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如何选择运动装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12 22:06:39
字号:

 导语:冬季运动服装的选择根据运动项目、气温等条件的不同有所区别,接下来我们就跑步、骑行、登山三项运动的衣服选择进行介绍。

冬季如何选择运动装

冬季如何选择运动装

 跑步时上身穿三层

 冬季跑步首先要注意保暖,但也不能穿得太臃肿,需要进行科学而合理的搭配。一般来讲,上身穿三层即可。

 先穿一层薄薄化纤衣物,比如聚苯烯,有助于吸收汗水,保持身体干爽。此层切记勿穿棉质衣物以免让你觉得湿漉漉;

 中间层衣物须有隔热效果,一来可及时排走汗水,二来能够适当散发热量,以防身体过热;

 选一件外套挡风遮雨,这样既保暖,又能随意调节体温。

 若仍觉得冷,根据实际情况添加衣物。冬季跑步,切忌穿得过多。若想保暖又不想运动出汗后感冒,一个原则是按比实际温度高20℃的天气进行穿着。

 骑行要保证防风保暖透气三原则

 冬季骑行不同于春、夏、秋三季,自然条件相对艰苦,不管是骑手还是车辆,要注意的地方很多。首先,着装方面,冬季气温比较低,人体热量消耗大,在着装上应首先考虑防风、透气、保暖这三个原则,防风是指有限降低外界冷空气直接接触身体,造成身体不适;透气是指人体自然排汗、排热后,热气和水汽不会滞留服装内,较快排出;保暖,顾名思义,就是保持身体温度。基于这三方面,选择正确的衣着还是很重要的。

 5~15℃:

 可以选择上身速干内衣+长袖骑行服,下身抓绒骑行裤或秋裤+骑行裤的搭配。温度不是很低,骑行过程中,热消耗不是很大。速干内衣和骑行服都有很好的透气性,个别速干内衣在胸前有一层纤维层的加厚处理,骑行裤为紧身设计,有效降低迎面来风与腿部的直接接触,降低阻力与热损耗。

 -5~5℃:

 可以选择上身速干内衣+抓绒+防风衣的搭配,下身长厚骑行裤,或短骑行裤+羊毛裤+运动裤,现在高级的冬季骑行服一般都是内在抓绒设计,外层阻风材料设计,很适合这个温度下的骑行活动。

 -5℃以下:

 不推荐进行长途的骑行活动,短途骑行推荐使用,速干内衣+抓绒+冲锋衣的搭配,下身可考虑保暖内衣+加厚骑行裤的搭配。

 至于手套方面,冬季应选择全指手套,手背要有加强设计,避免意外对手部造成的损伤。

 登山不穿棉质内衣

 冬季登山者一般很少穿棉质内衣,因为棉质的内衣虽然透气性强、舒适,但由于吸水性也强且不易干,所以寒湿的.内衣会摩擦皮肤产生不适感。保温衣物一般选择毛料的长衣长裤或抓毛衣裤。含毛量较高的毛衣毛裤能提供很好的保暖效果,即便湿了也仍能保暖。登山时所用的毛衣式样以简单保暖为主,所以一般选择圆领套头式或高领套头式。防风衣裤的一般材料能防风,但防水高的常常透气性差,反之透气性好的则防水性差。而大家熟知的GORE-TEX面料不但能防风防水,而且透气性也好。

 冬季运动中更多的人并不是进行专业性的运动,衣服的选择也并不需要过于苛刻。穿衣的要领是一层一层地穿,而非用厚重的衣服把自己裹得像雪球一样。

长途骑行对坐垫的需求无外乎透气、舒适、不压迫、支撑性。软和硬的说法实在太笼统,软和硬的定义?界限?区别?主观感受还是客观材料?

有骑友大神会推荐长途选个软坐垫,但软坐垫对于支撑性和透气性的要求更为苛刻,舒适性有较大提升,适合新手和未能练成铁屁股的骑友使用。也有软坐垫采用凝胶充填,但是外包材质很好,耐磨结实,保证了支撑性也不会出现变形。所以很多新手认为,宽厚的坐垫可以使屁股坐的更加舒服从而减小屁股的疼痛感,原因有二:

1、扩大屁股和座垫的接触面积,分散压力,对屁股局部的压强减少。

2、厚的填充物,可以更多吸收从车架带来的冲击震动。

实际上,宽厚的座垫不一定会减少的屁股疼痛。那么先让我们了解骑车时屁股疼的原因:

1、压迫:坐在坐垫上的时候,身体重量压在坐垫细小的面积上,就会产生非常大的压强,压迫到毛细血管,影响了血液循环。

2、剪切力和摩擦:蹬踏的时候导致人体在坐垫上发生轻微的左右摇摆,摩擦坐垫边缘,产生摩擦,摩擦生热,不久就导致疼痛和皮肤损伤。和坐垫摩擦产生的剪切力结合压迫的作用进一步加重了血液循环障碍。

