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喝茶但没有提关于茶的字的诗句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22:31:10
字号:

1. 形容茶叶的诗句

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

描述喝茶但没有提关于茶的字的诗句

龙舒有良匠,铸此佳样成。立作菌蠢势,煎为潺湲声。

草堂暮云阴,松窗残雪明。此时勺复茗,野语知逾清

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兔毛瓯浅香云白,

虾眼汤翻细浪俱。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

幽丛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活水还须活火煮,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2. 描写一个人喝茶但其实自己很开心的诗句

古代的诗歌我是找不到,我找到一首现代的一个人喝茶的心态的描摹,很好,请你参考吧!

一个人喝茶

在乡下

在一所大院,一个寂静的上午

一个人喝茶

我呷一口

大院里的苹果树呷一口

门前的古槐树呷一口

村庄呷一口

世界,唯有你依然干渴

我经常以为自己就是苹果树

就是古槐树

就是这座寂静的村庄

就是寂静,就是可品尝的孤独

世人,你属于芸芸众生

你还不是寂静的根

此时我感到自己在蔓延

感觉到自己抵达世界的心脏

人生有尽头

人生有一个全新断口

一切都停止了

那么我就是这个休止

就是这个断口

就是一个尽头,全新的

一杯茶在一个断面缓慢地蔓延

我不觉得自己是坐着喝茶

我在奔走,暖如地球。

3. 关于茶叶的诗句

1、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

---张载《登成都白菟楼诗》

2、惟兹初成,沫沉华浮。焕如积雪,煜若春敷。

---杜育《荈赋》

3、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4、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原。素瓷传静夜,芳气清闲轩。

---颜真卿《月夜啜茶联句》

5、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钱起《与赵莒茶宴》

扩展资料

公元前2世纪,西汉的司马相如在其所著的《凡将篇》中,记录了当时的20种药物,其中的“荈、诧”就是茶。成文于秦汉时期的《尔雅》一书中也载有“槚、苦荼”。这是到目前为止,我国所发现的有关茶叶的最早文字记载。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茶学专著是陆羽所著的《茶经》。此书初稿完成于公元8世纪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全书分三卷十章7000余字。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本茶叶的百科全书,也是全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

4. 求跟茶有关的古诗,古文,需要表达品茶的乐趣或深意的诗句~

止为荼荈据,吹嘘对鼎 。《娇女诗》--- 左思

下面的题目自己去找内容

(一)札、传

1、刘琨《与兄子演书》

2、《陆羽传》

3、陆羽《陆文学自传》

4、苏轼《叶嘉传》

(二)记

1、《顾渚山记》

2、欧阳修《大明水记》

3、欧阳修《浮槎山水记》

4、唐庚《斗茶记(1)》

5、杨维祯《煮茶梦记》

6、乾隆《玉泉天下第一泉记》

7、张潮《中泠泉记》

(三)序、跋

1、吕温《三月三日茶宴序》

2、皮日休《茶经》序(1)

3、欧阳修《龙茶录》后序

4、蔡襄 进《茶录》序

5、陈师道《茶经》序(2)

6、黄 儒《品茶要录》序

7、李维贞《茶经》序(3)

8、鲁 彭《茶经》序(4)

9、陈文烛《茶经》序(5)

10、徐同气 《茶经》序(6)

11、曾元迈《茶经》序(7)

12、常 乐《茶经》序(8)

13、欧阳修《陆文学传跋尾》

(四)赋

1、杜育《舛赋》

2、顾况《茶赋》(1)

3、吴淑《茶赋》(2)

4、梅尧臣《南有嘉茗赋》

5、黄庭坚《煎茶赋》

(五)颂、铭、檄

1、周履靖《茶得颂》

2、李贽《茶夹铭》

3、张岱《瓷壶铭》

4、张岱《王二公徐氏家藏壶铭》

5、张岱《斗茶檄》

(六)表、启

1、韩 《为田神玉谢茶表》

2、刘禹锡《代武中丞谢赐新茶第二表》

3、柳宗元《为武中丞谢赐新茶表》

4、丁谓《进新茶表》

5、王安石《谢赐银盒、茶、药表》

6、杨万里《谢傅尚书惠茶启》

7、文徵明《致琴山》

(七)散文

1、张岱《闵老子茶》

2、张岱《兰雪茶》

3、范烟桥《茶烟歇》

4、鲁迅《喝茶》(1)

