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动力装置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性能指标:包括振动与噪声性、机动性、可靠性、操纵性和维修性等。这些指标用于评估船舶在运行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
2. 技术指标:包括功率、尺寸、重量等。这些指标反映了动力装置的技术水平。
3. 经济指标:包括燃润油消耗率、装置总费用(建造费+运行费)、推进效率等。这些指标反映了船舶运营的经济效益。
现代舰船有多种动力装置类型可以选择,包括:
1. 蒸汽动力装置:这是最早的船舶动力装置类型,利用燃料燃烧产生蒸汽推动涡轮机,进而带动船舶前进。
2. 柴油机动力装置:利用柴油在气缸内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运动,带动船舶前进。
3. 燃气轮机动力装置:利用燃气推动涡轮机,带动发电机或螺旋桨,为船舶提供动力。
4. 核动力装置:利用核反应产生能量,推动涡轮机或发电机,为船舶提供动力。
选择哪种动力装置主要依据以下因素:
1. 船舶的任务需求:不同的任务需要不同的动力装置。例如,远洋航行需要较大的功率,而内河航行则需要较小的功率。
2. 环境条件:不同的环境条件对动力装置的要求也不同。例如,在寒冷的气候中,需要特别考虑防冻措施。
3. 经济性:不同的动力装置有不同的建设和运营成本,需要在保证性能的同时考虑经济性。
4. 技术可行性:选择的动力装置需要符合当前的技术水平,不能过于超前或落后。
以上只是一些基本的考虑因素,实际的选择过程可能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
S-3“北欧海盗”舰载反潜机的电子设备
霉其实是 霉菌(molds)的简称
霉菌形成分枝菌丝的真菌的统称。不是分类学的名词,在分类上属于真菌门的各个亚门。构成霉菌体的基本单位称为菌丝,呈长管状,宽度 2~10微米,可不断自前端生长并分枝。无隔或有隔,具1至多个细胞核。在固体基质上生长时,部分菌丝深入基质吸收养料,称为基质菌丝或营养菌丝;向空中伸展的称气生菌丝,可进一步发育为繁殖菌丝,产生孢子。大量菌丝交织成绒毛状、絮状或网状等,称为菌丝体。菌丝体常呈白色、褐色、灰色,或呈鲜艳的颜色,有的可产生色素使基质着色。霉菌繁殖迅速,常造成食品、用具大量霉腐变质,但许多有益种类已被广泛应用,是人类实践活动中最早利用和认识的一类微生物。
霉菌是丝状真菌的俗称,意即“发霉的真菌”,它们往往能形成分枝繁茂的菌丝体,但又不象蘑菇那样产生大型的子实体。在潮湿温暖的地方,很多物品上长出一些肉眼可见的绒毛状、絮状或蛛网状的菌落,那就是霉菌。
霉菌的菌丝。构成霉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是菌丝。菌丝是一种管状的细丝,把它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很像一根透明胶管,它的直径一般为3-10微米,比细菌和放线菌的细胞约粗几倍到几十倍。菌丝可伸长并产生分枝,许多分枝的菌丝相互交织在一起,就叫菌丝体。
根据菌丝中是否存在隔膜,可把霉菌菌丝分成两种类型:无隔膜菌丝和有隔膜菌丝。无隔膜菌丝中无隔膜,整团菌丝体就是一个单细胞,其中含有多个细胞核。这是低等真菌所具有的菌丝类型。有隔膜菌丝中有隔膜,被隔膜隔开的一段菌丝就是一个细胞,菌丝体由很多个细胞组成,每个细胞内有1个或多个细胞核。在隔膜上有1至多个小孔,使细胞之间的细胞质和营养物质可以相互沟通。这是高等真菌所具有的菌丝类型。
为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和更有效地摄取营养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许多霉菌的菌丝可以分化成一些特殊的形态和组织,这种特化的形态称为菌丝变态。
吸器。由专性寄生霉菌如锈菌、霜霉菌和白粉菌等产生的菌丝变态,它们是从菌丝上产生出来的旁枝,侵入细胞内分化成根状、指状、球状和佛手状等,用以吸收寄主细胞内的养料。
假根。根霉属霉菌的菌丝与营养基质接触处分化出的根状结构,有固着和吸收养料的功能。
菌网和菌环。某些捕食性霉菌的菌丝变态成环状或网状,用于捕捉其它小生物如线虫、草履虫等。
菌核。大量菌丝集聚成的紧密组织,是一种休眠体,可抵抗不良的环境条件。其外层组织坚硬,颜色较深;内层疏松,大多呈白色。如药用的茯苓、麦角都是菌核。
子实体。是由大量气生菌丝体特化而成,子实体是指在里面或上面可产生孢子的、有一定形状的任何构造。例如有三类能产有性孢子的结构复杂的子实体,分别称为闭囊壳、子囊壳和子囊盘。
