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苹果套袋现状、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2 02:48:38
字号:

近年来,苹果套袋作为生产优质、高档、出口果品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在果品产区越来越受到生产部门和果农的高度重视,并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为了更好的了解我省苹果套袋情况,我们前后深入平陆、盐湖区、万荣、吉县、襄汾、尧都区、榆次区、祁县等县区,同当地县果业局、果农和果品经纪人等有关人员,就我省苹果套袋问题进行了专项调查。结果表明,我省苹果套袋技术实施效果明显,在提高果品质量、增加果农收入方面作用显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山西省苹果套袋现状、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

1全省苹果套袋现状

1.1苹果套袋发展迅速

为了适应国际市场以及消费者对优质、安全果品的要求,上世纪90年代初我省运城市果业局组织人员到山东省考察苹果套袋技术,并在小面积范围内进行试点,经过五六年的探索,不断地总结经验,直至1997年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开。以后,有的县市由纸袋到膜袋再到纸袋,有的县市由纸袋到膜袋再到纸+膜袋,最后根据各地的气候特点、立地条件、水肥情况、生产目的及经济条件等多方面综合考虑确定合适的套袋,苹果套袋数量从少到多,呈直线上升。截止2006年底,全省苹果套袋数量达到150亿个,其中苹果套纸袋(包括纸+膜袋)数量约60亿个,套膜袋约90亿个,分别占苹果套袋数量的40%、60%。

1.2套袋苹果市场销路好,效益明显

苹果套袋技术的实施,给果园生产带来了勃勃生机。所生产的果品除了品质有很大的提高外,其售价也随之上升,销路十分看好,套袋产生的经济效益明显。全省苹果套袋中,以嘎拉、华冠为主的中早熟苹果占套袋量20%,以红富士为主的晚熟苹果占套袋量80%。在套纸袋果中,以嘎拉、华冠为主的中早熟苹果,平均价格为2.6元/kg;以红富士为主的晚熟苹果,平均价格为2.5元/kg。在套膜袋的果中,以嘎拉、华冠等为主的中早熟苹果,平均价格为1.2元/kg;以红富士为主的晚熟苹果,平均价格为1.6元/kg。套袋增加了果农收入和调动了果农在苹果套袋生产中的积极性。

1.3苹果套袋,优果率和商品率大幅度提高

据调查,全省套袋苹果的优果率由2005年的60%提高到2006年的70%,总的表现为果面干净,果形端正,着色均匀,果品整体质量普遍提高。以临汾市上阳村苹果套中档内红纸袋为例,商品果率和优果率分别达到90%和85%。

1.4套袋果的出口量越来越大,出口势头越来越高

由于业务部门每年对果农进行苹果套袋操作规程的技术培训,在套袋前帮助果农调运果袋,督促果农套袋前浇水、喷药、补钙、选果等,从而使果品的优质率大幅度提高,规模化苹果出口基地逐步形成。国内国际果品出口公司,纷纷来到我省平陆、万荣、祁县等地安营扎寨,组织出口。2006年秋季出口套袋的金冠苹果地头价为每1kg2.76元,中高档纸袋红富士苹果以每1kg4元、3.6元、3元等价格,分别销往俄罗斯、西班牙、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总出口量约7.5万t(吨),形势十分喜人,苹果生产已成为我省的支柱产业之一。

2当前苹果套袋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果袋种类繁多,质量难以保证

当前市场上销售的果袋有“运红”牌、“财神”牌、山东的“香果”牌、“森泉”牌、“凯祥”牌、河北省的“信泉”牌、“惠丰”牌、河南的“乐园”牌、万荣县的“玉田”牌,还有祁县、平遥等地个人小规模生产的果袋,果袋种类繁多,质量难以保证,造成果农难以选择的局面。同时由于果袋质量没有专业机构认证,因而果袋质量也存在一些问题,进而影响果品质量,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是果袋上无固定铁丝的比例过大;第二是果袋下面的通气孔打不开的太多;第三是果袋用纸质量不稳定,有的厂家甚至有好有劣,有意掺杂。

