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需要系数法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12 21:37:27
字号:

问题一:需要系数的系数法 计算电力负荷的所谓需要系数,就是考虑了负荷的同时率、负载率和功率因数后统计出来的一个系数,将所有负荷总和(KW)乘以此系数后,其结果的单位是KVA,不再存在功率因数角的问题了。需要系数是根据负荷群统计出来的,所以负荷越多其计算的准确度越高,如果仅有几个负荷,其计算结果仅能提供参考。需要系数在各个不同的工艺行业是不同的,应当见不同行业的设计手册规定。如果没有的话,可以参照电力系统设计的贵阳的,低压负荷的需要系数取0.7

什么是需要系数法

问题二:什么是需要系数法,二项式法和单位指标法 这类方法计算过程较简便,适用于设备功率不明确的各类项目,尤其适用于设计前期阶段的负荷估算和对负荷计算结果的校核,特别便于确定供电方案、变压器容量和数量。有时和需用系数法配合使用。基本计算公式为: ① Pjs= (kW) ② Pjs= (kW) ③ Sjs= (kVA) 式中:N―单位数量,如户数、人数、床位数等; A―建筑面积(m2); Pe―有功功率密度(W/m2)或单位指标(W/户、W/床等); Se―视在功率密度(VA/m2) 表7―9 民用建筑负荷密度及系数取值参考表 建筑类别 有功负荷密度(W/m2) 视在功率密度(VA/m2) 系数K 备 注 公寓建筑 30~50 40~70 0.6~0.7 用电指标包含插座的容量在内,荧光灯采用就地补偿或采用电子镇流器。 旅馆建筑 40~70 60~100 0.7~0.9 办公建筑 30~70 50~100 0.7~0.8 商业建筑 一般40~80 60~120 0.85~0.95 大中型60~120 90~180 体育建筑 40~70 60~100 0.65~0.75 剧场建筑 50~80 80~120 0.6~0.7 医疗建筑 40~70 60~100 0.5~0.7 教学建筑 大专院校20~40 30~60 0.8~0.9 中小学校12-20 20~30 0.8~0.9 展览建筑 50~80 80~120 0.6~0.7 演播室 250~500 400~800 0.6~0.7 汽车库 8~15 10~20 0.6~0.7 注:①表中所列用电指标的上限值是按空调冷水机组采用电动压缩机制冷时的数值;当中央空调的冷水机组采用直燃机时的用电指标一般比采用电动压缩机时的用电指标降低25~35VA/ m2。②表中所列视在功率密度VA数值是由有功负荷密度W数除以不小于0.9的无功功率补偿后的功率因数,然后再除以变压器的负载率0.65~0.85,即单位建筑面积的伏安数约为瓦数的1.5倍左右。 表7―10住宅用电负荷标准及电度表规格参考表 户型 建筑面积S(m2) 用电负荷标准 电度表规格(A) A S≤50 2.5~3kW/户 5(20) B 50<S≤90 4kW/户 10(40) C 90<S≤150 6~8kW/户 10(40) D 150<S≤200 8~10kW/户 15(60) E 200<S≤300 50W/ m2 20(80) 民用建筑的负荷密度取值可参考表7―9和表7―10。由于指标数据取值范围较大,而且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应用这类方法计算负荷时需要认真仔细的分析研究工程所在地的气候条件、地区发展水平、居民生活习惯、建筑规模大小、建设标准高低、用电负荷特点等,并与同类工程进行横向竖向多方面比较,多种指标互相印证,科学的确定合理指标值,尽量提高计算准确度。需要特别注意的时:在计算配电干线负荷、确定配电变压器容量和数量,以及计算小区总负荷时,应乘以适当的系数K,这个K值必须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经过认真分析研究......>>

问题三:需要系数 需用系数 同时系数 三者的区别 20分 需用系数表示的是用电设备组投入运行时,从供电网络实际取用的功率与用电设备组设备功率之比。

需要系数是使用需要系数法进行负荷计算时,用到的概念。 表示用电设备组在最大负荷时需要的有功功率与其设备额定装机功率的比值。

同时系数用于干线或者变电所,Kt=系统各部分最大需量之和/整个系统最大需求量。

问题四:变压器容量一般用什么和需要系数的方法确定 变压器容量的选择;1.装见容量,2.负荷性质(确定需用系数),3.同时率,4.产品需求前景,5.中长期规划,6.综合经济(是否确实需要大宗工业类别)等。

