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鸡苗应选择对环境要求低、适应性广、抗病力强、活动量大、肉质上乘的土鸡苗。
2、保持舍内清洁干燥和空气新鲜,冬季注意保温和通风,环境温度以14~23℃为宜。
3、土鸡的饲养密度可稍大于肉鸡,一般一周龄内掌握在35只/m?,以后每周降5只左右/m?,直至过渡到常温。再进行转栏饲养。
4、适时开料给雏鸡第一次投料称为开料。开料时间应适当推迟,最适宜时间应在鸡出壳后24~36h。也可根据雏鸡健康状况和外界气温情况来定。
5、尽早开水雏鸡第一次饮水叫开水。当雏鸡运到后,尽快将它送进育雏室(冬季尤其必要)让其自由饮水。
鸡的养殖技术
养土鸡场地还是先决条件。再就是选鸡种:真正的土鸡,个体不会超过3-5市斤(毌鸡),公鸡不会超过4-5市斤。象我这个鸡种(请看视频)投放市场,不愁没人买,公母鸡如果市场目前客户是以农村为主,选择大一些体型土鸡品种还是可以。但是,随着农村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不应再、固始鸡、峨眉黑鸡、萧山鸡、寿光鸡、桃源鸡、河田鸡等。有的是蛋用型的,有的是肉用型的,大多体重集中北、延溪上游的三阳港、佘家坪一带,省内以长沙、岳阳、郴州等地较为普遍。
属肉用型品种。绿壳蛋鸡是我国特有禽种原产于江西省抚州东乡县,因产绿壳蛋而得名,被农业部列为“全国特种在2-4斤之间,产蛋数大约是500天能产120-180枚左右。公母比例要求在1:8-10即选择很大体鸡雏的地方买来的,从小养到大都喂他一家的鸡料,平时鸡舍里要注意打扫干净,用白灰隔几天就消毒,不让生人随意进鸡舍,就是加强防疫,买来时鸡的各种疫苗接种都以经进行完毕,买到家就型小脚鸡跟其他的鸡有点不一样,黄毛,黄肉,黄细腿,投喂时间比其他的鸡要长。
而且长不了多大,一般六七个月的鸡都只有二斤左右,肉质比较紧实,口感香,所以很受我们这边的人欢迎,大家去乡的土鸡品种。成品鸡体重6斤多的土鸡,现在需求也比较少。过称100元一只,供不应求养鸡一是卖鸡,二是卖蛋,单纯以卖鸡赚不了多少钱,弄不好还会亏本。土公鸡或者母鸡个体重2公斤左右,太重的消费者就会认为是肉鸡土养,没有多少人会花大价钱买。一般每公斤50元左。
一、滥用饲料添加剂 将添加剂视为提高生产性能的万能药,不根据饲料各种营养成份的含量多少,而滥用添加剂,既加大了养鸡饲料成本,又破坏了各种营养物质的平衡,经济上得不偿失。 二、过早催产 不根据产蛋鸡的发育规律和营养需要,而盲目地提高饲养标准,加大营养成分的含量,致使产蛋鸡提早开产日龄,使产蛋鸡体小、早衰和产蛋高峰期持续期短,从而蛋重和产蛋率下降,使产蛋鸡生产性能降低。 三、盲目引种□ 不少养鸡户存有品种越新越好的思想,而不考虑引进品种对当地的自然条件和饲养条件以及市场的需求情况。 还有部分养鸡户只图价格便宜,而忽视雏鸡的质量,品种上只要求一般,而不求名优产品。 四、长期用药 在养鸡日常生产饲养管理上,为预防鸡病而长时间不 间断地饲喂各种药物,不仅造成药物对肾脏的损害和药物的浪费,而且还将使各种细菌产生抗药性,而严重影响到后来对病的治疗效果。 五、盲目用药□ 有不少养鸡户一旦遇到鸡发病时,不经兽医人员确诊,自己便盲目使用药物,从而贻误了病情,既造成了药物、饲粮浪费,又增加了成本。 六、过勤添料 在鸡的饲喂全程中,不按鸡的不同生长阶段所需要的营养标准,而在饲料中盲目添加一些营养物质,导致饲料中各种营养成份失衡,而影响了鸡的生长发育。 七、饲料突换 不根据鸡常用习惯饲料,换饲料不给鸡一个适宜的适应过渡期,而采用突然变更的作法,从而引起鸡的应激反应,影响鸡的生长发育和代谢。 八、病健混养 在养鸡生产中,不注意随时将病鸡剔除隔离,而是病鸡与健康鸡仍在同舍,同料混养饲喂,从而导致疫情传染,造成经济损失。 九、重疫苗不重卫生消毒 一般养鸡户只注意按时进行防疫注射和药物治疗,但对每日的鸡舍卫生清扫和地面粪便的消毒处理不能随时清理,而给各种鸡病的传染留下了隐患,所以尤其在新进一批鸡苗前,对鸡舍进行一次全面消毒则至关重要。 十、忽视淘汰低产、病残鸡 从育雏到产蛋前这段时间只重视鸡的成活率,对鸡群中的弱小鸡和残鸡不及时淘汰掉,而到开产后只重饲养管理,忽视对低产蛋和残鸡的检查淘汰,既造成饲料浪费,又降低了养鸡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