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如皋花木大世界是如皋市政府产业结构调整的亮点工程、重点工程、景点工程。总投资 6000 万元人民币,总占地面积 1500 亩,建筑面积 30000 平方米,道路面积 64000 平方米。市场内部分为商业服务区、花卉盆景区、苗木区、大树区、散户区五大功能区域,共有摊位 1000 余个。市场集花木盆景生意交易,信息交流、技术培训、科技开发、园林施工、旅游观光、商务配套服务多功能于一体,是华东地区超大规模集约经营的综合性花木交易市场,居全国同类市场前列。江苏如皋花木大世界位于古城如皋的南隅,紧邻 204 国道,江海贯通,与宁通高速、沿海高速、新长铁路、南通机场构成了便捷的水、陆、空交错的立体交通体系。与邻近的苏中钢材市场、华东国际家具城等大型市场形成了新兴的产业带。
江苏如皋花木大世界设备齐全,服务一流。场内实现了道路、水、电、电话、有线电视、互联网“六通”;市场管理实行分区负责制,落实到人,服务到户,配备智能化电子防盗监控;在行政服务上,“工商、税务、公安、林业、交通”五大职能部门联合办公。花木大世界实现了“一站式”服务;在生活服务上,超市、酒店、宾馆、洗浴、娱乐等一条龙服务;同时市场具有园林绿化二级施工资格证书,设有专业绿化实业公司,为进场业主拓宽了经营渠道。
飞猪上还可以查看更多有关于如皋市花木大世界文芳花卉的介绍和玩法还有周边的景点
如皋什么地方好玩
如皋萝卜
千年之前,如皋人就开始种植萝卜。据说唐太和年间(公元827-836年),如皋定慧寺的僧人们就将自己种植的白萝卜作为贡品,但是的白萝卜叫做莱菔子。后来,随着时间的推迟,萝卜的种植在如皋也推广开来。《如皋县志》(清乾隆庚午年及公元1750年编订)中有记载::“萝卜,一名莱菔,有红白二种,四时皆可栽,唯末伏初为善,破甲即可供食,生沙壤者甘而脆,生瘠土者坚而辣。”现在人们种植的萝卜中以白萝卜为主,很少种植红萝卜。
如皋,位于长江三角洲上海都市圈内,东濒黄海,南临长江,有着优越的气候条件,土壤为沙性土,适合萝卜的种植。如今,“如皋萝卜”凭着自身皮薄、肉嫩、多汁,味甘不辣,木质素少,嚼而无渣等优点已经蜚声海内外。“萝卜响,咯嘣脆,吃了能活百来岁”、“烟台的苹果莱阳的梨,不如如皋的萝卜皮”等谚语也早就随着如皋萝卜流传开来。如皋黄鸡
如皋黄鸡是经过长期选育而成的地方良种。因其“黄嘴、黄脚、黄羽毛”,群众习称为“三黄鸡”。早在清嘉庆甲子年(公元1840年)修编的《如皋县志》中就有记载:“鸡,家之常畜”,品种有“花鸡、獐鸡”等。“獐鸡”即指鸡羽如獐毛颜色的黄鸡。这说明如皋人民早就把黄鸡作为“家之常畜”。其实如皋黄鸡并非浑身一片**,它在颈、翅、尾处仍夹有明显的黑色羽毛,形成其独有的特征。该种鸡头小、象蛇头,眼圆大、单冠直立,耳垂鲜花;捋开羽毛看,其皮肤亦为**;胸肌、腿肌较发达,因其羽毛紧贴,体形显得清秀。如皋黄鸡属于卵肉兼用型。体型中等偏小,行动活泼,善于觅食;适应性强,耐粗放饲养。产蛋量多,一般产蛋180只左右。该种鸡皮薄肉嫩,味道鲜美。烹饪可红烧、冷切、清炖、原闷以及炒、烧、溜、炸、烤等多种方法,正合一席食用,故又有“一席鸡”之称。至今,上海宴席上仍有“活杀三黄鸡”的名菜。 建国以来,如皋黄鸡的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1976年建立了如皋黄鸡原种场以后,加强了提纯复壮等科研工作,经过十年四个世代的家系优育,使该种鸡外貌特征更趋一致,优良性得到进一步提高。现鸡群分布不断扩大,饲养量成倍增长,为如皋养鸡业的当家品种。每年生产鲜蛋数千万千克,提供商品鸡数百万只,畅销港澳地区及穗、沪、宁、苏、锡、常等江南大中城市,民间盛传“百万雄鸡过长江”的说法。 如皋火腿
