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称的汽车机油,即汽车发动机润滑油,被誉为汽车的“血液”,能对发动机起到润滑、清洁、冷却、密封、减磨、防锈、防蚀等作用。更换机油是保养汽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很多车主都十分爱惜自己的车,平时保养的时候也会在一旁观看甚至询问维修师傅有哪些方法可以让自己的爱车驾驶更长的时间。如今,汽车机油的品牌也逐渐多了起来,那么,今天斗车哥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市面上热销的机油品牌,以及和大家普及一些关于机油的小知识。
机油分类
目前市场上在售的机油可以分为三类,即矿物质机油、半合成机油、全合成机油,这三种机油的级别是全合成机油>半合成机油>矿物质机油。其实这三类机油在使用初期几乎察觉不到区别,但随着时间的增加,就能体会到贵有贵的好处。矿物质机油的各项性能会下降的较快,车辆容易提早出现噪音增大、动力下降等问题,而全合成机油的稳定性更强,能延长此种现象的出现。
矿物质油的主要特点是,里程短,更换勤,价格便宜!矿物基础油从原油中提炼出来的,呈现轻微的透明琥珀色。因为是直接从原油里提炼出来的,所以成本比较低,但矿物油容易被氧化,使用寿命只有6个月。如果你开的是非涡轮增压的入门级的微型车子,动力不强,里程数也不多,平时家用代步,半年跑个5000公里差不多,保养周期也很固定,这个时候矿物油都是不错的选择。
半合成机油是在矿物油的基础上经过加氢裂变技术提纯后的产物,它由矿物机油、全合成机油以4:6的关系混合而成,半合成油的纯度非常接近全合成油,但其成本较矿物油略高,使用寿命达12个月。半合成机油的综合性是三种机油中最好的。既有全合成机油的优越性能,又兼顾了经济性。半合成机油性能比较均衡,性价比高,适用性广,市面上90%的车子都适用,是最受消费者欢迎的机油。
全合成机油 全合成基础油也是从矿物油中提炼而来的,只含PAO和酯类合成物。提炼的过程得很复杂,这种润滑油才叫全合成机油。一些运动车型、高功率性能车、越野车。这些动力很强的车子,全合成机油是首选。它们引擎工作温度高,磨损大,全合成机油可以更好地保证车子激烈驾驶时的油膜稳定和冷启动带来的磨损。
市面上主流机油品牌的特点
嘉实多、壳牌,美孚号称世界三大机油品牌,在国内汽车后市场占有率很高,从市场的角度来看,为了获得消费者的青睐,这几种润滑油都突出宣传着自己的一些特色。
壳牌,市场占有率43%,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于它的清洁性,发动机用一段时间后是很容易产生油泥、积碳这种东西。而喜力的机油它有一个配方是专门来搞定这些脏物的,始终能把你发动机里面的这种脏东西给你带出来,然后机滤滤掉,让你的发动机保持一个比较好的工作状态。
美孚,市场占有率24%,合成油技术高。美孚基本上走的是技术流,一直以来坚持发展合成油技术。美孚合成油最大的优点是不容易裂化,换油的周期比较长,同时运动性能的表现较好,耐高温性能也相当不错
嘉实多,市场占有率12%,它的绝活在于发动机冷启动的保护比较好,在原理上来讲就是低温流动性会比较不错,而且它是加了一些特殊的配方,有点像是我们喝红酒时候挂杯一样的这种感觉,当车子熄火了,它还是有一小部分的机油是黏在这个发动机上面的,不会完全因为重力回流到这个油底壳。
机油的真假辨别
假机油一般有三类。第一类,回收后的废油,经过加工再销售。第二类,保养完之后的剩余机油,兑在一起。第三类,购买廉价机油灌装,以次充好。那么辨别机油的真假也是一门必修课。
