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沙漠位于非洲北部,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的沙漠之一,每年都有很多人来这里进行冒险,这个大沙漠短隔了北非和南部黑非洲,所以撒哈拉沙漠的威力还是很大的,据说很久之前这里曾经是一片绿洲,下面给大家分享撒哈拉沙漠自驾游攻略。
今生是我的初恋,今世是我的爱人!
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
每想你一次,天上就掉下一滴水,于是形成了太平洋。
——摘自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今年我有个心愿,就是要开启一场沙漠之旅,没想到沙漠之约这么快就来到了,竟然还是撒哈拉沙漠,惊喜!在埃及,我的当地导游小龙介绍说,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好看的沙漠,比其他的沙漠都好看。究竟好看到什么程度呢?我非常的期待。
撒哈拉沙漠约形成于250万年前,是世界仅次于南极洲的第2大荒漠,也是世界最大的沙质荒漠。它位于非洲北部,该地区气候条件非常恶劣,是地球上最不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之一。其总面积约容得下整个美国本土。
“撒哈拉”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在阿拉伯语中“撒哈拉”为大沙漠,源自当地游牧民族图阿雷格人的语言,原意即为“大荒漠”。(摘自百度词条)
在出发前的几天,我恰巧在咖啡馆读完三毛的书《撒哈拉的故事》,《撒哈拉的故事》是一系列以沙漠为背景的故事。
因为一本地理杂志的吸引,三毛背着行囊走进了荒凉单调的撒哈拉沙漠,在沙漠中寻找感受生活的真善美,书中每个故事都充溢着一种浪漫、浓情的异域情调,也记录了她与荷西的爱情生活。先给大家呈上三毛书里《撒哈拉的故事》的经典语句,感受一下撒哈拉的美和三毛的内心世界。
1、我笑,便面如春花,定是能感动人的,任他是谁。
2、飞蛾扑火时,一定是极快乐幸福的。
3、长久被封闭在这只有一条街的小镇上,就好似一个断了腿的人又偏偏住在一个没有出口的巷子里一样的寂寞,千篇一律的日子,没有过分的快乐,也谈不上什么哀愁。没有变化的生活,就像织布机上的经纬,一匹匹的岁月都织出来了,而花色却是一个样子的单调。
4、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我的解释里,就是精神的文明。
5、生命,在这样荒僻落后而贫苦的地方,一样欣欣向荣地滋长着,它,并不是挣扎着生存,对于沙漠的居民而言,他们在此地的生老病死都好似是如此自然的事。我看着那些上升的烟火,觉得他们安详的近乎优雅起来。
6、生命的过程,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得尝尝是什么滋味,才不枉来走这么一遭!
7、今生是我的初恋,今世是我的爱人!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
路,像一条发光的小河,笔直地流在苍穹下。
8、冷,像几百只小刀子一样地刺着我。
9、我举目望去,无际的黄沙上有寂寞的大风呜咽地吹过,天,是高的,地是沉厚雄壮而安静的。
正是黄昏,落日将沙漠染成鲜血的红色,凄艳恐怖。近乎初冬的气候,在原本期待着炎热烈日的心情下,大地化转为一片诗意的苍凉。
10、太阳像融化的铁浆一样洒下来,我被晒得看见天地都在慢慢地旋转。
11、物质的文明对人类并不能说是必要,但是在我们同样生活着的地球上居然还有连镜子都没有看过的人,的确让我惊愕交加,继而对他们无由地产生了一丝怜悯。这样的无知只是地理环境的限制,还是人为的因素,我久久找不到答案。
12、即使在这世界的尽头,也有爱美的女人和爱吃的小孩子,于是我也买了很多串美丽的玻璃珠串,廉价的戒指,我甚至买了一堆发光的钥匙,耐用的鱼线,白糖,奶粉和糖果。
带着这些东西进沙漠,的确使我一度产生过用物质来换取友谊的羞耻心理,但是我自问,我所要求他们的,不过是使他们更亲近我,让我了解他们。我所要交换的,不过是他们的善意和友情,也喜欢因为我的礼物,使他们看见我对他们的爱心,进一步地请他们接纳我这个如同外星人似的异族的女子。
13、在这儿,无穷无尽波浪起伏的沙粒,才是大地真正的主人,而人,生存在这儿,只不过是拌在沙里面的小石子罢了。
14、撒哈拉沙漠是这么的美丽,而这儿的生活却是要付出无比的毅力来使自己适应下去啊!