3、湿气:汗水带来的潮湿更加加重了剪切力的作用。

4、温度:当骑行的时候,皮肤温度,特别是会阴部的温度会明显上升。温度上升加快了皮肤的新陈代谢,在压迫和剪切力的作用下血液循环又发生障碍,此时皮肤因为不能得到充足的养分而坏死。

Fizik Arione坐垫,可调节度很高,有强迫症的车友非常适用

显然,宽厚的座垫在压迫一项占有优势。但同样的,会带来更多的摩擦剪切力。宽厚的座垫不易排汗,更加潮湿,从而会让下半身温度更高。当然,压迫是屁股痛的最主要的原因,这种宽厚的坐垫确实会带来舒适感,但因为后三项的不利因素,宽厚的座垫并不都会让我们一直觉得舒适。虽然我们刚坐上去这种坐垫会感觉异常“舒爽”,但随着骑行时间越长,不利影响也就越大。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座垫一坐上很舒服,但是骑行时间长了会令我们痛苦不堪。

我们都知道,沙发并不是填充层越厚越软的才舒服,许多高级沙发,其软硬度和填充物厚度都是经过严格的计算和设计,这样才能保证长时间的坐着也不会感觉酸痛。

座垫同样如此,座垫的填充材料也有好坏之分,同样的材料,密度也不尽相同。中高档的座垫会选用较好的填充材料进行分层填充,上面一层使用较低密度,下面一层使用高密度材料,这样既会有较舒适的屁感,又不会过于凹陷。

来自意大利的高端坐垫品牌Astute坐垫

同时,我们坐在座垫上后,坐骨位置下陷,边缘的部分容易鼓起压迫到其他地方,座垫的形状设计也很重要。所以,我们在挑选座垫要有选择性,看其设计和做工以及软硬度,咨询使用过的车友,不要一昧追求宽大厚。

那么肯定又有骑友疑惑了,你这么说的意思就是贵就是好咯?

其实如果你是长途骑行,那么你需要的是一个大小适中、软硬适中、人体工学考虑更多的健康和舒适的坐垫。

贵的坐垫大多数都是竞技类坐垫,反而不适合大多数长途骑行状况。“贵就是好”这个说法在选择合适的坐垫时,并不适用,我们应该结合自身的骑行风格,钱包厚度以及骑车频率三方面考虑。

我们在选用何种坐垫时,首先要考虑到自己骑车是穿着骑行裤,骑行裤里有海绵垫可以缓解屁感疼痛的,骑行裤的臀垫相比坐垫或者坐垫套来说更为贴合人体,不容易变形或者滑落。在基本能提供相同功能的基础上还有骑行服的其他功能,比如全身气动,透气杀菌等。然后再考虑以下三方面因素:

1

宽窄

公路车的骑行姿势通过压低上半身,尽可能地延长了股大肌、四头肌、腓肠肌的发力行程,但是这样的话就会造成大腿更加趋近于垂直,如果公路车的座位做得太宽,就会严重摩擦大腿根部内侧,直接影响运动成绩。所以公路车座位必须做得比较窄。

山地车姿势比公路车要更加直立,所以稍微宽一点并不会特别妨碍腿部运动。同时山地车的路况比公路车要差很多,宽一些的座位也更加舒适。

WTB山地坐垫

但公路车也有不同的车种,例如铁三车的坐垫大都比较宽。山地车的enduro,DH车型的坐垫也相对XC来说宽上许多。

2

厚薄

公路车骑行姿势很大一部分力量都分配到手臂上,用比较厚的坐垫并不会带来太大的舒适性提升,同时公路车又非常需要轻量化,理所当然就在座位上开刀了。

山地车因为路况糟糕,另外也不需要追求极致的重量,所以厚一些的座位是可以接受的。

sdg山地坐垫,屁感非常好

至于铁三车方面,坐垫相比普通的大组车更加厚,不光手感非常舒适,而且非常坚挺。既能照顾舒适度也拥有非常好的支撑性。

山地车里的enduro,DH车的坐垫也更厚,因为在下坡时并不需要怎么坐在坐垫上,但山路崎岖且车子抖动幅度大,选用宽厚一些的坐垫会令越野更加舒适(不是代步车或电动车那种坐垫)。

3

座鼻长短

这个是比较特殊的,首先要说一下自行车转弯的姿势。自行车转弯时要内侧腿抬高,外侧腿踩低脚踏。这样车子主要的力量是被外侧腿根部内侧与车座接触而顶住的,手臂可以轻松细致地控制转向的细节,过弯更加轻松安全。

代步车因为不需要高速以及烂路过弯,所以不需要那种用腿辅助的过弯技巧,就没有必要做一个又长又直的鼻子(如果在坤车上装一个长鼻子车座,上下车时很可能把裙子揭起来)。

上面两图皆为铁三坐垫

一般来说公路车和XC山地车的坐垫座鼻更长,而铁三车和enduro,DH车则座鼻较短。

最后通过一组漫画,大家可以更简单地了解山地车和公路车选用较窄较薄的坐垫的原理。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bk/6_2160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