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哥哥..!急需一篇科技小论文.初一水平.仅给我参考书!谢谢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2 02:40:18
字号:

关注食品安全

姐姐哥哥..!急需一篇科技小论文.初一水平.仅给我参考书!谢谢

——瓯柑保鲜方式的分析和建议

作者:初一(1)班陈天颖、指导师:张苏微

一、 瓯柑的历史和经济价值

1, 瓯柑的历史

"桔柚白霜满四邻,擘来片片红如玉。"温州自古以来盛产瓯柑,而且别具风味,品质特好,是名闻世界的"温州蜜柑"的原种故乡。 温州瓯柑栽培已有2400多年历史.公元1178年,温州知州韩彦直总结前人经验,写出了世界第一部完整的瓯柑学专著《永嘉柑录》,比欧州最早的瓯柑专著早469年。这部专著历代都有新版本流传,很早就被译成英、法、日等国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当时的温州瓯柑带到了日本,还培育成林,几经改良终成珍品。因原产地在温州,日本人就称它为"温州蜜柑"。

2, 瓯柑的营养、药用价值

瓯柑果实皮色鲜艳,清甜多汁,经科学分析。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D、果糖、柠檬酸以及钙、磷、铁等。对煤气烟毒有特殊的解毒功能。瓯柑除供鲜食外,果实可制柑饼,果汁可酿果酒,果皮可提橙皮油,花可炼香精,又是良好的蜜源,落地果和柑皮则是优良的中药材。

3 ,瓯柑的产量以及经济价值

瓯柑是温州的特产,柑林成片,花开时清香四溢,果熟时满树垂金,煞是一番好风光,全市有瓯柑14万余亩,最高时节的1983年总产量30万担。单是瓯海的三垟街道共有5000余亩的瓯柑林,年产瓯柑7500余吨。温州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瓯柑生产与出口基地。

瓯柑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如去年的瓯柑价格在2-4元/千克之间。以亩产1500-2000千克来计,价值不小。特别是经过贮藏后再上市场的瓯柑,更是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刚刚采摘下来时,皮色较青,味道有点酸,经过贮藏过后风味变得更佳,为人们所喜爱,市场价格也不断升。

二、瓯柑的保鲜储藏措施及目前保鲜剂等农药的使用情况:

刚采下的瓯柑,由于带有田间热且呼吸作用还比较旺盛而使果温较高。如果采摘后立即入库,就会使库温很快升高,还会因湿度过大,影响贮藏效果。所以瓯柑采收后,经过挑选分级、保鲜杀菌等药物溶液浸果防腐处理后再入库贮藏。

农药保鲜杀菌溶液对瓯柑的果实有“愈伤”、“发汗”、“预冷”和防止果实“枯水”的作用。“愈伤”就是使果实的伤口愈合,以免病菌侵入引起腐烂。“发汗”就是使果皮细胞水分蒸发一部分,降低细胞的膨压,使果实适当软化而有弱性,以便减少机械损伤。“预冷” 就是将带有田间热、呼吸热的瓯柑果体温度降低,使呼吸作用减弱。预贮后果皮稍微失水萎蔫,使以后贮藏过程中不易失水,避免发生“枯水”,控制褐斑病,这一点对瓯柑尤其重要。

通过对有关水果保鲜技术的资料搜索,通常有以下一些措施来对瓯柑进行保鲜贮藏:

1、自然或一般处理的保鲜贮藏方法及实际应用:

(1)地窖贮藏

由于瓯柑产地温州大部分地方往往地处平原地带,海拔过低,比较潮湿,因此这种办法基本无法应用。

(2)木桶贮藏法:

由于温州柑农的产量一般都较大,往往一户柑农的瓯柑就超过5吨,所以使用这种方法,成本太高,同时贮藏的地方占地太大,目前没有人采用这种办法来贮藏。

(3)通风库贮藏

由于温州处在亚热带地区,到三月份时就面临升温的可能,不可能自然维持在12度以下的低温,腐烂的概率太高,相对成本较低,但好果率难以保证。除了产量少的柑农之外,一般柑农不采用此法,否则风险实在太大。

(4)冷库贮藏 冷库贮藏的温度温州瓯柑等宽皮为3—4℃冷藏库要注意换气,排除过多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换气一般在气温较低的早晨进行。为使库内的温度迅速降到需要的低温,进库的果实要经过预冷散热处理。