5、周作人《吃茶》(2)

6、梁实秋《喝茶》 (2)

7、林语堂《谈茶和交友》

8、冰心《我家的茶事》

9、冰心《茶的故乡和我故乡的茉莉花茶》

10、杨绛《将饮茶》

11、杨绛《孟婆茶》

12、徐映璞《清平茶话》

13、王曾祺《寻常茶话》

14、黄裳《茶馆》(2)

15、陈从周《“香”思》

16、邹荻帆《我和茶神》

17、贾平凹《品茶》(2)

18、何为 《佳茗似佳人》

19、苏烈 《茶香》(2)

20、杨羽仪 《水乡茶居》

21、王景山 《茶馆与情味》

22、江艺平 《茶缘》(2)

23、陈学昭 《夜雨沉思》

24、陈学昭 《龙井随想》

(八)小 说

冯梦龙《赵伯升茶肆遇仁宗》

2、兰陵笑笑生《老王婆茶坊说技》

3、兰陵笑笑生《吴月娘扫雪烹茶》

4、李渔《生二女连吃四家茶》

5、吴敬梓《马二先生游湖访茶店》

6、曹雪芹《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7、李汝珍《小才女亭内品茶》

8、刘鹗《三人品茗促膝谈心》

9、李绿园《盛希侨地藏庵品茶》

10、曾朴《清茶话旧侯夫人名噪赛工场》

11、李庆辰《醉茶志怪》

12、李 《死水微澜》

13、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

14、陈学昭《春茶》(2)

15、廖琪中《茶仙》(2)

16、寇丹《壶里乾坤》

17、颖明《茶圣陆羽(2)》

18、章士严《茶与血》

19、王旭烽 《南方有嘉木》

5. 诗名里带茶字的诗词有哪些

太多了

《满庭芳 茶》

宋 黄庭坚

北苑春风,方圭圆璧,万里名动京关。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纤纤捧,研膏浅乳,金缕鹧鸪斑。

相如,虽病渴,一觞一咏,宾有群贤。为扶起灯前,醉玉颓山。搜搅胸中万卷,还倾动、三峡词源。归来晚,文君未寐,相对小窗前。

================================

《汲江煎茶》

宋 苏轼

活水还须活火煮,自临钓石取深清[1]: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2],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3],坐听荒城长短更。

=======================

《啜茶示儿辈》

宋 陆游

围坐团栾且勿哗,饭余共举此瓯茶。

麤知道义死无憾,已迫耄期生有涯。

小圃花光还满眼,高城漏鼓不停挝。

闲人一笑真当勉,小榼何妨问酒家。

6. 描写茶的诗句

1、《山泉煎茶有怀》唐代: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释义:

坐着倒一鼎清凉的水,看着正在煎煮的碧色茶粉细末如尘。

手端着一碗茶无需什么理由,只是就这份情感寄予爱茶之人。

2、《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唐代:皎然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释义:

越人送给我剡溪名茶,采摘下茶叶的嫩芽,放在茶具里烹煮。

白瓷碗里漂着青色的饽沫的茶汤,如长生不老的琼树之蕊的浆液从天而降。

一饮后洗涤去昏寐,神清气爽情思满天地。

再饮清洁我的神思,如忽然降下的飞雨落洒于轻尘中。

三饮便得道全真,何须苦心费力的去破烦恼。

这茶的清高世人都不知道,世人都靠喝酒来自欺欺人。

愁看毕卓贪图饮酒夜宿在酒瓮边,笑看陶渊明在东篱下所做的饮酒诗。

崔使君饮酒过多之时,还会发出惊人的狂歌。

谁能知饮茶可得道,得到道的全而真?只有传说中的仙人丹丘子了解。

3、《品令·茶词》宋代:黄庭坚

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令。

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

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

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释义:

