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征服撒哈拉沙漠?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8 08:56:11
字号:

继开利胜利归来之后的50年里,许多人相继跨越了撒哈拉沙漠,到通布图和尼日尔河沿岸去旅行。这些人并非为了传说中的财富,更多的是对异域的情趣与旅途中的某种刺激。可他们多半也没有回来,在已知的200余人中就有156人一去不返。他们有的死于疾病,有的被多亚雷古人杀害。那些在沙漠中历尽千辛万苦生还者的悉心考察,为后来撒哈拉沙漠的开拓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为什么征服撒哈拉沙漠?

1850年,英国政府决定成立一支远征队前往非洲考察,任命詹姆士·理查森为远征队队长。为了避免过去探险旅行的罗曼蒂克方式,理查森决定广泛选拔有学识的队员,使探险活动具有国际性、学术性。结果组成了当时被公认为近乎完美的队伍,即除队长理查森和海因利奇·巴特及阿道尔夫·欧渥维外,还有向导和仆人。其中,巴特曾在柏林大学修过考古学、历史、地理和法语,到英国学过阿拉伯语,有丰富的北非探险经验,这位德国人可谓训练有素。而年轻的德国人欧渥维已是位小有名气的地质学家,有丰富的地质知识。理查森则通晓沙漠知识。

远征队从的黎波里出发,不幸的是,出发不久,成员间明显地划分了国籍,特别是巴特和理查森之间成见很深。行走在炽热如火的沙漠中,他们前后互不搭界,夜晚各自篝火宿营。不太对劲的气氛并未影响他们当年5月到达墨尔苏奎。前往撒哈拉的大多数探险队在这补充给养,他们也不例外。这时,巴特心中临时萌发了攀登伊提念山的念头。传说此山上住着吃人的魔王,是不可攀越的魔山。巴特全然不顾这些,独自前往并获得成功,在山顶的崖壁上发现了几处线条粗犷的壁画。这表明很久以前曾有人类在这里活动过。此时,兴奋的巴特已是疲惫加饥渴,在回来的路上迷失了方向,幸亏路过的多亚雷古人救了他,并送回营地,在同伴的照料下才恢复健康。后来他们在途中又发现了数千个新石器时代的壁画。

远征队不仅要克服攀越陡峭的石壁与跋涉的困难,还要防备可能遇到的土著的袭击。一次,他们遇到一群怀有敌意的土著,要他们放弃对基督教的信仰,否则杀光他们。可当他们献出精湛的珠宝与金银器皿时,贪婪的土著则兴奋地亲热一番,便扬长而去。

不久,远征队到达了南方的亚加得斯。在这里,3人分开行动,并相约在古卡瓦会合,但这个约会未能如愿。因为,队长在前往乍得湖的途中患热病死去。英国政府任命巴特为新队长,还给他们一笔旅费,同意他们继续去通布图探险。但刚要出发,年仅29岁的欧渥维却患疟疾而死。就这样,号称世界最完美的远征队仅乘巴特一人,这对他来说这是个沉重的打击。尽管他也数次染上热病和斑疹伤寒,但都死里逃生。大难不死的他,信心愈发坚定地踏上探险之路。

一个异常炎热的下午,又饥又渴的巴特十分珍惜地让壶中的水滋润一下早已干裂的双辱,但舍不得再喝了,因为这壶中的生命之水已不多了。他极目远眺,心想在这附近能找到水源。突然,见一支土著马队奔驰而来,他以为这下有救了,便挥舞双手,学着阿拉伯人的喊叫。马队也发现了他,但当他们发现他不是当地人打扮,便挥舞长矛,嘶喊着冲杀过来。巴特见势不妙,连忙趴下并掏出大口径短枪,“轰”的一声,冲在最前面的那家伙顿时人仰马翻,这下把冲过来的土著给震住了。他们从未见过这么厉害的家伙,骇然掉头而逃。