2.2套袋技术不规范,轻视配套技术

果农在苹果套袋生产中,一方面对套袋技术掌握不到位。调研期间,发现在套袋应用过程中,不少地方还存在操作技术不规范的问题。有的封口不严,有的果袋未撑开而粘贴果面,有的损伤了果柄,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另一方面轻视苹果套袋的配套措施:第一是有的果园在套袋前不喷防治轮纹烂果病的特效药,或只喷1~2次保护性的防病药剂,再加上套袋费时费工,致使果子在套袋前已染病菌;第二是不进行严格的疏花疏果和定果;第三是不进行果树生长季节的修剪,树体透光度达不到30%左右;第四是套袋果采后处理不当,采收后不能尽快放入冷凉处。

2.3中高档袋比例小,投入有困难

全省苹果套袋中,套膜袋量较大,套纸袋量较小,尤其是使用中高档纸袋量更少,致使高、中档果品质量结构严重失调,农药残留超标果品占有一定比例,苹果出口遇到多处壁垒,苹果产业整体效益低下,农民增收幅度较小。果农对果袋投入有较大困难,影响了积极性。

2.4外销龙头企业少,销售渠道不畅

当地出口外销的龙头企业太少,不能拉动产供销一体化。从而使高质量的套袋果子没有卖到应有的价格,即高投入得不到高回报,影响了果农套高中档果袋的积极性。

3今后应采取的措施

3.1选择果袋企业,保证果袋质量

针对当地果农的经济、水肥等情况,由当地业务部门首先将果袋厂家进行登记造册,全面了解省内果袋厂家的基本情况,征集省外著名果袋生产企业,进行果袋厂家的招标,明确果袋纸张质量、果袋的商标名称、规格、价格,最后由专业机构检验认证确定质优价廉的果袋企业,由业务部门和果袋企业签订合同。果袋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将由企业负责,并由业务部门统一调袋,统一发放给果农。这样,一方面可以根据当地水肥情况、不同品种特性选择果袋,保证果袋质量;另一方面又解决了果农选果袋难的问题,果农套袋的积极性将会进一步提高。

3.2加强技术培训,全面提高果农的技术素质

由于果农文化水平低,科技素质不高,因此各级果业部门要加强对果农套袋时期、套袋方法等操作技术规程的培训。首先,在培训方法上,专业技术人员要理论联系实践,到果园实地操作培训讲课,使果农严格按照《果实套袋操作技术规程》进行套袋;其次,加强果农对套袋配套栽培措施的重视。苹果套袋栽培是一个系统的生产过程,套袋只是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确保通过套袋生产出精品高档果,重要的是落实系列配套栽培措施,做好套袋前的浇水工作、疏花疏果、病虫害防治和树体生长季节的整形修剪以及果实采后处理等工作。

3.3政府实行套袋补贴,提高果农套中高档果袋的积极性

为了使我省水果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扩大出口,提高价格,则必须提高苹果的套袋质量,使用中高档型纸袋。运城、临汾、晋中等是我省苹果的主产区,每年大约5月份进行苹果套袋,此时果园正需浇水、施肥等大量投资,建议我省有关政府部门能够实行一定的果袋补贴,那么果农套中高档纸袋的积极性将会更高,果品质量也会随之提高。

3.4搞好果品营销环境,促进果品销售

在优化和改善果品营销环境中,政府和各级果业部门应积极配合,扶持培育出口外销龙头企业,实行产、供、销一体化,加大直销力度,建立果品销售“绿色通道”,促进果品销售,为果农提供更好的服务。

(收稿日期:2007-03-20)

苹果绵蚜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检疫对象,近年来在不少省份均有发生。该虫个体小,繁殖快,蔓延迅速,且有蜡腺保护,防治难度较大,对苹果树危害相当严重,轻者可造成树势衰弱,果品质量下降,产量锐减,重者能导致树枝干枯,全树死亡,甚至全园毁灭。因此,我们开展了利用7种农药防治苹果绵蚜的试验研究,结果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果园概况