在实际生活中,除了茶山杨梅用冷库贮藏外,瓯柑不采用这种法。一是个人建一座冷库成本太高,二是瓯柑的贮藏时间较长,经过贮藏后瓯柑增值的空间也不是很大,往往得不偿失。

(5)薄膜包贮藏 应用聚乙烯塑料薄膜进行单果或大袋包装,入通风库贮藏,可有明显保鲜效果。瓯柑可用0.01—0.04毫米厚,每袋装果2.5—12.5千克。用薄膜包装时,果实要经预贮,然后单果扭封包装,装箱贮藏。

这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但是经过调查,基本上不采用这种办法。据有经验的人说,经过试验,短期的效果是比较好的,比如一至二个月,时间一长,气温升高了,问题就来了,袋子里面的瓯柑冒汗,湿气太重,反而影响了保鲜。

(6)伽玛射线保鲜法。

先用2%氯化钙溶液浸果10分钟,晾干后用木板箱包装,或用1%托布津浸果10分钟,晾干后用木板箱包装,分别进行钴60伽玛射线辐射处理。然后将处理过的果箱放到常温库房中木条垫板上贮藏。

这种方法存比较先进,重在于理论研究,在目前的农村中,无从谈起,柑农人家还不知道有这种方法。

2 ,化学保鲜的情况及应用

瓯柑保鲜的重点是防腐烂,烂果的根源在病害,而青霉病和绿霉病是保鲜中危害最严重的两种病害,约占总烂果率的70%~90%。尤其是瓯柑等宽皮瓯柑类发生更为普遍。

青霉病、绿霉病属于真菌性病害。都会使果实软化,产生各色绒霉,果实腐烂,发病初期两种病的症状相同,即淡褐色、圆形、病斑水渍状,病部软化较易压皱,此后迅速扩大长出白菌丝,随后中央很快长出分生孢子,从此显示两病的不同之处,分生孢子丛为青色,外缘白色菌丝圈很窄,只有1~3毫米,腐烂果不会与邻近果粘连的为青霉病;而绿霉病为绿色外缘,白色菌丝环较宽,腐烂果易与邻近果相粘连。

采用的方法常有:

(1) 专门综合保鲜剂。

例:水果防腐保鲜剂S-M,S-P-M

成 分 由杀菌剂、抑制剂、粘合剂及少量添加剂,经化工处理而制成的片剂

性能及用途 S-M为白色或浅**粉末。含有效成分量为86%以上,水不溶物大于0.1%,Fe(FeO计)不大于0.01%,溶于水,不溶于醇,水溶液呈酸性,久置空气中则氧化,高于150℃分解,S-P-M为白色结晶粉末,溶于水,不溶于醇,久制空气中则氧化,190℃分解,质量指标;S-M,S-P-M外观均为浅**片剂,表面光洁边缘整齐,纯度:S-M含量>84%;S-P-M含量>86%。

本品可广泛应用于葡萄、西瓜、杏子、李子、柑桔等水果的保鲜。所用成分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81的规定。

经调查,瓯柑综合保鲜剂在农药店中有售,但购买者很少,柑农基本不用。可能的原因是,柑农认为这种保鲜剂价格较高,同时也认为综合保鲜剂可信度不高,所以往往采用自己比较熟悉的农药来做有关保鲜工作。

(2)、混合自配保鲜剂(普遍使用)

多年以来,各地多采用多菌灵、托布津防治瓯柑青、绿霉病,浸果处理浓度为多菌灵250~1000ppm,托布津为500~1000ppm,同时加100~200ppm2,4-D,由于长期使用,近年发现托布津、多菌灵等苯并咪唑类对青、绿霉病产生抗药性。近些年来,日本研究开发的杀菌剂倍福朗防治青霉病和绿霉病,效果优于多菌灵的托布津。试验表明,用70%托布津1000倍加200ppm2,4-D浸果,贮藏100天防病效果只有7.8%~53.6%;而使用25%倍福朗水剂2000~3000倍浸果,防病效果达到82.5%~88.7%,贮藏100天,好果率达90%以上,而且果实鲜艳度明显超过常规药剂。

实际使用中,还有柑农随同混配保鲜剂(三乙磷酸铝),杀虫剂(三氯杀螨醇、氧化乐果)等。

1)三乙磷酸铝 为内吸性杀菌剂,兼有保护和治疗作用。纯品为白色结晶,原药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不易挥发。原药和制剂在自然条件下稳定,在强酸、强碱介质中易分解。对人畜无毒,对鱼、蜜蜂低毒,较安全。

