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尾兰的养殖方法
虎尾兰( Sansevieria trifasciata )又名虎皮兰、千岁兰、虎尾掌、锦兰等。龙舌兰科,虎尾兰属。原产非洲热带和印度。
(一)形态特征:虎尾兰为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具匍匐的根状茎,褐色,半木质化,分枝力强。叶片从地下茎生出,丛生,扁平,直立,先端尖,剑形;叶长 30 ~ 50 厘米,宽 4 ~ 6 厘米,全缘。叶色浅绿色,正反两面具白色和深绿色的横向如云层状条纹,状似虎皮,表面有很厚的蜡质层。花期一般在 11 月,具香味,多不结实。常见的栽培品种有: 金边虎尾兰:原产刚果。叶缘具**镶边。 短叶虎尾兰:叶短,长 15 ~ 30 厘米。
(二)习性:虎尾兰喜光,可以承受阳光直射,应放在通风良好的向阳处。但也能耐阴,只是长时间遮荫条件下叶子会变得发暗,此时,若突然移向阳光下,叶片会发生灼伤,所以应逐渐使它适应。
(三)栽培管理:一般放置于阴处或半阴处,但也较喜阳光,惟有光线太强时,叶色会变暗、发白。喜欢温暖的气温。其适宜温度是 18 ~ 27 ℃ ,低于 13 ℃ 即停止生长。
冬季温度也不能长时间低于 10 ℃ ,否则植株基部会发生腐烂,造成整株死亡。 浇水要适中,不可过湿。虎尾兰为沙漠植物,能耐恶劣环境和久旱条件。浇水太勤,叶片变白,斑纹色泽也变淡。由春至秋生长旺盛,应充分浇水。冬季休眠期要控制浇水,保持土壤干燥,浇水要避免浇入叶簇内。用塑料盆或其它排水性差的装饰性花盆时,要切忌积水,以免造成腐烂而使叶片以下折倒。 施肥不应过量。
生长盛期,每月可施 1 ~ 2 次肥,施肥量要少。长期只施氮肥,叶片上的斑纹就会变暗淡,故一般使用复合肥。也可在盆边土壤内均匀地埋 3 穴熟黄豆,每穴 7 ~ 10 粒,注意不要与根接触。从 11 月至第二年 3 月停止施肥。 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很小的土壤体积内也能正常生长,喜疏松的沙土和腐殖土,耐干旱和瘠薄。生长很健壮,即使布满了盆也不抑制其生长。一般两年换一次盆,春季进行,可在换盆时使用标准的堆肥。 (四)繁殖:可用扦插和分株法繁殖。
1 、叶插繁殖:可在 5 ~ 8 月进行,将成熟的叶片自基部剪下,按 6 ~ 10 厘米一段截开,插入素沙土中,入土深度 3 厘米 左右,插后放在疏阴下。温度保持在 18 ~ 25 ℃ , 20 天左右开始生根。当幼株长出 2 ~ 3 片叶时即可上盆。金边虎尾兰用叶插法成活后,金边常易消失,故多采用分株法繁殖。
2 、分株繁殖:由于地下横生匍匐茎常露出土壤表面,所以分株时不必脱盆,直接把根茎切开,提出后上盆栽种,没有须根也能成活。当叶簇挤满全盆后,可进行脱盆,抖掉所有泥土,以一个叶簇为单位剪断根茎,分开上盆栽种,一年后可萌发出 4 ~ 5 个新叶簇。
(五)病虫害:在通风不良或是气温过高的波动情况下,易发生叶斑病。病斑油渍状软腐呈黄褐色,中间灰白色。