几只凤凰在凤饼茶上团团飞舞。只恨有人将茶饼掰开,凤凰各分南北,孤孤零零。将茶饼用洁净的金渠细心碾成琼粉玉屑,但见茶末成色纯净,清亮晶莹。加入好水煎之,汤沸声如风过松林,已经将酒醉之意减了几分。

煎好的茶水味道醇厚,香气持久。饮茶亦能使人醉,但不仅无醉酒之苦,反觉精神爽朗,渐入佳境。就好比独对孤灯之时,故人从万里之外赶来相逢。此种妙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惟有饮者才能体会其中的情味。

4、《双井茶送子瞻》宋代:黄庭坚

人间风日不到处,天上玉堂森宝书。

想见东坡旧居士,挥毫百斛泻明珠。

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硙霏霏雪不如。

为公唤起黄州梦,独载扁舟向五湖。

释义:

人间风吹不到日照不到之处,是天上的玉堂,森然罗列着宝书。

我想见你这位东坡的旧居士,在挥笔为文好似飞泻百斛明珠。

这是从我江南老家摘下的云腴茶,用石磨研磨细细雪花也比它不如。

唤起你在黄州的旧梦,独驾小舟像范蠡那样泛游五湖。

5、《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宋代: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释义:

衣巾在风中簌簌作响,枣花随风飘落。村南村北响起纺车缫丝的声音。穿着麻布衣裳的农人坐在老柳树下叫卖着黄瓜。

我酒意上心头,一路上都昏昏欲睡。艳阳高照,又使人口渴难忍。敲敲一家农人的院门,看他可否给一碗浓茶解渴。

7. 关于“饮茶”的诗句有哪些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 (佚名)

待到春风二三月,石炉敲火试新茶。 (魏时敏)

卧云歌德,对雨著“茶经”。 (詹同)

小桥小店沽洒,初火新烟煮茶。 (杨基)

蚕熟新丝后,茶香煮洒前。 (杨基)

1、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

解释

第一句讲得是一个人很孤寂,独自一人坐在山上的小房子里等待月亮升起,自己的知心朋书友来了,也没有什么好招待的,只有一杯清茶奉上。可以表现一个人品行高尚、寂寞、君子之交淡如水。

第二句讲的是,书上得到的书本知识始终还是抽象的,只有亲自去实践一番才能够真正的体会,比如说看一百遍字帖不如亲自临摹一回。

2、待到春风二三月,石炉敲火试新茶。

解释

新茶,即春茶,一般指由越冬后茶树第一次萌发的芽叶采制而成的茶叶。春茶由于茶树营养物质丰富,故而叶肉肥厚,滋味鲜爽,香气强烈,外形条索,紧结重实。

3、小桥小店沽洒,初火新烟煮茶。

原句是即景(四首)其一 长眉短眉柳叶,深色浅色桃花。小桥小店沽酒,新火新烟煮茶。抛开背景来说,就是一个人看到的柳叶桃花,到酒和煮茶的事

4、蚕熟新丝后,茶香煮洒前。

喜迎收获的甜蜜,享受生活的安逸。

人生经历

杜育是在主业上几乎没有什么成就,但他作为业余型专

业茶人,却无心之中在茶史上摘得了一项冠军。陆羽曾分别在《四之器》、《五之煮》和《七之事》中三次提起杜育。

说他在主业上没有什么成就,主要是因为在正史《晋书》浩浩130卷里他却连个传记都没捞着立上一个。只是在介绍贾谧的二十四友的时候点了一下他的名字;在傅咸从父弟傅祗的传记说到八王之乱司马伦失败后,才顺笔带过一句司马资粘J潭庞等付廷尉,也就是把他交给司法机关惩办;在苟的传记中,苟在上表时提到一句“前司隶校尉刘暾、御史中丞温畿、右将军杜育,并见攻劫”;在刘琨传中点到:“刘乔攻范阳王于许昌也,琨与汝南太守杜育等率兵救之。”

《晋书》里涉及到他的内容好像也就只有上面这几句了,而且每次都只是点到名就完事了。倒是清人严可均在辑纂《全晋书》时,给后人留下了有关他相对详细信息:“育字方叔,襄城人。初与石崇等为贾谧二十四友,永兴中拜汝南太守。永嘉中进右将军,后为国子祭酒。有《易义》若干卷,集二卷。”但是,正如刚刚提到的,陆羽在《茶经》里却多次提到了跟他有关的事情。那个跟他有关的事情就是《全晋书》里也提到的一篇名叫《F赋》的文章。

