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养殖,大部分都会想养鱼或者小龙虾,因为这些都是人们非常喜欢吃的,而且价格也相对来说比较便宜。相信马鲅鱼是人们非常喜欢吃的鱼,口感鲜嫩而且爽滑,这个时候人们就开始关注马鲅鱼的利润了。那么马鲅鱼的养殖周期是多久呢?
正常情况下,马鲅鱼的养育周期是2到3个月。但是如果希望是成鱼的话,就需要5到6个月了。但是小编建议这种鱼不要进行人工养殖,因为人工养殖的话成本非常大,而且卖的也非常不好。如果还想进行养殖的话,应该在河里捕捞。这样的话可能会比人工养殖划算一点,在养殖马鲅鱼时,应该慎重的考虑,因为现在基本上都不人工养殖了。
二、条件马鲅鱼的的养殖条件一般是比较温暖的条件,因为温暖的条件适合它生存。这种鱼一般在5~6月养殖的效果会更好,因为这个时候基本上都到了夏季,温度也渐渐上来,对马鲅鱼的生长发育是十分好的。希望大家在进行养殖的时候,一定要慎重的考虑好,多与家人沟通沟通,听取一下家人的意见。
三、品种马鲅鱼的种类也非常多,但是常见的种类有三种:中华马鲅鱼,斑点马鲅鱼和康氏马鲅鱼。其中中华马鲅鱼是特别喜欢温暖的环境的,它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海,都在温水地带。斑点马鲛在水层15米左右分布,但是这个品种也非常喜欢温水,所以它也处于温带水域。而康氏马鲅鱼则生活在比较浑浊的海水中。所以说不同的品种喜欢的环境也不一样,希望大家能够对马鲅鱼有一定的了解。大家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查阅一些相关的资料!
马口鱼能养殖吗?马口鱼怎么养?
养殖马口鱼,首先就需要建造养殖池:在山区靠近山泉或溪流的土地挖水池。进水口和出水口要设置拦网,池底要随机放置大石块或用大石块堆积,用于鱼类掩蔽。
其次就是鱼苗选择:将野生捕获的马口鱼进行筛选,选择体质健壮无病的马口鱼作为培育对象,并对筛选好的马口鱼进行浸洗消毒;每日向池塘内投放天然饵料,驯养的前3个月,让鱼类摄食投放的天然饵料,三个月后,每天至少两次在早上9:00~10:00和下午3:00~4:00定点投喂粒径3~5mm的硬颗粒饲料,驯养期间防止水位上升而致逃鱼。
最后就是注意饲料投喂和调节水质:马口鱼驯化投入的天然饵料为寡毛类环节动物或甲壳类动物;颗粒饲料配方为:鱼粉40~50%,大豆粕15~25%,淀粉粘合剂5~15%,植物脂肪8~15%,维生素预混料1~5%,无机盐预混料2~6%;饲料的蛋白质含量40~46%,脂肪含量15~19%,所述的比例均为重量百分比;颗粒饲料的硬度在6~8kg之间,颗粒饲料的投放量为鱼体重的2~3%。
定时清理水中杂物和拦网的堵塞物,及时掌握水质变化情况,观察山泉、溪水水质变化,如遇洪水或其他突发情况及时关闭进水口,等水质改善后重开进水口。
马口鱼一般是野生淡水小鱼,常见于溪流水库等地,肉嫩鲜美,市场亦有人在养殖。那么,马口鱼能养殖吗?马口鱼怎么养?
马口鱼能养殖吗
可以,马口鱼的人工孵化及养殖方法涉及一种野生小河鱼的人工孵化及养殖方法,特别是马口鱼的人工孵化及养殖方法。其步骤为亲鱼培育、亲鱼选配、人工催产、人工授精、鱼卵孵化、苗种培育和网箱养殖,本发明成功实现了马口鱼的人工孵化与人工养殖,具有受精率、孵化率、成活率和产量高的特点。对恢复发展野生小溪鱼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马口鱼怎么养
马口鱼要注重稀有基因个体的发现和保护,一方面对其实施特别的繁殖保护,防止随机漂变造成基因型的丧失;
另一方面将其纳入到繁殖群体中,使其携带的稀有基因能在群体中扩增。在马口鱼的人工扩增养殖活动中尽量避免近亲繁殖,扩大基因交流。
近亲繁殖,其结果必然会直接导致马口鱼种群遗传多样性的贫乏。
1.马口鱼具有生长快、繁殖力高的分布广泛的特点,快速的生长和繁殖,提高了马口鱼种群对基因池中新突变的保持能力。如某一处出现新的突变,这种新突变的基因相对比较容易在群体中扩散和积累,使新突变在种群基因库中得以保存,进一步丰富了基因类型的多样性。
2.马口鱼分布范围宽广,南至珠江,北至黑龙江都有分布。在过去的2000多年里,中国的主要水系,如长江、黄河和珠江曾经通过人工运河相联系。水系的连通可能为分布于各水系的马口鱼提供基因交流的条件,而广泛的基因交流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个体之间的差异。
3.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由于马口鱼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人们能在引种家鱼时,会附带上马口鱼,这也会增加各地马口鱼之间基因交流的机会。
养马口鱼要多大鱼池
鱼塘面积可大可小, 水深1.5米以上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