发病初期可喷 50% 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 800 倍液。 中文名:虎尾兰别名:科属:龙舌兰科虎尾兰属产地:习性:多年生草本( Sansevieria )植物有 60 余种,原产于非洲、亚洲热带。植株高度因品种而异,从 10 数米至 1 米 不等。叶肉质状,有圆筒形、剑形、广披针形等,簇生于地下根茎,叶面有各种不同形态的斑纹变化。成株每年均能开花,具香味,但以观叶为主。此类植物耐旱、耐湿、耐阴,能适应各种恶劣的环境,适合庭园美化或盆栽,为高级的花材室内植物。繁殖:可用分株或叶插法,春至夏季为适期。叶插法可叶片每 15 厘米 剪为 1 段,扦插于砂土或细蛇木屑,保持湿度,约红 3 个月能发根,扦插时注意不可倒置;唯叶插法所得的幼苗,其叶片的斑纹常易消失。
分株法全年均能育苗,但以春季、夏季最佳,成株能在基部长出幼苗,可切取另植即得新株。 栽培重点:栽培土质不拘,但以肥沃的腐叶壤土生育最佳,全日照、半日照或荫蔽处均能成长,其中以半日照通风处生育最良好。施肥每 2 个月 1 次,腐熟堆肥或氮、磷、钾均理想。性喜高温多湿,亦极耐旱,盆底排水力求良好,晚秋到春季减少浇水。金边虎尾兰盆栽以大盆丛植较为美观,定植后即可移入室内观赏;小虎尾兰则用 5 寸植 1 株。久植过于拥挤时应强制分株,换土后再栽植。生育适温 20~28 ℃ , 10 ℃ 以下要预防寒害。
(二)
虎尾兰属龙舌兰科,为多年生多浆植物,原产热带非洲。叶片丛生直立,线状倒披针形,形似万年青叶但较小,叶片呈墨绿色,上面分布不规则的暗绿色斑纹。花序超出叶片,花白色,数朵成束。虎尾兰的繁殖主要用分株和扦插法。分株法全年均可进行,但以春季为好。选择生长茂盛的植株从盆中倒出,经水浸后洗净根土,然后分株将根状茎(即根部)的连接处用剪刀剪断,操作时注意每株带有一定数量的根状茎。分株后置荫处养护,星期后方可渐受日光。扦插可于春秋进行,选取植株上健壮的叶片,剪成 8—10 厘米 长的一段,切口可涂些草木灰,待切口稍干,插在盛有砂土的盆中,入土一半或三分之二。初插时只需在叶面和盆土上喷水,二星期后再浇足水,早期如果水分过多,容易引起插叶的腐烂。
插叶约月余生根,待荫发的新芽成形后,即可移出分栽。虎尾兰处于幼苗生长阶段,切忌浇水过多,否则因盆土过于潮湿,极易引起植株的根茎腐烂。金边虎尾兰的繁殖不用扦插法,为避免发生返祖现象,都采用分株法
虎尾兰,虎尾兰的养殖方法
虎尾兰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虎皮兰,它也属于多肉植物的一种,因为它的叶片非常的肥厚,而且底下的根茎非常的粗,是那种非常粗的主根,有少量的毛细根,平常养护的话一定要少浇水,就能够保证他不出问题。养在家中还能够净化空气,非常的好。我们在家庭中栽培虎皮兰,好多花友养它都会出现烂根烂叶的情况,其实是你养护不得当所导致的。
虎皮兰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观赏绿植,其不仅有极强的适应性,同时可供观赏的时间较长。虎皮兰在养殖过程中最好采用肥沃排水性好的土壤;浇水秉持见干见湿的原则;温度范围控制在16°C ~30°C之间;夏季注意避免烈日暴晒,冬季注意防寒防冻;生长期保证充足光照但是夏季适当进行遮光处理。那么,具体到底该怎样操作呢?感兴趣的小伙伴就跟着小编一起看下去吧!