代表著作

杜育《F赋》是中国最早的茶诗赋作品,全文如下:“灵山惟

岳,奇产所钟,厥生F草,弥谷被岗。承丰壤之滋润,受甘霖之霄降。月惟初秋,农功少休,结偶同旅,是采是求。水则岷方之注,挹彼清流;器择陶简,出自东隅;酌之以匏,取式公刘。惟兹初成,沫成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敷。”

这首《F赋》是现在能看到的最早专门歌吟茶事的诗赋类作品,是中国古代早期茶文化的文学基础,它第一次完整地记载了茶叶从种植及生长环境到采摘时节及劳动场景到烹茶选水及茶具的选择和饮茶的效用等全部过程的文章。作品中“酌之以匏,取式公刘”,其意是杜育从事茶汤艺术,如先贤公刘那样,饮茶用具是用葫芦剖开做的饮具。此引自《诗经·大雅·公刘》章节的“酌之用匏”。《F赋》是第一次写到“弥谷被岗”的植茶规模,第一次写到秋茶的采掇,第一次写到陶瓷的宜茶,第一次写到“沫沉华浮”的茶汤特点。这四个第一,足以使《F赋》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令人刮目相看了。

杜育被后世人誉有“美丰姿”的雅号,公刘子(周文棠)先生著《茶道》认为:杜育是使饮茶具有风雅文化的第一人,由于赋予饮茶活动审美艺术,并以此来涵育人的修养,故公刘子先生认为杜育《F赋》标志着中国茶道文化的萌芽。注:公刘(公元前十六世纪左右)是周部族的远祖,这是周部族史诗之一,歌颂了公刘率领族人从邰迁居豳的伟大业绩。

杜育著有《易义》(儒家经学,又为占卜类书,如易经或周易等)、《杜育文集》两卷,收入《隋书》和《唐书经籍志》而传于世。《全晋书》收录杜育散记《F赋》等五篇作品。《F赋》全文如下。“灵山惟岳,奇产所钟。厥生F草,弥谷被岗。承丰壤之滋润,受甘霖之霄降。月惟初秋,农功少休,结偶同旅,是采是求。水则岷方之注,挹彼清流;器择陶简,出自东隅;酌之以匏,取式公刘。惟兹初成,沫成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敷。若乃淳染真辰,色责青霜。白黄若虚。调神和内,解慷除。”

历史记载

在现存的正史古籍中,《F赋》是中国茶叶史上第一篇

完整地记载了茶叶从种植到品饮的全过程作品,文中讲从环境、种植、生长以及到采摘时节,还有劳动场景到烹茶、选水及茶具的选择和饮茶的效用等。如文中所写“灵山惟岳”、“丰壤”指的是生长环境,“月惟初秋”指的是采摘时节,“结偶同旅”指的是采摘场景,“岷方”、“清流”指的是对水的选择,“东隅”、“陶简”和“酌之以匏”指的是对茶具的选择,“沫成华浮,焕如积雪”指的是烹茶初成时的茶汤状态,“调神和内,解慷除。”指的是对饮茶功效的记载。《F赋》比唐朝陆羽的《茶经》要早四百多年,难怪陆羽在其《茶经》一书里分三次提出杜育作品,这在《茶经》一书里都实为罕见。可见《F赋》在我国茶叶史上的地位有多高。

