴川的天河城”。
在商业规划设计上引入目前世界最流行的Shopping Mall理念设计,融合了现代购物中心全部先进元素.1、南面和北面分别优两个上千平方米的门前广场;2、宏伟而具有现代商业气势的外立面;3、上千个停车位的大型停车场;4、具有强烈震撼力和视觉冲击力的挑空中庭;5、愉悦的人流动线和顺畅的物流动线;6、包括2台观光电梯和20余台手扶电梯在内的共30台电梯所组成的垂直交通网络;7、时尚而亮丽的店面效果;8、先进而舒适的购物环境。同德城购物中心的硬件设计达到国内一流水平,采用最先进的中央空调系统、中央消防联动监控系统、人流监控系统及商场导购指示系统,具安全性、舒适、可控性和便利性。
规划为精品百货区,以国美电器、麦当劳、屈臣氏为主力店,设有珠宝街、电讯数码城、化妆品专区、以服饰为。
中华鲟(Aclpenser Sinensis Grdy)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远在公元前1千多年的周代,就把中华鲟称为王鲔鱼。中华鲟属硬骨鱼类鲟形目。鲟类最早出现于距今2亿3千万前的早三叠世,一直延续至今,生活于我国长江流域,别处未见,真可谓“活化石”。
中华鲟系我国特产鱼类,体纺锤形,体表披五行硬鳞,吻长,口腹位,歪尾。这是一种海栖性的洄游鱼类,每年9—11 月间,由海口溯长江而上,到金沙江至屏山一带进行繁殖。孵出的幼仔在江中生长一段时间后,再回到长江口育肥。每年秋季,当中华鲟溯江生殖洄游时,在各江段都可捕到较大数量的中华鲟,故有“长江鱼王”之称。成体的中华鲟体大而重,雄体一般重68—106公斤,雌的130—250公斤,据称,最高的记录竟达 500公斤。中华鲟产卵量也很大,一条母鲟一次可产百万粒鱼子,只是成活率不高,最后成鱼的仍为少数。因为长江水流较急,在动荡的水浪中进行受精,自然受精不完全,这就淘汰了一批鱼卵。受精卵在孵化过程中,或遇上食肉鱼类和其它敌害,或“惊涛拍岸”,又要损失一大批。即便孵成了小鱼,“大鱼吃小鱼”,还会有一定的损失。如此“三下五去二”,下的鱼子虽多,能“成鱼长大”而传宗接代的却不多。实际上,这是动物在进化过程中生殖适应的结果。凡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幼子损失大的种类,下子则多;反之,则少。这不是“上帝”的安排,而是那些下子少、损失又大的种类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淘汰了。
中华鲟虽然个体庞大,但却摄食“斯文”,只以浮游生物、植物碎屑为主食,偶而吞食小鱼、小虾。据统计,长江上游每年可产中华鲟2、3万公斤。但近年来捕捞过多,加之此鱼繁殖率低、成熟期长(10年左右),其种群数量已日趋减少。为使这种我国特产的“活化石”免遭灭顶之灾,有关部门已把中华鲟列为保护对象。但有些具体问题仍有待解决。譬如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建成后,切断了中华鲟由海口上溯金沙江生殖洄游的通道,以致那些大腹便便的母鲟,被阻于坝下而丧身。如何解决坝区的鱼道问题,已迫在眉睫。可喜的是,据悉,有关中华鲟的人工繁殖和放流工作已试验成功。如若通过具体实践,使中华鲟能在淡水中定居并繁衍后代,那就更有现实意义了。
我国曾在辽宁北票晚侏罗世(距今1亿4千万年前)地层中发现过鲟类化石,名北票鲟。这种鲟只在两体侧有一行侧线鳞,其它体表裸露,与中华鲟体披五行鳞者不同
鲟形目鲟科鲟属的一种。又称鲟鲨、大腊子。因产地是中国而得名。体长1.7~3米;体重 40~ 378千克,最大个体重达500千克以上。体梭形。吻尖长。尾歪形。体具5纵行骨板状大硬鳞 。 一般头部和体背侧青灰色或褐色 , 腹部白色,各鳍均为青灰色,侧、腹板间的侧板下方体色有过渡区。
分布于太平洋西北及中国海南岛以东到黄渤海等海区和珠江、钱塘江、长江、黄河等淡水河流。为洄游性的底层鱼类。由海入江,喜聚于河口。成熟群体10~11月在江河上游产卵于深潭和水流湍急河床岩石壅 积处 。性成熟 9 ~ 25龄。怀卵量47.5~144.5万。卵沉性,椭圆形,灰绿色 ,具粘性。生长较快。以动物性食物为主,产卵期一般停食。
鲟类最早出现于距今2亿3千万前的早三叠世,一直延续至今。