根据虎皮兰的生长特性,将其种植在疏松透气肥沃的土壤中是最合适不过的。因此,使用含有腐叶和河沙土的土壤既能增强土壤的透气性和排水性,其中的腐叶还能增加土壤的肥效性。
虎皮兰因其根部较为柔弱,对水份的需求量并不是很大,一定要控制浇水量和频率,过多的盆底积水极易出现烂根的现象。虎皮兰浇水时秉承见干见湿的原则,即等盆土干透后浇透即可。
虎皮兰是极不耐寒的,其最适合生长温度在16°C ~30°C之间。因此,在冬季将其移植到室内养护,保证温度5°C以上;夏季要对其进行适当的遮光处理,必要时可给叶面喷水加湿降温。
虎皮兰在日常生长中需要充足光照,若长期缺少光照则出现叶片颜色枯黄和叶子徒长的现象。但是夏季烈日当空温度过高,要适当遮阴。
虎尾兰,虎尾兰的养殖方法
别名:千岁兰、虎皮兰、虎尾掌、锦兰
原产地:非洲西北部各国
花期:夏
日照:好阳光,耐半阴,喜通风良好的环境
温度:性喜温暖,不耐寒,生长适温为16-28℃
土壤:对土壤要求不高,在排水性好的沙质壤土中长势良好
水分:耐干旱
此植物适应性强,管理可较粗放,盆栽土壤要求排水性好,可用肥沃园土与煤渣混合物,比例为3:1,再加少量豆饼屑或禽粪作基肥。
虎尾兰对肥料虽无很高要求,但在生长季节若能每隔10-15天浇一次稀饼肥水,则可生长的更好。
浇水不宜过勤,要掌握宁干勿湿的原则。春季根茎正萌发新株可适当多浇水,保持盆土湿润;雨季,要适当遮挡雨水,如盆内有积水,要及时倒出,以免烂根。
盆栽虎尾兰若作为室内装饰、观赏,不宜长时间放置阴暗处,要常常给予散射光,否则,叶子会发暗,缺乏生机。但也不可突然移至阳光下,应先移放在光线较好处接受散射光,使其有个适应过程,否则易灼伤。
夏季阳光强烈,要适当遮阴,避免直晒。秋末气温开始转冷,应将花盆移入室内,放置在有较强光照的窗口处,盆土不可太湿,室温不低于5℃,就可安全越冬。
虎尾兰可采用扦插或分株法繁殖。
(1)扦插法:叶插适合期为春、夏两季,可将叶片每6厘米左右剪成一段,放在室内晾上两天后,扦插于沙土为基质的插床上,保持湿度,经约60-80天即能发根。扦插时不可倒置,但叶插获得的幼苗,其叶片的斑纹容易消失。
(2)分株法:分株法全年均能进行,一般于早春结合翻盆换土时最宜。将丰满植株脱盆后,除去部分旧土,扒开根茎,从根茎部剪断,分成每丛4-5片叶后栽植于盆内即可。因虎尾兰的地下茎根粗壮,分枝力强,每个分枝上的顶芽萌发后都能抽生新叶。
虎尾兰叶片和根状茎可入药,性味酸凉,有清热、解毒、消肿之功效。主治感冒、支气管炎、外治痈肿、烫伤、腮腺炎、跌打损伤等症。
虎尾兰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虎皮兰耐干旱,喜阳光温暖,也耐阴,忌水涝,在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中生长健壮。春夏生长速度快,应多浇一些有机液肥,晚秋和冬季保持盆土略干为好。不耐严寒,秋末初冬入室,只要室内温度在18℃ 以上,冬季正常生长不休眠,1月至2月开花,不低于 10℃ 可安全越冬。生长期内,不论室内、室外养护,都不宜长期放在庇荫处和强阳光下,否则,**镶边变窄退色。
虎皮兰的养殖方法:
土壤:虎皮兰适应性强,管理可较为粗放,盆栽可用肥沃园土3份,煤渣1份,再加入少量豆饼屑或禽粪做基肥。
施肥:虎皮兰对肥料无很大要求,但在生长期若能10到15天浇一次稀薄肥水,则可生长得更好。
光照:盆栽虎皮兰不宜长时间处阴暗处,要常常给予散射光,否则,叶子会发暗,缺乏生机。但也不可突然移至阳光下,应先在光线暗处适应。
温度:虎尾兰喜温暖气候,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0~30不耐寒,低于13时生长停止,越冬温度应不低于8温度低时,会从叶片基部腐烂,造成植株死亡,应做好越冬期间的防寒保暖工作。夏季则应加强通风,降低温度。
