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钻心虫用什么药最管用,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22:30:54
字号:

回答

水稻钻心虫用什么药最管用,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1、使用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氰氟虫腙、四氯虫酰胺等药物可有效防治水稻钻心虫,但药物需交替使用,确保钻心虫不会产生抗药性。2、防治大龄幼虫时可使用乙基多素、茚虫威,也可以与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进行混用。3、四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的内吸传导性较好,既能防治钻心虫,又能保护新生叶片。

一、水稻钻心虫用什么药最管用

1、防治水稻钻心虫时,使用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乙基多素、氰氟虫腙、四氯虫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药物比较管用,但要轮流交替用药,防止钻心虫产生抗药性。

2、乙基多素、茚虫威等药物对于大龄幼虫的防治效果较好,受到钻心虫的危害时,可优先在虫龄较大的地块中使用这2种药物,配合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一起防治可达到更佳的效果。

3、四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具有较强的内吸传导性,使用后既能防治水稻钻心虫,又能保护新生叶片,对于鳞翅目低龄期害虫(稻纵卷叶螟、大螟、二化螟、三化螟)的活性较高。

二、水稻钻心虫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1、虫卵或幼虫在稻茬的茎秆中、草丛中越冬,翌年春季气温回升,虫蛹经过2天左右便可破蛹而出,羽化成带翅成虫。成虫的寿命较短,只能存活3-5天左右,在此期间内它们会快速进行交配繁殖。

2、成虫交配之后,经过1-2天雌虫便会产卵,产卵位置多为剑叶的背面。光照充足时,经过5-8天左右虫卵即可孵化,刚孵化的幼虫为初龄幼虫。初龄幼虫经过1-3天便会爬向水稻的茎基部,到达叶鞘附近时往往已成为2龄幼虫,部分发育较快的个体甚至已变为3龄幼虫。

3、达到2-3龄期的幼虫会侵入水稻的叶鞘部,啃咬出洞口,持续时间约为7天左右。后续幼虫会在茎秆内取食,导致植株发生枯鞘、枯心苗、白穗等症状。

4、幼虫老熟后便会化蛹,持续时间约为20-25天左右。化蛹后,再经过10天左右成虫就会破蛹羽化,然后成虫又会开始繁殖产卵,如此一直循环。

每亩地2-3桶水,每桶水使用:5%阿维菌素乳油50毫升+30%甲维杀虫单乳油100毫升+植物精油20毫升全株喷雾。阿维菌素和甲维盐有胃毒作用,杀虫单有内吸性,精油增强展着性和渗透性,此配方经济实惠、性价比高。适合钻心虫发生前期使用。

水稻钻心虫,是大螟、二化螟、三化螟等钻蛀型害虫的总称。因为是钻蛀害虫,经常在稻杆里危害,打药很难防治,只要是种植水稻的朋友,没有不反感它们的。

近几年来,湖南、江西、广东等地的钻心虫抗性越来越强,使用方法不对打药很难起到效果。

高抗区老百姓一桶水用药成本多达几十元,仍然防效不好。严重发生时,一株水稻杆里上,几十条虫子,谁不犯愁啊?用阿维菌素+甲氧虫酰肼和甲维盐+虫螨腈混配,防治效果好。

钻心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大螟、二化螟、三化螟的生活习性相似,我以常见的二化螟举例说明:二化螟,属鳞翅目害虫、螟蛾科,是我国水稻上危害的三大虫害之一: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二化螟。

这三种害虫中,当属二化螟更难防治,主要是因为钻蛀到稻杆里,农药很难直接打到。

二化螟的成虫为蛾,有明显的趋光性。蛾子产卵为块产,喜欢产在叶鞘的叶片基部和叶片叶尖处。一只雌蛾能产卵5-6块,约500-700粒。

二化螟幼虫,老熟时长约20-30毫米,体表背部有5条褐色纵线,腹部呈灰白色。在田间相对比较好辨认。

虫卵孵化幼虫后,先群聚在叶鞘处取食叶片,在2-3龄后开始钻蛀茎秆,造成枯鞘、枯心、和白穗。如果防治时,最佳的时期就是在二化螟钻杆前后用药。

防治水稻钻心虫常用农药

最佳时期,是在卵孵盛期用药。多关注当地农业植保部门的病虫害预测适时用药,往往事半功倍。如果错过最佳窗口期,建议加量使用。

配方1:

每亩地2-3桶水,每桶水使用:5%阿维菌素乳油50毫升+30%甲维杀虫单乳油100毫升+植物精油20毫升全株喷雾。

阿维菌素和甲维盐有胃毒作用,杀虫单有内吸性,精油增强展着性和渗透性,此配方经济实惠、性价比高。适合钻心虫发生前期使用。

配方2:

每亩地2-3桶水,每桶水使用:10%阿维甲氧虫酰肼悬浮剂50毫升+12%甲维虫螨腈悬浮剂30毫升+植物精油20毫升全株喷雾

甲氧虫酰肼和虫螨腈有较强的内吸和触杀作用,和阿维甲维盐混配增效明显,防治效果好。成本也略高。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991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