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虾的营养价值高?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13 01:42:59
字号:

蛎虾与其他虾的区别对比如下:

哪些虾的营养价值高?

一、蛎虾

1、学名:鹰爪虾

2、俗称:鸡爪虾,红虾,沙虾,厚壳虾

3、形态:个头不大,很少有超过10公分的,但味道奇鲜。

4、产地:它的野生产量很高,尤其在胶东半岛的烟青威水域出产的最为著名。

5、价值:这种虾除了食用外,最主要的作用是制作海米。用鹰爪虾制作的海米被称为“金钩海米”,以威海荣成的“龙须金钩”和青岛沙子口的“沙子口金钩”质量最好。

二、中国对虾

1、学名:中国明对虾

2、俗称:大虾、对虾、肉虾、黄虾(雄)、青虾(雌虾)、明虾。

3、形态:体长大而侧扁。雌体长18~24厘米,雄体长13~17厘米。甲壳薄,光滑透明,雌体青蓝色,雄体呈棕**。通常雌虾个体大于雄虾。对虾全身由 20节组成,头部5节、胸部8节、腹部7节。除尾节外,各节均有附肢一对。头胸甲前缘中央突出形成额角。额角上下缘均有锯齿。

4、产地: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渤海和朝鲜西部沿海。我国的辽宁、河北、山东省及天津市沿海是对虾的重要产地。

5、价值:对虾肉质鲜嫩味美,营养丰富。鲜食可烹调红焖大虾、煎明虾、溜虾段、琵琶大虾、炒虾仁等。加工于制成虾干、虾米等为上乘的海味品。中国对虾是我国水产品出口的主要产品。

三、脊尾白虾

1、学名:脊尾白虾

2、俗称:白虾、五须虾、青虾、绒虾、迎春虾。

3、形态:体长5~9厘米。额角侧扁细长,基部1/3具鸡冠状隆起,上下缘均具锯齿,上缘具6~9齿,下缘3~6齿。尾节末端尖细,呈刺状。体色透明,微带蓝色或红色小斑点,腹部各节后缘颜色较深。死后体呈白色。

4、产地:我国沿海均产之,尤以黄海和渤海产量较多。每年4~10月都可捕获,近年已开始进行人工养殖。

5、价值:脊尾白虾是我国近海重要经济虾类,其产量仅次于中国对虾和中国毛虾。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除供鲜食外。其卵可于制成虾籽,也是上乘的海味干品。

四、毛虾

1、学名:中国毛虾

2、俗称:毛虾、红毛虾、虾皮、水虾、小白虾、苗虾、小白虾。

3、形态:体形小,侧扁,体长2.5~4厘米。甲壳薄。额角短小,侧面略呈三角形,下缘斜而微曲,上缘具两齿。尾节很短,未端圆形无刺;侧缘的后半部及末缘具羽毛状。仅有3对步足并呈微小钳状。体无色透明,唯口器部分及触鞭呈红色,第六腹节的腹面微呈红色。

4、产地:我国沿海均有分布,尤以渤海沿岸产量最多。产地主要有辽宁、山东、河北、江苏、浙江、福建沿海。

5、价值:因体小壳薄肉嫩,适于加工成虾皮或虾酱。市场上的虾皮即为毛虾加工而成。家庭食用方法多而简便,如虾皮炒鸡蛋、熬冬瓜、烧白菜或萝卜、炸丸子、作馅及汤料均很鲜美。

五、口虾蛄

1、学名:口虾蛄

2、俗称:皮皮虾、虾耙子、虾公驼子。

3、形态:头部与腹部的前四节愈合,背面头胸甲与胸节明显。腹部七节,分界亦明显,而较头胸两部大而宽,第一对内肢顶端分为三个鞭状肢,第二对的外肢为鳞片状。胸部六节,前五节的附属肢具鳃,第六对腹肢发达,与尾节组成尾扇。虾姑雌雄异体,雄者胸部末节生有交接器。

4、产地:口虾蛄是沿海近岸性品种。虾蛄喜栖于浅水泥沙或礁石裂缝内,我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口虾蛄为渤海湾特有品种,产量较多,据1982年~1983年调查统计,年产量2500吨左右。资源量约5000吨以上。

5、价值:口虾蛄味道鲜美,价格低廉,为沿海群众喜爱的水产品。现在也成为沿海城市宾馆饭店餐桌上受欢迎的佳肴。

六、刀额新对虾

1、学名:刀额新对虾

2、俗称:麻虾、虎虾、花虎虾、泥虾、基围虾、砂虾、红爪虾。

3、形态:体淡棕色,刀额新对虾体长一般为7.5~16厘米,额角上缘6~9齿,下缘无齿。无中央沟,第一触角上鞭约为头胸甲技的1/2,腹部第1~6节背面具纵脊,尾节无侧刺。第一对步足具座节刺,末对步足不具外肢。