问题五:需要系数的系数法 计算电力负荷的所谓需要系数,就是考虑了负荷的同时率、负载率和功率因数后统计出来的一个系数,将所有负荷总和(KW)乘以此系数后,其结果的单位是KVA,不再存在功率因数角的问题了。需要系数是根据负荷群统计出来的,所以负荷越多其计算的准确度越高,如果仅有几个负荷,其计算结果仅能提供参考。需要系数在各个不同的工艺行业是不同的,应当见不同行业的设计手册规定。如果没有的话,可以参照电力系统设计的贵阳的,低压负荷的需要系数取0.7

问题六:什么是需要系数法,二项式法和单位指标法 这类方法计算过程较简便,适用于设备功率不明确的各类项目,尤其适用于设计前期阶段的负荷估算和对负荷计算结果的校核,特别便于确定供电方案、变压器容量和数量。有时和需用系数法配合使用。基本计算公式为: ① Pjs= (kW) ② Pjs= (kW) ③ Sjs= (kVA) 式中:N―单位数量,如户数、人数、床位数等; A―建筑面积(m2); Pe―有功功率密度(W/m2)或单位指标(W/户、W/床等); Se―视在功率密度(VA/m2) 表7―9 民用建筑负荷密度及系数取值参考表 建筑类别 有功负荷密度(W/m2) 视在功率密度(VA/m2) 系数K 备 注 公寓建筑 30~50 40~70 0.6~0.7 用电指标包含插座的容量在内,荧光灯采用就地补偿或采用电子镇流器。 旅馆建筑 40~70 60~100 0.7~0.9 办公建筑 30~70 50~100 0.7~0.8 商业建筑 一般40~80 60~120 0.85~0.95 大中型60~120 90~180 体育建筑 40~70 60~100 0.65~0.75 剧场建筑 50~80 80~120 0.6~0.7 医疗建筑 40~70 60~100 0.5~0.7 教学建筑 大专院校20~40 30~60 0.8~0.9 中小学校12-20 20~30 0.8~0.9 展览建筑 50~80 80~120 0.6~0.7 演播室 250~500 400~800 0.6~0.7 汽车库 8~15 10~20 0.6~0.7 注:①表中所列用电指标的上限值是按空调冷水机组采用电动压缩机制冷时的数值;当中央空调的冷水机组采用直燃机时的用电指标一般比采用电动压缩机时的用电指标降低25~35VA/ m2。②表中所列视在功率密度VA数值是由有功负荷密度W数除以不小于0.9的无功功率补偿后的功率因数,然后再除以变压器的负载率0.65~0.85,即单位建筑面积的伏安数约为瓦数的1.5倍左右。 表7―10住宅用电负荷标准及电度表规格参考表 户型 建筑面积S(m2) 用电负荷标准 电度表规格(A) A S≤50 2.5~3kW/户 5(20) B 50<S≤90 4kW/户 10(40) C 90<S≤150 6~8kW/户 10(40) D 150<S≤200 8~10kW/户 15(60) E 200<S≤300 50W/ m2 20(80) 民用建筑的负荷密度取值可参考表7―9和表7―10。由于指标数据取值范围较大,而且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应用这类方法计算负荷时需要认真仔细的分析研究工程所在地的气候条件、地区发展水平、居民生活习惯、建筑规模大小、建设标准高低、用电负荷特点等,并与同类工程进行横向竖向多方面比较,多种指标互相印证,科学的确定合理指标值,尽量提高计算准确度。需要特别注意的时:在计算配电干线负荷、确定配电变压器容量和数量,以及计算小区总负荷时,应乘以适当的系数K,这个K值必须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经过认真分析研究......>>

问题七:变压器容量一般用什么和需要系数的方法确定 变压器容量的选择;1.装见容量,2.负荷性质(确定需用系数),3.同时率,4.产品需求前景,5.中长期规划,6.综合经济(是否确实需要大宗工业类别)等。