如皋火腿的生产始于清咸丰初年(公元1851年),清末先后获檀香山博览会奖和“南洋劝业会”优异荣誉奖状,与浙江金华火腿、云南宣威火腿齐名,为全国三大名腿之一。因如皋位置在北,故被称为“北腿”。
如皋火腿薄皮细爪,形如琵琶,色红似火,风味独味,以色、香、味、形、“四绝”闻名中外。可常年贮存,供四季食用。烹饪可蒸、煮、炖、煨、炒、焖、烧一般清炖和煮食为佳。生产中选用如皋、海安一带饲养的尖头细脚、薄皮嫩肉的优种生猪为原料。对猪腿也按一定规格精选,择其重量长度恰当、腿心肌肉丰满者,再经多道工序精细加工制成。自1982年起连续被评为商业部名特优质产品。如皋香肠
如皋香肠历史悠久,是闻名全国的品种之一。其生产始于清同治年间,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清末获“南洋劝业会”二等奖。可与“广式”香肠媲美,被称为“如式”香肠。 如皋肉联厂继承和发扬了传统工艺,精心研制新配方,产品质量享誉国内外。所产“如皋牌”香肠1982年起连续被评为商业部名特优质产品,1985年获国家质量银质奖,1988年获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1992年获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
如皋肉松
如皋肉松的生产始建于1914年,建国后由如皋肉联厂生产。原为“太仓式”肉松,由于不断改进生产工艺,研制最佳配方,已形成了如皋肉松自己特有的风味。1982年起“金梅牌”肉松连续被 评为商业部名特优质产品;1985年在巴黎荣获国际美食学会与旅游观光委员会授予的金质荣誉奖章,这是我国在国际上获得第一枚肉食品金牌;1988年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牌。1992年“如皋牌”肉松获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
白蒲茶干
白蒲“三香斋”茶干(简称白蒲茶干),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了,是如皋久负盛名的传统风味土特产。“白蒲茶干”选用优质大豆,多种香料精制而成。内含易于人体消化的优质蛋白质及人体所必需的维生素B1和B2和钙、磷、铁等,还含有动物性食品所缺乏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弥补动物菜肴的缺陷,对增补人体和营养极为有利。茶干又味美香芳,富有韧性,色泽美观,形状方且薄,别具一格,经济实惠,弛名四方,极受群众欢迎。 "三香斋"的来历: 据《如皋县志》记载,公元三九七年即隆安元年,晋安帝司马德宗家已将白蒲置为“蒲涛县地”,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白蒲茶干”始制于清朝康熙年间,一们姓屠的湖州人在白蒲北街开的一豆腐干店,店号“三香斋”,又名“屠三香”、白蒲北街是南北交通要道,商业较盛,油饼粮行,京货店,水烟栈,各式菜馆,点心店 ,鱼行、茶馆等店铺林立,来往商人,小贩很多,每日清晨,商民,街坊乡老,小贩等都喜欢坐茶馆,闲谈生意经,山海经,一边谈心,一边买来屠氏的豆腐干佐茶。因其近似茶色,又是名茶配食的佳品,故取名茶干。到康熙丙子年(康熙三十五年,即一六九六年),“屠三香”生产的茶干由于加工工艺精细,用料考究进嘴细软劲韧,美味可口,算得上色、香、味俱佳,茶干上模压店号,很有特色,被誉为白蒲一绝。