4、产地:主要分布于日本东海岸,我国东海与南海,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及澳大利亚一带。广东沿海的河口海区产量较高,目前广东已开始养殖。在香港养两个月左右即可上市。

5、价值:刀额新对虾是经济虾类中的中小型对虾。捕捞成活率高,较耐于运,是珠江口一带渔民向港澳出口活虾的重要品种。营养价值与其他虾类相近。

脊尾白虾的经济价值

看看这个你就明白了:

对虾。对虾学名叫中国对虾或东方对虾,因其单体个头比较大,历史上渔民常以"对"来计算捕获量和市场交易,故称对虾。郝懿行在《海错》中载:"海中有虾,长尺许,大如小儿臂,渔者网得之,两两而合,晒干或腌渍,称之谓对虾"。对虾是一年生大型暖水性洄游虾,其雄虾称黄虾,平均体长15.5厘米,重30-40克;雌虾称青虾,平均体长19.0厘米,重75-85克。对虾在黄海中部越冬,每年3月北上洄游,清明前后,开始进入威海近海的乳山渔场、石岛渔场、和烟威渔场,也有的北上至辽东半岛东岸及鸭绿江口。成虾产卵后大部分死亡,幼虾长至8厘米左右时,开始向渤海中部和黄海北部移动。威海捕捞海虾分春秋两季,春汛20天左右,秋汛一个多月。人工养殖的对虾,一年四季有鲜货上市。对虾肉质洁白细嫩,味道鲜美可口,营养极为丰富。每100克鲜对虾肉质中,含蛋白质20.6克,脂肪0.7克,钙35毫克,磷150毫克,还有大量的氨基酸和维生素,是我国著名的海产珍品。鲜活的对虾青中衬碧,玲珑剔透;加工熟后的对虾通体橙红,如珊瑚雕就,观之悦目,食之爽口。

鹰爪虾。鹰爪虾较粗短,甲壳较厚,呈红**,身体弯曲时形似鹰爪,故名鹰爪虾,当地渔民有时也称其为红虾、厚皮虾。鹰爪虾体长一般在6-10厘米左右,每年3月下旬从威海石岛东南的外海越冬场向山东半岛沿岸海湾做生殖洄游。因其属一年多次产排虾类,产卵期长,对水温和盐度适应性强,所以保持了资源的相对稳定性。鹰爪虾喜欢栖息于砂泥海底,白天钻入砂泥内,夜间则在水中游动,渔民利用它这一习性特点,夜间用拖网捕捞。鹰爪虾属中型经济食用虾,鲜食可油炸、清蒸,溜虾仁,干制则是加工海米的上等原料。著名的"秦米"、"姚米"、"龙须金钓"等名牌海米,都是用鹰爪虾晒制的。

毛虾。毛虾学名中国毛虾。此虾皮薄体扁,体长2.5-4厘米,额角短小,侧面略呈三角形,前三对足呈微小钳状,后两对则完全退化。毛虾生命周期短,但繁殖能力强,一年能繁殖两代,从而保持种群量相对稳定。毛虾游泳能力极差,不能做长距离洄游,一般在当地水深处越冬,来年2月底3月初开始向近岸游动,捕捞季节在立秋至处暑间为最佳。

毛虾因壳薄体小肉嫩,适于加工成虾皮和虾酱。每100克毛虾含蛋白质含量达39.3克,脂肪含量3克,并富含钙、磷等矿物质,儿童食之有助于骨骼和牙齿的发育生长,老人食用也有良好的补钙及保健作用。历史上颇有名气的"寨虾",就是用中国毛虾加工而成的,因其产量极低,故而十分珍贵。

脊尾白虾。脊尾白虾也叫白虾、五须虾、青虾、属长臂虾科。脊尾白虾体长5-9厘米,基部1/3处具鸡冠状隆起,尾节末端尖细,呈刺状,身体透明,微带蓝色或红色小斑点,死后呈白色。脊尾白虾的野生种群存量,仅次于对虾和毛虾,列第3位,每年4-10月间均可捕获。除鲜用外,脊尾白虾还可以加工成海米,因其晒制后呈金**,故有"金钩虾米"之称。其卵可制成虾籽,也是上乘的海鲜干品。

脊尾白虾是我国近海重要经济虾类,在黄海和渤海沿岸其产量仅次于中国对虾和中国毛虾。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除供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海米,因其呈金**,故也有“金钩虾米”之称。其卵可于制成虾籽,也是上乘的海味干品。渔民用拖网、张网等捕捞。还是对虾养殖池和海水鱼类养殖池中的重要副产品,产量可观。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bk/6_2194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