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王陵座落在贺兰山东麓,东西约五公里,南北约十公里,在50余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随着岗丘垄阜的自然起落,布列着9座帝王陵墓和200多座王侯勋戚的陪葬墓。
西夏王陵就是西夏王朝历代皇帝的寝陵,虽然已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然而,外形虽毁,但骨架尚存,宏伟的规模,严谨的布局,残留的陵丘,仍可显示出西夏王朝特有的时代气息和风貌。一座座**的陵台,高大得像一座座小山丘,在贺兰山下连绵展开,在阳光照映下,金光灿烂,十分壮观。西夏王陵区的规模同北京明代十三陵的规模相当,陵园地面建筑均有角楼,门阙、碑亭、外城、内城、献殿、塔状陵台等建筑单元组成,平面总体布局呈纵向长方形,按照中国传统的以南北中线为轴,力求左右对称的格式排列。西夏王陵构成了我国陵园建筑中别具一格的西夏建筑形式。
西夏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以西夏皇家陵园为背景,真实形象地提示了西夏王国的兴衰历史。博物馆占地5300平方米,仿西夏建筑造型,风格别致,既有现代建筑之气势,又与陵区遗址相呼应,形成了浓郁的民族建筑风格。博物馆内精选了有代表性的西夏文物671件,专著、论文、杂志文章413册(篇)。里面可以看到雕龙石柱、石马、琉璃鸱吻、西夏碑文、石雕人像座、佛经、佛画、西夏瓷器、官印等;特别是重达188公斤的鎏金铜牛,更是西夏文物中的瑰宝;还有以6:1的比例复制了维修前的西夏古塔;在二楼有精选临摹的8幅西夏壁画,展现了西夏石窟艺术的精华,让人们领略西夏王国昔日的辉和灿烂。诸多的历史之谜,独特的民族文化,定会勾起您的无限遐想。
阿拉善左旗旅游景点有哪些?
黑城遗址蒙古语称为哈拉浩特,位于干涸的额济纳河(黑水)下游北岸的荒漠上。距额济纳旗旗政府的所在地——达来库布镇东南方向25公里,是居延文化的一部分。黑城地区是西夏在西部地区重要的农牧业基地和边防要塞,是元代河西走廊通往岭北行省的驿道要站,也是西夏、元代在黑水流域沙漠中的一片大面积绿洲。
黑城遗址平面为长方形,周长约1公里多,东西434米,南北384米,两墙中部开设城门,并加筑有瓮城,城墙用黄土夯筑而成。现今城墙仍高耸地表,残高约9米。城西北角上,建有一座覆钵式喇嘛塔,具有同时期城墙上独有的建筑艺术风格,也是该城的一个特色。城内中部及西部,原有街道及主要建筑还依稀可辩。城中的主要建筑,虽经多次盗掘,但用土坯垒砌的房墙颓壁,仍有一些立于地表;城东部一些木构建筑的排列整齐的柱头也从流沙中露出。城内西南方,现仍保存一座外形较完整的古教堂,其中礼拜堂为穹庐式,顶、壁样式与今伊斯兰教礼拜堂相同。西北角城墙上原有土坯垒砌的佛塔5座,现存一座覆钵式塔,残高12米。这座巍然屹立在城角上的土塔,远在10公里以外的荒漠上就可看到。城外临近大土塔不远的地方,还有两组土塔群,都遭到破坏,仅余残塔基。黑城的重要价值不仅在它的外观,还在于它内部所埋藏的独一无二的珍贵文物。
早在20世纪初,不少外国探险家就对神秘的居延文化进行了多次发掘考查。沙俄学者科兹洛夫对黑城进行了掠夺式挖掘,**了大量的史料。1963年苏联出版的《西夏文写本和刊本》一书,公布了科兹洛夫劫走的部分西夏文献目录,计有佛经345种、政治、法律、军事、语文学、医卜、历法等著作60多种,合计405种。
黑城遗址附近还分布着许多与它同时代的文化遗物。有成片的村落遗址,有独立的农舍,有佛教建筑。由于沙化,有不少房舍深埋沙中,有的近年来又从沙中暴露。1963年内蒙古文物工作队曾从沙包中清理发掘出一座新露头的庙宇,发现了一批彩塑佛像,是元代工匠们的杰作。
新中国成立后,甘肃及内蒙古人民政府曾多次派员前往调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出土的《居延汉简》进行了校释,出版了研究《居延汉简》的专著《居延汉简甲乙编》。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阿拉善盟文物工作站组成考古队,于1983年9月10日和1984年8月到11月,两次对黑城遗址进行考古发掘。虽然这两次发掘的1.1万平方米的面积仅占全城总面积的十分之一,但已基本揭露出城内主要部分的建筑遗址,取得了这座城址建置沿革和城市布局的考古资料,并且出土了大量的文书和文物。这两次发掘,对于大量存在于北方草原的辽、金、元三代的城址的发掘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
随着黑城文化的进一步发掘、整理、研究和黑城遗址的修复,这里已成为旅游胜地,必将在我国民族文化的历史中闪现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地址: 位于干涸的额济纳河(黑水)下游北岸的荒漠上
阿拉善左旗旅游景点有通湖草原旅游区,贺兰山福因寺,贺兰山广宗寺,腾格里沙漠月亮湖,乌日斯草原,阿拉善博物馆,西部梦幻峡谷,阿拉善黄河国家湿地公园,通湖湿地草原旅游区,腾格里沙漠天鹅湖等。
通湖位于阿拉善左旗腾格里苏木境内,是自然景观独特的沙漠湖盆地,腾格里沙漠旅游区和内蒙北稍子大漠渡假营寨就位于此。这里南与宁夏中卫县城及举世闻名的沙坡头隔沙相望,由中卫县城或沙坡头经迎水桥镇往北31公里,黑色路面直达通湖。通湖旅游区境内沙丘环抱,林木繁茂,空气清新,新建的蒙古包群民族风情浓郁。
贺兰山北寺旅游区,坐落于贺兰山麓中部阿拉善左旗木仁高勒苏木境内,距巴彦浩特镇大约25公里,乌巴公路南侧,是阿拉善盟较早开发的旅游景区和第二大藏传佛教圣地。北寺,史称“福音寺”,俗称为“北寺”,该寺是阿拉善王之子在皈依六世班禅后创建的, 原名“准黑德”,建于清嘉庆九年(1804)。 景区内设有宾馆、餐厅和具有民族特色的蒙古包度假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