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地方官特别选择了“三香斋”茶干作为贡品,请皇上品尝,乾隆尝后甚悦,又听该店独家经营的介绍 ,便御笔写下“只此一家”的题字,赐予褒扬。屠氏得此御笔欢喜欲狂,并将“只此一家”制成金字匾额,悬于店堂,自得御笔“只此一家”,“三香斋”茶干驰名大江南北。嗣后“三香斋”茶干店,生意更加兴隆。 董 糖 董糖始于如皋。据清道光庚寅年《崇川咫闻录》载:“董糖,冒巢民妾董小宛所造。未归巢民时,以此糖自秦淮寄巢民,故至今号秦邮董糖。”明亡,冒辟疆(巢民)偕董小宛归隐如皋水绘园。海内名流,常集是园,诗酒唱和。小宛制酥糖飨客,其味佳美,为客称道。遂以流传,世称董糖,至今已有300余年历史,成为本市的优质名牌产品。
如皋食品厂生产的水明楼牌董糖,继承了传统工艺,以上等白糖、纯净饴糖、褪壳芝麻等精工制作而成。酥松香甜,口味纯正,食之齿颊留香。1985年获江苏省优质产品证书。现年销售量达数十万盒
林梓潮糕 林梓潮糕创于清雍正壬子年(公元1732年),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为江苏特产、苏北名点,名倾大江南北,《江苏名菜名点》一书曾作介绍。
林梓潮糕选料讲究,以当年产优质糯米、粳米舂成米粉,拌和绵白糖、金桂花、松仁及红绿瓜丝,用荷叶垫底,制成圆形糕坯,精工刀切,水蒸而成。刚出笼时不粘手,弹性如海绵,米香、桂香、荷香,沁人心脾,香而不浊,甜而不腻,柔润爽口,风味纯正。既是可口的点心,又是馈赠亲友的上乘礼口。
此外,如皋的名菜名点有:明清即已流传的“水晶肴蹄”;董小宛所创的“董肉”(又称“虎跑肉”);形若鸽卵、皮白如玉、馅黄似金的“蟹灌鱼丸”;以河蟹、江鲟、海蛤为原料的“如皋三醉”;以松仁、瓜子仁、核桃仁、甜杏仁、榛仁为馅的“五仁馒首”;以蟹、肉、笋为馅须借助调羹食之的“如皋汤包”等。名酒不:如皋酒厂生产的“水明楼牌”黄酒、陈元酒,分别获得1993年日本东京第五届国际博览会金奖和1998年首届中国仪器博览会银奖、铜奖。其它食品有如皋食品罐头厂生产的火腿罐头、蘑茹罐头、速冻蘑菇;如皋酱醋厂生产的芝麻豆瓣辣酱、五味花生酱等都获得部优质产品称号。~~ 在步行街的那个转角的地方!就是在“安定广场”往北走,在河西边!
叫“麒麟阁”那里卖的大多是如皋的特产!我去过一次,。买的是“董糖:。很不错的,
顾庄村园艺大世界 地址:江苏如皋
简介:如皋有一个被称为中华农家园艺大世界的顾庄村,全村八百六十六户农家,「家家栽树种花,户户剪扎盆景」,园艺盆景与家居生活浑然一体。在顾庄村,沿著通村水泥路北道,走进曲径通幽的农家庭院,一幢幢现代化高楼民宅前,随处可见人们正在忙碌地剪扎盆景,头发花白的老太太,或是天生丽质的村姑,年过九旬的大爷,或是十八九岁的小伙,一棵棵看似普通的苗木,只要经过他们双手侍弄剪扎,便成为一盆盆风采各异的盆景。顾庄村人玩花木还真玩出了名堂:看似平常的小水杉苗,经他们一侍弄,立即成了「老外」眼中的新宠;被人当作篱笆的火棘,经他们一打扮,立即成了城里人居室内一道恰到好处的点缀。 东方大寿星园 地址:如皋市区西南隅、204国道