鲟科动物在两亿年前曾经盛极一时,资格比恐龙还老。现代鲟只是它们的子遗,所以中华鲟是有名的活化石,对古生物学,地质学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中华鲟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远在公元前1千多年的周代,就把中华鲟称为王鲔鱼。它的吻尖突,口小无牙,身体呈椭圆筒形。口前有四条触须,用来搜寻水底的无脊椎动物、小鱼和其他食物。中华鲟鱼是大型洄游性鱼类。它们像游牧民族,生在江河里,长在海洋中,在那里成长、发育,成熟期约需9-12年。完全成熟后,再迁移到我国浅海地区进入河口,在那里肥育、栖息。秋季,顺长江逆流而上,直至长江上游的金沙江一带产卵繁殖。幼鱼孵出后,便跟随着亲鱼远征,向河口、海洋游去。中华鲟鱼的寿命很长,可活一二百年。鱼体可长达2米以上,雌鱼体重约二三百千克。中华鲟鱼肉质肥美,卵可制鱼子酱,是珍贵食品;鳔和脊索可制鱼胶,所以过去一直遭到过度捕捞。许多水利工程由于忽视生态平衡,也使这种鱼类自然资源遭受严重影响。现在,中华鲟鱼有濒于灭绝的危险,因此要求严加保护。
近年来,水质的污染,对中华鲟亲鱼的性腺发育、自然繁殖受精卵的孵化以及幼鲟的生长和发育均不利。受水质污染的影响,长江口幼鲟分布范围已明显缩小,如70年代以前,中华鲟幼鱼曾是杭州湾的四种主要捕捞对象之一,目前,该水域已难觅幼鲟踪迹。而长江口的幼鲟也因水质污染出现了肝癌病变。80年代后,中华鲟产卵群体中性别比例严重失调,雌、雄比已达到3:1甚至5:1,中华鲟雄性亲鱼精子活力逐年下降,也可能与长江水质污染有直接关系。
葛洲坝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对中华鲟的生存环境造成影响。这项工程建设以前,产卵的中华鲟逆水而上一直到达金沙江,葛洲坝截断长江水道后,洄游的中华鲟只能到达坝下,产卵江段由原来的800公里缩减到7公里,产卵场数量由原来的16处减少到1-2处,产卵场面积也只有0.4平方公里,这使得产卵洄游的中华鲟数量锐减。
中华鲟数量减少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人为捕捞。1988年以后,中华鲟虽然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但每年仍有相当数量的中华鲟被误捕和非法捕捞。仅宜昌江段,1986-1996年间,渔民误捕放流的中华鲟就达155尾,还有沿江的部分渔具对幼鲟资源的破坏也较严重。调查表明,1988-1992年间,仅在中华鲟幼鱼集中分布的长江口崇明岛东部滩头及其部分延伸浅滩,每年幼鲟的总误捕量为6350尾至7060尾。除此之外,中华鲟数量减少还因为初次性成熟年龄较高、重复繁殖间隔时间长、受精卵存活率低等自身及其它方面的原因,自身繁殖存活率低等方面的原因。
有关单位的调查资料记载:1981-1990年产卵洄游的中华鲟年平均为2079尾,1998年为680尾,1999年为601尾,2000年约343尾,2001年为257尾。统计资料表明,中华鲟资源急剧下降,而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
为保护好中华鲟的繁延,国家和相关地方均采取多种保护措施。
1988年,中华鲟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1996年,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
2002年,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长江口中华鲟幼鱼自然保护区。
建立宜昌和荆州中华鲟保护站。1986-1996年的十年间,仅宜昌江段,渔民误捕放流的中华鲟达155尾。
建立了中华鲟幼鱼抢救站,对误捕的受伤的中华鲟幼鱼进行抢救和护养,每年可抢救放生幼鲟数十尾至数百尾。
进行人工繁殖并将幼鲟放流长江。本世纪70年代,中华鲟人工繁殖在金沙江产卵场采获得初步成功,并且进行了少量放流。1983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在葛州坝下成功地进行了人工繁殖,同时也进行了人工放流。此后,原水利部中华鲟研究所也成功进行了人工繁殖。由于中华鲟人工繁殖的技术日趋成熟,特别是中华鲟人工蓄养成熟,使放流能够有计划地进行,中华鲟培育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大规模的人工放流成为可能。目前采用的标记方法,还可以区分人工放流与天然繁殖的幼鲟。
长江水产研究所1997年开始,中华鲟苗种培育技术有新突破,大规模培育中华鲟成活率达到80%或更高,1998年在培育出约8万尾体长12-20厘米中华鲟幼鱼,大大突破了历史记录,为大规模人工放流奠定了基础。
从1983年至1998年底,几家科研所共向长江、闵江、珠江等水域放流各种规格的中华鲟约580万尾。到2004年底,向长江水域放流10厘米规格的中华鲟幼苗约60万尾。1981年以来共放流各种规格中华鲟600多万尾及大规格中华鲟鱼苗千余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