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料
主料
糯米300克
辅料
食盐
1勺
花椒粉
1勺
色拉油
适量
油炸糯米糍粑的做法
1.
糯米用水泡12个小时以上(有些攻略说泡2小时,或者说泡半天,都是更多攻略说泡一夜)。我这是夏天,所以放冰箱泡了。
2.
沥干水。
3.
网上都说要放花椒粒,但是我不喜欢吃这个的时候还要挑出花椒,而且印象中老家的炸糍粑上也没有花椒粒,所以我就直接放了点花椒粉。
4.
把花椒粉抓匀。
5.
蒸的盘子上刷油,以免粘盘。
6.
把糯米铺入盘子。
7.
上锅蒸,网上一般说蒸15~20分钟,还有一个极端的说蒸40分钟,但是基本上都建议尽量蒸熟,我选择蒸20分钟。(网上还有说直接加水煮成糯米饭的,不过主流方法是蒸)
8.
蒸到时间取出盘子。
9.
均匀的撒上盐。
10.
用擀面杖初步把糯米压成泥,也不用压太细,稍微有点颗粒感更好。
11.
换个碗,继续揉压,这两个步骤大家合二为一也行,我上一步是为了把盐均匀揉进去。
12.
饭盒壁上刷油,然后把揉压好的糯米装进饭盒,压实。
13.
放冰箱冷藏2小时。
14.
砧板上铺块保鲜膜,从冰箱取出糍粑切成合适的大小。
15.
用深点的容器(这样省油,油起码要能完全盖住糍粑块才叫炸,土豪可以无视)。
16.
网上有说冷油炸,有说热油炸,我试了几次,最后口感好的方法是,热油冒烟了转中火,下糍粑块,炸2分钟,中途翻一下面,让它们炸均匀。各位也可以自己各种时间尝试一下。成品应该是两面金黄。
17.
捞出后沥干油就可以吃了,为了方便炸,我切成这么小的块了,这次切得厚了点,建议切成1厘米厚的块。
18.
一口咬下去,外焦里糯,真是故乡的味道。
19.
剩下的用保鲜膜包好放冰箱,糯米这玩意不容易消化,又是油炸食品,不建议晚上吃,也不建议一次性吃太多。
酥炸糍粑的家常做法
糍粑比较经典的做法就是油炸了,但是油炸也有一些小技巧的,掌握了这些小技巧才能更容易,下面介绍糍粑怎么炸 其实非常容易。
糍粑怎么炸
1.糍粑切成细条。
2.取鸡蛋的蛋清部分,装碗里,糍粑逐条裹上蛋清。
3.锅内倒油,烧热后,改小火,逐条下入糍粑炸至表面金黄后捞起。一次可以炸2-3条,用锅铲勤翻动,注意不要炸糊了。
4.炸好后撒点白糖或者黄豆粉就可以了。
小贴士:裹蛋清是为了糍粑炸得更抛,而且有蛋香味。
糍粑小知识
客家人普遍有吃糍粑的习惯,无论平时或年节。一般是用糯米粉加水煮成糊,然后用手搓成长条,再用刀切或用手摘成一大粒一大粒的糊团,再加白糖(红糖)及花生碎粒混蘸,糍粑即成。但在揭西、五华、陆河、陆丰一带客家山区却另有一种糍粑的制作方法,叫“打糍粑”。它的制作过程是:先把糯米蒸熟后放在石臼里,然后用一根大木棒反复用力往臼里夯,一直要把糯饭捣成糊状为止。这一过程往往要由几个有力气的人轮流操作。此后的作法和前一种糍粑的作法一样。这种制作糍粑太花力气,所以叫作“打糍粑”。但它比前一种糍粑好吃得多,所以人们喜欢“打糍粑”。
糍粑的营养价值
多数地区的人习惯于在腊月打糍粑;在梅州客家地区每逢传统节日或家庭喜庆;四川地区的人在中秋节前制作,象征丰收、喜庆和团圆,是中秋节和月饼齐名的必备佳品。在四川民间一些地方,在糍粑中加入桂花捣制成月桂糍粑,蘸上炒黄豆面和白糖吃,味道清幽淡雅、甘甜爽口,别具一番风味。另一些地方在热糍粑中裹入熟红豆等豆制品、加入适量食盐,切成椭圆状片块放到熟菜油中油炸,作出的红豆油糍粑,色、香、味俱佳。湖北地区的人们也习惯在腊月里打糍粑,将糍粑切成长条状保存,待吃时再切成片状。
糍粑的吃法有哪些
吃它的方法很多。最过瘾的吃法,就是烤糍粑糍粑便是放在其中的火盆木炭上烤炙的,火盆通常有铁架,没有我们就用火钳作支架。似乎有倔性的糍粑,让它软化可不容易。烤糍粑的过程,最考验人的性情,性急的人是吃不上的。糍粑得放在微微明灭的炭火上慢慢烘烤,火气不能太大,要不然外皮烤焦,内里却是生硬的。而且要不停的翻边倒面,使它两面均匀受热。受热后的糍粑可不是好对付的,炽热的高温黏着你的手指烫,烫的人几乎断了想吃的念头。但一想入口绵软香甜,又不得不就范。糍粑在火气下催的渐渐鼓胀,表皮微微隆起,象一个大包子就大功告成了。此时将表皮弄破,会有一股白气升腾,可见内里雪白,拿在手里软乎乎的,心里升腾起一股征服的快感。此时可就别太心急,以免烫了口舌。
烤好的糍粑可粘糖,或将糖灌入糍粑中,等其中的热度将糖溶成糖水,此时糍粑入口甜香无比。糖是常见的白砂糖,如有土制的红糖片,那就更好了。如你不喜欢甜食,也可将糍粑中裹入豆腐乳(湘西叫霉豆腐),薄薄的铺上一层,味道绝佳!如有厨房设备,糍粑亦可用油煎熟吃, 切块用甜酒煮熟吃,各有风味。
1、材料:糍粑、鸡蛋、色拉油、白砂糖。
2、首先将干糍粑用水泡软切条,大概三厘米厚度。
3、然后把鸡蛋打好,把糍粑条都放入鸡蛋里均匀的裹上鸡蛋液。
4、色拉油倒锅里预热,放入裹着鸡蛋液的糍粑条炸至鼓泡金**就可以起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