浇水:虎尾兰因原产于非洲西部干旱处,所以能适应干旱缺水的环境。忌水涝,浇水不宜多,只需保持盆土稍微湿润。水分多时叶片色泽变淡,甚至烂根死亡,浇水应掌握干湿相间而偏干的原则。
翻盆:虎尾兰一般2~3年翻盆1次,通常只在叶簇挤满盆后才需翻盆。因植株向上生长,在花盆小而植株稠密时观赏价值高,所以盆钵不宜大,以较深的筒形花盆栽植为宜,这样上下比例协 调且比较稳定,且地下匍匐茎会沿着盆边转圈延伸,也不会影响 植株的生长。
病虫害防治:虎尾兰常有炭疽病、叶斑病、细菌性软腐病和象 鼻虫等病虫危害。
虎皮兰的特别注意事项:
1、如长期将虎皮兰摆放于室内,不宜突然直接移至阳光下,应先移在光线较好处,让其有个适应过程 后再见阳光,以免叶片被灼伤。
2、浇水要适量,掌握宁干勿湿的原则。平时用清水擦洗叶面灰尘,保持叶片清洁光亮。春季根颈处萌发新植株时要适当多浇水,保持盆土湿润;夏季高温季节也应经常保持盆土湿润;秋末后应控制浇水量,盆土保持相对干燥,以增强抗寒力。
虎皮兰的叶面斑纹是它的求助标记,也让它显得独特风趣,是一种坚固不拔的植物,适合家庭的栽培,以上是虎皮兰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虎尾兰的品种分类虎尾兰是很常见的一种观叶植物,一般会盆栽种植摆设在窗台等地方,在园林景区等也会成片种植供人观赏,下面我们来看看虎尾兰都有哪些品种:
虎尾兰的品种分类:
1、金边虎尾兰
金边虎尾兰别名黄边虎尾兰。为虎尾兰的栽培品种。叶缘具有**带状细条纹,中部浅绿色,有暗绿色横向条纹。比虎尾兰有更高的观赏价值。
2、金边短叶虎尾兰
金边短叶虎尾兰别名黄短叶虎尾兰。为短叶虎尾兰的变种。除叶缘**带较宽、约占叶片一半外,其他特征与短叶虎尾兰相似。叶短,阔长圆形,莲状排列。观赏价值更高。
3、短叶虎尾兰
短叶虎尾兰为虎尾兰的栽培品种。植株低矮,株高不超过20厘米。叶片由中央向外回旋而生,彼此重叠,形成鸟巢状。叶片短而宽,长卵形,叶端渐尖,具有明显的短尾尖,叶长10~15厘米,宽15~22厘米,叶色浓绿,叶缘两侧均有较宽的**带,叶面有不规则的银灰色条斑。叶片簇生,繁茂。
4、银短叶虎尾兰
银短叶虎尾兰别名银边短叶虎尾兰。为虎尾兰的栽培品种。株形和叶形均与短叶虎尾兰相似。叶短,银白色,具有不明显横向斑纹。
5、石笔虎尾兰
.石笔虎尾兰为同属常见种。叶圆筒形,上下粗细基本一样,叶端尖细,叶面有纵向浅凹沟纹。叶长1~1.5米,叶简直径3厘米左右。叶基部左右瓦相重叠,叶升位于同一平面,呈扇骨状伸展。形态特殊,观赏价值较高。
6、葱叶虎尾兰
葱叶虎尾兰,亦称柱叶虎尾兰。叶呈圆筒形,整叶上下粗细差不多,端稍尖细,叶面有纵走的浅凹沟状,每叶独立生长。
虎尾兰是很好的一种观赏植物,种植在家居中既能观赏,美化绿化家居,虎尾兰还能吸收洁净家居空气,给我们一个健康的环境,喜欢虎尾兰的就别犹豫了。
虎尾兰花语和象征意义是什么?
虎尾兰花语和象征代表意义:坚定、刚毅
虎尾兰,又名虎皮兰、锦兰,为龙舌兰科、虎尾兰属植物,变种有金边虎尾兰、银脉虎尾兰。地下茎无枝,叶簇生,下部筒形,中上部扁平,剑叶刚直立,株高50厘米至70厘米,叶宽3厘米至5厘米,叶全缘,表面乳白、淡黄、深绿相间,呈横带斑纹。金边虎尾兰叶缘金**,宽1厘米至1.6厘米。银脉虎尾兰,表面具纵向银白色条纹。家庭盆栽管理得好,全株叶片高1.2米以上。
金边虎尾兰是吸收甲醛的高手。一盆虎尾兰可在6小时内吸收掉10平米房间里的甲醛的一半。同时吸收电脑辐射,并且在夜间释放氧气。坚定刚毅的金边虎尾兰。代表了金牛的一种坚韧不拔的顽强精神。令持有者具有坚强的意志力。所以,它的花语是:坚定刚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