15、这条荒野里唯一的柏油路,照样被我日复一日地来回驶着,它乍看上去,好似死寂一片,没有生命,没有哀乐,其实,它跟这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一条街,一条小巷,一条窄弄,一条溪流一样,载着它的过客和故事,来来往往地度着缓慢流动的年年月月
16、分析起来,这种对于异族文化的热爱,就是因为我跟他们之间有着极大的差异,以至于在心灵上产生了一种美丽和感动。
17、四周除了风声之外什么也听不见,死寂的大地像一个巨人一般躺在那里,它是狰狞而又凶恶的,我们在它静静展开的躯体上驶着。
18、对懂得欣赏它的人,它是无价的,不对懂得的人,它一文不值
19、我不是妇女解放运动的支持者,但是我极不愿在婚后失去独立的人格和内心的自由自在化,所以我一再强调,婚后我还是“我行我素”,要不然不结婚。荷西当时对我说:“我就是要你‘你行你素’,失去了你的个性和作风,我何必娶你呢!”好,大丈夫的论调,我十分安慰。
20、五十度气温下的正午,只有烈日将一排排建筑短短的影子照射在空寂的街道上,整个的小镇好似死去了一般,时间在这里也凝固起来了。
在感受了三毛的美好后,我也上路了。
出发前,小龙问我们,有三种道路可以选择去撒哈拉沙漠,一种是特别颠簸起伏的路,一种是平的路,一种是既有高低起伏又有平的路,同行的车里有很多老人,我们就选择了既有起伏又有平的第三条道路,这样既可以体验颠簸的快乐,也可以有让老人缓冲和休息的时间。事实证明,如果你是年轻人的话,就一定选择高低起伏颠簸的路吧,那种时上时下的感觉,好像坐过山车一样过瘾。我们年轻人一路尖叫着,每到一个快要冲下去的路段,车里都是充满了欢声笑语,老人们也变得年轻而有活力起来,大家开着玩笑,伴随着阿拉伯音乐,兴奋的想要起舞。
出发前问了去过撒哈拉沙漠的朋友,穿凉鞋还是运动鞋好?他的建议是穿防风隔热的靴子。可我根本就没看到卖这种靴子的地方,于是我穿了帆布鞋。如果你也是在五月份去撒哈拉沙漠的话,那么,不必买那种靴子了,因为后来我是光脚玩耍了,这个月份的撒哈拉沙漠,沙子的温度还是刚刚好的,脚踩上去很舒服,热乎乎的感觉。不过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可以光脚的,看上,有的地带沙子颗粒非常大,就会很扎脚。
当司机将车停下来时,说这里就是撒哈拉沙漠了,我们一行人纷纷下车,拍照留念。同行的人说,在沙漠,谁有水谁就是土豪。炽热,干燥,呼呼的大风,无边无际的沙漠里,让我带得不多的水变得格外珍贵,再口渴半瓶矿泉水都不敢一口气喝光,无比的珍惜。
司机也是我们要去参观地方的负责人,他非常热情的为我拍照,作为生活在沙漠里的人,他很清楚在沙漠中如何拍出很棒的照片来。我们想不到的场景,他若愿意,就会引导你去做。就比如这种跑到车顶上的照片,就是司机主动教我和引导我爬上车顶的。沙漠上大风呼呼的刮着,站在车顶的风中也是需要勇气的,因为真的被风吹的直晃,时刻要保持重心的平衡!精彩的照片是属于勇敢者的,能欣赏你的美的人才会拍出你的风采!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有时靠一种感觉,你的友善和一视同仁,你的能量场,即使彼此没有语言的沟通,也是能相互明白和感受到的。建议大家走到哪里,都把自己的微笑挂在脸上,表达你的善意,绽放你人性的光辉来!你的精彩瞬间别人是能帮你捕捉到的!让善良友爱流动起来!