2)三氯杀螨醇为选择性极强的单一性杀螨剂。主要为抑制螨类体内的转移酶的活性,对天敌基本无影响。防治多种害螨的若螨、成螨及卵。作用效果明显,对螨类击倒速度快,残效期可达20天以上,且对螨类不易产生抗药性,尤对植食性螨类效果明显。

3)氧化乐果是根据乐果在生物体内经氧化代谢而形成的一种毒力和毒性都比乐果大的化合物的原理,由工厂合成的有机磷杀虫剂。其原药是一种油状的液体,有较浓的葱蒜臭味。它可溶于水,但水溶液的稳定性比乐果差,较易分解失效。氧化乐果在中性和偏酸性的溶液中较稳定,但在碱性的条件下就会很快分解失效。

氧化乐果对害虫和螨类有很强的触杀作用,尤其对一些已经对乐果产生抗药性地蚜虫,毒力较高。氧化乐果属于高毒农药,但它不易从皮肤渗透进入人体,与乐果的接触毒性差异不大。

三、食品安全问题(保鲜剂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

1、口味,外观的变化

在实际农事中,经过农药或化学保鲜剂处理过的瓯柑更耐贮藏。同时操作工艺简单,中间花费的时间也不是很多,所以根据经济的原则,大部分柑农采用了药物保鲜防腐的方法。(只有少数及时食用的瓯柑不经过化学处理)这样在外观方面远远比那些未经处理的瓯柑漂亮。但是如果贮藏的时间过长,如有半年以上时间的话,外面可能一样,可是口味已经变了,甚至出现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现象。

2、农药使用后的危害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在经过化学处理过的瓯柑表面,或多或少附有药物,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分解了,但总有残留农药的成分,无形中构成问题,同时,柑农在配制有关保鲜或什么药物时,往往不一定根据有关比例配制。经调查,虽然至今未发生过一件因为吃瓯柑而中毒的事件,但是在当今全国关注食品安全性的情况下,对瓯柑的安全卫生问题,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与关注。

3、应对的措施

(1) 采用更多的物理办法

1) 冷藏方法:可以组织有关柑农,集体建立冷库进行部分瓯柑的冷藏。将那些果质好,准备长时间过后才出售的部分进行处理。既成本低,又安全卫生。

2) 采用新型的功能型保鲜膜。如乙烯吸附薄膜。乙烯吸附薄膜是为了除去有害的乙烯气体,在塑料薄膜(尤其是LDPE)中混入气体吸附性多孔物质,如凝灰石和沸石、石英石和硅石、粘土矿物、石粉等微粉末,其大部分能吸附乙烯或隔断远红外线辐射。目前在国外,凝灰石系的薄膜使用较多,主要是添加硅酐系陶瓷,效果较好。

3) 保鲜瓦楞纸箱

具有隔热功能的瓦楞纸箱。在低温下,不仅蔬菜水果的呼吸作用减弱,而且细菌的活性也大大降低,因此,低温储藏是最有效的手段,是保持食品鲜度的发展方向。这种瓦楞纸箱是在传统纸箱内、外包装衬上复合树脂和铝蒸镀膜,或在纸芯中加入发泡树脂。这种瓦楞纸箱具有优良的隔热性,能防止流通途中蔬菜水果自身温度的升高。防止蔬菜水果的水分蒸发,取得控制气体含量的效果,从而保持蔬菜水果的鲜度。

4)新型保鲜托盘。

保鲜托盘是对连续挤压的原板(热可塑性树脂薄板) 加热后,通过真空成型和冲压成型而得。使用托盘除了能够防止新鲜食品被损坏外,还具有一定的隔热性。所谓新型托盘是在原板中加入功能型薄膜或长纤维无纺布等重叠而成的模压品。这种托盘在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调节湿度、控制气体含量、防止霉菌繁殖等功能,所以能够保持蔬菜水果新鲜度,另外,这种托盘能够减少吸收水分引起的包装尺寸变化。

5)放射性杀菌。

为了减少病原微生物在储运过程中对蔬菜水果鲜度的影响,可对蔬菜水果在采摘后先进行放射性杀菌,再包装、运输。目前,美国及南非等国家采取对一定品种的蔬菜水果在一定强度的放射线下进行照射处理。

(2) 研制更加安全有效的保鲜剂

[1]生物保鲜剂:

