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报道的能降解农药的微生物有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等,大部分都来自于土壤的微生物。
(1)细菌
能降解农药的细菌种类很多,例如假单孢菌属、产碱杆菌属、黄杆菌属、链球菌属、短杆菌属、硫杆菌属、八叠球菌属等。
(2)真菌
降解农药的真菌有曲霉属、青霉属、根霉属、镰刀菌属、交链菌属、头孢菌属、毛霉属、胶霉属、链孢霉属、根霉菌属等。
(3)放线菌
放线菌作为土壤中一大类微生物,所发现的降解微生物较少。放线菌降解农药的有链霉菌素、诺卡菌属、放线菌属、高温放线菌属等。
对土壤中农药有降解作用的微生物,主要以细菌和真菌为主,并且细菌多于真菌。所发现的降解农药的放线菌的种类较少。而有的菌种能同时降解多种农药,典型代表为假单孢菌和芽孢杆菌等。有的不直接降解农药,而是通过共代谢作用实现降解过程。细菌中主要的降解菌为假单孢菌、黄杆菌、无色杆菌、产碱杆菌、芽孢杆菌等,真菌主要是霉菌,这些环境微生物对农药降解具有广谱活性,可降解多种农药,是构建工程菌较好的微生物种源。另外,微生物降解活性与农药性质有关。对于高毒高残留农药如有机氯类和有机磷类,能降解的微生物种类相对较多。而近几年,使用较多的拟除虫菊酯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其降解微生物的研究和报道相对较少,这可能与其高效低残留性有关。
农药中毒的原理
1、有机磷农药中毒及其解救方法
现场急救,对于皮肤染毒者应立即及时去除被污染的衣服,并在现场用大量清水反复冲洗,对于意识清醒的口服毒物者,如应立即在现场反复实施催吐。绝不能不做任何处理就直接拉患者去医院,否则会增加毒物的吸收而加重病情。
洗胃,彻底洗胃是切断毒物继续吸收的最有效方法,口服中毒者用清水、2%碳酸氢钠溶液(敌百虫忌用)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对硫磷忌用)反复洗胃,直至洗清为止。
灌肠,有机磷农药重度中毒,呼吸受到抑制时,不能用硫酸镁导泄,避免镁离子大量吸收加重了呼吸抑制。
吸附剂,洗胃后让患者口服或胃管内注入活性炭,活性炭在胃肠道内不会被分解和吸收,可减少毒物吸收,并能降低毒物的代谢半衰期,增加其排泄率。
血液净化,治疗重度中毒中具有显着效果,包括血液灌流、血液透析及血浆置换等,可有效清除血液中和组织中释放入血的有机磷农药,提高治愈率。
2、菊酯类农药中毒的急救措施
经口中毒立即用浓盐水、肥皂水等催吐,洗胃。
经皮肤中毒者立即用肥皂水、清水冲洗皮肤,皮炎可用炉甘石洗剂或2%--3%硼酸水湿敷。眼睛溅染农药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多次冲洗,口服扑尔敏、苯海拉明等。
3、防止水果中农药中毒的措施
种植草莓的过程中,要经常使用农药。这些农药、肥料以及病菌等,很容易附着在草莓粗糙的表面上,如果清洗不干净,很可能引发腹泻,甚至农药中毒。
要把草莓洗干净,最好用自来水不断冲洗,流动的水可避免农药渗入果实中。洗干净的草莓也不要马上吃,最好再用淡盐水或淘米水浸泡5分钟。淡盐水可以杀灭草莓表面残留的有害微生物;淘米水呈碱性,可促进呈酸性的农药降解。
正确的洗涤方法是,草莓不要去叶头,放入水中浸泡十五分钟,如此可让大多数的农药随着水溶解。而后将草莓去叶子,放入盐水中泡五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即可食用。
预防农药中毒的措施加强对生产、保管、使用等人员预防农药中毒知识的宣传,提高重点人员的防护意识和防护水平。
严格安全生产管理,不断改善农药生产设备、工艺,严格操作规程,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和事故发生。
在农药运输中,严格专车(船)装运,专库(柜)保存、专架销售、配药容器及施药器具专用,并明示警告标志,防止污染或误用。
合理使用农药。严格遵守农药施药规程,正确掌握配药或拌种药液用量和浓度,防止超量使用或滥用。
定期对农药生产工人进行体检和健康监护,及时防止农药对接触者的健康危害。
如何预防食物中农药中毒最好到超市购买蔬菜。如果在小商贩那购买蔬菜,回家后一定要用水充分清洗和浸泡,以达到解毒的目的。
进入冬季,天气寒冷,植物所进行的光合作用不能完全将农药吸收。多数进入大棚种植的植物对农药的需要量更大,农药残留量也会更大。由于妇女、儿童是水果、蔬菜的主要消费群体,因此这些食物引发的中毒在他们身上体现得尤其明显。由于部分蔬菜农药残留较高,加之市民食用时没有很好地清洁,极易发生食物中毒。
食用蔬菜时最好在水中充分清洗浸泡,食用水果时尽量削皮,葡萄等不好去皮的水果要经半小时浸泡后再食用。
一旦出现食物中毒症状要及时进行自救,严重时要到医院接受抢救治疗。农药中毒患者无法在两小时内送到医院的,可采以大量饮水,并用手指刺激喉部,诱发呕吐中毒食物,随后立即送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