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蔬菜是指含有农药残留、重金属、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的蔬菜。都控制在国家规定的允许范围内,人们吃也不会危害人体健康。
必须是“不超过三个标准”:
一、农药残留不超过标准,不能含有无效的剧毒农药。其他农药残留量不得超过允许量。
二、是硝酸盐含量不超过标准,食用蔬菜中硝酸盐含量不超过标准允许量,一般在432PPm以下。
三、是“三废”等有害物质不超过标准,无公害蔬菜中“三废”和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的含量不超过规定的允许量。质量——主要指商品的质量。个体整齐,发育正常,成熟好,口感好,新鲜无病虫害。
品种选择与育苗
1、品种选择。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和低富集硝酸盐的品种。尤其是对病害尚无有效防止办法的蔬菜种类,必须选用抗病品种,减少用药量。
2、种子和苗床消毒。种子处理:播种前检验种子纯度、净度、干粒重、发芽率、水分和病虫害种子质量等。采取温汤浸种、药剂处理等方式对种子消毒处理,播种前用40%的福尔马林50-100倍对苗床土消毒,除去薄膜2周后待药性挥发再播种。
3、适时播种:蔬菜播期与病虫害发生关系密切,要根据蔬菜的品种特性和当年的气候状况,选择适宜的播种期。
4、培育壮苗:采用护根的营养钵、穴盘等方法育苗,加强苗期管理,及时练苗,培育适期苗龄,带土移栽,以减轻苗期病害,增强抗病力。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
蔬菜菜的无公害种植方法
公害蔬菜,是指蔬菜中有害物质的含量,控制在规定的允许范围内,人们食用后对人体健康不造成危害的蔬菜。
无土栽培,是指以水、草炭或森林腐叶土、蛭石等介质作植株根系的基质固定植株,植物根系能直接接触营养液的栽培方法。无土栽培中营养液成分易于控制,且可随时调节。在光照、温度适宜而没有土壤的地方,如沙漠、海滩、荒岛,只要有一定量的淡水供应,便可进行。无土栽培根据栽培介质的不同分为水培、雾(气)培和基质栽培。水培是指植物根系直接与营养液接触,不用基质的栽培方法。最早的水培是将植物根系浸入营养液中生长,这种方式会出现缺氧现象,严重时造成根系死掉。常采用营养液膜法的水培方式,即使一层很薄的营养液层,不断循环流经作物根系,既保证不断供给作物水分和养分,又不断供给根系新鲜氧气。
无土栽培的优点
1、节水、省肥、高产:无土栽培中作物所需各种营养元素是人为配制成营养液施用的,水分损失少,营养成分保持平衡,吸收效率高,并且是根据作物种类以及同一作物的不同生育阶段,科学地供应养分。因此作物生长发育健壮,生长势强,可充分发挥出增产潜力。
2、清洁卫生无污染:土壤栽培施有机肥,肥料分解发酵,产生臭味污染环境,还会使很多害虫的卵孳生,危害作物,而无土栽培施用的是无机肥料。
3、省工省力、易于管理:无土栽培不需要中耕、翻地、锄草等作业,省力省工。浇水追肥同时解决,并由供液系统定时定量供给,管理方便,不会造成浪费,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
4、避免连作障碍:在蔬菜的田间种植管理中,土地合理轮作、避免连年重茬是防止病害严重发生和蔓延的重要措施之一。而无土栽培特别是采用水培,则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5、不受地区限制、充分利用空间:无土栽培使作物彻底脱离了土壤环境,不受土质、水利条件的限制,地球上许多沙漠、荒原或难以耕种的地区,都可采用无土栽培方法加以利用。摆脱了土地的约束,无土栽培还可以不受空间限制,利用城市废弃厂房、楼房的平面屋顶种菜种花,都无形中扩大了栽培面积。
6、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无土栽培使农业生产摆脱了自然环境的制约,可以按照人的意志进行生产,所以是一种受控农业的生产方式。较大程度地按数量化指标进行耕作,有利于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从而逐步走向工业化的生产方式。