A,利用有关生物的原材料,通过科学方法提炼有效分,制成天然水果保鲜剂,既安全又卫生,又环保。

例:大蒜浸出液

大蒜中含有大蒜挥发油,油中主要成份为大蒜素,它对真菌类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大蒜浸出液的配制:将新鲜的大蒜切片放在冷水中浸12小时后,再煎熬至沸。制成10%的大蒜浸出液 ,或取一份大蒜,捣碎后加入10份80℃~90℃的热水,冷却至常温备用。将采后的瓯柑类果实浸泡在提出液中经10~15分钟捞出,通风凉干后,放入装有硬纸垫的空格棚木箱内,在通 风库或普通房屋贮藏。20天后好果率在92.4%以上。

B,被覆式水果保鲜剂。

利用水溶性植物纤维,被覆盖于水果表面的保鲜技术.实施后效果良好,无色无味无毒.(正在研制中)

[2]无毒或低毒保鲜剂来代替现有的混合保鲜剂(农药)

一方面利用宣传工具,如报纸广播电视节目,向广大柑农做好使用无毒综合保鲜制的工作;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加快研制有关新型的无毒或低毒的保鲜或防腐的化学农药来代替现在高毒的农药,如将高毒的氧化乐果代替掉.减少有毒农药的使用机会。

[3]研制更加有效的瓯柑品种。

通过高科技手段,如基因改变的办法,培育一种更耐贮藏的瓯柑新品种,通过瓯柑本身的保鲜与防腐功能,在自然贮藏的条件下能保持一定的鲜度,而又不改变它的口味和品质,从而达到经济效益和安全卫生双保障。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瓯柑是水果,也是温州人民特别喜爱的食品,它的安全卫生问题应引取有关部门的足够关注,切实做好安全工作,让我们的瓯柑吃起来更香甜,吃起来更无担忧。

气温的升高会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带来哪些影响?

土壤中的无机物和有机物是有限的,不足以供给农作物正常生长,需要补充肥料。农作物受光照、温度、湿度、水、土壤等非生物因素影响。

农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不同的营养元素来促进其生长发育,所需要的量是不同的,氮磷钾是植物需要的大量元素,另外铁、钙、镁、硫、硼等也是植物生长所必须的。

但是植物生存环境中的营养元素往往不能满足其需求,尤其是氮磷钾的需求,所以就需要通过额外施肥来补充植物的营养元素。

另外一个施肥的目的是促进植物长的更加健壮以获得高产丰产。

农作物受到的非生物因素包括:水分(干旱或洪涝)、温度(高温、低温)、光照时间(作物有长日照短日照之分)、盐分(盐碱地与非盐碱地)。作物从种子萌发,经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到重新形成种子,其整个生活周期称为植物生长期。在生长期内,根据其生理变化及养分需要程度,又可分为若干具有不同特征的生育阶段。在这些阶段中,除前期种子本身的营养和后期根部吸收的营养停止外,在其他各个时期作物都要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养分。作物吸收养分的整个过程称为作物的营养期。作物的营养期可分为不同的营养阶段,在各个营养阶段,作物吸收养分的特点也不一样。作物生长初期,幼苗主要利用萌芽种子或块茎、块根中贮藏的养分,木本植物在初春是利用第一年积累在贮藏器官中的养分,从外界吸收的养分很少,随着幼苗逐渐生长,吸肥力逐渐增强,直到开花结实期,吸收养分的数量和吸收强度达最大值。作物生长后期,生长量减少,养分需求量明显下降,到成熟期即停止吸收养分,主要靠以前所积累的营养物。作物生长末期,根部还有可能出现养分外溢现象。虽然各种作物吸收养分的具体数量不同,但是不同生育期对养分的吸收状况与其生长速度及物质积累的趋势是一致的。

此外,作物在不同营养阶段中需要养分的种类也不同,例如冬小麦越冬前吸收的养分以氮为主,磷次之,钾最少,吸收的总量较少;越冬后,植株开始迅速生长,对养分的吸收量急剧增加,其中对磷、钾的吸收比氮更为突出。作物吸收养分有一个总的趋势,但不同作物在各生育期需要大量元素及中、微量元素的种类、数量和比例是不相同的,而且对养分的吸收高峰也有差异。因此,了解各种作物营养期间对养分的需求特点,有利于确定施肥种类、比例及时间,做到合理施肥。在作物营养期中,对养分的需求有两个极其重要的时期,一个是作物营养临界期,另一个是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在生产中如能及时满足作物在这两个关键时期对养分的需求,就能使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气温的升高会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带来哪些影响?

