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好养虾稻田的田间工程建设?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2 01:41:44
字号:

搞好稻渔工程建设的目的是,为青虾的养殖创造条件。为此,要从实际出发,高标准、高起点进行。稻田养青虾稻渔工程主要由以下四部分构成:

怎样做好养虾稻田的田间工程建设?

(1)养殖沟

养殖沟是稻渔工程建设的主体。通常沟宽4~6米,深1~1.5米,成环形,可沿稻田田埂内侧四周开挖,临近田埂一面的坡比可大一些,一般为1∶2.5~1∶3,再在稻田中开挖几条田间沟,沟宽0.8~1米,深0.5~0.8米,主要供青虾进入稻田觅食。目前,不少地方采取稻田提水养虾的建设工艺,即将稻田田埂加高、加固,田中间开1~2条集虾沟即可,集虾沟的作用是用来放水捕虾。(2)排灌渠道

通常采用高灌、低排的格局。进水渠建在稻田的田埂上,排水渠建在稻田的最低处,灌排分开。进、排水口都要用多层筛绢网密封,进水需经严格过滤,做到灌得进、排得出。(3)田埂田面建设

利用开挖养虾沟的土加高、加宽田埂,埂高1.5米左右,埂面宽1米。同时,搞好田面平整,为水稻的优质高产创造条件。(4)道路、桥涵建设

发展规模化稻田养青虾,要从机械化操作需要出发,搞好道路建设,同时还要搞好排灌站和涵闸配套建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至今,共取得通过省级以上科研成果132项,获奖成果76项次,涵盖了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三大奖项。1997年、1998年、2000年和2003年分别有成果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和中国十大科技新闻。成果年应用面积在1.5亿亩以上,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编辑出版《中国水稻科学》、《Rice Science》、《中国稻米》期刊及大型水稻学术专著;建有中国水稻信息网。图书馆拥有中外藏书4万余册。 其他成果一览表 成果名称 获奖类别及等级 获奖年份 水稻重要遗传材料的创制及其应用 中国农科院科技成果奖 一等 2008 香稻骨干亲本的筛选利用与高档优质香稻研发 中国农科院科技成果奖 一等 2008 水稻可持续高产组合模式及调控技术 中国农科院科技成果奖 二等 2008 微生物除草剂杀草毒素的分离鉴定及其应用研究 中国农科院科技成果奖 二等 2007 基于QTL定位的籼稻高产育种技术体系 中国农科院科技成果奖 二等 2007 一级优质香稻中香1号的选育与示范推广 中国农科院科技成果奖 二等 2006 水稻高产生产集成技术示范与推广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 一等 2006 加工专用型高产糯稻春江糯2号的选育、生产技术集成与产业化开发 中国农科院科技成果奖 二等 2005 优质早籼中鉴100的选育与示范推广 中国农科院科技成果奖 一等 2005 印水型水稻不育胞质的发掘及应用 中国农科院科技成果奖 一等 2004 褐色颖壳不育系中7A的选育及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研究 中国农科院科技成果奖 二等 2004 稻米品质温度钝感材料的发掘利用与成果产业化 中国农科院科技成果奖 二等 2003 超级稻协优9308的选育、超高产生理基础研究及生产集成技术的示范与推广 中国农科院科技成果奖 一等 2003 耐盐转基因水稻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中国农科院科技成果奖 二等 2002 水稻白背飞虱新抗源发掘、遗传研究和新抗性基因Wbph6(t)分子定位 中国农科院科技成果奖 一等 2002 超级杂交稻育种亲本选配理论及同核异质广亲和不育系的创建 中国农科院科技成果奖 二等 2002 杂交稻种子DNA指纹鉴定技术 中国农科院科技成果奖 二等 2001 优质、高产、抗稻瘟病杂交早籼优I66的选育与推广 中国农科院科技成果奖 二等 2001 杂交稻结实障碍的生理学新解及粒粒饱增产技术 中国农科院科技成果奖 二等 2000 褐飞虱全纯人工饲料的创制及氨基酸营养研究 中国农科院科技成果奖 一等 2000 《杂交水稻高产高效益栽培》 中国农科院科技进步奖 二等 1999 籼稻形态标记形状近等基因系的构建 中国农科院科技进步奖 二等 1999 稻田除草剂和尿素混用的增效作用和机理 中国农科院科技进步奖 二等 1997 光敏核不育水稻的光温反应及温敏核不育的肯定 中国农科院科技进步奖 二等 1996 减少稻田用药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研究 中国农科院科技进步奖 二等 1996 多效唑水稻、油菜应用技术推广及发展 中国农科院科技进步奖 一等 1994 大麦原生质体再生绿色植株 中国农科院科技进步奖 二等 1993 早籼中83-49 “七五”重大成果奖 1991 中国水稻种植区划 部资源调查区划奖 三等 1991 南方稻区水稻良种区域试验结果及其应用 中国农科院科技进步奖 一等 1990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009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