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茶是露水财,不肥自己来。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茶的谚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 种茶不管理,等于害自己。
2、 祝寿喝?寿茶?,结婚喝?喜茶?、?交杯茶?;
3、 七月半接老客(已离去的亲人)要?祭茶?;
4、 ?三杯酒、三碗面、三杯茶,初一十五敬菩萨(一种宗教信仰。)
5、 坐吃(茶)山也空,一生哪来不受穷。
6、 待客茶为先。
7、 茶好客常来。
8、 来客无烟茶,算个啥人家。
9、 人熟好办事,烟茶不分家。
10、人走茶就凉。
11、酒满敬人,茶满伤人。
12、茶逢知已千杯少,壶中共抛一片心。
13、君子之交淡如水,茶人之交醇如茶。
14、客来敬茶。
15、好茶敬上宾,次茶等常客。
16、客从远方来,多以茶相待。
17、清茶一杯,亲密无间。
18、无茶不成仪。
19、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藏、蒙)
20、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藏、蒙)
21、藏人茶饱肚,汉人饭饱肚。(藏)
22、宁可三天无油盐,不可一日不喝茶。(藏)
23、茶叶两头尖,价格时时变。
24、茶是草,客是宝,得罪茶商不得了。
25、二两茶叶一斤盐,斤半茶叶有衣穿,改善生活在眼前;一斤茶叶十斤钢,四斤茶叶百斤粮,建设祖国富强。
26、吃饭靠禾蔸,用钱靠茶蔸。(湖南湘潭)
27、茶是露水财,不肥自己来。
28、男耕田,女采茶,老婆婆带娃娃,不荒一丘田,不老一蔸茶。
29、清晨一杯茶,饿死卖药家。(广东)
30、年头三盅茶,客符药店材无交家。(福建福安)
31、东南路里水泡茶,城西两路罐茶,北路河里油炒茶。(陕西汉中地区略阳)
32、勤俭姑娘,鸡鸣起床,梳头洗面,先煮茶汤。(赣南客家)
33、早茶晚酒黎明亮。(深圳)
34、茶好客自来。(深圳)
35、好茶一杯,不用请医家。(广州)
36、茶逢知已千杯少,壶中共抛一片心。(指广州老茶客,一盅在手,互诉心曲)
37、妇水夫茶。(江西表陵)
38、君子之交淡如水,茶人之交醇如茶。
39、早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40、平地人不离糍粑,高山人不离苦茶。(湖南江华)
41、客来敬茶。
42、一天三餐油茶汤,一餐不吃心里慌。(鄂西士家族、苗族自治州)
43、好茶敬上宾,次茶等常客。
44、客从远方来,多以茶相待。
45、清茶一杯,亲密无间。
46、宁可一日无油盐,不可一日无茶。
47、茶头酒尾饭中间。
48、吃饭勿过饱,喝茶勿过浓。
49、来客无烟茶,算个啥人家。
50、酒满敬人,茶满伤人。
51、茶逢知已千杯少,壶中共抛一片心。
52、君子之交淡如水,茶人之交醇如茶。
53、客来敬茶。
54、神农遇毒,得茶而解。
55、壶中日月,养性延年。
56、苦茶久饮,可以益思。
57、人熟好办事,烟茶不分家。
58、人走茶就凉。
59、茶好客常来。
60、常喝茶,少烂牙。
61、不喝隔夜茶,不喝过量酒。
62、夏季宜饮绿(春茶),冬季宜饮乌(乌龙茶)
63、酒是九分好,茶是八分足。
64、客来敬茶,礼仪人家。
65、客来茶相待,情谊融其间。
66、客来茶相迎,应恐是痴人。
67、客来无烟茶,算个啥人家。
68、空腹茶心慌,晚茶难入寐;
69、烫茶伤五内,温茶保年岁。
70、粮收万担,也要粗茶淡饭。
71、留有三分茶园在,何愁一生无茶喝。
72、萝卜进了城,医院关了门。
73、农忙时节工霸王,看谁的伙食强;
74、十冬腊月雪花飘,饿其脊梁躬起腰。
75、男人也懒、女人也懒,三餐茶饭叫艰难。
76、宁可三日无盐,不可一日无茶。
77、品茶评茶有学问,看色闻香比喉韵。
78、千杉万松,一生不空;千茶万漆,(生漆),一生欢喜。
79、千魔(芋)万连(黄连,一种名贵药材),安享晚年。
80、穷要养猪、富要读书、健要饮茶。
81、勤快人讲实干,懒惰人讲茶饭。
82、琴棋书画诗舞酒,柴米油盐酱醋茶。
83、清茶一杯,亲密无间。
关于茶的俗语茶壶有嘴难说话热情在里头
茶壶里煮挂面一一难捞
茶壶里煮元宵满腹心事(食)
茶壶里煮馄饨?肚子话(货)
茶壶里煮冻梨道(倒)出来也是酸货
茶壶有嘴说不出话
茶铺里招手胡(壶)来
茶铺里不要的.伙计~一哪一壶不开单提哪一壶
花铺里的水滚开
茶食店失火果然(燃)
茶杯掉在地上净崩词(瓷)
茶铺搬家另起炉灶(比喻放弃原来的,重新做起。)
茶壶有嘴说不出话
茶壶里下元宵只进不出(比喻非常吝啬,只许别人给他东西,他的东西从不外给。