无土栽培的应用
由于无土栽培摆脱了土壤栽培的限制,使它有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无土栽培应用范围广泛,主要应用于以下方面:
(一)用于蔬菜栽培培养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健康安全,深受人们的重视。
(二)用于花卉栽培
无论是切花或是盆花都先适合无土栽培,无土栽培的花卉不仅花头大,而且颜色鲜艳。
(三)用于栽培药用植物
许多药用植物都是根用植物,根的生长环境十分关键,无土栽培可为药用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因而种植效果十分明显。
(四)用于果木栽培
无土栽培培育的果树砧木幼苗生长快、成活率高;扦插快繁的果树生根快、成苗率高。
(五)用于无土育苗
无土栽培的幼苗生长迅速、苗龄短、根系发育好、健壮整齐,定植后缓苗时间短、易成活。还可避免土壤育苗带来的土传病害和虫害,同时还便于科学、规范管理。
此外,在没有土地的城市楼顶阳台上,可发展无土栽培种植蔬菜和花卉,以调节生活、美化环境,在荒岛、沙滩和不适宜种植的沙、石、盐碱地的地方,可大面积发展无土栽培蔬菜,解决或缓解食品供应的问题。
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种植技术一、环境质量要求1、规划基地;2、灌溉水源必须符合国家农田灌溉水源标准(GB5084——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3、生产的基地土壤必须符合国家菜田土壤卫生标准二级(含二级)以上。二、施肥技术1、采用平衡配方施肥。2、生产过程以基肥为主。3、肥料选择以专用肥料为主。三、灌溉技术灌溉方式主要是地面灌溉,方式有:滴灌、喷灌和浇灌。四、田间管理技术(一)品种选择与育苗1、品种选择。因地制宜选择抗病品种和低富集硝酸盐的品种。2、种子和苗床消毒。种子处理:选择质量好的种子,采取温水浸种、药剂处理等方式对种子消毒,播前用40%的福尔马林50——100倍对苗床土流消毒,除去薄膜2周后待药性挥发再播种。3、适时播种。蔬菜播种期与病虫害发生关系密切,要根据蔬菜的品种特性和当年的气候状况,选择适宜的播种期。4、培育壮苗。采用护根的营养钵、穴盘等方法育苗,加强苗期管理,及时练苗,培育适期苗龄,带土移栽,以减少对苗伤害,增强抗病力。(二)合理轮作合理安排蔬菜品种的轮作,是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一个重要措施。合理轮作能有效地避免和减轻病虫害的发生,保持地力,降低成本。应尽量避免同种类蔬菜连作。(三)中耕与除草中耕的次数和深浅根据不同的作物和土壤性质而定。生长期长的蔬菜中耕次数较多,反之就较少。根系深的蔬菜中耕较深,反之较浅。(四)植株调整植株调整就是根据不同的蔬菜特性,植株调整的范围包括有摘心、打杈、疏花、蔬果、压蔓、搭架等。五、嫁接防病利用南瓜、胡芦等做砧木,分别用黄瓜西瓜等蔬菜苗作接穗进行嫁接,防止枯萎病的发生。六、田园清洁及时清除老叶、杂草,以免滋生病虫害。这些工作在作物收获后和播种前都必须彻底进行。七、适时采收和收后处理1、根据商品规格适时采收成熟的作物。2、及时用无污染环的清洁水清洗蔬菜。3、严格包装,避免二次污染。八、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1、选择抗病、抗虫品种。2、用防虫网全程覆盖。3、利用性信息素和黄板粘卡诱杀,对夜蛾、螟虫、“四小害虫”效果明显。4、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5、植物源诱集灭杀。6、施用沼肥防治病虫害。7、利用脱毒技术。8、科学、安全合理使用种类农药和激素。9、合理地施用种类肥料,科学进行各项田间管理。10、选择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如:苏云金杆菌(BT)、菜青虫颗粒体病毒制剂、BT生物杀虫剂、抗农120、武夷茵素、阿维茵素、农用链霉素等防治病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