我们去了当地人的商铺(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这个卖东西的地方,大家看吧,我买了一个骆驼毛做的小包觉得很可爱,主要也是希望或多或少让老板有收益他们太不容易),我们给骆驼喂食,参观他们的水井,看当地女主人做饼,她热情的请我们品尝,还品尝了他们的骆驼肉、烤鸡,欣赏了大漠的落日。我又给她的女儿送了手链和发饰,小女孩非常喜欢。
导游说,这里的女孩子接受不到教育,有的可能一辈子也走不出这个沙漠了。听到后觉得很心痛,如果我们也投胎在这里,会是什么命运呢?如果你有文化,有知识,也许可以改变命运,可是你连字都不认得,如何摆脱这个命运的安排?一家五口人,他们的一个女儿就直接躺在地上睡觉了。对比之下,我们对自己的生活真要充满感恩之心,我们有水喝,有衣穿,有学上,仅凭这些,都要深深感恩的。此行参观结束后,我们同行的人最大的变化就是对水变得格外的珍惜,在酒店喝不了的水都会背在身上,即使增加了重量,也不肯浪费一滴水。
当地的水井
卖货的地方
旅行的教育意义就在于此吧,说一千道一万的节约用水,真看到孩子们过得这么苦,我们又怎能去浪费水资源呢?
大家在喂羊吃食物
撒哈拉人(阿拉伯语:Aa?raawiyoon、柏柏尔语:Ise?rawiyen、摩洛哥阿拉伯语:?e?rawa)是生活在非洲撒哈拉大沙漠西部的人,包括西撒哈拉(大部分属摩洛哥)控制)、毛里塔尼亚大部分地区、摩洛哥南部的其他部分,以及阿尔及利亚最西南部。
由于大多数撒哈拉人生活在非洲大沙漠,撒哈拉文化是一种混合的文化。主要体现出柏柏尔-图阿雷格人的特性(如妇女的特权地位,与邻近的讲柏柏尔语的图瓦雷克人相同),以及贝都因阿拉伯人和非洲黑人的特征。撒哈拉人由许多部落组成,大部分人说哈萨尼亚阿拉伯语方言,一些人说柏柏尔语,尤其是在摩洛哥南部。
女主人一家五口,她为我们做饼吃
为什么撒哈拉沙漠上的女人带面纱呢?
小龙说,是因为沙漠上的温度太高,紫外线辐射大,对女人的皮肤会有很多的伤害,为了保护自己的皮肤,她们会从头武装到脚,面部只露出眼睛。带面纱和宗教无关,只和女人的美丽有关。
(当地人宴请我们喝的红茶,据说这是最解暑的。)
骑骆驼时,时间很短,大家都觉得于心不忍,沙漠上太干渴了,不忍心再让骆驼受累了,好在我不算沉,感谢这头骆驼。
建议大家以后如果去撒哈拉沙漠,可以多带些好吃的或饰品等等送给当地人,他们真的很需要,能多给些小费也是很好的。
大风呼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撒哈拉沙漠,在这里,内心被风沙吹得空无起来,当年三毛和荷西的爱情又在哪里呢?我四处寻觅想在空气中嗅到爱情的痕迹,什么都没有,只有沙海,真正的爱留在了他们的心中,然后风沙又接着一层一层的吹拂大漠,那是他们彼此的思念吧。
人 物: 爸爸、妈妈、女儿(5岁)
行 程: 27天
出发 地:嘉兴嘉善
时 间: 2018年7月14日-----8月9日
行 式: 自驾游
行 程: 15000公里
车 辆:途观1.8T两驱
目的地:新疆南北疆全线
第二十一天:民丰县→塔中→轮胎
规划民丰县出发,驶入沙漠公路,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途径塔中休息,晚上到轮台县,入住轮台。
晚餐宾馆旁边的羊娃子馕坑肉烧烤
住宿轮台县巴音郭楞赛雅欧式宾馆,98元,去哪儿预定。地址:轮台县团结西路中国银行旁
沙漠公路,是位于新疆南部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沙漠公路有四条,第一条是从轮台县到民丰县、分支到且末县,第二条是从阿拉尔市到和田市已通车;其中,阿拉尔市至且末县塔中镇、 尉犁县到且末县正在规划建设中。
我们通常讲的沙漠公路,指的是从轮台县到民丰县这条沙漠公路,也是今天我们要走的这条。540公里的沙漠公路,硬生生的把塔克拉玛干沙漠切成东西两面。