问题八:给出最大负荷怎么用需要系数法求计算负荷 计算负荷的一般方法

1、求单台用电设备计算负荷

当供电路上只连接有一台设备时,线路的负荷可按设备容量来确定,此时求计算负荷公式如下:

对电动机

对白炽灯、电热设备、电炉变压器

2、求多台用电设备计算负荷一般方法

在工厂、车间供电干线上的连接有多台用电设备。由于用电设备的特性各异,各设备不一定同时工作,同时工作的设备也不一定满负荷,设备本身及配电线路有功率损耗还有其他认为用电因数,这些都影响电力负荷,所以负荷计算无法用一简单公式描述,将两种方法介绍如下:

(1)需要系数法

①按用电设备组求计算负荷

有功计算负荷

无功计算负荷

视在计算负荷

DD该用电设备组的设备容量总和

DD该用电设备组的需要系数

DD该用电设备组的平均功率因数

DD该用电设备组的平均 的正切值

②多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的确定

当车间的配电干线上接有多台用电设备时对干线上的所有设备进行分组,然后求各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考虑到干线上各用电设备组的最大负荷不同时出现的因素,求干线上计算负荷时,将干线上的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相加乘以相应的最大负荷同时系数有、无功系数可取:

求多组用电设备总的计算负荷公式:

总有功计算负荷为:

总无功计算负荷为:

总视在计算负荷为:

(2)二项式系数法

二项式系数法考虑了数台最大容量设备对计算负荷的影响,与需要系数法不同,它采用了两个系数来计算负荷。由此得出按二项式系数法求计算负荷的基本公式:

式中: b、c DD二项式的两个系数

DD用电设备组的平均负荷

DD用电设备组中考试X台最大容量用电设备影响所增加负荷

一、确定用电设备容量及计算负荷

(1)长期工作制电动机的设备容量:

指其铭牌上的额定功率

(2)反复短时工作制电动机的设备容量

指统一换算到暂载率JC=25%时的额定功率,若JC不为25%,应进行换算,换算公式为

(3)电焊机及电焊装置的设备容量:

指统一换算到暂载率JC=100%的额定功率,若JC不为100%,应换算,得出换算公式为

(4)电炉变压器的设备容量

指额定功率因数时的额定功率:

(5)照明设备的设备容量

根据灯具型号不同具体计算

二、确定各组的计算负荷

用电设备组依下式计算:

三、确定车间配电干线或变电所低压母线上的计算负荷

四、确定车间变电所中变压器高压侧的计算负荷Pj4

五、确定车间变电所中高压母线上的计算负荷Pj5

六、确定总降压变电所出线上计算负荷Pj6

七、确定总降压变电所低压母线上的计算负荷Pj7

八、确定全厂总计算负荷Pj8

降压变电所低压母线上的计算负荷加上主变压器的功率损耗 即得全厂总计算负荷Pj8 Qj8 Sj8

计算过程如下:

变电所室内外照明与事故照明

加热器:

变压器6.3/0.4功率损耗

SG6.3/0.4 高压侧负荷

注水电机

通往各处线路

小计

考虑同其系数后全厂总计算负荷...>>

 大家做好准备迎接考试了吗?造价工程师栏目诚意整理?2017造价工程师建设工程计价难点:投资估算的编制?,欢迎广大考生前来学习。

投资估算的编制

 一、项目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

 (一)项目决策与工程造价的关系

 (1)项目决策的正确性是工程造价合理性的前提;

 (2)项目决策的内容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

 (3)项目决策的深度影响投资估算的精确度;

 (4)工程造价的数额影响项目决策的结果。

 (二)项目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

 1. 建设规模

 在项目决策阶段应选择合理的建设规模,以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但规模扩大所产生效益不是无限的,它受到技术进步、管理水平、项目经济技术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制约项目规模合理化的主要因素包括市场因素、技术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几个方面。

 (1)市场因素。市场因素是确定建设规模需考虑的首要因素,市场因素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市场需求状况、市场供应状况、市场价格分析和市场风险分析。

 (2)技术因素。包括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两个方面。

 (3)环境因素。包括政策因素、燃料动力供应、协作与土地条件、运输及通信条件等。

 建设规模方案比选的方法包括盈亏平衡产量分析法、平均成本法、生产能力平衡法、以及按照政府或行业规定确定的方法。

 2. 建设地区及建设地点(场址)