一路艰辛跋涉,巴特终于到达通布图,但万万没料到,这里更加萧条了,它作为撒哈拉的通商中心已名存实亡。

1854年5月,巴特按计划由南至北穿越撒哈拉沙漠,归途的甘苦是难用三言两语表达清楚的。总之,巴特成功地抵达的黎波里,思乡心切的他稍作休息于9月匆匆返回阔别5年的伦敦。

5年的探险中,巴特克服无数难关,在狂热的宗教信仰的土著威胁之下,仍不辱使命。由于他的报告对非洲一些长期蒙着神秘面纱的地方有独到见解,引起反响而一举成名。从探险史上来看,直到1857年,还没有一个科学家、探险家、旅行家对非洲了解得比巴特更为深刻,也没有人像他这样独自完成多项任务。从学术上看,他是第一位令人信服地画出广大非洲地区的地图,也是第一位研究黑人部落生活习俗的人。他的成功是伟大的,影响是深远的。

巴特之后,又有3位德国人和1位法国人先后去了撒哈拉,他们是格哈德·罗尔福斯、古斯塔夫·纳赫提格尔、奥斯卡·兰兹、亨利·杜维里尔。

罗尔福斯是位德国士兵,为实现到沙漠旅行的愿望,参加了阿尔及尔的外籍兵团。1862年,他去摩洛哥的内陆旅行,目的地是塔惠雷尔特绿洲。起初,他对沙漠中的一些奇异景色和突然之间的狂风飞沙有些好奇和恐惧,日子稍久便觉得索然无味了,但没半点退缩感,就这样实现了他的第一个目标。这时他想越过沙漠去通布图,因食品短缺未能如愿,成为他终生的遗憾。

纳赫提格尔是作为探险家兼外交家而闻名的。这一时期,欧洲各国竞相到非洲寻找通商路线。普鲁士的威廉皇帝为此派纳赫提格尔带上许多上等礼物,横越撒哈拉沙漠,去拜会波奴苏丹。为保证这些贵重物品的安全,他准备了足够的武器,几经周折,他跨越撒哈拉沙漠中做了许多调查与探险,并把礼物送到波奴苏丹手中,起到了外交使节的作用而受嘉奖。

兰兹的成就,在于他只带几名助手,从阿特拉斯山脉出发,不到40天就顺利到达通布图,并受到意料之外的欢迎,度过他一生中最美好的18天时光。这里虽无欧洲大都市的繁华,但也有山、水、很多植物和动物。在经历了长期寂寞的沙漠旅行之后,这种乡村特色和质朴的民俗风情,很容易给人以心理上的极大满足。但他在报告中仍能客观、公正地描述,指出通布图明显地衰落了。兰兹如此神速平安地征服撒哈拉沙漠,是其他探险旅行家所企盼而没有得到的。

杜维里尔少年时代就渴望探险旅行。他潜心学习地质学、自然科学和语言学,去伦敦拜访过巴特先生,并深受鼓舞。1859年,19岁的他,从阿尔及利亚的法国殖民地向哥勒亚的绿洲出发。那是个伊斯兰教部族的聚居地,他们声称,倘若杜维里尔不立刻离开此地,等待他的将是死神。面对这带有威胁的不友善行为,他沉着、老练,表示他的愿望只是穿越沙漠,若以死对他要挟的话,他决不害怕。一个为了事业成功连死神都无所畏惧的人的勇气,赢得了当地人的尊敬。后来,他与当地有势力的阿杰酋长结为好友,学到了语言文化,了解了这一地区的民族习俗,在百姓中也交到许多朋友。

回国后,他刚把所有的资料整理完毕,就患上了斑疹伤寒,尽管医疗条件不似沙漠那般落后,但反复发作及高烧,使他丧失了记忆。后来病虽好了,却无法在恶劣的环境下探险旅行了。他所著的《北方的多亚雷古人》,成了这方面的权威著作。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z/4_467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