首先,看包装外观。有品牌的机油封盖是一次性的,和我们平时喝的矿泉水瓶一样都有几条拉力筋,一旦拧开拉力筋就会断开,而且盖子下面有一层锡纸,锡纸上一般都印有厂家的特殊标记或者防伪LOGO,机油桶外部包装的一些地方也会有特殊标记。其次,观察机油油液。真机油无杂质、无悬浮物、无沉淀物,不过不同的机油可能会存在机油颜色不同的现象,要是经常使用同一种机油,而机油的颜色差别较大的话,那就有可能是加机油了。
换机油常见的误区
1、机油越稀越好。某些高端品牌的机油粘稠度较低,但不代表了机油越稀越好。夏季由于气温较高,粘稠度高的机油更适宜给予发动机保护,这就需要车主根据自己用车及发动机实际状况来选择合适机油。
2、机油黑就换。很多时候,我们会注意到发动机的机油变黑了,这是不是意味着机油已经变质了呢?虽然发动机机油在高温条件下工作比较容易氧化变质,但随着润滑油质量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多级油的使用,机油变黑不一定就是变质了。机油变黑还有两个原因:添加新机油后,以前机件上的油泥和积碳等车念物会分散到机油中,不用多长时间,机油机会变黑。
3、机油越贵越好。有些车主认为进口机油一定比国产机油好,因此在国产车特别是新车上使用进口机油。殊不知,这样做往往得不偿失,会有许多弊病。例如,进口机油大都粘度较低,不能适应国产车对机油粘度的要求。加上国产发动机各种配合部件的材料受热膨胀系数及配合间隙较进口车大,而且大多数国产车发动机没有装配机油散热器,若盲目使用进口机油,会因发动机在正常工作温度下机油过稀使油压偏低,甚至达不到规定的工作压力,不能满足正常润滑的需要,使发动机的磨损加剧。
4、机油的粘度越高使用时间越长。有车主认为要机油的粘度会随着使用时间而不断下降,因而认为粘度越高的机油使用时间越长,这是一种误解。机油的使用时间与汽车发动机的工况如性能、磨损程度、行驶的道路与环境条件有关,同时与机油的质量等级以及机油中抗磨剂、抗高温氧化添加剂有关,而与机油的粘度无关。
微型涡喷发动机油耗
制作方法:
本设计使用的是八宝粥罐易拉罐,因为它的开口是一个大圆形,而饮料易拉罐的开口较小,需要扩口。文中所给尺寸没有严格要求,并尽量说明设计原理,以便读者可以用其它容器自行设计制作。
一、加工支架易拉罐
取一个易拉罐,在距罐口2厘米处左右对称地钻两个孔,孔的直径略大于自行车辐条的直径。这两个孔是曲轴主轴(参见图1图2图5)运转孔。
在此易拉罐的底部正中钻一个孔,插入自行车辐条帽。为了保证辐条帽的螺孔和易拉罐的轴心同心,在易拉罐塑料盖的中心钻一个小孔,盖在罐口。用一根辐条穿过辐条帽,再从塑料盖的小孔伸出,用电烙铁将辐条帽和罐底焊在一起。见图4。此孔是热置换活塞杆滑道。
二、制作热置换气缸和动力气缸
1.制作热置换气缸。
在一个易拉罐壁距罐口4厘米处钻一个直径4毫米左右的孔。此孔最好从罐内向罐外钻,钻好后毛刺朝处,不必处理。
2.制作动力气缸。
取半个易拉罐作为动力气缸。在距罐底1.5厘米的罐壁上钻一个直径4毫米左右的孔,用于连接热置换气缸。
3.连接热置换气缸和动力气缸。
用铁皮卷一个直径1厘米、长2厘米的圆筒,把接缝焊牢。把热置换气缸、圆筒和动力气缸焊接在一起。这样两气缸通过壁上的孔和圆筒,形成了一个空气流通的通道。热置换气缸和动力气缸之间的连接筒做得较粗,是为了增加强度。
三、制作曲轴和热置换活塞系统
1.制作曲轴。
用自行车辐条按图5形状和尺寸弯制曲轴,转角处顺滑一些,尺寸差不多就行,要求不严格。弯制前在车辐条上套上一段圆珠笔管,要紧一些,以防止曲轴在支架上串动。顺着曲轴主轴方向观察时,动力活塞曲柄与热置换活塞曲柄之间成90度角。
