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原上养青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吗?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12 19:52:34
字号:

青蛙肉质很细嫩,而且脂肪非常少,蛋白质含量很高,所以一直都是比较高端的菜肴,这几年因为生态环境的破坏,所以导致了野生青蛙越来越少了,为了保护野生青蛙,现在很多的养殖蛙也开始进入到人们的视线中了。这种养殖青蛙个头较大,而且口感也很不错,所以非常的适合养殖,有着不错的市场前景。那么这种养殖真的可行吗?

在平原上养青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吗?

养殖青蛙首先需要建设一个养殖池,养殖池需要分成很多个区域,比如有产卵池,也有蝌蚪池等等。一般选择比较阴凉避光的地方建设,使用长形的水泥池或者是土塘作为地址。在建设的时候,注意在两边 一定要建设遮光板,同时也要设立防逃网,避免青蛙跳出逃走。一般的情况下,每平方的水池可以饲养四十只左右的成年青蛙,池塘中国可以放入一些浮萍和漂浮类的水草,比如水葫芦和水花生。如果是培养蝌蚪的池塘,可以不用留陆地,几乎全部使用水泥池都行,仅仅提供一定的缓坡,可以让蝌蚪栖息使用。

在选择种蛙的时候,一定要选择那些第二次产卵的青蛙,因为第二次产卵的青蛙,授精成功率是比较高的,等到第三年之后,受精率又开始下降了,所以就需要淘汰重新选择了。所以一般两年就要选择一批新的种蛙,这是比较麻烦的一个事情,所以在这个环节上,要投入很多的精力和人力进行挑选。为了方便管理和辨认,最好选择体型较大,同时活动力较强的作为种蛙。

一般的情况下,青蛙都是在春末夏初的时候,就开始产卵了,越是靠南的地区,产卵的时间就越早,一般在四月份的时候,是产卵的高峰期。种蛙的交配和产卵和水温以及深度都有着非常大的联系,根据测试显示,在水温超过了十五度以上的时候,种蛙才开始抱对。所以二十度左右,是产卵最佳的温度。

在孵化的时候,要注意水温保持稳定,最好控制在二十度以上,但是不要超过二十五度,平时换水的时候,就要轻手轻脚,避免惊动孵化的卵。在孵化之后,大概五天左右,就会形成自己游动的小蝌蚪了,这个时期就可以投喂粉料了。饲料投喂以每天吃完为主,不要一次性投喂太多,否则会污染到水质。

青蛙养殖技术

一、稻田改造

选择地域宽阔,通讯、交通方便,水源充足且无污染的稻田,四周用1.8米高的密网把稻田围起,在进、出水口设置铁丝网,以防青蛙外逃。加固加高田埂。将稻田分割成若干小块蛙田,每块面积约80-120平方米。开挖蛙沟。在稻田的两边(靠进水渠或蓄水池)各开挖一条长与蛙田相等、宽1m、深O.5-0.6m的“11”字型蛙沟,面积占本田的15%-25%。蛙沟与蛙田交界处筑一条高、宽各O.3m的小田埂。加高加固田埂。开挖蛙沟的土用于蛙田四周筑田埂,加高至0.4-0.5m、面宽0.3--0.5m。为了防止青蛙逃走,还得在蛙田四周打木桩,用水泥瓦或聚乙烯网片围栏,高0.8-1m,埋入土中10cm。对角开挖进出水缺口。每块畦田分别开挖进出水口各1-2个,同时用铁丝网或聚乙烯网片钉成拦蛙栅。

二、蝌蚪放养

蝌蚪放养前应做好蝌蚪池的消毒和蝌蚪池水中浮游生物的培育工作。(1)蝌料池的消毒水泥池应在放养前3 ~5天,用清水洗刷干净,并暴晒1~2天,或每亩用含氯量30%的漂白粉5 ~ 10kg,加水稀释后全池泼洒消毒。土池应在蝌蚪放养前710天,干池消毒每亩用生石灰20 ~50kg或漂白粉5 ~ 10kg;带水消毒,水深lm时,每亩用生石灰100 ~ 150kg 或漂白粉 10 ~20kg。在放养蝌蚪前,可用盆取水少许,放人蝌蚪试养,检验池水药物毒性是否消失,若1天后蝌蚪活动正常,表明水中药物毒性已经消失,可按计划放养蝌蚪。(2)浮游生物的培养自然条件下,蝌蚪主要吃食水中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如甲藻、硅藻、轮虫等。在蝌蚪池消毒后注人新水的同时,可施放发酵的有机肥(如牛粪、猪粪等),每平方米用量0.51. 0kg。施肥3 ~5天后,水中的浮游生物的繁殖顺序和蝌料的食性转变规律基本相同。5天后蝌蚪入塘。选择优质健壮、规格整齐的越冬蝌蚪,经消毒,每亩稻田放养5000尾。

三、蝌蚪饲养管理

1、水质管理:保持水质肥爽。池塘在保持微流水的同时,保证水质不恶化。

2、食用青蛙人工饲养必须从人工采卵后养育孵化,出膜后的蝌蚪在原孵化池或网箱中培育,每平方米水面放养600~800尾,蝌蚪孵出后第4天开始人工投饵,蝌蚪需经一周饲养后移入饲养池,大约20~30天后逐步以红虫、水蚤、蝇蛆为主食,也可以豆浆、豆渣、豆饼粉、小球藻为主食,加喂一定的鱼粉可促其生长,一般每万尾用15个熟鸡蛋揉碎带水泼喂1~2次。第5天后,改用豆浆、麦麸、豆腐渣配合饲料或米糠及鱼粉等饲料,每天投入1~2次,饲料投放在饵料台上,粉末状饵料先用水调成粘稠状再泼喂。

3、疾病防治:以预防为主,勤于巡视,发现疾病及时治疗。保证水质肥爽,饵料合理配制,蛙体大小均匀。病因也要因情况也定。

气泡病患病的蝌蚪全身膨胀,常游于水面,精神不振,胃内充满气体。防治的方法是将病蝌蚪移于清水中,暂时不投食,l一2天后再恢复授喂,但数量不要太多,而且要煮熟。

1、养殖青蛙需要在池塘附近建立养殖场地,也可以用稻田进行改造,确保它们不会逃出去。

2、准备放养蝌蚪前,需要先进行消毒,然后投放几个试养,没问题的话再大规模放养。平时要注意补充有机肥,促进浮游生物生长,为其提供食物。

3、长成青蛙后,要移到有陆地的池塘中,并且投喂小鱼等活饵。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bk/6_2136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