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食鸭养殖建棚方法:
1、场地选择以及搭建:把规模化鸭子养殖的大棚要建造在排水系统好、朝阳背风、交通方便、水源充足、地面干燥、高一点地势的地方。大棚的形状呈拱形,大概在2米之上的高度,长宽的选择要根据养殖规模的大小来定。采用直径为25mm,厚度为1.35mm的焊接管,弄成半圆当作支架,一组两根。再用直径为30mm、厚度为1.5mm的套管进行套牢。在将支架弄好之后,再用木棍或者钢管进行固定,要注意的是两边要建门。
2、制作以及安装棚架:鸭子养殖用的棚架以竹片以及竹为主;每个大概长2m、宽0.5m,竹片可以分为两种方式放:“平放”以及“扁放”,可以用钢筋套牢。在制作的时候要弄去尖的部分,防止弄伤鸭子。
3、方法及注意:在冬天有太阳的时候,早上9点到下午16点之间可以把1/3的草帘降低,让鸭子们晒太阳,让棚内温度保持在18到20度之间。之后再把草帘盖上,提高棚内的温度,从而节省养殖成本。在天气寒冷时要将大棚盖严,然后根据棚内的实际情况进行通风。注意事项:大棚一定要建造的十分牢固,要防止把鸭子闷死的情况发生。
肉食鸭养殖方法:
一、栏舍用具准备
每批饲养1000只肉鸭对栏舍用具妥求是:①场地。育雏期40-60平方米,15日玲后鸭舍面积以200-300平方米为好。②网床。高70厘米、宽300-400厘米,长与鸭舍的长度一致.用木架或水泥架结构,网用竹片、木条或铁丝铺钉,间距,育雏期1厘米,中鸭2厘米.网架外侧设高50厘米的鸭栅,栅栏间隙为当厘米。③用具.栅栏外侧放置水槽、食槽,数量以能满足饲喂鸭群的需要为标准。
二、选择优良品种
适宜网上快速育肥的品种有樱桃谷鸭、法国番鸭等。
三、保证营养丰富的饲料
饲料配方:
0-3周龄:玉米50%,米糠7.9%,豆饼17%,花生款10%,麦款4%,淡鱼粉82%,骨粉1.5%,畜禽生长素1%,食盐03%,赖氨酸0.1%。
4-8周龄:玉米50%,稻谷10%,米糠1044,豆饼5%,花生款10%,刻支5%,淡鱼粉7.2%,骨粉15%,畜禽生长素1%,食盐0.3%.
四、精心饲养管理
1、饮水.雏鸭入舍后必需先饮水,这样有利于清理胃肠,排除胎粪,水温20→25℃,首次饮水时在水中加入5%的白糖和0.1%的维生素C ,提高成活率.
2、开食.饮水后让雏鸭开食,在塑料薄膜上撒上面已好的饲料或煮熟的米饭(用清水冲洗,要求不粘),调教学会采食。对不会开食的雏鸭,可将米饭或饲料人工填入口.中,让其咀嚼,逐步学会自食。二.饲料最好是全价颗粒料,如自制粉料,要拌湿再喂。1周铃内要少喂勤添,每天.少于6次,自由采食,3周龄后日喂3-4次,让鸭吃饱。喂帮助消化,从1周龄开始,按饲料量5%添加沙粒,3-7天喂1次,同时每50千元饲料中加入禽用多种维生素10元,满足肉鸭的需要.
3、湿度。雏鸭坑寒能力差,需较高的环境温度:1日龄30--28℃,4—6日龄28--26℃,7一10日龄26-24℃,11-14日龄24-22℃,15-20日玲22-20℃,21日龄后雏鸭具有一定的抗寒能力,温度保持15℃左右。
4、通风。适当开启朝南窗户,在雏鸭饮水、吃食时给以通风换气,冬季应在中午进行.