1、气候变暖,会由于生长期延长而使得作物的产量提高。但气候变暖后,如果没有新的适应技术,主要作物的生长期会普遍缩短,这会对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有负作用。同时,热量资源增加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受降水变化的制约,如果降水不能相应增加,会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2、气候变化对作物品质的影响。CO2浓度的升高,会导致农作物品质下降。这样人类人均需求的粮食量可能要增加,才能满足自身的营养。

3、气候变化对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对农业影响最大的是极端气候条件,比如干旱、风暴、热浪、霜冻等,气候变化对这些气候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的影响情况尚知之甚少。这些方面的影响程度尚难确切估计。

4、气候变化对作物病虫害的影响。据统计,我国农业产值因病虫害造成的损失大约为农业总产值的20%~25%。气候变暖会使农业病虫害的分布区发生变化。低温往往限制某些病虫害的分布范围,气温升高后,这些病虫害的分布区可能扩大,从而影响农作物生长。同时温室效应还使一些病虫害的生长季节延长,使害虫的繁殖代数增加,一年中危害时间延长,作物受害可能加重。

5、气候变化对化肥、农药使用的影响。肥效对环境温度的变化十分敏感,尤其是氮肥,温度增高1℃,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速效氮释放量将增加约4%,释放期将缩短3.6天。因此,要想保持原有肥效,每次的施肥量将增加4%左右。

气候变暖也将改变农药的施用。随着气候变暖,作物生长季延长,昆虫在春、夏、秋三季繁衍的代数将增加,而冬温较高也有利于幼虫安全越冬,各种病虫害出现的范围扩大,加剧病虫害的流行和杂草蔓延,这意味着这些地区将不得不施用大量的农药和除草剂。

6、气候变化对主要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对产量的影响可能主要来自于极端气候事件频率的变化。同时,增温直接影响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速率这两个决定作物生产率的主要过程。大气中CO2浓度倍增后,温度升高、作物原有品种发育速度加快和生育期缩短是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7、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不确定性分析。农业生产是典型的自然与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因此最终的影响评价应从这两个方面同时考虑,因为相同的自然变化过程会在不同经济水平的社会产生不同结果。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考虑社会经济因素对气候变化适应能力的影响十分重要。

空气中CO2的浓度升高会给农业生产带来什么影响

适当的升高,有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增产,但要适度。蔬菜大棚即为这个原理

我国地形对气候和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哪些?

有季风气候,有利于农业

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给今天我国的农业生产带来哪些启示

美国队大平原的开发对美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他不仅是美国的粮食生产提高了一个档次,更是美国的工业有了一个坚实的基础。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要机械化、规模化和科技化地去综合的高水平的开发农业资源进行农业建设

哪些农业技术能减少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哪些农业

气候变化导致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气象灾害造成的农牧业损失加大; 2 气候变化导致中国农业生产水资源问题日益严峻; 3 气候变化对中国的有关重大农业工程可能产生一定影响,重大工程安全执行的风险加大; 4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的影响还表现在其他的多个方面; 5 气候变化使中国海岸农业生产受灾机会增大; 6 强降温和大范围雨雪天气会对还没有收获的农作物和各种家畜造成冻伤,严重时会致命,给农户造成经济损失,可能导致市场供应紧张。

.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是什么?

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比较大的灾害天气:华北、东北的春旱;华南的倒春寒;台风;霜冻……

气温的升高会影响拍照的效果吗?

高温,一般就是感测器的噪点儿可能会多一些(60度以上)

但是呢,如果镜头的温度和机身放光板那个仓部的温度不同就会有影响了。

原因很简单,不同的温度下的空气的折射率是不同的。就好比你透过火焰上面看远处,总觉得影象像是在流动的水里的感觉,就是这个道理。

同时,这也是为什么佳能长焦做成白色的,就是为了减少镜头吸收太阳的温度,造成镜头内部温度与反光仓的温度不同对画质的影响。

气温升高对我国物种的影响

气温升高使空气中溼度增加,从而导致夏天多大雨,冬天多大雪,也就是极端天气增加,直接影响物种生存。

我国复杂多样的地形对农业生产有哪些影响

其有利的影响是: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等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山区资源丰富,在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矿业等方面,往往具有优势。其不利的影响是:山区面积广大,地面崎岖,一是交通不便,二是耕地面积小,对农业生产不利;在开发利用山区时,极易发生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从而出现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013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