《江华条约》是朝鲜和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它意味着朝鲜开始开放门户,它不仅是朝鲜沦为半殖民地、殖民地的起点, 同时也是日本实施大陆政策的起点。 《在条约中日本表面上与朝鲜“修好”,并且似乎没有“过分”地破坏朝鲜主权,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它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不平等条约。从缔结过程来看,它是日本效仿欧美式的“炮舰外交”的产物,日方借口“云扬号事件”,以武力为后盾,逼迫朝鲜政府打开国门,并非是双方平等协商的结果;从条约本身来看,它完全是日本单方面提出来的条款,并强加在朝鲜身上的;从条约内容来看,日本取得了自由贸易(第五款和第九款)、免征关税(第九款和通商章程)、日本货币使用权(条约附录)、获得居留地(第四款)、自由勘测朝鲜海岸(第七款)、领事裁判权(第十款)等特权,尤其是领事裁判权、日元流通权和无关税权利的规定,更是日方对朝鲜主权赤裸裸地侵害,在当时就被称为“三大恶法”。而且纵观条约全文,只规定了日本人在朝鲜享有的各种权利,对朝鲜人的权利和日本人的义务几乎只字未提,再加上日本当时已迈向资本主义国家,而朝鲜仍处于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封建社会,因此日商来朝鲜的人数远远超过朝商赴日的人数,《江华条约》赋予日方的各种特权十分有利于日本对朝鲜的商品倾销和农产品掠夺。总而言之,日本在自身羽翼未丰的情况下,充分学习了当时西方国家对亚非拉诸国(包括日本自己)缔约的方式和内容,利用朝鲜政府的无知和软弱,以外交讹诈的手段强迫其缔结《江华条约》,成功打开了朝鲜国门。
对日本而言,《江华条约》是日本大陆政策的第二步(吞并朝鲜)的实施开端,为日本进一步掠夺朝鲜以及后来对中国的侵略作了准备。在条约签订的随后几年里,随着朝鲜开放釜山、元山、仁川等港口,日本就迅速利用《江华条约》赋予的一系列特权从朝鲜夺取农产品,倾销商品。在进行经济侵略的同时,日本也逐步开始了对朝鲜的政治渗透,为其最终将朝鲜列为殖民地开辟了道路。值得一提的是,日本还透过近代欧美国家通用的国际公法理念与主权国家思想在条约第一款特别声明“朝鲜国自主之邦,保有与日本国平等之权”。明治政府的真正目的是想借“自主”与“平等”之名以否定中朝之间的宗藩关系,以便此后日朝间如有任何纠纷,日本可据此以拒绝中国的介入与干预。比如之后的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方面就是以《江华条约》作为依据,声称“朝鲜乃帝国首先启发使就与列国为伍之独立国”,并以保障朝鲜的独立作为借口发动战争的。
对中国而言。通过《江华条约》,日本否定中朝之间既有的宗藩(属) 关系,为其逐步吞并朝鲜并挑起侵华战争做了铺垫。条约签订后, 日本把这一条款当成推行大陆政策的重要法宝,在中日朝关系的所有重大关头,都反复祭起这件法宝,直至挑起甲午中日战争。把《江华条约》签订前后日本对中朝宗属关系从承认到否认的态度作一对比,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江华条约》第一款的订立,绝不是为了尊重朝鲜的主权,而是日本为打开朝鲜大门,割断中朝同盟关系而精心策划的一个阴谋。本来,中国宗属关系是中朝两国之间的关系,它不依赖第三国的承认而存在。但是,当日本承认朝鲜为自主国并且朝鲜接受了这种承认之后,朝鲜就不能再作为中国属国的身份与日本交往,也就等于在日朝关系中否定了中朝宗属关系。日本的目的,就是要给中朝同盟设置障碍,把朝鲜隔离开来,然后进行宰割。在这个问题上,日本完全达到了它的目的。
对远东和世界局势而言,《江华条约》的签订使朝鲜半岛开始登上全球大国角逐的舞台。《江华条约》签订之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俄国、奥匈帝国、意大利、丹麦、比利时等国纷至沓来,与朝鲜签订类似条约,严重破坏了朝鲜的主权。1882年《朝美修好通商条约》的签订标志着被称作“隐士王国”的朝鲜最终全面开放门户。朝鲜原本是依附中国的安静偏僻的小国,一旦敞开了门户,朝鲜半岛就由于其夹在中日俄三大国之间的独特地缘位置和战略要冲地位,从此成为资本主义列强的角逐场所,直至今日。
对朝鲜而言,《江华条约》签订后,朝鲜的主权遭到严重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并且是朝鲜被日本吞并的第一步。 外国商品如潮水般涌入朝鲜,而朝鲜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用品(如粮食等)则源源不断地输往外国(主要是日本),造成朝鲜的进一步贫困,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日本的掠夺性贸易被认为是朝鲜近代史上多次骚动和民变(如东学党起义)的重要原因。同时,《江华条约》也使朝鲜开放了国门。这客观上使朝鲜开始接触西方先进科技和文化,促进了朝鲜民族意识的觉醒。朝鲜开始汇入世界文明的大潮中,并由此走上近代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