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出自《草木便方》
来源:为蓼科植物皱叶酸模的根。
采收和储藏:4~5月采其根,洗净,晒干或鲜用。
性味:苦;性寒
归经:心;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通便杀虫。主急慢性肝炎;肠炎;痢疾;慢性气管炎;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热结便秘;痈疽肿毒;疥癣;秃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场,10-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搽。
用药宜忌:《四川中药志》:脾虚泄泻者忌用。
各家论述: 《草木便方》:活血,补精,壮力。能走表。捣烂合稠靛缸水,搽疥癣秃癞。 《四川中药志》:解毒,清热,消疮癣。治大便燥结。 《重庆草药》:清火,解毒,清血热,利便。治吐血诸症。酒炒能调气敛血,治红崩。 《闽东本草》:除热,杀虫,排脓拔毒。治白秃疮,癣,疔,疖。 《齐齐哈尔中草药》:治出血性紫斑,血小板减少和内出血。 《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清热凉血,润肠通使。治急性肝炎,经闭腹胀,无名肿毒。 《陕甘宁青中草药选》:清热解毒,消炎退肿,止血。 化学成份: 根含大黄酚(Chrysophanol)、大黄素(Emodin)、色素、有机酸、草酸钙、鞣质、树脂、糖类、淀粉、黏液质等。
牛耳大黄
(《草木便方》)
异名土大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四季菜根(《四川中药志》),火风棠(《重庆草药》),羊蹄根(《吉林中草药》)。
来源为蓼科植物皱叶酸模的根。
植物形态皱叶酸模,又名:羊蹄草(《天宝本草》),皱叶羊蹄。
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根肥厚,**,有酸味。茎直立,通常不分枝,具浅槽。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12~28厘米,宽2~4.5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渐狭,边缘有波状皱褶,两面无毛;托叶鞘膜质,管状,常破裂。花多数,聚生于叶腋,或形成短的总状花序,合成一狭长的圆锥花序;花被6,两轮,宿存;雄蕊6;柱头3,画笔状,瘦果三校形,棱锐,长2毫米,褐色有光泽;果被阔卵形,先端钝,全缘或具不明显的齿,长宽均3~4毫米,有一卵形瘤状突起。花果期6~8月。
生于沟边湿地、河岸及水甸子旁。分布广西、台湾、福建、四川、青海、甘肃、陕西、山西、山东、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等地。
本植物的叶(牛耳大黄叶)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此外,同属植物尼泊尔酸模在四川亦作牛耳大黄用。参见"羊蹄"条。
采集4~5月采。
药理作用抗肿瘤作用
小鼠大腿肌肉接种肉瘤-37后6天,1次皮下注射皱叶酸模根的醇提取物,6~48小时后取肿瘤检查,可见到药物对肿瘤的伤害作用;其酸性提取物效力可更强。
性味苦,寒。
①《草木便方》:"苦。"
②《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苦,寒。"
③《陕甘宁青中草药选》:"酸苦,寒,有小毒。"
归经入心、肝、大肠经。
①《闽东本草》:"入脾经。"
②《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入心,肝,大肠经。"
功用主治清热凉血,化痰止咳,通便杀虫。治急性肝炎,慢性气管炎,吐血,血崩,血小板减少性紫瘢。大便燥结,痢疾,疥癣。秃疮,疔,疖。
①《草木便方》:"活血,补精,壮力。能走表。捣烂合稠靛缸水,搽疥癣秃癞。"
②《四川中药志》:"解毒,清热,消疮癣。治大便燥结。"
③《重庆草药》:"清火,解毒,清血热,利便。治吐血诸症。酒炒能调气敛血,治红崩。"
④《闽东本草》:"除热,杀虫,排脓拔毒。治白秃疮,癣,疔,疖。"
⑤《齐齐哈尔中草药》:"治出血性紫斑,血小板减少和内出血。"
⑥《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清热凉血,润肠通便。治急性肝炎,经闭腹胀,无名肿毒。"
⑦《陕甘宁青中草药选》:"清热解毒,消炎退肿,止血。"
用法与用量内服:0.6~1两。外用:捣敷,磨汁涂或煎水洗。
宜忌《四川中药志》:"脾虚泄泻者忌用。"
选方①治干性癣和湿性癣:土大黄根汁六钱,米醋六钱,枯矾末一钱五分,调匀蘸擦患部。(《闽东本草》)
②治疥疮:牛耳大黄四两,老君须二两。炖猪筒子骨服。(《重床草药》)
③治吐血:鲜牛耳大黄,炖杀口肉服。(《重庆草药》)
④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羊蹄五钱。水煎分两次服,每日一剂。(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⑤治崩漏,胃溃疡出血,血小板减少症:土大黄三钱。水煎服,或土大黄、乌贼骨各半,为末。每次冲服一钱。(《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⑥治痢疾:土大黄五钱。水煎服。(《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⑦治淋症:羊蹄五钱,蝉蜕3个。水煎,日二服。(《吉林中草药》)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
可使症状、体征明显好转,同时能增进食欲、改善睡眠、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预防感冒也一定作用。对于血中白细胞总数偏高、肺纹理增粗、轻度肺气肿者,治疗后亦有明显改善。①用羊蹄根煎剂及丸剂(30%羊蹄根煎液,日服3次,每次30毫升;羊蹄根干品研粉,炼蜜为丸,每丸含干粉3克,日服3次,每次1粒)治疗314例,以10天为一疗程,用药2~21个疗程不等。结果近期控制9例(2.8%),显效56例(17.8%),好转198例(63%),无效51例(16.3%)。又曾应用3个不同的复方:一羊蹄根50克,双花10克,水煎分2次服;二羊蹄根、满山红、黄芩各5钱,水煎加糖分两次服;三羊蹄根、穿山龙、黄芩,按3:2:1的比例,水煎浓缩成原生药量的1.5倍,日服2次,每次30~60毫升。3个复方各治疗数十例至上百例,有效率较单方煎剂略高。上列单方或复方煎剂,个别病例在服药初期曾出现头晕及轻度腹泻等副作用,数日后均自行消失;长期服用亦未见不良反应。②从羊蹄根中提取有效成分总蒽醌,每次120毫克,日服3次,治疗50例,服药10天,显效10例,好转8例,2例中途停药。服药过程中未见副作用。
提醒您:牛耳大黄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