5、光照。创造条件,满足日照需要,日照不足时,可增加人工光照:第1周内,按20-30平方米悬挂60瓦灯泡,离地面高1.5米,第2周后,将灯泡换成40瓦,从出壳到8周龄,每天必须保持23小时光照。
五、严格防疫
雏鸭的常见病有鸭瘟、霍乱和病毒性肝炎等。要定期进行疫苗接种:1日铃给雏鸭接种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按说明注射),20日龄给雏鸭注射鸭瘟鸡胚化弱毒疫苗.平时可在饲料中添加药物进行预防,每隔5-7天添加0.1%土霉素粉,连喂3天(使用时严格控制喳乙醇用量,与饲料拌匀,以防中毒)。留心观察鸭群,一旦发生疾病,及时治疗。
鸭子的养殖技术有哪些
我国蛋鸭和肉用种鸭(以下简称肉种鸭)的饲养量较大,各地饲养产蛋鸭的方式则大同小异。目前,饲养产蛋鸭的方式主要有半放牧半舍饲和舍饲两种。
(1)半放牧半舍饲的饲养方式 产蛋鸭的半放牧半舍饲的饲养方式是我国传统的养鸭方式,主要是利用江河、湖泊生产的动物性饲料、水草及农田、江河、湖泊边生长的青绿饲料饲喂产蛋鸭,并结合放牧所获得的饲料营养,适当补饲精料。采用放牧或半放牧饲养方式,产蛋鸭在早晨放牧前适当补饲,白天大部分时间在野外觅食、活动,傍晚回到栖息地后补饲,在相对简陋的鸭舍内完成产蛋。由于各地四季气候条件、天然饲料资源、鸭群的产蛋情况不同,饲养管理也有所不同。
春季气候温和,是母鸭的盛产期,产蛋率可达90%以上。因此,应为鸭群提供充分的饲料营养。天然饲料资源随春季气候变暖逐渐增多,采用放牧加补饲的饲养方式,结合自然饲料资源的营养特性,适当补饲配合饲料,能获得较好的饲养效果和经济收入。补饲饲料量应根据放牧地的饲料供给量、产蛋率确定,以蛋鸭获得理想的产蛋率确定补饲饲料量。上午的补饲量一般在30~50克/只之间,傍晚的补饲量在40~60克/只之间。
鸭群在初夏时节的产蛋量仍然较高,但体重可能减轻,不利于维持产蛋高峰期。为了延长产蛋高峰期,应加强放牧,每天早出晚归,尽量利用天然饲料,并加强补饲。夏季放牧应注意防暑,中午高温时应将鸭群赶到阴凉处休息。遇到暴风雨时,应在雷雨之前将鸭群赶回鸭舍或到避风遮雨的地方休息。在夏收时节,鸭群在稻(麦)田中放牧觅食,应视饥饱程度适当补料,特别是应补充蛋白质饲料。夏季后期母鸭可能出现停产换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人工强制换羽。
秋季是晚稻的收割季节,鸭群可以觅食遗谷,减少补料。但深秋以后,水草逐渐减少,动物性饲料缺乏,应适当增加补料。晚上充分补喂配合饲料,可以提高产蛋率和延长产蛋期。
在冬季寒冷季节,北方放牧时间应减少,早上推迟放牧,下午4点以前收牧;应尽量选择背风向阳的地段放牧或根据放牧区域的实际情况取消放牧。在我国南方有大量的冬闲田,适宜于种植多种牧草。应充分利用冬闲田放牧养鸭。在冬季,应根据鸭子的产蛋和放牧觅食情况,加强补饲,以确保蛋鸭能够正常产蛋。
应强调指出,肉种鸭特别是北京鸭系列的肉用种鸭,体形和体重大,产蛋期体重能达到3.5千克左右,行动迟缓笨拙,不适宜放牧饲养。或仅适合在平坦的草地、池塘周边、平坦的河滩放牧,不适合在坎坷不平的区域放牧。如果在坎坷不平的区域放牧,容易损伤种鸭的腿脚,其损失更大,弊大于利。
(2)舍饲饲养方式 舍饲养殖是目前我国蛋鸭和肉种鸭的主要饲养方式,分为开放式鸭舍和全封闭式鸭舍两种。采用开放式饲养方式是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饲养方式,鸭舍或鸭场一般建造在靠近河流、水塘的位置,或设置人工水池以供洗浴、运动和交配,并在鸭舍前建设运动场,运动场的宽度一般为鸭舍的2倍。鸭舍内采用自然通风换气,条件相对简陋,不能人工控制环境。采用封闭式鸭舍养鸭是未来我国养殖业可能采取的饲养方式,能够完全人工控制鸭的生活环境,包括光照、通风、环境卫生、采食、饮水等,有利于疾病控制,但是生产成本高。