过了这扇门,正式进入沙漠公路,开始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
沙漠公路初段,植被郁郁葱葱,牛羊在丰盛的草地上撒欢
草地上出现一头“驴”还是“骡”,有趣的很
一点点,一点点,沙漠吞噬了植被,开始荒凉
沙漠天气变化十分快,阴沉沉的天气一会会变得太阳高照,酷热难耐
驶到沙漠公路190公里处,我们把车在路边一停,进入沙漠玩耍。白天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烈日炎炎,沙漠温度有时候高达60-70度。赤脚的我们被烫的手舞足蹈,抱着女儿马上去穿鞋,在这里,光脚的不怕穿鞋理论不成立。
在沙漠里,一股股热浪扑面而来,一望无垠、苍茫、满眼尽是**,望不到边际,太壮阔了。
相机快门一阵乱按,根本看不清哪里是人、哪里是沙,沙子在太阳的照射下很刺眼。
无人机飞起,虽然看不清屏幕,看不清画面
沙子很软,深一脚浅一脚,走起来挺累人的,女儿玩嗨了。
满头大汗,喝口水继续
感慨沙柳生命力顽强
玩了半个小时后,回到停车的地方,傻眼了,停在路旁的车子,前轮沉到沙里去了。没有经验的我本以为垫几块石头,加点油门就能出来,谁知油门踩的越大,车子陷得越深,尝试多次后,车头完全埋在沙里,动弹不得
整个车头,全部埋在沙子里面
束手无措的我们,只能打电话报警求助,他们给我们一个拖车电话,让我们自己联系。打过去后,他们汉语不是很好,非常困难的交流,大致意思,太远了,来回5个多小时了,来不了,就挂了。这下我们傻眼了,沙漠公路车很少,来往的基本都是货运大卡车,我们等了半个多小时也不见一辆车。此时室外温度,40度以上,怎么办呢?我突然想起,游记经常提起,沙漠公路每隔4公里都有一个水井房,水井房里面都住着人,他们负责给沙漠公路两边的植被浇水,这些植被能有效的防止沙漠对公路的侵入,如果一个星期不浇,植被就会死掉,那沙漠公路也就不存在了。
沙漠公路每隔4公里都有一个水井房,我连走带跑的去找。终于我找一个住着一对老夫妻的井房,我和他们讲了事情经过后,大妈特意走了两公里来接老婆和孩子去他们住的地方避高温,大叔拿了把铁铲来帮我挖沙。
唉,还面带笑容,下辈子我也要做女儿,多舒坦啊
当我和大叔一起挖沙的时候,一辆江西牌照的中巴车停了下来,车上下来十几号人,热心的帮助我们。他们说,他们的车刚也陷下去,他们人多把车推出来了。在众人的合力帮助下,几经尝试,终于把车推了出来。后来我们一路开了8个多小时,这是我们遇到的唯一一辆人多的车子,偶尔遇到几辆小车,如果没有遇到他们,今天还是个未知数。
这是帮助我们的阿姨和大叔,临走时候,他们还给我们他们自己做的馒头,怕我们路上饿着。好人一生平安!
我们又踏上了征程,沙漠公路,气候恶劣多变,一会还是太阳高照,地面温度达到50—60℃,一会狂风肆虐,沙尘遮眼,能见度只有几米
我下车拍几张照片,风很大,耳朵、眼睛里面都是沙子
沙漠公路全程限速60公里,但从民丰到塔中是没有测速的,尽管开。从塔中到轮台有284公里是区间测速,我们到塔中检查站,有一警察用手机拍了车牌号码。塔中有正规加油站和简易服务区补给可以吃饭和住宿,条件很一般。
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
拍到了沙柳的粉色花朵,**不知名的小花
一番周折,我们终于抵达了塔里木沙漠油田公路的0公里纪念碑旁,挑战成功,但内心没有丝毫成就感,有的只是对大自然的敬畏!
守护着大漠的胡杨林,走进这样的茫茫大漠,才能真切地感受植树造林的意义
在这世界极旱之地与这条孤独的公路相伴的只有那一棵棵战士般的胡杨 。
经历风雨后的霓和虹,多变的沙漠,多彩新疆。挖了一袋沙子带回家
在太阳余辉照耀下,整个画面都是金**
太阳被乌云挤成了鸡蛋形,一边还下着雨,太神奇了
几经周折,终于在凌晨到了轮台县,入住酒店
女儿的精神不错,凌晨1点多,吃晚饭咯
还是面条加烤肉,吃完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