2.制作动力气缸。
取半个易拉罐作为动力气缸。在距罐底1.5厘米的罐壁上钻一个直径4毫米左右的孔,用于连接热置换气缸。
3.连接热置换气缸和动力气缸。
用铁皮卷一个直径1厘米、长2厘米的圆筒,把接缝焊牢。把热置换气缸、圆筒和动力气缸焊接在一起。这样两气缸通过壁上的孔和圆筒,形成了一个空气流通的通道。热置换气缸和动力气缸之间的连接筒做得较粗,是为了增加强度。
百度知道
微型涡喷发动机油耗
小新之无I
超过14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涡喷发动机、涡轴涡桨发动机涡扇发动机三者最大的区别是结构不同。涡喷发动机完全依靠燃气流产生推力,它通常作为高速飞行器的动力,是航空喷气式发动机的第一种形式。而涡桨式发动机驱动原理和活塞发动机作为动力的螺旋桨飞机类似,但是前者的燃气涡轮通常以恒定速率运行,而后者的螺旋桨会根据发动机的转速不同而变化。涡扇发动机典型特征便是首级扇叶面积远超过涡喷发动机的首级扇叶。
图、涡轮喷气式发动机工作原理
上文提到涡喷发动机特点是完全依赖燃气流产生推力,通常作为高速战斗机的动力来源,油耗在三者当中最高。涡喷式发动机又分为轴流式和离心式,离心式由英国弗兰克·惠特尔爵士所发明。轴流式发动机由德国人发明。轴流式的优点在于横截面小,压缩比高,但是需要的材料较为苛刻。
1928年,英国皇家空军学院的弗兰克·惠特尔提出了涡喷式发动机的初步设想。他写的课题名称为“飞机设计的未来发展”。
上图是轴流式涡轮喷气式发动机示意图,其中1:吸入;2:低压压缩;3:高压压缩;4、燃烧;5、排气;6、热区域;7、涡轮机;8、燃烧室;9、冷区域;10、进气口。
典型的涡喷发动机结构由进气道、压气机、燃烧室和涡轮、喷管和加力燃烧室组成。基本参数有推力重量比、压气机级数、涡轮级数、压缩比、海平面最大静推力、单位推力小时耗油率、涡轮前温度、燃气出口温度和平均故障时间。
图、涡轮螺旋桨式发动机
涡轮螺旋桨式发动机其原理主要使用活塞发动机驱动,以螺旋桨旋转时所产生的力作为飞机的推进力。它和活塞式螺旋桨发动机的主要区别是驱动螺旋桨中心轴的动力源,涡桨的燃气涡轮通常以恒定的速度旋转,而活塞动力的螺旋桨则会按照发动机转速不同而又转速高低的差异。
图、典型的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示意图
其主要结构包括:进气道、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和尾喷管。
图、涡轮轴发动机原理示意图
涡轮轴发动机是涡轮发动机的一种,它利用燃烧室产生的气流带动自由涡轮输出轴功率,而不是喷气推力。其在结构上和涡轮螺旋桨发动机颇有类似之处,但主要差异在于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排出的尾气还会产生一些残余推进力。
图、涡轮风扇发动机原理图
涡轮风扇发动机,主要特点是前部扇叶的面积大于涡轮喷气发动机的首级扇叶很多,部分空气经过涡喷喷气发动机的部分称为内涵道,经由内涵道的涡轮驱动首级增压扇叶推动空气经过的外部为外涵道,增压扇叶同时具有螺旋桨和压缩空气的功能,能让部分吸入的空气通过外围提供直接推力,内外涵道能够同时提供推力。
涡扇式发动机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进气道、高压压气机和低压压气机、环形燃烧室、高压涡轮、低压涡轮、加力燃烧室和喷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