 试验于2006年6月在山西省潞城市潞华办事处西村果园进行。该园定植于1988年,面积7.1公顷,主栽品种为金冠、红星、红富士,栽植密度为495株/公顷,树形为小冠疏层形,树势中庸,负载较合理.为盛果期果树。该园于2002年开始发生苹果绵蚜,今年发病株率为25%左右。

 

 1.2 试验材料与处理

 供试药剂为:(1)天津京津农药厂生产的浓度为40%的乐果1000倍液;(2)河北快枪农药厂生产的浓度为20%的快枪击1000倍液;(3)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生产的浓度为48%的乐斯本2000倍液;(4)四川华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浓度为20%的灭扫利4000倍液;(5)黑龙江哈尔滨化工六厂生产的浓度为2.5%敌杀死2000倍液;(6)江苏克胜集团建湖农药二厂生产的浓度为10%的可湿性粉剂蚜虱净3000倍液;(7)英国捷利康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浓度为50%的抗蚜威超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对照为喷清水处理。

 

 1.3 试验设计与方法

 各试验处理均按单株小区随机排列进行。为了避免药剂喷施时互相干扰,两处理间不得相邻。并提前在处理的树上用红绳子标志10个群落,用蓝绳子标志10个群落,包括对照在内各标志80个群落。2006年6月21日和28日分2次用同一种药剂进行喷雾处理。于施药后的6月23日对红绳子标志的10个群落观察记载处理效果,6月30日对蓝绳子标志的10个群落观察记载处理效果。处理有效率%+=[(对照绵蚜头数一处理存活绵蚜头数)/对照绵蚜头数]×100。

 

 2 结果和分析

 

 2.1 不同药剂对苹果绵蚜的田间防治效果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药剂对苹果绵蚜的防治效果不同。在供试的7种农药中,喷施1次防治有效率最高的是(3)号药剂,为87.1%;其次为(2)号药剂,为85.4%;其三为(7)号药剂,为83.4%。两次处理的防治有效率达到95%以上的仍

 2.2 两次调查苹果绵蚜群落中虫体个数增加的原因分析

 从两次调查中发现,第2次绵蚜群落中虫体个数增加,除调查的群落本身存在差异外,6月份是其繁殖的旺期,其间间隔一个星期时间,虫体个数增加17.2%,亦属正常。同时我们在试验中未全园喷药,因此两次调查的这一段时间内尚有继续传播的空间和余地。这也是导致群落个体增加的一个原因。

 

 3 小结

 

 用以上7种农药对苹果绵蚜的两次防治试验看,乐斯本、快枪击、抗蚜威3种药剂防治效果较为理想,可以作为防然为(3)号、(2)号、(7)号药剂,(2)号药剂的有效率达98.6%,(3)号为973%,(7)号为95.4%(表1)。(2)号药剂高于(3)号药剂1.3个百分点,高于(7)号药剂3.2个百分点。因此.从这次试验情况看,(2)号、(3)号、(7)号药剂为防治苹果绵蚜的首选药剂。但是在试验中我们发现,两次处理没有一种药剂的防治有效率达到100%,分析其原因,一是苹果绵蚜作为植物检疫对象,由于有白色蜡丝保护,其适应能力很强;二是喷施药剂时难免有喷不到的地方:三是试验时未进行全园喷药,在喷药到进行观察记载的这一段时间内,随风等途径仍有传播机会。

 

 治苹果绵蚜的首选药物。从这次试验看出,苹果绵蚜作为检疫对象,非常顽固,欲彻底消灭,还有一定难度,因此对已发现该虫的果园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一是喷药时要均匀周到,达到淋浴式效果,主干、裸露于地面的根部亦不可遗漏;二是果园及周围有榆树生长的要一并对榆树施药;三是集中连片的果园要实行联防,统一时间、统一防治,确保防治效果。同时要加大检疫力度,坚决杜绝在疫区乱调乱引苗木、接穗、果品等,严防疫情扩散。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014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