霉菌有着极强的繁殖能力,而且繁殖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虽然霉菌菌丝体上任一片段在适宜条件下都能发展成新个体,但在自然界中,霉菌主要依靠产生形形色色的无性或有性孢子进行繁殖。孢子有点像植物的种子,不过数量特别多,特别小。
霉菌的无性孢子直接由生殖菌丝的分化而形成,常见的有节孢子、厚垣孢子、孢囊孢子和分生孢子。
霉菌的孢子具有小、轻、干、多,以及形态色泽各异、休眠期长和抗逆性强等特点,每个个体所产生的孢子数,经常是成千上万的,有时竟达几百亿、几千亿甚至更多。这些特点有助于霉菌在自然界中随处散播和繁殖。对人类的实践来说,孢子的这些特点有利于接种、扩大培养、菌种选育、保藏和鉴定等工作,对人类的不利之处则是易于造成污染、霉变和易于传播动植物的霉菌病害。
由于霉菌的菌丝较粗而长,因而霉菌的菌落较大,有的霉菌的菌丝蔓延,没有局限性,其菌落可扩展到整个培养皿,有的种则有一定的局限性,直径1-2厘米或更小。菌落质地一般比放线菌疏松,外观干燥,不透明,呈现或紧或松的蛛网状、绒毛状或棉絮状;菌落与培养基的连接紧密,不易挑取;菌落正反面的颜色和边缘与中心的颜色常不一致。
另一种“霉菌”:中国网民对美军的称呼。
如何来摆脱霉菌的感染
霉菌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他比较青睐于温暖潮湿的环境,一有合适的环境就会大量的繁殖,必须采取措施来阻止霉菌的繁殖或切断其传播途径,就可以摆脱霉菌的感染:
1.注意身体某部位霉菌的滋生,比如指甲,有时霉菌会侵入指甲造成灰指甲,所以指甲不要留长,经常清理。多汗的皮肤褶皱里,特别是胖人皮肤褶皱比较多,如果是夏季出汗多,有可能在褶皱处滋生霉菌。还有就是脚部也是霉菌滋生的有利环境,有脚气的人就更应该注意,防止引起其他部位感染。
2.自己的内裤要单独洗,特别是家人或自己有足癣或灰指甲时更应该注意,为了防止交叉感染都应该分开来洗。
3.不要滥用抗生素,大量吃抗生素可能会将有益人体健康的菌群给抑制住,破坏人体的天然防御屏障,造成霉菌的的大量繁殖。
4.警惕洗衣机中隐藏霉菌,洗衣机用的久了肯定会滋生霉菌,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60度左右的水来彻底清洗就行了。同时洗完的衣物一定要在太阳下晾晒,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杀死残存的霉菌。
5.在公共场所最好不要用公用的或者别人用过的洗具。同时选用适宜的个人清洁护理产品。
6.正确的避孕,避孕药中的雌激素有促进霉菌侵袭的作用。如果反复发生霉菌性阴道炎,就尽量不要使用药物避孕。
7.内裤最好选择棉质的,紧身化纤内裤会使阴道局部的温度及湿度增高,有利于霉菌生长。
8如果患有霉菌性阴道炎,自己治疗的同时,男方也应同时接受治疗,避免交叉感染。
霉菌试验就是检测产品抗霉菌的能力和在有利于霉菌生长的条件下(即高湿温暖的环境中和有无机盐存在的条件下),设备是否受到霉菌的有害影响。
霉菌试验的标准主要有:
GJB 150.10-1986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 霉菌试验
HB 6167.11-1989 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 霉菌试验.
GJB4.10 舰船电子设备环境试验 霉菌试验
GB T 2423.16-1999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 试验方法 试验J和导则长霉
GB/T10588-2002 GB 10588-89
但是也不是说他们没有用处
它可以用于制一些发酵食品,和药物.比如说,酿酒,制葡萄糖,泡菜等等还可以生产青霉素,绿赤
航空电子设备是 S-3A 执行反潜任务的关键,其重要性自不待言。S-3A在机鼻整流罩内安装有 1 台德克萨斯仪器公司生产的AN/APS-116 型对海搜索雷达,该雷达工作于 I 波段,拥有3 种工作模式。其一是潜望镜高分辨率探测,AN/APS-116 是第一种能够在高海况下捕捉到潜望镜的雷达。按照目标雷达反射截面推算,如果S-3 配备有相应的目标数据库,AN/APS-116 应该同样能够有效识别出常规潜艇通气管、潜艇水下通信拖曳天线,或者救生筏等尺寸的目标。另外两种是低分辨率对海搜索和远距离搜索/导航。在远距离搜索/导航模式下,AN/APS-116最大探测距离为 278km(150海里),主要用于测绘海岸线和导航,并能定为暴风雨云团,充当气象雷达的功能。AN/APS-116的主要特点是具有高发射能量,低噪声的接收机,采用线性脉冲压缩和快速扫描天线,通过对扫描积分以获得海面杂波相关。AN/APS-116有多种显示方式:平面位置指示、B 扫描、扫描转换和原始形式。
