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路水肥机和主路水肥机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安装方式以及工作的方式。
1. 安装方式:旁路水肥机与灌溉主管道并联,而主路水肥机则与灌溉主管道串联。
2. 工作方式:旁路水肥机在灌溉主管道上安装,当灌溉系统启动时,它会根据设定的参数自动施肥浇水,无需人工干预。而主路水肥机是全天候自动运行,能根据不同需求进行施肥浇水。
以上就是旁路水肥机和主路水肥机的区别。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咨询专业人士。
农膜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
智慧农业,水肥一体化
什么是水肥一体化?
水肥一体化是利用管道灌溉系统,将肥料溶解在水中,同时进行灌溉与施肥,适时适量的满足农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实现水肥同步管理和高效利用的节水农业技术。
水肥一体化的五个“有利于”
一、有利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中国用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生产出占世界26%的农产品,养活20%的人。“缺水”比“缺地”更严峻!中国化肥年用量5600万吨(折纯),居世界首位,利用率30%左右,低于发达国家20个百分点以上。肥料高效低,浪费严重。应用水肥一体化节水40%以上,肥料利用率提高20%以上。发展水肥一体化大幅度提高水肥利用率。
二、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
应用水肥一体化,粮食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20-50%,最高增产一倍。应用水肥一体化,通过管道施用肥料,实现水、肥资源同步高效利用,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三、有利于提高农业抗旱减灾能力。
我国每年旱灾发生面积3亿~4亿亩,成灾2亿多亩,绝收近5000万亩,因旱损失粮食500亿公斤。应用水肥一体化可以节水40%,以现有的农业灌溉水量可以扩大灌溉面积3亿~4亿亩。
四、有利于现代农业发展。
发展水肥一体化为农业规模化经营提供了条件;灌水、施肥均匀,长相一致,商品性好;便于配备传感与控制设备,实现信息化自动化管理;大幅提高水、肥、地、人工效率。
五、有利于提高农业生态安全水平。
土壤湿润比只有60%,病害减少30%以上,农药用量减少25%以上。少农残,更安全;水分和肥料集中分布在作物根层,避免深层渗漏,既生态又环保。
农膜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既可以提高地温、减少棵间蒸发的作用,又可以提高水肥利用率,达到增产的效果,所以非常的受农民朋友们欢迎。
那么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呢?下面火爆农资网给大家详细介绍农膜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
农膜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
精细整地施足底肥
播种前整地起垄,宽窄行栽培,一般窄行为40~50厘米,宽行60~80厘米。
灭茬机灭茬或深松旋耕,耕翻深度要达到20~25厘米,做到上实下虚,无坷垃、土块,结合整地施足底肥,及时镇压,达到待播状态。
一般每亩投入优质农肥1000~2000千克、磷酸二铵15~20千克、硫酸钾5~10千克或者用复合肥30~40千克做底肥施入。
采用大型联合整地机一次完成整地起垄作业,整地效果好。
铺设滴灌管道
根据水源位置和地块形状的不同,主管道铺设方法主要有独立式和复合式两种:独立式主管道的铺设方法具有省工、省料、操作简便等优点,但不适合大面积作业;复合式主管道的铺设可进行大面积滴灌作业,要求水源与地块较近,田间有可供配备使用动力电源的固定场所。
支管的铺设形式有直接连接法和间接连接法两种。
直接连接法投入成本少但水压损失大,造成土壤湿润程度不均;间接连接法具有灵活性、可操作性强等特点,但增加了控制、连接件等部件,一次性投入成本加大。
支管间距离在50~70米的滴灌作业速度与质量。
科学选种
地膜覆盖滴灌栽培,可选耐密型、生育期比露地品种长7~10天、有效积温多150~200℃的品种。
播前按照常规方式进行种子处理。
合理增加种植密度,用种量要比普通种植方式多15%~20%。
精细播种
当耕层5~10厘米地温稳定通过8℃时即可开犁播种。
用厚度0.01毫米的地膜,地膜宽度根据垄宽而定。
按播种方式可分为膜上播种和膜下播种两种。
1.膜上播种:采用玉米膜下滴灌多功能精量播种机播种,将铺滴灌带、喷施除草剂、覆地膜、播种、掩土、镇压作业一次完成,其作业顺序是铺滴灌带→喷施除草剂→覆地膜→播种→掩土→镇压。
2.膜下播种:可采用机械播种、半机械播种及人工播种等方式,播后用机械将除草剂喷施于垄上,喷后要及时覆膜。
地膜两侧压土要足,每隔3~4米还要在膜上压一些土,防止风大将膜刮起。
膜下播种应注意及时引苗、掩苗:当玉米普遍出苗1~2片时,及时扎孔引苗,引苗后用湿土掩实苗孔。
过3~5天再进行一次,将晚出的苗引出。
加强田间管理
玉米膜下滴灌栽培要经常检查地膜是否严实,发现有破损或土压不实的,要及时用土压严,防止被风吹开,做到保墒保温。
按照玉米作物需水规律及时滴灌。
1.滴灌灌溉:设备安装调试后,可根据土壤墒情适时灌溉,每次灌溉1公顷,根据毛管的长度计算出一次开启的“区”数,首部工作压力在2个压力内,一般10~12小时灌透,届时可转换到下一个灌溉区。
2.追肥:根据玉米需水需肥特点,按比例将肥料装入施肥器,随水施肥,防止后期脱肥早衰,提高水肥利用率。
应计算出每个灌溉区的用肥量,将肥料在大的容器中溶解,再将溶液倒入施肥罐中。
3.化学控制:因种植密度大、温度高、水分足,植株生长快,为防止植株生长过高引起倒伏,在6~8片展叶期要采取化控。
4.适当晚收:为使玉米成熟、降低水分、提高品质,在收获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晚收。
以上本文介绍的就是关于农膜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详细情况,火爆农资网有更多科学的农业技术,大家可以去学习一下,如今科技已经相当的发达,不紧跟科技的脚步,那么我们的庄稼所造就的利益也永远只能止步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