简介:如皋是著名的国际长寿之乡,其长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而如皋的长寿文化则是世界生命科学中的精华。这个公园就是历史的浓缩、经典的集萃和最精彩的长寿文化的呈示。 公园总共占地1000亩,已建成熟区500亩,主体建筑为大寿星,高4 9米,是当今为止东方唯一一座巨型寿星雕象。有道是,“平安是福,健康是寿”,“江南灵山大佛保佑你一生平安,江北如皋寿星呵佑你百年长寿”,足见它的地位非常之重要。 其次是天鹤湖,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寿星的倒影。 湖前面的坡形绿色广场可以容纳20000人流连忘返。 围绕着大寿星设置的相关景点可谓五色花样,异彩纷呈,不一会儿我们将会看到隆重的拜寿典礼,传 统文化与现代意识在这里交融;漫步龙弛河边,你会遐想无限;徘徊心愿塔下,你心自会飞翔;园内有许多逗留之处,你可以在转运轮处寻找运气,在冲气城与大寿 星亲密接触,在迷福宫中寻找人生的出口。 花木大世界 地址:江苏如皋
简介:江苏如皋花木大世界是如皋市政府产业结构调整的亮点工程、重点工程、景点工程。总投资 6000 万元人民币,总占地面积 1500 亩,建筑面积 30000 平方米,道路面积 64000 平方米。市场内部分为商业服务区、花卉盆景区、苗木区、大树区、散户区五大功能区域,共有摊位 1000 余个。市场集花木盆景生意交易,信息交流、技术培训、科技开发、园林施工、旅游观光、商务配套服务多功能于一体,是华东地区超大规模集约经营的综合性花木交易市场,居全国同类市场前列。 江苏如皋花木大世界位于古城如皋的南隅,紧邻 204 国道,江海贯通,与宁通高速、沿海高速、新长铁路、南通机场构成了便捷的水、陆、空交错的立体交通体系。 大成殿 地址:座落在如城东南隅如皋师范附属小学院内
简介:大成殿是如皋文庙建筑群中唯一幸存的大型古建筑,座落在如城东南隅如皋师范附属小学院内。大成殿为明代全楠木结构。据史料记载,如皋文庙始建于南唐保大十年(公元952年),原址在今人民公园西侧,即中禅寺故址附近。北宋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县今曾易占在庙内建大成殿教堂。南宋初年,文庙被移建到县城西南隅,即今胡公祠故址。元末毁于兵燹。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重建。明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巡盐御史吴楼、焦琏,知县黎尧勋移建文庙于现址,兴建大成殿、东西两庑、明伦堂、斋馆、号房、射圃等。明清两代,先后进行六十多次修缮、扩建,形成了规模宏大、而已完整的建筑群。 灵威观 地址:南通如皋市城北厢
简介:道教是中国汉民族固有的宗教。如皋的道教始于唐宋,盛于明清。如皋隶属泰州府进,全县有道观30多所,灵威观为如皋唯一幸存的道观,与句容茅山道观、苏州玄妙观并列为江苏省三大道观。传说本方道长汉代乐子长。唐高宗赐誉他为“道家祖师”。武当山三位道长玉公、信公、静公遂到如皋建祖师观。宋徽宗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道士丁志伦扩修祖师观,祖师观遂成规模。宋政和年间,提举苏均到观中拜谒真武大帝,适逢雷鸣电闪,忽见一条金蛇从殿间绕出。他大吃一惊,以为是龙虎山张天师在此显示灵威。这件事传到朝廷,崇信道教、有“道君皇帝”之称的宋徽宗闻,即赐“灵威”匾额。 九华地藏寺 九华地藏寺始建于南宋隆兴年间,距今已有800余年历史。现建有明三暗五老式大殿一座,内塑地藏王菩萨像,右丰都帝,左东狱帝;十王殿十间,殿内塑十殿阎王像,文武判官,夜叉小鬼千姿百态,栩栩如生;西厢楼房十二间,上层僧人宿舍,下层营业用房;东厢四间,设供多佛,佛道并存。自古就有“去狼山烧香,不到九华地藏寺,功德只有一半”的说法。该寺暮鼓晨钟,香烟缭绕,与南通狼山广教寺遥相互应。</TABLE></TABLE></TABLE></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