 (1)建设地区的选择。建设地区选择是指在几个不同地区之间对拟建项目适宜配置在哪个区域范围的选择。建设地区的选择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①靠近原料、燃料提供地和产品消费地的原则,但这一原则并不是意味着项目安排在距原料、燃料提供地和产品消费地的等距离范围内,而是根据项目的技术经济特点和要求,具体对待;②工业项目适当聚集的原则。

 (2)建设地点的选择。建设地点选择是指对项目具体坐落位置的选择。厂址选择时的费用分析包括项目投资费用分析和项目投产后生产经营费用比较。

 3. 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选择的基本原则:先进适用、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方案选择的内容包括:生产方法选择、工艺流程方案选择、工艺方案的比选。

 4. 设备方案

 在设备选用中,应注意处理好以下问题:

 (1)要尽量选用国产设备。

 (2)要注意进口设备之间以及国内外设备之间的衔接配套问题。

 (3)要注意进口设备与原有国产设备、厂房之间的配套问题。

 (4)要注意进口设备与原材料、备品备件及维修能力之间的配套问题。

 5. 工程方案

 工程方案选择是在已选定项目建设规模、技术方案和设备方案的基础上,研究论证主要建筑物、构筑物的建造方案,包括对于建筑标准的确定。工程方案选择应满足的基本要求包括:满足生产使用功能要求;适应已选定的场址(线路走向);符合工程标准规范要求;经济合理。

 6. 环境保护措施

 环境治理方案比选的主要内容有:技术水平对比;治理效果对比;管理及监测方式对比;环境效益对比。

 二、投资估算的概念及其编制内容

 (一)投资估算的作用

 (1)项目建议书阶段的投资估算是项目主管部门审批项目建议书的依据之一,也是编制项目规划、确定建设规模的参考依据。

 (2)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是项目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研究、分析、计算项目投资经济效果的重要条件。

 (二)投资估算的内容

 主要包括投资估算编制说明、投资估算分析、总投资估算、单项工程投资估算、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估算、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其中投资估算分析的内容包括:

 (1)工程投资比例分析。

 (2)分析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建设期利息占建设总投资的比例;分析引进设备费用占全部设备费用的比例等。

 (3)分析影响投资的主要因素。

 (4)与国内类似工程项目的比较,分析说明投资高低的原因。

 三、投资估算的编制

 (一)静态投资部分的估算方法

 项目规划和项目建议书阶段,投资估算的精度低,可采取简单的匡算法,如单位生产能力估算法、生产能力指数法、系数估算法、比例估算法或混合法等。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投资估算精度要求高,需采用相对详细的投资估算方法,即指标估算法。

 1. 项目规划和建议书阶段投资估算方法

 (1)单位生产能力估算法。依据调查的统计资料,利用相近规模的单位生产能力投资乘以建设规模,即得拟建项目投资。

 (2)生产能力指数法。又称指数估算法,它是根据已建成的类似项目生产能力和投资额来粗略估算拟建项目投资额的方法,是对单位生产能力估算法的改进。

 (3)系数估算法。系数估算法也称为因子估算法,它是以拟建项目的主体工程费或主要设备费为基数,以其他工程费与主体工程费或设备购置费的百分比为系数,估算拟建项目静态投资的方法。在我国国内常用的方法有设备系数法和主体专业系数法,世行项目投资估算常用的方法是朗格系数法。

 1)设备系数法。选择拟建项目的设备费为基数。

 2)主体专业系数法。是以拟建项目中投资比重较大,并与生产能力直接相关的工艺设备投资为基数。

 3)朗格系数法。这种方法是以设备费为基数,乘以适当系数来推算项目的建设费用。

 (4)比例估算法。根据统计资料,先求出已有同类建设项目主要生产工艺设备占整个建设项目的投资比例,先逐项估算出拟建项目主要生产设备投资,再按比例估算出拟建项目的静态投资的方法。