造物主往往弄人于不经意间,人们常常悲伤于一些神童或者天才不是早逝就是痴呆,也因此才给了那些大器晚成者留下了诸多的光环和崇高的地位。杜育的早逝当然有其时代背景的因素,而西晋时期的人又刚好不是以“灵魂在飞扬”就能谋求一方作为的时代,因而杜育战死沙场又是处在情理之中。但不论怎样,多才的杜育在活着不过三十岁的光阴里,为茶人留下的不只是一篇让人意味深长的《F赋》,而是留下了太多的遗憾和未知的精神负担。换句话说,假如他生活在汉唐两朝的任何一个时期,那么他成为某个领略的一代宗师并非难事,惜别他的《易义》,让众多后来的文人墨客纷纷效仿,试问来者:“一位领兵打战的军人,要怎样地去寻找时间来著书立说?”,如果晋王朝也算是强势王朝的话,也许就没有后来的《茶经》编著者陆羽了。因为杜育的著书功力显然在陆羽之上。但苦于时代造主,天才的杜育早早就香消玉殒。甚至于常常将王育定在茶圣这一位置上。不过事实上他还没有完成作为一言圣人该完成的任务就脱袖升天而去,留给人们太多伤痕累累的推测和叹息。杜育作品,真可谓大师手笔,字数不多,却有一道攻心的茶香。

第一位茶专家

人们常说杜育是非茶专业人员,他应该是中国茶史上最早的茶学专家。至少在没有挖掘出更有说服力的史实面前,不得不承认关于茶最早最全面的文章是由他创作而成。要创作这篇作品,显然是要调研和总结茶叶常识的,否则难成其文。天才能流芳千古,只因为不定于年岁,假若再借他三十年时间活着,也许相关的经书、兵册、史传、茶道等等都会一一来到人间。然而这终究是一个假设,他寻尽一生的精神世界,都被强大而又野蛮的历史给淹没了。

历史影响

因为茶叶生产的发展和茶饮的普及,各种茶事和茶叶美学内涵也

引起了当时文学家的注意,在他们的作品中得到了不少的反映。除了《世说新语》、《神异记》、《异苑》中记述描写的内容外,流传下来的还有左思的《娇女诗》,杜育的《F赋》,杨炫之的《洛阳伽蓝记》等都从各个方面对茶饮、茶事进行了描述。从而提高了茶饮在文化上的品位。西晋杜育的《F赋》是文学史上第一篇以茶为题材的散文,才辞丰美,对后世的茶文学创作颇有影响。宋代m吴《茶赋》称:“清文既传于杜育,精思亦闻于陆羽。”可见杜育《F赋》在茶文化史上的影响。

杜育《F赋》也是只剩残篇,存文如下:“灵山惟岳,奇产所钟。厥生F草,弥谷披岗。承丰壤之滋润,受甘霖之霄降。月惟初秋,农功少休。结偶同旅,是采是求。水则岷方之注,挹彼清流;器择陶简,出自东隅。酌之以匏,取式公刘。惟兹初成,沫沉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调神和内,慵解倦除。”

两晋南北朝时期,茶文学初步兴起。茶艺萌芽。茶艺是饮茶艺术,是艺术性的饮茶,它包括选茶、备器、择水、取火、候汤、习茶的程式和技艺。

杜育的《F赋》中有对于茶艺的描写,如择水:“水则岷方之注,挹彼清流”,择取岷江中的清水;选器:“器择陶简,出自东隅”,茶具选用产自东隅(今浙江上虞一带)的瓷器;煎茶:“沫沉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煎好的茶汤,汤华浮泛,象白雪般明亮,如春花般灿烂;酌茶:“酌之以匏,取式公刘。”用匏瓢酌分茶汤。《F赋》

所描述的,是中华茶艺的雏形,且茶艺发源于巴蜀。

文学集团

杜育是西晋二十四人文学集团中的一员。《晋书·刘琨传》:秘书监贾谧参管朝政,京师人士无不倾心。石崇、欧阳建、陆机、陆云之徒,并以文才降节事谧,琨兄弟亦在其间,号曰“二十四友”。除上述四人及刘琨、刘琨之兄刘舆外,尚有潘岳、缪征、杜斌、挚虞、诸葛诠、王粹、杜育、邹捷、左思、崔基、和郁、周恢、牵秀、郭彰、许猛、刘讷(见《晋书·贾谧传》)等。二十四友成份复杂,文学成就和影响也不相同。潘岳为二十四友之首,陆机、左思和刘琨是西晋的著名诗人,欧阳建、陆云、石崇、杜育、挚虞等也较有文名,其他诸人或不以文学见长,或传世诗文较少,影响不大。贾谧后因事被诛,许多人受牵连,二十四友亦自星散。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992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