采用开放式鸭舍养殖产蛋鸭,在产蛋期一般采用自由采食,也可以采用定期饲喂方式。应根据产蛋率的高低配制饲料或控制采食量。产蛋鸭过肥时,可降低配合饲料的能量或增加青饲料量。在冬季,应做好防寒工作。夏季可在运动场搭棚遮阳,做好防暑降温工作,鸭舍要通风凉爽,盛夏的晚上可让鸭群在运动场露宿。梅雨季节要适当补充光照,注意防潮防湿,防止饲料发霉变质。勤换垫草,保持鸭舍干燥。每天清洗饲料槽和饮水器;秋季日照渐短,可在早晨或晚上适当补充光照,补充光照与自然光照每昼夜应达到16小时。人工水池要经常更换清水,以免水质腐臭,影响鸭的健康。
1、鸭苗选择
用于进行放养的鸭苗它的体质是必须要过关的,同时这时的鸭苗也有一定的大小了,这样才能进行放养,不然损失会很大。一般情况下我们至少需要选择半个月左右的鸭苗用于放养,如果没有达到这个日龄,那么就需要在养殖场中进行一段时间的养殖才能放养。
2、放养密度
放养的密度需要根据所选择的放养的区域面积以及鸭苗的大小和生长情况来决定放养的密度,放养的密度可以适当的稀,但绝不能过密,这样放养区域的食物不能满足鸭群的需求,会发生抢食的情况,同时放养的密度过大会污染放养区域的环境,通常情况下一亩放养的区域一般可放养成鸭二十五到三十五只左右,十五日龄的鸭苗一般可放养几百只。
3、放养区域
放养的区域我们主要是根据放养鸭子的数量以及距离养殖场远近、区域的环境等来进行规划和选择,一般情况是选择距离养殖场近的园地或稻田等用来进行放养,这样它们在园间和人田间就会有充足的食物,我们只需要少量的饲喂一些精料用来催肥即可。同时在放养区域要设立围栏,用来防止鸭子逃跑。
4、放养方法
一般是在每天上午十点到十一点左右的时候将鸭群放入选好的放养区域,在放养区域要准备好充足的饮用水,同时在每天下午两点到三点左右去放养区域在固定的位置投放饲料,用来补充它们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其次就是等晚上会养殖场之后在进行一次补料即可。在放养的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对田间和园间的管理,防止天敌对它们的伤害,最好是每天都有专人进行看管。
5、注意事项
在放养鸭子的时候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小编在这里例举几点,首先就是在放养的时候不要选择很远的地方放养,这样不方便进行管理,其次就是放养的时候赶鸭不要赶太急,因为鸭子的胆子很小,很容易受惊,从而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损害。然后就是在地面比较烫的时候不要进行放养,这样会损害鸭子的脚掌,从而引发细菌感染,最后就是在一些喷了农药的区域不要让鸭子进去觅食,不然会被毒死。
扩展资料:
1、放养密度:
根据放养鸭的大小,强弱决定放养密度,遵循宜稀不宜密的原则。一般0.067公顷果园放养成鸭20-30只。
2、划定轮放区:
根据放养鸭的数量及园地面积划定轮放区,用高50厘米的尼龙网围栏成几个区轮放。为便于管理一般每区0.335公顷放养400只左右为宜。果园面积小,养鸭数量少时,可以不分区,但应根据园内杂草及昆虫等的生长繁殖情况实行间断放牧。在轮放区内要为鸭子备足饮用水。
3、按时补饲:
为补充放养时期饲料的不足,对放养鸭要适时补饲。雏鸭放养从4周龄开始,前期为育雏期,可圈养和笼养。雏鸭在早晚各补饲1次,以补充能量的不足。按早上半饱晚喂足的原则确定补饲量,并逐减喂饲次数和数量,促使鸭自由采食。
4、加强监管:
严防鼠害:放养鸭要严防山猫、黄鼠狼之类野兽的侵害。侵害鸭的兽类都惧怕网具,因此采用尼龙网围圈放养区是有效的安全防御措施,不管放养多少只,也不管面积大小,都要用网围圈,并要固定专人管理。特别是放养幼龄鸭,防鼠害更为重要。
5、防疫灭病:
放养鸭的防疫同样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要按照常规防御程序,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做好防疫灭病工作。
参考资料:鸭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