 (5)混合法。通常是采用生产能力指数法与比例估算法混合或系数估算法与比例估算法混合估算其相关投资额的方法

 2. 可行性研究阶段投资估算方法

 主要采用指标估算法。指标估算法是指依据投资估算指标,对各单位工程或单项工程费用进行估算,进而估算建设项目总投资的方法。首先把拟建建设项目以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按建设内容纵向划分为各个主要生产设施、辅助及公用设施、行政及福利设施以及各项其他基本建设费用,按费用性质横向划分为建筑工程、设备购置、安装工程等费用;然后,根据各种具体的投资估算指标,进行各单位工程或单项工程投资的估算;在此基础上汇集编制成拟建建设项目的各个单项工程费用和拟建项目的工程费用投资估算;再按相关规定估算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等,形成拟建建设项目静态投资。

 (1)建筑工程费用估算。可采用单位建筑工程投资估算法和单位实物工程量投资估算法。其中单位建筑工程投资估算法可以进一步分为单位长度价格法、单位面积价格法、单位容积价格法和单位功能价格法等。

 1)单位长度价格法。水库以水坝单位长度(米)的投资,公路、铁路以单位长度(公里)的投资,矿上掘进以单位长度(米)的投资,乘以相应的建筑工程量计算建筑工程费。

 2)单位面积价格法。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一般土建及装修、给排水、采暖、通风、照明工程,建筑物以建筑面积为单位,套用规模相当、结构形式和建筑标准相适应的投资估算指标或类似工程造价资料进行估算。

 3)单位容积价格法。在一些项目中,楼层高度是影响成本的重要因素。例如,仓库、工业窑炉砌筑的高度根据需要会有很大的变化,显然这时不再适用单位面积价格,而单位容积价格则成为确定初步估算的方法。

 4)单位功能价格法。用医院里的病床数量为功能单位,新建一所医院的成本被细分为其所提供的病床数量,估算时首先给出每张床的单价,然后乘以该医院所有病床的数量,从而确定该医院项目的金额。

 (2)安装工程费估算。安装工程费一般以设备费为基数区分不同类型进行估算。

 1)工艺设备安装费通常采用按设备费百分比估算指标进行估算;或根据单项工程设备总重,采用t/元估算指标进行估算。

 2)工艺金属结构、工艺管道通常采用以吨、立方米或平方米为单位,套用技术标准、材质和规格、施工方法相适应的投资估算指标或类似工程造价资料进行估算。

 3)变配电、自控仪表安装工程通常一般先按材料费占设备费百分比投资估算指标计算出安装材料费。再分别根据相适应的占设备百分比(或按自控仪表设备台数,用台件/元指标估算)或占材料百分比的投资估算指标或类似工程造价资料计算设备安装费和材料安装费。

 (二)流动资金的估算

 1. 分项详细估算法

 分项详细估算法是根据周转额与周转速度之间的关系,对构成流动资金的各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分别进行估算。计算公式为:

 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现金

 流动负债=应付账款+预收账款

 流动资金本年增加额=本年流动资金―上年流动资金

 其中:

 应收账款=年经营成本/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存货=外购原材料、燃料+其他材料+在产品+产成品

 产成品=(年经营成本―年其他营业费用)/产成品周转次数

 现金=(年工资及福利费+年其他费用)/现金周转次数

 应付账款=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其他材料年费用/应付账款周转次数

 注:

 各项流动资金均计算其年平均占用额,即为流动资金的年周转额度除以流动资金的年周转次数。

 2. 扩大指标估算法

 扩大指标估算法简便易行,但准确度不高,适用于项目建议书阶段的估算。扩大指标估算法计算流动资金的公式为:

 年流动资金额=年费用基数?各类流动资金率

 (三)投资估算文件的编制

 1. 建设投资估算表的编制

 (1)按概算法分类,建设投资由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三部分构成。其中工程费用又由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含工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和安装工程费构成;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内容较多,且随行业和项目的不同而有所区别。预备费包括基本预备费和涨价预备费。

 (2)按形成资产法分类,建设投资由形成固定资产的费用、形成无形资产的费用、形成其他资产的费用和预备费四部分组成。固定资产费用是指项目投产时将直接形成固定资产的建设投资,包括工程费用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中按规定将形成固定资产的费用,后者被称为固定资产其他费用。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bk/6_2154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