S-3A 在可收放整流罩内安装有1 台德克萨斯仪器公司制造的 OR-89 型前视红外热像仪(FLIR),并拥有3X 的放大倍率,一般情况下隐藏于机身左侧驾驶员下方的舱门内。OR-89主要用于夜间探测及对水面舰船进行识别分类,是AN/AAD-4/7 的直接发展型,使用汞镉的碲化物检测器阵列,安装于具有姿态稳定的常平架上,方位自由度±200°,高低角可到 0 到-84°,其输出显示于 875 线RS-343 综合电视显示器。该系统由 3 个外场可更换部件组成:红外观察器、电源视频转换器、伺服控制转换器。该系统由通用数字计算机控制,控制信号以串行形式送至前视红外系统控制转换器,转换成模拟控制命令,诸如准备、开机、伺服接通/断开、极性、增益、视域等,控制方位及高低角以及制动,位置反馈信号转换成数字式送回计算机。据称,S-3A/B反潜机曾经参与过美国海关的反毒品走私任务,利用前视红外热像仪跟踪监视使用小型飞机偷越边境的毒品犯。一些警用直升机也能加装类似的热像仪,但是直升机飞行速度比较慢,跟踪小型飞机可能会比较吃力,这可能是临时借调S-3A/B 的主要原因。在真实作战环境下,运用前视红外热像仪 S-3不仅能有效识别夜暗中的水面舰艇,更能通过通气管航行状态的常规潜艇排气温度与背景温度的轻微差异对其进行跟踪。
各种反潜系统皆与尤尼法克 1832 型处理器(AN/AYK-10)相连,它是P-3C“猎户座”采用的尤尼法克1831 型处理器的精简版。由于传感器相互之间的整合程度大大提高,使反潜系统的整体性能更为强劲,并非各子系统的简单叠加。举例来说,计算机系统储存有信号特征数据库,能够将截获的信号与业已保存的信息相互比对,寻找最佳的匹配,从而显著加强了目标识别能力。毫无疑问,这又是系统集成的力量。S-3机身后腹部容纳有 60 枚不同型号的声纳浮标,除声纳浮标外,还能投放各种专用浮标,包括潜艇通信浮标、烟幕标志浮标和航空搜救(ASR)标志浮标,但一般情况下不大会全数携带,它们布放后由1 部 AN/ARS-2 型声纳浮标参考系统(SRX)监控。该系统是专门为S-3 研制的,不仅能够接收声纳浮标返回的信号,还能提供被动式角度测量及主动距离测量,定位声纳浮标位置,由分布于全机各处的10 个刀状天线来实现。AN/ARS-2 型声纳浮标参考系统可工作于31 个标准声纳浮标通道,该设备使用机载的尤尼法克1832 型计算机进行处理及显示。S-3 还拥有先进的AN/ARR-78 声纳浮标通信链,能够接受声纳浮标测得的目标数据,同时能提供自动定向器功能,可用作目标上空位置指示器,向操作员指示飞机已处于浮标上空位置。给定声纳浮标位置后,S-3能够召唤临近的反潜舰艇和反潜直升机到可以地区进行详细甄别,或直接遂行反潜攻击作战。在信号处理部分,S-3继承了 P-3 的AN/AQA-7 声纳浮标处理机,该处理机能够和 AN/SSQ-53 Difar 型声纳浮标结合使用。机身尾部可缩放的探杆上安装有德州仪器的AN/ASQ-81(V)3 型地磁异常探测器(MAD),工作原理是利用光泵亚稳定原子的原子特性以检测局部磁场的变化,敏感元件的拉莫(Larmor)频率被转换为模拟电压,由带通滤波器处理后向操作员显示。AN/ASQ-81的先进之处在于专门配置了 AN/ASA-65(V) 型终端地磁异常探测器补偿装置,能够提供半自动有效补偿,纠正飞机本身对于地磁场的干扰,并通过自动收集数据的附加设备大幅度提高校正精度和缩短校正时间,极大地提高反潜作战的效率。
S-3 在翼尖的盒形短舱内安装有IBM AN/ALR-47 电子支援装置(ESM),能够定位敌方无线电和雷达发射机的位置。这是一种被动式电子战系统,每个翼尖上装有谐振腔平面螺旋天线,这些天线成正交指向以增强单脉冲定向,保证准确测定威胁方向。与天线相连的有双窄波段高灵敏度接收机及处理器。可以进行手动和自动操作,对频率-波段界限、调谐及信号选择速度进行控制。计算机指示出频率扫描界限、扫描速度、脉冲宽度、脉冲重复频率,以及被检测到的雷达发射机方向界限。AN/ALR-47布置位置十分合理,由于远离机身天线密集部位,为其创造了较为良好的电磁工作环境。“维京”配备了一组短距UHF 电台和远距 HF 电台,无限电数据链都具有语音加密功能。一部自动驾驶仪和标准敌我识别器,远程导航由一部利顿AN/ASN-92 惯性制导系统(INS)实现,并用一部塔康(TACAN)无线电信标导航系统和多普勒导航雷达完成辅助。这样配置对于一种20 世纪 70 年代研制和生产的飞机来说是标准配备,但是远不能满足信息化作战的要求,特别是反潜作战对情报交换的要求非常高,针对上述不足在服役期中S-3 接受了大量相关升级改装。“维京”还安装有雷达高度告警系统和自动着陆系统,为安全飞行提供了有效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